正确区分交通肇事中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与刑法上的责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中笔者主要阐述了应当如何正确区分交通肇事中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与刑法上的责任。笔者认为无论从法理还是法律的角度看,对于交通肇事案件的责任认定,都应区分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与刑法上的责任,这不仅能够体现对罪刑法定主义及责任主义原则的贯彻,又能够避免错误裁判,实现法律对人权的保障。法律责任的判定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相关利益,因此需要谨慎的归责。
  关键词:交通;行政;责任;理论
  中图分类号:DF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25 -01
  案情简介
  2014年7月15日22时许,管某某驾驶四轮拖拉机(无证驾驶、拖拉机安全设施不全)遭李某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追尾,李某某当场死亡,摩托车三位乘坐人中一人重伤,一人轻伤,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管某某逃离现场。经鉴定,摩托车驾驶员李某某血液中检出乙醇含量为148.7820mg/ml。经凤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认定,管某某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李某某负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三位摩托车乘坐人无责任。凤阳县人民检察院向凤阳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管某某犯交通肇事罪。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管某某无证驾驶、拖拉机安全设施不全,肇事后逃逸,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应根据《刑法》第13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第1款第1项、第3条、第4条第1项的规定定罪处刑。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区别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和刑法上的责任,交通肇事案件中刑法上的责任分配应以事故原因力为依据,分清事故责任。本案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肇事摩托车司机李某某醉酒、超速驾驶、超载,追尾所致。管某某无证驾驶、拖拉机安全设施不全和事故发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即便没有管某某符合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规定驾驶车辆,李某某醉酒驾驶行为具有高度危险,事故发生具有极大的可能性。管某某逃离现场和事故本身没有因果关系,不能作为认定刑法上责任的根据。综上,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力来看,李某某应负主要责任,管某某负次要责任,管某某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案中各方责任的分配,司法机关一般是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来确定。但这种责任认定是否科学、合理有待商榷,由其是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责任分配问题。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可见,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条例》进行了法律拟制。本案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管某某主要责任也是与法有据的。那么,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是否等同于刑法上的责任?对此,张明楷教授认为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和刑法上的责任的本质不同,“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场合,交通管理部门只是根据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认定责任,这种认定是出于交通管理的需要,不是刑法上的责任。法院在审理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不能直接采纳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而应根据刑法所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分析判断。”
  区分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与刑法上的责任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解释》第1条明确规定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应在“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处罚。从《解释》的立法精神看,对于涉嫌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审判机关应再次对事故责任进行审查、认定,以确定是否满足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要求。由于刑法上并无责任的法律拟制,作为构成要件的责任认定的基础应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力,即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力。逃逸发生于事故发生之后,当然不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因此,逃逸行为不能作为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之责任认定的依据。
  上述结论可以通过对《刑法》和《解释》进行体系解释得以证成。根据《刑法》和《解释》的规定,逃逸行为既影响量刑,又影响定罪。
  《解释》第3条也明确交通运输肇事逃逸行为的刑法评价是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刑法》第133条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作为量刑情节,和定罪无关。从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的要求看,人身伤亡事故,死亡人数不满3人的,行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才构成犯罪。
  根据《解释》第2条第2款第六项的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本条规定的情形下,虽然逃逸行为作为定罪情节,但其也并非构成要件之责任认定的依据。行为人仍应同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时才成立交通肇事罪。
  可见,在刑法上,逃逸行为不论作为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都和事故责任的认定没有关系。那么,就本案而言,如果事故发生后,管某某没有逃逸行为,还能否认定其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笔者就此案和多名一线的办案警官交流,他们均表示如果不考虑“逃逸”因素,管某某对事故仅承担次要责任,李某某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之所以作出管某某对事故负主要责任的认定,主要是基于《条例》第92条关于责任的法律拟制。
  因此,无论从法理还是法律的角度看,对于交通肇事案件的责任认定,都应区分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与刑法上的责任,这不仅能够体现对罪刑法定主义及责任主义原则的贯彻,又能够避免错误裁判,实现法律对人权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诗.交通肇事“逃逸”的规范目的与内涵[J].中国法学.2010(03)
  [2]张明楷.论交通肇事罪的自首[J].清华法学.2010(03)
  [3]冯亚东,李侠.对交通肇事罪“逃逸”条款的解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02)
  [4]冯江菊.交通肇事罪之“逃逸”解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5]张明楷.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认定[J].人民检察.2008(02)
  [6]王明辉,唐煜枫.论刑法中重复评价的本质及其禁止[J].当代法学.2007(03)
  [7]张明楷.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研究[J].法学评论.2006(03)
  [8]庄劲.想象的数罪还是实质的数罪——论想象竞合犯应当数罪并罚[J].现代法学.2006(02)
  [9]黄河.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罪名化[J].政治与法律.2005(04)
  [10]周光权.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应当以窝藏罪定性[J].人民检察.2005(14)
  作者简介:何芸,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2013级在职法律硕士。
其他文献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这一思潮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形成的一些理论对
医院这一公共场所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涵盖了所有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现阶段,综合性医院每天门诊的数量较大,且人员相对密集,人力物力与财力过于集中,所以呈现出传统与新型安全
班级是学校的教育单位,也是学校总体构成的基本组织.班主任工作与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具有爱心、恒心、凡心、热心,用恰当的方法管理班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aura)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本文从影响高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着手,对高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摘要:国际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而缔结的确立其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一旦生效,即对当事国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国有义务善意地在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实施或执行条约的的规定。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是指一国司法机关,通常是国内法院,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该国批准和加入的国际人权条约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它的适用,作为法律实施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涉及一国批准和加入的国际人权条约或者条约的部分条
咽喉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虽然一般对病人伤害不大 ,也较容易发现和取出 ,但却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惊恐 ,如果异物奇特或处理不当 ,亦可发生并发症和一定的危险性。1 临
早春时节,一条欢快的小溪在广阔的大地上奔行着,它要去寻找大海母亲。经过一个月多的不停前行,大海的召唤声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小溪知道,它已经距离大海母亲越来越近了,但
期刊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属于人事基础性事务,但往往容易被从业人员忽视。基于此,从人事基础档案的内容、归档及作用提出管理建议,力争企业人事档案事务规范化管理。
群体突发事件是指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方面显现了“非一致”与“非和谐”的结果,是舆情状况的非正常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rn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高速时期,群体性突发事
摘要:引用实例多方面论证了“自律”和“习惯”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自律必要,但是程度有限,不能无限增长,而习惯成自然,好习惯越多,能力越强,获得成功的资本越多。同时指出,建立习惯的初期,需要自律的帮助。最后对大学生培养好习惯提出建议,一个习惯养成周期不要建立过多的习惯,欲速则不达。  关键词:能力 成功 快乐  【分类号】G641  每一位大学生都怀揣各种美好的梦想,踏入大学校园。与中学的严格管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