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多味人生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诸多类似著作中,《沈善炯自述》是少见的。在科学家中,特别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中,能下决心,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完成一本十余万字的口述自传者,并不多见。而直抒胸臆,将自己九十余年的奋斗经历、爱恨情仇宣泄在文字中,就更少见了。
  作为结识沈先生已经三十六年的晚生,我从老师和朋友处得知许多沈先生的逸闻,也听到过种种对他的褒贬言论。从这本书稿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沈先生的宝贵品格与成就,以及他成功的前因后果。本书基本按年代顺序叙述,结构严谨,文字生动流畅,可读性强。这位老人对“从童年到暮年,生命之舟载我几经风浪险滩”(引自自序)的回忆,从一个侧面,诠释了近一个世纪我国生物学家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惊心动魄的壮丽历史。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对祖国的眷恋,对亲人的深爱,对师长的缅怀和对好友的追思,以及对一切假恶丑的无比憎恨。读之使人的灵魂得到涤荡,又增加知识和经验。
  虽然口述历史并不是正统的历史,却是历史学家形成正史的重要史料依据。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这些第一手的材料不仅在我国科学史上有它特殊的价值。沈先生的奋斗史,让读者生动地体察了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在探讨我国科学史的深层次问题时,这些都是难得的案例。我们常主张先做人,后做事,沈先生的经历是活的样本。对于沈先生的几代晚辈,这是一部生动的爱国敬业和创新的活教材。口述历史不需要太多写作技巧和文学家的匠心,它的灵魂是真实。在一件件真事中体现着作者的经历和反思,在一幕幕曲折变化的场景中展现着作者成长的过程。个中的人生与科学研究的哲理,会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生发和吸收,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沈先生早在建国初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立志作为一个先进分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献身;在治学上,他始终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为信条,较少顾忌个人得失与他人的褒贬,他对科学,对社会,都经常思考,有自己的判断,既敢于直言不讳,又敢于负责。如同科学创新需要不落前人窠臼一样,沈先生一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似乎很难改变,因而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又能想人之不能想,做人之不能做。
  有人说遗忘是躲避道德审判的最佳策略,沈先生在自述中却文如其人,分明的爱恨跃然于深情的叙述中,甚至较少考虑文中提及的某些人物的看法。这是他取得突出科研成就的性格渊源,也是他几十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踣,衣带渐宽终不悔,取得一个个重要成果的内在根源。
  这位依旧眷恋着祖国科学事业的忠厚长者,不辞老迈之躯,向所有创新的倡导者和立志为祖国科技创新的人们发出了呼号:再不要折腾了,让一切诚实的科学家在更宽容与安静的天地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吧。
  (《沈善炯自述》,沈善炯述,熊卫民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36元)
其他文献
1949年对于中国众多的文人而言,注定是一段奔波,也是令人兴奋、激动的日子。这一年叶圣陶五十五岁,和许多进步人士一起,他不畏艰险、涓泉归海似的奔赴解放区。但叶圣陶毕竟只是一位民主人士,从他的《北游日记》中可以看到他内心的那种向往、情感,对陌生的未来的疑惑。也许这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我们更可以重温那一代知识分子带有生命个体的体温,心灵的独白,他们的悲伤和喜悦,憧憬与彷徨。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游日记》
在我的印象中,赵焕亭研究现代作家传记的时间可不短了,甚至私心里以为这研究已经停顿。我认识赵焕亭是因近二十年来在河南大学博士点的工作,豫地各种年龄、资历的现代文学研究者一回生二回熟,慢慢都熟识了。后来,她来北京读学位,曾多次听她谈起过这个题目,当时觉得还新鲜,关注点也容易集中,可是为此要读多少让人血脉贲张和并不轻松的书籍呢,劳动强度够大(翻看附录里的作家传记统计索引就知道了)。赵焕亭是个本分的人,有
“腐败”是一个老话题了,它几乎是近二三十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然而什么叫腐败呢?腐败这一概念又应如何界定呢?怕没有多少人认真考虑过。《辞海》对它的注释是“败坏,堕落”,这也未免太简单太笼统了。《现代汉语词典》注得稍微详细点儿,为“(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但这一定义虽然涵盖了腐败的方方面面,但似乎也不能对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做出具体解释。  纵观一下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种种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直接接触的大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广东农民赴美淘金,开采矿山、开发农业、修筑太平洋铁路,早期赴美华工与美国人民共同开发美国西部,但这段共有的历史经历却不能被当时的美国社会认可,华工不能获得尊敬,反而遭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排斥和歧视。二战是中、美两国又一段共有的历史,两国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战胜法西斯并肩战斗,在美华人也投身到这段
1904年深秋,天穹上的彤云和堤岸边的霜枫映红了滔滔北去的湘水,仿佛殷殷热血,从一道巨大的伤口中奔涌而出,令人怵目惊心。  黑暗的年代,多的是内忧外患,多的是人祸天灾,真可谓泪比水淡,心如冰寒。志士在哪里?勇士在哪里?义士在哪里?烈士在哪里?问得好,他们即将现身江湖。眼下就有一桩,华兴会诸君子(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等人)密谋在长沙举行暴动,由于内部走漏风声而功亏一篑。中国近代第一波民主革命
一  作为十三经之一的《礼记》,是除《论语》、《孔子家语》之外,后世了解孔子颇为倚重的一份原始材料。《礼记》由孔门七十子后学所编,时代距孔子未远,对孔子的描述当无大误。孔子在《礼记》中多次出现,且主要集中于《檀弓》篇。《檀弓》绝大部分是杂记丧礼的文字,清人孙希旦评论道:“篇中多言丧事,可以证《士丧礼》之所未备。”又,这些杂记丧礼的文字,多与“哭”有关,因哭丧有制,哭而有礼,丧葬之礼中,“哭礼”原是
一  在拙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出版一年以前,我将书稿的电子文本传给老舍研究专家、已从上海师范大学退休的史承钧老师,请他提些意见。过了一段时间,即收到史老师写来的一封长信,后此信以《读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所想到的》为题,发在了李怡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这是一本以书代刊半年一期的杂志。不曾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史老师又传来一篇文章,并写了附记:“这是我应日本友人渡边明次
一  “湘阴三郭”是晚清以来对郭嵩焘及其胞弟郭崑焘和郭崙焘的称呼。曾国藩曾对这兄弟三人有一句酷评:“湘阴三郭,论学则一二三,论才则三二一。”胡林翼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他曾对郭嵩焘笑称:“君家兄弟,后者累而上,若汲长孺(汲黯)之积薪也。”意指老二崑焘之才干优于老大嵩焘,老三崙焘又优于老二崑焘。曾、胡的评价基本上符合实际。郭嵩焘长于学,为著述之才,留下了大量经学、史学及其他著作,是学问家与思想家。虽然郭
秋瑾是一个传奇。秋瑾和吴芝瑛、徐自华的友谊同样是一段传奇。她们的奇闻轶事幼读时已知道不少;多少年后,当我细读吴芝瑛致徐自华信札时,内心还是感到深深地震撼。吴芝瑛的书法原来是那样的好,此其一;其二是信的内容,特别是字里行间交代的一些细节,读来尤其令人感怀。  吴芝瑛(1868—1933),女,安徽桐城人,字紫英,号万柳夫人。徐自华(1873—1935),女,浙江桐乡人,字忏慧,号寄尘。秋瑾(1875
钱穆说:“中国人中最讲究人生艺术的要推北宋的邵康节。”  叶朗主编的《中国美学通史》也认为邵雍大力倡导和竭力践行的“快乐哲学”,“对生命哲学有着独特的理解与体验”。  读邵雍诗文及其史传,深感两位先生之论确为的评。邵雍的为人、为学、为文,对我们今天生命价值的探索,生活视野的拓展,休闲内涵的升华,乃至人生意趣的体味,人文哲理的表述,以及银发潮中离退休生活的安排,颇多可取鉴处。特别是近年来,德国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