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辨别真伪;激发情感,真切感知;揣摩体味,深入理解;借助形象,启发联想等几个方面去探索,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着力拨动学生美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美感情趣,让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途径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于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进而用美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灵魂。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汲取人类精神文化的营养和培养的创新素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自己的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美的事物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养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审美对象有不同的审美途径和审美方式,教师必须按照审美的客观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着力拨动学生美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美感情趣,让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教材中美的因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对照比较,辨别真伪
  
  在语文教材中,美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挖掘其中深邃的审美意蕴,正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小说《分马》中的关心群众、舍己为人而又注意工作方法的主人公郭全海,《最后一课》中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韩麦尔先生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均能使学生在感知其心灵之美,在引导学生作审美评价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受到深刻的美感教育。
  中学语文入选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它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观念。同时,它们之间又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审美内容,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去进行对照比较,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丑的憎恨。对照比较的形式有正比和反比,纵比和横比,明比和暗比,可谓多种多样。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比较形式,以达到有机渗透教材内容和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例如,在教《五人墓碑》时,首先让学生找出这篇正气歌中脍炙人口的三处对比语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作品语言形象、生动且运用了反问句和感叹句,高度赞扬五人的斗争精神和崇高品质,论述了这五人之死的意义、作用和影响,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从而达到了以“美”激“爱”、以“美”示“真”,并且以“丑”激“恨”、以“丑”示“假”的目的。
  
  二、激发情感,真切感知
  
  凡是美的事物,都具有一种巨大的魅力,使人在接触它的时候,迅速地被它所吸引,乃至心驰神往,在感情上产生激动,获得心灵上极大愉悦和满足。审美是始终伴随着情感的一种心理活动,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是由满足于人的审美需要和美的理想而引起的。
  在审美教育中,情感是关键。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最重要的载体,当学生接触到相关的阅读材料后,就会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就用生动的语言对美好的大自然春色作形象的描绘,让美景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的有关段落,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者同喜同乐。在愉快的情感氛围中欣赏作者精彩的文笔,进入美的意境,领略美的意蕴。这样,能使学生把情感“移”进去,与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悦目、动情、激思、立志的目的。
  
  三、揣摩体味,深入理解
  
  语文的审美教育,不要只停留在对作品中的景物美、形象美等客观美的表面品味、欣赏方面,更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在美,揭示作者怎样通过描绘景物美或形象美所体现的更深层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仅领略到表象美,而且深悟到这种美所蕴涵的高尚情操。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即要注意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直觉更深沉、更深刻。
  在语文审美教育的教材中,有关自然美的描绘可谓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清风明月、朝霞彩虹,秀水灵泉、小桥人家、春华秋实、鸟语花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笔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提高欣赏、享受自然美的能力,提高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新。”我们只有“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美,才能对课文内容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如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全文是由沙漠驼铃、高原晚归、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园即景、北国晨号等六个画面构成的,作者紧紧抓住每幅画面所勾画的景物特征,给读者展示了各自不同的风光及多方面的生活内容。全文的主旨在于“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作者所赞颂的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精神生活极其充实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的人”。在教学这篇散文时,应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思考,揣摩体味,把握住其中的精髓——让学生理解《风景谈》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质上写的是风景中的人,是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人。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对作品深邃的思想、开阔的意境,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引起了心灵上的共鸣,感受到了课文中诗情画意的美。
  
  四、借助形象,启发联想
  
  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形象性和直观性,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都是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华山的险峻、峨嵋的雄伟、西湖的妩媚、雁荡的幽雅、桂林山水的山清水秀洞奇、长江的波浪兼天险、黄河的远上白云间、江南的莺歌燕舞柳暗花明、北国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及乐曲的声音、电影的画面、舞蹈的姿态……可以这么说,没有形象就没有美,因此,在审美活动中无论欣赏哪一种类型的美,也无论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去欣赏美,都是从观察和认识美的事物的直观形象起步的。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形象的直观感受,才能领悟其中的内在的美的意蕴,获得审美愉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中介,激发人的审美情趣,并依赖读者的艺术修养,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
  总而言之,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充分显示自己的潜能、智慧和才华,从而有力地促进师生双方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的责任是在审美对象和学生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一种联系,把学生带入审美的情境之中。如教学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来想象,补充乡下农村的各种趣事,尤其是抓住月夜划船去看戏途中的美景描写及各种场景的描写,让小说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从而更好地体验作者童年时代的天真欢乐的情趣及农村小伙伴纯朴善良的心灵之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倾注到艺术作品中去,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和理论来补充和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创造典型形象,不断拓展审美空间。
  (责编 李 晔)
其他文献
【正】 敬爱的周总理,为了正确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对林彪、“四人邦”的假左真右,对他们在各条战线扇动的极“左”思潮,进行了坚决地斗争。周总理对出版战线的极“左”
以小型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借助TIA博图集成开发平台,实现S7-1200PLC、S7-300PLC与HMI的以太网通信的方法,硬件组态和软件设计简单,调试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残余质量浓度,考察溶液pH值、平衡时间、SDBS质量浓度对纳米Fe3O4吸附SDBS的影响,研究其对水溶液中SDBS的吸附行为。结果表
分别用HE、亚甲基蓝、焦油紫、中性红和Cajal’s等不同染色方法,对正常成年家鸽的大脑冰冻切片进行染色,光镜下对其海马腹侧区颗粒细胞层的神经元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焦油
螺旋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酸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别的营养保健作用,酸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较牛奶更易于消化吸收,并且酸奶具有缓解乳糖不耐症、改善肠道菌群、改
【正】 中国现在一般词书很缺乏,大百科全书根本没有。世界各主要国家,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就出版大型的多卷本的百科全书。二百年来一再多订再版,除了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外,近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并伴有内脏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和腮腺肿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以及弱势群体的对象范围及其特点和文化信息需求的分析,结合本馆为弱势群体读者服务的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应如何贯彻平等、开
以三聚氰胺为包覆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还原氯金酸水溶液,得到高产率的枝状金纳米粒子,产物形貌均一。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发现,三聚氰胺用量的增加导致产物倾向于生成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