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期高等教育从培养社会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折射出了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积极提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德育工作 挑战 对策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及心理等教育。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学校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学生思想活跃、百态纷呈,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我们只有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充分体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才能准确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性,大力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面对挑战,如何搞好高校德育创新工作,切实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造成树木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及其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和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各种信息的多元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信息的多元化降低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学校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可以说当前上网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生活学习的一部分。网络具有广泛性、交互性、渗透性的特点,有很多方便之处,但网络也带来许多新问题,那么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西方语言主导,母语文化受到冲击,全球面临单一文化的潜在危机。在各种信息多元化的条件下,培养学生既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能够使他们学会分辨、学会吸收,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挑战。
  3.学校内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学校内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本身提出的挑战。原有的学生工作机制、工作模式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学生群体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小型化、分散化,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二是学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管理化,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
  4.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目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多样化,利益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如何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树立社会的共同远大理想,寻找三个利益结合点,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制止个人主义的膨大,这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积极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德育工作要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必须全面推进德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必须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其次,如果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对策就一定要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观念。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具体包括:一是由小向大的德育观转变。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德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仅能通过教师的教学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到教师的品格、修养和治学态度,同时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创新思维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良好育人环境的熏陶。为此,我们要树立“大德育”观念,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逐步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德育合力,以达到德育的综合效果。二是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辨析式教育转变。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所面对的信息量急剧扩大。一方面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的单纯说教,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的混杂信息,他们眼花缭乱,无法辨别,往往良莠不分,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这就要求德育要从过去单纯的灌输式教育转向以引导为主的辨析式教育转变。其核心是帮助学生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进行科学辩证的剖析,在信息整合中明辨是非。
  2.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内容。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革必然使道德生活发生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德育贴近实际生活,不断充实新内容。一是突出主旋律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内容要突出主旋律,就是要高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先进的思想教育学生、武装学生。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容的环境道德教育。当今时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这些新问题的出现,要求道德教育必须深入这些新的领域,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十分重要。
  3.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方法。
  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在内容上创新,而且需要在方法上创新,只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强化德育工作实践环节,过去学校德育工作脱离实际,侧重讲理论,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情况,使道德教育死板教条,其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必须改革。改革的关键就是强化德育实践环节,让德育活起来,开放德育活动课,增强可操作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二是开创德育工作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渠道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通过各级党政机关在网上介绍本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校外一些先进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事迹介绍,学生间平等的网上沟通和交流,专职德育工作者开辟网上信箱和聊天室等方法,积极介入学生的网络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三是开辟德育工作新途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心理障碍。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育人。任何高校都应更好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取得良好的工作实效。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批有不断创新理念和创造精神的人来做这项工作,其中工作的创新是首要的。抓好了工作的创新,必将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重大课题,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要求我们全社会,尤其是学校要立足实践,重在创新,共同努力,不断地研究、探索、培养和开发大批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汪志强.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2001,(8).
  [2]范闻霖.高校德育环境的新变化及其优化策略.新学术论坛,2010,(7).
  [3]杜春梅.信息多元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衡水学院学报,2009,(03).
  [4]郭健彪.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价值冲突及应付策略.世界经济学,2001,(6).
其他文献
信息是具有新知识、新内容的消息、情报和信号,是人类的知识、学问及从客观现象提炼出采的各种消息的总和。信息具有六个特点:①可扩充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完信息将不断扩充;②
新的物理课程倡导: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程下
摘 要: Flash 是一种二维矢量动画软件创作工具,人们可以使用它来创建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和其他允许用户交互的内容。Flash 可以包含简单的动画、视频内容、复杂演示文稿和应用程序,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任何内容。近年来,随着教师们的计算机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软件工具,因Flash直观、形象,动画效果好,交互性强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本文从教师课件制作中常用的目录及其链接入手
2014年2月17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四氯乙烯反倾销案的初步裁定,决定自2014年2月18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四氯乙烯时,应依据初裁决定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教育研究热点,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教学活动。并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策略上有所创新。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问题解决
一、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化学教学模式既是化学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化学教学经验的概括。具体来说,它是构成化学课程、选择教材和提出化学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方案,是
摘 要: 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手把手地灌输知识内容,学生吞下这些硬灌进来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压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本文重点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中职化工专业 实践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因此,必
前言在70年代金价未暴涨前,金矿的勘查并未引起特殊重视,对化探而言,当时国外化探工作重点集中于铜矿、多金属矿及铀矿。由于缺乏足够灵敏的金的分析方法,化探找金主要利用
摘 要: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策略。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地“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 有效性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和中心地带,也是师生思维激荡的有效平台。因此,如何创设高效课堂就是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针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创设高效生物课堂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效生物课堂 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得教育工作的主题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要适应当下的教育形势,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