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玫瑰糠疹样发疹的急性嗜人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TLV-Ⅲ)感染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告3例同性恋男性在急性AIDS病毒感染后出现一种玫瑰糠疹样急性发疹。例150岁,同性恋男性,有梅毒和生殖器疱疹史。1985年8月急性发病,严重的头痛、肌痛、关节痛及咽喉痛,全身不适及轻度瘙痒的皮疹,全身性淋巴腺肿大,面、躯干及四肢出现斑状的玫瑰糠疹样皮疹,12天内症状消失,此后肿大的淋巴腺也消失。无梅毒、弓形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或乙型肝炎的血清学证据。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一例伴有轻度系统受侵的掌跖盘状红斑狼疮患者。患者系一SLE病人的女儿,19岁,出生后即有颈侧淋巴结肿大,2年前左手腕掌面出现DLE皮损,3个月后掌、跖和面部又出现类似皮损。检查时发现于手臂、掌、跖和两面颊部皮肤见有红斑角化性损害。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和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层液化、真皮乳头层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本文报道了用抗病毒药无环鸟苷治疗一例免疫损伤病人的带状疱疹时,在3个不同的静注部位发生水疱损害,过去文献中尚未见有类似报道。
期刊
类天疱疮又称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组侵犯人的复层鳞状上皮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的表皮下大疱性疾病.其特征为:1.临床上呈现张力性的厚壁水疱;2.组织学上为表皮下水疱和以嗜酸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浸润;3.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皮损附近基底膜带(BMZ)有线状IgG或IgM及C3沉着;4.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查血清中有循环IgG抗BMZ抗体;5.超微结构定位
期刊
1895年Elliot首次报告了两例非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以后不少专家对此病进行了报道和研究。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电镜和免疫电镜的应用,近10年来对于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acquisita,EBA)的认识有了较大突破,使EBA从附属于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分了出来,成为一独立的疾病。
临床免疫学成就促进阐明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和为合理疗法提出根据。作者研究了314例梅毒病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环节和防御因子,其中包括7例一期血清阴性梅毒,99例一期血清阳性梅毒,138例二期显发梅毒和70例二期复发梅毒。
期刊
以往报告广为用于抗菌的洗必泰极少引起接触性过敏。然而在1982年,Osmundsen报告551例病人用1%葡精酸洗必泰水溶液作斑试,有14例(2.5%)为阳性,其中10例患小腿湿疹,4例患面和头皮湿疹。
期刊
作者分析195例来源于日本74所大医院的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资料。从患病至心肌梗塞的时间:195例中142例在1年之内(72.8%),其中77例在3个月之内。27.2%在1年之后,9例在患病后6年。对于无症状的心肌梗塞,则指从患病至儿科医师最早发现心电图中异常的Q波。
期刊
1983年11月22~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协商会议,评论当前世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情况,促进受本病侵袭的不同国家之间的协作。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首先由Lyell(1955)提出,“中毒性”指早期前驱症状、随后的红斑及皮肤剥脱是由循环毒素引起,“表皮”指病变主要在表皮,“坏死松解”包含病理的坏死及临床的表皮松解。本文就TEN的处理提出原则性指导。 TEN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以药物居首位,抗菌素、巴比妥、乙内酰脲、吡唑啉酮衍生物、磺胺、砜类为主要的几类其他非药物因素有接种、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免疫以及特发性病例
临床上表现出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主要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还涉及到细菌及真菌的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及何杰金氏病等的造血器官的肿瘤性疾病。除上述疾病外,对于有一定的临床和病理学的特征,即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全身脏器中有嗜酸粒细胞浸润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的疾病,1956年Engfeodt等称为播散性嗜酸性胶原病。其后,Hardy等将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