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能成为世纪老人,是非常让人钦慕的,何况是那样学识深遂、造诣精进的大家。张先生真是年高德劭,在学问上的求索从未停止,听说直到近年,远在他乡的老人还坚持着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程序——每天上图书馆。张先生的一生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却坦然处之,淡泊宁静。作为他的学生,这让我真心敬佩。
  张先生是我们65届西方音乐史课的教师,也是我的专业课导师。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事情了。当时没有现成的教材,学生听课都是自己记笔记。张先生上课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每次只带一张小纸条来,却滔滔不绝地讲4节课,先生讲的非常细致,我记的笔记就有5本。记得他讲舒伯特,重要的艺术歌曲几乎每一首都进行详细分析。晚上还要我们学生自己听3节课的音乐作品。西方音乐历史的本科课程,等于每星期要上7节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实在是很幸运。可惜当时的我幼稚无知,听78转大唱片的巴赫《马太受难乐》,竟然听到睡着了。直到后来我自己当老师,才知辜负了先生当年的苦心。
  在我们系各年级学生的心目中,张先生是很受尊敬的,我对他甚至有种敬畏感。虽然系里安排的各门课程我都很努力,但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兴趣可以说情有独钟,也许是源自一次课堂讨论,那堂课张先生让我们从他指定的范围里自由选题,课下准备,我选了柴科夫斯基。当时翻译成中文的专业书籍十分有限,但我尽量找了一些有关俄国的历史、文学及音乐的参考书,认真做了思考后发言,得到张先生当面的夸奖。我心里正小有得意,没想到先生鼓励我把外文学好,后来还送我一本原文的谢洛夫音乐评论小册子,这可使我诚惶诚恐,因为我当时的俄文水平,读此书如读天书。
  张先生平时少言寡语,上个别课时,经常是听我汇报完后,仅一句:“可以,接着做吧”。毕业论文让我自选,最后虽定了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但拖拖拉拉地居然最后没有按时完成。张先生却从来不逼不催。
  张先生主编、诸位先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欧洲音乐史》教材(俗称“大白本”),我和别的同学一起仅参加了校对。那本教材虽然也是历史的产物,但在相当长的文化空白时期里功不可没。
  1965年我毕业留校,但编制属于民族音乐教研室,后来听说是为了防止“崇洋媚外”,西方音乐史专业不能留人。时代的戏弄,使我不仅丧失机会再继续求教于张先生,还有件事情让我至今心中愧疚。“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当过音乐学系的“勤务员”,等于是系里的头头,张先生曾找过我问讯“如何改造”,我实在是不知如何回答。不久在院里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各系都必须对自己的系主任开批判斗争会。我记得开会时曾“斥问”张先生,是不是想将中央音乐学院办成像巴黎音乐学院那样?是不是想办成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样子?他高高的个子,低着头,但很清晰明确地肯定:“是!”这句柔里带刚的回答,当时换来的却是一片吼叫:“打倒资产阶级!”、“打倒修正主义!”还有个人冲上来抽了张先生耳光,致使张先生从此患耳疾直至耳聋。这场批斗会是我主持的,我一直没有勇气当面向先生道歉,仅在过了多年的信件里表示过歉意。后来我意识到,张先生直面非理性的摧残所作的回答,正是他当年留学回国时的理想,也正是老一辈音乐学者真实的愿景!在那样严峻的时刻,先生仍如此执著于自己的信念,每每想起此事都让我由衷感佩,也十分心疼,后悔莫及!
  “文革”后期,大家和张先生一起按上面指令编写所谓“全新观点”的《欧洲音乐历史》,在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张先生心里很明白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怎么做,他对于我这样涉学未深的年轻人很宽容,记得他说过:我们编史要“一慢、二看、三通过”。这种睿智的思维和偶尔流露出的幽默让我一直铭记在心。
  80年代张先生给系里的部分老师讲美学,可惜我没能参加。后来我去张先生家里请教,如何从事西方音乐历史的教学和研究,他只是赞许了我给《人民音乐》杂志写的文章——《论舒伯特生活和创作的〈冬日的旅人〉》,然后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一定要“读懂一本书”。当时我还不能领悟先生教诲的真意,觉得他介绍的经验好像有点少。回来后读先生刚刚出版的译作《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似懂非懂地读,将所有不知道的人名或概念都通过查找其他书籍弄个明白。先生当时仅从保尔·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选译了有关19世纪的部分,但已充分显示出这部书的特征,即把音乐放在整个西方文明历史中来阐述,所涉及到的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绘画等领域十分广阔,这样的书一遍一遍地认真读下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不但获得了本书所提供的大量知识,而且把我的视野和领悟力提高了一大块,这才理解了先生言简意赅的箴言:“读懂一本书”。后来,我也将此话告诉了许多接触到的学生们,但愿,这也许可以算作将先生的教导传递下去了吧?
  借着先生百年华诞,写下点滴文字以表学生寸心。我们永远都是您的学生,衷心希望先生愉悦安康。
  李应华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本文题目:零度写作,一受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文论标题:《写作的零度》启发,二有我自己的写作历史  关于罗兰巴尔特用意,他曾经在1953年发表《写作的零度》,并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标记的书写语言,……文学中一组记号的表达与实现内容无关,语言也与风格无关,它们都在一切可能的表达方式内,确定着一种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②  然而,本文将要进行叙事与陈述
《音乐表演在澳门》  戴定澄著 《澳门日报》出版社    当今,正值音乐评论学开始在国内悄然走热、各大音乐院校纷相设立音乐评论专业、“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也随之应运而生之际,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的校长戴定澄博士已经将他在澳门积淀了两年多的音乐评论文章凝结为《音乐表演在澳门——戴定澄音乐评论集》一书,由《澳门日报》出版社日前正式出版。  戴定澄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名师桑桐先生的高足,曾任上海师范大学
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于当地时间8月10日晚在伦敦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隆重上演。这是由音乐书法家李斌权携手中国古琴演奏家、新伦敦交响乐团和英国尚特立现代芭蕾舞团、中国那尔斯现代舞团倾情演绎的“2012伦敦奥运中国书法音乐会”。当晚,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萨德勒斯剧院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领略了以古琴和书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交响乐和现代舞的完美演绎。  这场音乐
“落日缓缓西沉,古戈壁孤独地注视着流沙,残阳下,荒凉与沉寂的阳关渐渐远去……”《日落阳关》所营造的听觉画面具有内在和深层的感染力,其音响世界透过时空传递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文化意蕴,乐曲深沉的艺术感悟隐喻着含蓄、幽远、淡泊的精神境界,乐音中精细的声音造型、散化的节奏形态、似断非断的线条、单个音腔的运用、沉静内敛的叙述方式,集聚了乐曲深沉的文化情怀和创作理念,人们从现场的聆听中能够感受到更为深层意
5月2日至6日,2006“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在上海举行。这是“上海之春”举办以来首次为单一乐器开设的艺术周活动。围绕“手风琴音乐在中国的多样化发展”这一主题,音乐周推出了国际手风琴比赛、国际手风琴家音乐会及手风琴国际高峰论坛三大项目。    比赛:顺应手风琴发展多元化趋势    1.自由低音琴与传统低音琴分台竞技手风琴最具革命性的发展是自由低音手风琴(Free Bass Accordion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音乐创作空前繁荣,中国作曲家们在学习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同时,也在探索着中国新音乐的发展道路。对各种现代作曲技法的尝试及对西方现代音乐中不同风格的模仿曾风靡一时,对传统作曲技法的否定甚至成为当时的潮流。  在琳琅满目的新音响成为音乐创作中追求的主流时,施万春并没有盲目地追赶时尚,仍坚守着自己看似保守的创作路数,用他对艺术、对人生深刻的感悟,用作曲家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语言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的决赛于6月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拉开帷幕,共有32首作品参加角逐。由15位来自全国著名音乐院校、旅美和旅澳作曲家和演奏家组成的大赛评委会,最终评定由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张朝副教授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皮黄》为成人组作品一等奖。  《皮黄》的成功,主要归因于作曲家在钢琴音乐创作上探索各种技术手段,以表现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中,采用了京剧音乐元素—
“未来学校行动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由刘坚教授提出并任首席指导专家,由“我们工作室”实施,目标是“创办有未来的学校”,宗旨是“以研究推动学校变革。” 目前,“我们工作室”结合核心基地学校的近十年的实践,已梳理出可操作、可复制、可传播的阶段性成果,在学校治理、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德育路径、评价体系、空间规划等方面形成系统。  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
项祖华教授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扬琴演奏家、教育家,半个多世纪来在扬琴的演奏、创作、教学以及世界性的推广工作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恰逢项祖华教授从事扬琴艺术教育50周年,特写此文以表祝贺。   早在1991年,世界第一届扬琴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与会者有来自全球欧、亚、美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的几十位杰出的扬琴专家和研究学者。这次会议上,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项祖华教授应邀讲学并演出,同时举行中国扬琴独
胡咏言,美籍华人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院长、艺术总监。2006年,胡咏言应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邀请回母校创建乐队学院,同年4月,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EOS乐团正式成立。 EOS乐团至今在担任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和芭蕾舞的演出已有30多场,演出过近百套曲目,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引人注目。今年,为庆祝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EOS乐团成立5周年,EOS乐团特别推出了“U—MUSIC全国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