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善于找准“问点”,实施合理“问法”,从而优化“问艺”,这是学生有效提升言语能力的源头活水。本文从找准“问点”、合理“问法”、优化“问艺”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言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057-02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最直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感受文本、思考文本,通过个性、合作的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善于找准“问点”,合理“问法”,优化“问艺”。教师要问在学生心中的真惑处,就能开启心“窍”,为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找准“问点”
阅读教学的“问点”应是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即教学的重点处或认知矛盾的焦点处,需要学生在文本中打个来回,需要调动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学习能力,品味语言,多角度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进而内化语言。而教师需要适时提问,围绕“问点”组织学生作答。
题眼设疑,观照整体。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中心,或体现写作时重点叙述的部分。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题目和文章的核心。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神奇的克隆》一文时,教师可先抓住题目“神奇”一词向学生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克隆的“神奇”的?以此引导学生抓住“神奇”这个题眼,有效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透过文章“眼睛”窥视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题眼设疑是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眼设疑,拎起主线。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也要对准文章的中心事件。以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文《大禹治水》为例,教师启发学生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学生抓住“治”字置疑:大禹為什么治水?大禹怎样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如何?学生以此为线索串起整篇课文学习,话题讨论更集中,人物把握更准确。抓住文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用文眼作为主线串联文本,真正做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
焦点设疑,把握意蕴。面对同一篇阅读材料,不同学生因认识结构体系与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产生矛盾焦点。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的《珍珠鸟》,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在此可以来个颠覆,设疑:“我和小鸟之间的信赖,在大鸟的眼中是这样的吗?”矛盾有意激化,使“山穷水尽”的文本解读又柳暗花明,并使遮蔽的信息一层层剥落:精心打扮的笼子原是“牢笼”,“给”并不是真正的尊重!信赖,本就该“还”它应有的尊重!抓住焦点提问,并不断激化,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性解读,走向对文本的理性解构。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发现有价值的“问点”,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走出文本。
二、合理“问法”
从顺藤摸瓜到由瓜索藤。教师按照正常的逻辑关系提问,有利于形成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顺着提问,对低年级的学生掌握初步阅读技能尤为有效。而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教师可打个来回,由“瓜”即问题的结果出发,探索文本是怎么样表现,即“通向瓜的藤”的方法感悟作者的写法,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内容的束缚,更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如进行苏教版语文六年级《詹天佑》的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先抛开介绍人物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寻找写人物文本的相同与不同,可这样进行提问:《詹天佑》这篇文章可以采用前一篇课文《钱学森》的写法吗?既然可以,为什么作者不采用?学生运用比照的方法,认为如此写人类文本的思路更为清晰,为指向写作做好了准备。
曲径通幽,到柳暗花明。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见性及内省力。教师针对核心问题反复提问,巧用连续发问,能引导学生思维,或探寻依据,或设想情境,达到心所期待,力所能及的境界。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水》,教师向学生提问:“一勺水从头淋到脚,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作者却写了一段话,为什么?”学生找到文本中相关语句后,又追问三个问题:“‘滑过’是快还是慢?一勺水如何像一条小溪流?为什么不直接写全身上下都舒服了?”这三个问题使原本熟悉的语句变得陌生起来,促使学生细细地品味、反复地揣摩语句,最终领悟到了语言的美妙。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关注内容转移到了自觉地关注语言!
蓦然回首,到灯火阑珊。学生对文本理解会存在思维定势,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结论,不知品悟推理过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艾滋病小斗士》,教师分板块感受恩科西的勇敢顽强后,可以回扣题目:“小斗士”与谁斗了?仅仅是自己,是周围的人吗?“是与政府,与整个世界斗争”,“斗”的深刻性在回看课文中渐渐清晰。
三、优化“问艺”
静悄悄的革命,候答艺术。候答是指教师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处于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组织语言表达的缓冲阶段。虽然课堂上静悄悄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中是学生思维的运转,是师生平等交流的前提。
抛砖引玉,叫答艺术。叫答是学生思考后进行作答的过程。学生组织思维的机会是均等的,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也应是均等的,是面向全体的。但叫答的顺序是教师要思考的,合适的学生能让思维的触角伸向更深处。
“成功是成功之母”,评价艺术。运用艺术的评价能建构学生心理言语体系,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同时做出客观诊断,帮助学生诊断自己。也可鼓励学生互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提问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心理特点出发,找出能诱发他们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在点子上,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在课堂主阵地中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责编 周伟琳)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言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057-02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最直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感受文本、思考文本,通过个性、合作的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善于找准“问点”,合理“问法”,优化“问艺”。教师要问在学生心中的真惑处,就能开启心“窍”,为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找准“问点”
阅读教学的“问点”应是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即教学的重点处或认知矛盾的焦点处,需要学生在文本中打个来回,需要调动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学习能力,品味语言,多角度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进而内化语言。而教师需要适时提问,围绕“问点”组织学生作答。
题眼设疑,观照整体。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中心,或体现写作时重点叙述的部分。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题目和文章的核心。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神奇的克隆》一文时,教师可先抓住题目“神奇”一词向学生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克隆的“神奇”的?以此引导学生抓住“神奇”这个题眼,有效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透过文章“眼睛”窥视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题眼设疑是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眼设疑,拎起主线。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也要对准文章的中心事件。以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文《大禹治水》为例,教师启发学生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学生抓住“治”字置疑:大禹為什么治水?大禹怎样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如何?学生以此为线索串起整篇课文学习,话题讨论更集中,人物把握更准确。抓住文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用文眼作为主线串联文本,真正做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
焦点设疑,把握意蕴。面对同一篇阅读材料,不同学生因认识结构体系与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产生矛盾焦点。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的《珍珠鸟》,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在此可以来个颠覆,设疑:“我和小鸟之间的信赖,在大鸟的眼中是这样的吗?”矛盾有意激化,使“山穷水尽”的文本解读又柳暗花明,并使遮蔽的信息一层层剥落:精心打扮的笼子原是“牢笼”,“给”并不是真正的尊重!信赖,本就该“还”它应有的尊重!抓住焦点提问,并不断激化,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性解读,走向对文本的理性解构。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发现有价值的“问点”,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走出文本。
二、合理“问法”
从顺藤摸瓜到由瓜索藤。教师按照正常的逻辑关系提问,有利于形成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顺着提问,对低年级的学生掌握初步阅读技能尤为有效。而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教师可打个来回,由“瓜”即问题的结果出发,探索文本是怎么样表现,即“通向瓜的藤”的方法感悟作者的写法,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内容的束缚,更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如进行苏教版语文六年级《詹天佑》的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先抛开介绍人物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寻找写人物文本的相同与不同,可这样进行提问:《詹天佑》这篇文章可以采用前一篇课文《钱学森》的写法吗?既然可以,为什么作者不采用?学生运用比照的方法,认为如此写人类文本的思路更为清晰,为指向写作做好了准备。
曲径通幽,到柳暗花明。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见性及内省力。教师针对核心问题反复提问,巧用连续发问,能引导学生思维,或探寻依据,或设想情境,达到心所期待,力所能及的境界。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水》,教师向学生提问:“一勺水从头淋到脚,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作者却写了一段话,为什么?”学生找到文本中相关语句后,又追问三个问题:“‘滑过’是快还是慢?一勺水如何像一条小溪流?为什么不直接写全身上下都舒服了?”这三个问题使原本熟悉的语句变得陌生起来,促使学生细细地品味、反复地揣摩语句,最终领悟到了语言的美妙。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关注内容转移到了自觉地关注语言!
蓦然回首,到灯火阑珊。学生对文本理解会存在思维定势,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结论,不知品悟推理过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艾滋病小斗士》,教师分板块感受恩科西的勇敢顽强后,可以回扣题目:“小斗士”与谁斗了?仅仅是自己,是周围的人吗?“是与政府,与整个世界斗争”,“斗”的深刻性在回看课文中渐渐清晰。
三、优化“问艺”
静悄悄的革命,候答艺术。候答是指教师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处于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组织语言表达的缓冲阶段。虽然课堂上静悄悄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中是学生思维的运转,是师生平等交流的前提。
抛砖引玉,叫答艺术。叫答是学生思考后进行作答的过程。学生组织思维的机会是均等的,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也应是均等的,是面向全体的。但叫答的顺序是教师要思考的,合适的学生能让思维的触角伸向更深处。
“成功是成功之母”,评价艺术。运用艺术的评价能建构学生心理言语体系,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同时做出客观诊断,帮助学生诊断自己。也可鼓励学生互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提问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心理特点出发,找出能诱发他们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在点子上,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在课堂主阵地中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