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之谜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到过南极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寒冷,这里的全年温度在-40℃以下,终年刮着5-6级的刺骨寒风。没有经过极夜不知什么是真正的黑暗,尽管这里是一片白色的荒漠,整个大地被厚厚的白雪、坚冰覆盖,但一到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南极洲的腹地更是可怕,一进去就难再走出来,众多探险家葬身于此。但勇士仍然不断涌现,要揭示这片无边无际的白色荒漠中的奥秘。这里的神奇迷踪确实太多,引起了美国、俄罗斯、西欧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和探险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来探索、揭示这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奥秘。
  1998年,美国、俄罗斯两国的人造卫星在这5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腹地同时发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建筑别具一格,大圆顶的房屋,宽阔的道路,它的四周有一层看不见的隔温层,尽管城市的四周一片荒漠、冰天雪地,气温在- 65℃,但城市内绿树成荫,温暖如春。据美国的人造卫星测定:这座城市使用类似核能源发电供居民使用。
  人们不禁要问:当今世界上有哪一国有此高超的科技水平,在这-65℃的“白色荒漠”里建成一座城市?据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测定,这座南极洲腹地的城市具有超现代化水平,是地球上的人类建造不出来的。
  人们要进入南极洲这片腹地,首先对付不了的是会突然出现在南极雪原上的可怕死光。死光会把人和飞机、越野车一起带入陷阱。
  1975年,美国南极考察站的一架直升机想为进入南极腹地的科学家们探路。在飞行途中突然遇上死光,顿时周围一片混沌,飞行失去了方向,导致机毁人亡。同样,乘坐雪地越野车的考察人员,也因为失去方向而胡乱瞎闯,连人带车一起掉入冰原上的巨大冰隙中间。
  前苏联南极考察站的科学家罗兰诺夫博士是一位从死光中死里逃生者,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亲历死光的可怕遭遇。1978年6月,罗兰诺夫和3位同伴,驾着雪地越野车向腹地行驶,在正午时分,突然四周的景观全部消失了!冰山、洋面、雪原,似乎都不见了,到处是白晃晃一片,人和车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牛奶瓶”里。人的头脑陷入一片混沌,昏昏沉沉,想逃出这可怕的死光非常困难。越野车迷失了方向,无法驾驶,结果撞上了一座肉眼看不到的冰山!车上的3个伙伴,全因重伤而死亡,只有罗兰诺夫从翻倒的车内爬出,他跌跌撞撞地走了3天才被营救人员找到带回考察站的营地,他差一点儿被冻死、饿死。
  南极洲的神秘死光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的论述各不相同,但它无疑给这座位于南极腹地的超现代化城市建立了一个无形的天然屏障,使人类无法接近它。
  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根据人造卫星的测定,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出现了一个大洞,这就是“臭氧空洞”。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臭氧层的减少是工业污染,人类不保护环境的结果。然而,在南极5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人迹罕至,无任何工业,又何来的污染呢?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南极考察的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座巨大漂浮的冰山上面,有许多冰雕,这些冰雕全是巨型,高约50米。有巨大的人像、海豚、海狮、企鹅等多种动物造型。这些巨型的冰雕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即使须毛、爪子也是清晰可见。美国科学考察站的考克莱斯教授专门乘直升机到这座巨大的冰山上考察。他在飞机上作了仔细的观看和录像,惊叹道:“每座冰雕都雕刻得非常细致、动人,技艺之高超令人钦佩。这座冰山是无法爬上去的,因为它没有任何支撑点,根本无法搭起脚手架,南极的严寒和狂风根本无法使人在空旷的露天下灵活地使用手脚,这巨大的艺术工程又是如何制作的呢?确实令人难解……”
  据科学家的实地化验与分析,这座巨大的冰雕工程的制作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而两三千年以前,人类尚处于奴隶社会阶段,以那时的科技水平,谁又能漂洋过海,来到这冰天冻地、千里冰雪的南极来制作这巨大的艺术工程呢?即使是今天的人类具有高科技水平,可登上月球,飞向火星、木星,但要在南极之地完成如此巨大的艺术工程也是难以做到的。那它又是谁的杰作呢?令科学家们难以解答。
  南极洲上这一系列神奇的迷踪吸引着许多科学家们大胆地想象、探索、研究。人类难道有超时代的史前文明吗?
  美国有两位专门研究中美洲发现的神秘玛雅文化的考古学家指出:神秘的玛雅人起源于南极洲。早在1万年前,南极大地并非全部冰雪覆盖,这里有适应人类生存的绿洲。因为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宣布,人造卫星发现:在南极洲腹地发现一个巨大的淡水湖,它的大小与安大略湖相仿。这个淡水湖一带的气温比别处要高一些,适合生物生存。正因为如此,这两位美国专家认为:如今的南极洲腹地尚生存着神秘消失的玛雅人,他们渗透有外星文明,掌握着超时代的科学与技术。那座神秘的腹地城市是由玛雅人所建。这仅仅是个人的见解与假设。
  关于南极洲的奥秘,却有一个更加奇异的传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前蘇联均在希特勒的纳粹机密档案中发现,希特勒曾派了一批德国的优秀科学家去南极洲隐藏,在这荒无人烟之地研制尖端武器,准备称霸世界。美苏两国的特工人员均已核查到:1939年,希特勒曾经把他的亲信阿尔弗雷得·里切尔派往南极,并带去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实验器材,分别乘多艘潜水艇同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都想获得希特勒所研制的尖端武器的成果资料,派出大量特工人员追查阿尔弗雷得·里切尔带走的这些科学家、工程师的下落,却一直未找到。由此,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的一些官员认为,美国人造卫星发现的这座南极腹地的神秘城市就是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科学家们所建的,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科学家们就隐藏在这里。
  但此说法却遭到众多美国科学家的否定。美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雷迈得尔博士在南极实地考察多年,他认为,南极是不毛之地,根本无法就地取材,要建造这座神秘的城市,所需要的特殊建筑材料全需要从遥远的外地运来,特别是运入南极洲的腹地,需要超现代的运输工具才行,当年的纳粹德国的科技水平是无法做到的。如果当年的希特勒有如此高超的科技水平,早就称霸世界了,就不可能战败了。
  那么,这座神秘的城市是谁建造的呢?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曾多次发现,飞碟向南极腹地飞行。特别是1979年,某日晚9时,一架雪茄型的长型飞碟,飞向南极腹地,在途经苏联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时,在上空停留了四五分钟才飞走,像在实地观察。经考察站的雷达追踪,飞碟的飞行方向正是那座神秘的城市。因而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这座南极洲上的神秘城市不是地球上的人类所建,可能是比地球人类更高级的智慧生物建造的,它极有可能是飞碟不断出没的一个“据点”。
  要真正揭开此谜,必须要科学家亲临这座城市,做实地考察,才能揭開谜底。澳大利亚的南极研究专家托马雷尔教授认为,要实地考察,尚需要突破许多艰难的障碍,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尚难做到。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2015.6
其他文献
一、惊现悬棺  米晓罗睡醒了,抓过手机来一看,已经下午三点多了。他看窗外雨已停了,爸妈也都没在家,估计又去桃园了。他想了想,决定上山去采蘑菇。  他带上东西,就出发了。  米家庄坐落在半山腰,村西就是大西山,层层叠叠全是山头,每个山头还都有名字,往东就是缓缓的坡地,一直延伸到大平原上。米晓罗家有一片桃园,还有一片粮田。桃园中的桃子已经摘完卖掉,现在要对桃树进行追肥等后期管理,但都是小活儿了。田里种
期刊
江南泾县的秦知县经常身穿便服,在县城里走街串巷,寻访民情。这天上午,他又上了街,走着走着,他忽然眉头一皱。只见前面不远处,几个汉子挑着柴,正站在一座大宅院前指指点点,他们只顾着向宅院里一个劲儿地张望,却顾不上叫卖柴火,举动很是可疑。交头接耳了一会儿,那几个汉子挑着柴,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墙角处。秦知县连忙绕到那个凸出的墙角的另一边,蹲了下来。  几个汉子轻声说起了话。这个说:“那户人家的宅院那么大,那
期刊
天津卫的杨柳青有灵气,家家户户人人善画;老辈起稿,男人刻版,妇孺染脸,孩童填色,世代相传,高手如林。每到腊月,家家都把画拿到街上来卖,新稿新样,层出不穷,照得眼花。可是甭管多少新画稿冒出来,卖来卖去总会有一张出类拔萃地“鼓”出来。杨柳青说的这个“鼓”字就是“活”了—谁看谁说喜欢,谁看谁想买,争着抢着买,这张画像着了魔法,一下子能卖疯了。  于是年年杨柳青人全等着这画出现,也盼着自己的画能“鼓”起来
期刊
天降横祸  现年44岁的劳拉,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康普顿。15年前,她在升任房地产公司开发部经理的丈夫斯坦利强烈要求下,辞职做了全职太太。为了让丈夫拥有更多的事业发展空间,善解人意的劳拉承担了所有家庭事务。在她的全力支持下,无后顾之忧的斯坦利一跃成为房地产界的知名人士。  2009年初夏,劳拉和斯坦利带着一双儿女,兴致盎然地来到了风景迷人的国家森林公园—普雷里小溪红木公园。  对密林怀着好奇心的斯坦
期刊
山西有座山,叫饅头山,山下有个镇,叫泰安镇,镇里有条街,叫麻武街。  这条街原来不叫麻武街,叫白事街,因大部分商铺卖丧葬用品而得名。后来出了个麻武就改成了麻武街。  麻武是个郎中,起初并不出名,也就给人治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  麻武人善心好,谁病了,叫他去,他不拿架子,忙忙地去了。治完病,诊疗费随便给,给多了他说声谢谢,给少了也高高兴兴,再没有,就说等以后吧。没钱的,给点粮食或者什么东西也可以。
期刊
慈禧不仅对菊花极尽欣赏,用之能事,也嗜好“喝菊”和“吃菊”。  她习惯将杭菊混在茶叶里饮用。在感到精力不济时,也常以杭菊代茶频饮来缓解疲惫。  慈禧“喝菊”很讲究,泡菊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運来的泉水,饮茶用白玉杯。两名太监双手托着茶盘,中间放着茶具,两旁的银盘中盛着鲜洁的菊花瓣,然后齐呼:“老佛爷品茗了!”  而慈禧吃的菊花火锅,则更有创意。  先要将一种叫“雪球”的白菊花采下,此菊的花瓣短而密,非
期刊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出生在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没有步入佛门之前名叫“陈”,“玄奘”是他的法号,后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早年随兄长陈素于净土寺出家,从此开始潜心修习佛法。在此期间,他发现佛教内部派系林立,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解释各有各的见解,并且为此争论不休。为解决这个难题,他游历大唐的佛家名山,求教学识渊博的高僧,但收效甚微。于是,他决定奔赴佛教发祥地—天竺(印度),去
期刊
东家烧火窑也开冰窑。火窑夏天烧砖,冰窑冬天藏冰。  开冰窑,采凌和码冰都是技术活儿,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帮东家码冰的张大手双手张开如蒲扇,一块厚冰重有一百多斤,他玩儿一样就举过头顶。张大手臂力大,码十米高冰,别人要借助跳板,他只用一根麻绳,捆住冰,喊一声:“走起。”那厚冰就顺着粗绳越过工人们头顶,整齐地码在冰堆上。  白天温度高,码冰是在深夜四更天。黑夜寒冷,码冰人穿多了,手脚不方便,穿少了,站在冰
期刊
《夷坚志》中载,北宋末年,南京的官二代赵应之带弟弟到首都游玩时,与当地的富二代吴小员外相识并结为好友。三人闲来无事,便经常结伴四处游逛。  这年春天,三人到金明池游玩,在一条小路旁发现个小酒馆,以竹为篱,装饰以花,别有一番风味。更妙的是,酒馆里只有一位二八女子,且长得清新脱俗。三人见状,不约而同地进了酒馆。坐下后,赵应之那官二代的不良本性就露了出来,提议让那女子来陪酒助兴。那女子倒也“识相”,便坐
期刊
看着一件件即将入窑的精美瓷器,姚本根表情凝重地说道:“我得上一次锣鼓岭。”  “去干吗?”黄石声盯着姚本根,硬邦邦地说:“龚老板说过,在釉里红烧制出来前,你不能离开窑厂半步。”  “我要去给山神上炷香,不然我也保证不了能把釉里红烧制出来。”姚本根说道,“你还是去给龚老板通报一声吧。”  黄石声沉思了一番,瞟了眼姚本根,让人把他看好,骑上快马,飞也似的走了。看着黄石声消失在山坳口,姚本根便在旁边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