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协同设计”在葛岙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水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葛岙水库移民安置项目为例,探索“三维协同设计”在水库移民安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原来较为成熟的BIM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倾斜摄影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将三大技术进行融合和创新,通过“数据采集—BIM模型参数化—建立三维GIS平台—整合地理空间分析及数据可视化”4个步骤,对移民信息采集、水库淹没动态模拟、安置区BIM设计和库区道路规划进行了科学、数据化、可视化地呈现和分析,对提高移民安置规划的工作效率,提高水库规模比选及蓄水方案确定的智能化程度,实现移民事先感知新家园建成效果,降低移民工作难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出发,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级多指标可拓评价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估模型。以广东省东江流域为例,依据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由相应等级的关联度大小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中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三个子系统进行可拓评级分析,计算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于某一等级的关联度,进而将其由简单的定性描述拓展到定量计算,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评价等级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遥测系统负责获取全箭飞行遥测数据,是事后评定火箭综合性能的关键。介绍了应用于“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的新一代大容量调频遥测系统的总体方案与组成。重点针对10 Mbps高码率调频遥测关键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从调频遥测增强技术应用、分级基带数据综合与传输、高增益天馈系统三个方面给出了技术攻关情况与飞行试验应用验证结果。结合研制历程,总结了新一代火箭大容量调频遥测系统的研制经验以及拓展应用情况。
基于全国90余座大中型水库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水质数据,拟合典型污染物COD、NH 3-N、TP、TN衰减系数与水位库容等因子相关曲线,对比分析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水库的水体自净规律和水体自净能力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大型、中型水库的COD衰减系数为0.001~0.32 d-1和0.0018~0.27 d-1,NH 3-N衰减系数分别为0.0012~0.18 d-1和0.0015~0.15 d-1;整体上,南方水
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Solar flar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是产生灾害性空间天气的源扰动。Ⅱ型射电暴是CME驱动的激波在日冕和行星际空间中运动引起电磁波辐射的结果。以研究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预警预报为背景,对Ⅱ型射电暴特别是甚低频Ⅱ型射电暴的频谱特征以及物理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甚低频Ⅱ型射电暴不但可以用于估计CME激波的运动速度、诊断日冕磁场等物理参数,还可以为空间天气预警预报方面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以为空间甚低频射电观测设备的科学研究及应用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黄河班多水电站鱼道为黄河上游首个已建大型水电站增建过鱼设施,对于恢复黄河上游龙羊峡以上河段高原土著鱼类生境连通具有重要意义。鱼道设计方案要充分依据已建电站的实际情况,扎实做好设计参数的研究和确定,以指导鱼道设计。研究开展了鱼类资源复核调查、鱼类游泳能力测试、坝下和库区地形实测、坝下和库区流场原位观测及模拟、水库日运行数据统计分析、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多项基础工作,确定鱼道设计参数体系。其方法和成果对于国内后续水电工程增建过鱼设施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为了对湖北宜昌点军区白垩系地层危岩崩塌灾害进行早期识别,基于ANP-信息量法,利用GIS技术提取地层岩性、距区域地质构造距离、距道路距离、坡度、坡向、层理倾角、地形相对高差、土地利用分类等各个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通过ANP与信息量法分别确定影响因子权重与信息量值,将两者叠加得出区内综合信息量阈值并进行易发性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区内崩塌灾害主要分布在点军区的西北部—土城乡,其次为桥边镇与点军区街道办事处,与调查结果相符,为中低易发区危岩崩塌灾害早期识别提供参考。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蓄水后部分坝段出现渗水,次年再次出现渗水,2年后前期处理的裂缝发生大量涌水,呈有压喷射状水柱,且下游坝面裂缝也出现渗水。经过2期化学灌浆处理后,坝体裂缝渗水量由700 m 3/h减少到目前基本无渗水。通过对裂缝情况、地质条件、监测资料、处理方案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裂缝产生的原因,认为坝体裂缝主要由于裂缝坝段位于转折起坡处体形较为复杂,再加上外界寒潮频发温控难度大,在库水冷击的作用下,使得原有隐形微裂缝进一步拓展为劈头缝造成的。在保证灌浆质量及排水通畅的情况下
为对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某次试验开展故障定位,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库,搭建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并通过与试验实测参数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发动机可能出现的故障,依次开展仿真计算,将获得的结果与故障实测参数进行对比,得到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为氧涡轮排气管路阻塞。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开展验证,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与通过动态仿真实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故障定位的方法可行性,为未来发展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故障监测与定位技术奠定了基础。
采用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对某河床式水电站厂房7号、8号坝段进行抗震复核分析,得到坝体在地震工况下的结构动位移与动应力分布;通过对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论证了7号、8号机组坝段在地震工况下的稳定安全性。研究表明,进水口拦污栅墩高46 m、宽1.6 m,属于薄板结构,在地震工况下其响应极为不利,其腹部产生横河向动位移最大达38.22~45.47 mm,其上部与坝顶相接处产生超过10 MPa的动应力响应,需要对该处进行结构优化。在拦污栅中部296 m和308 m高程设置2个厚度1 m的支撑板结构,
箭体结构系统作为运载火箭的重要系统之一,是运载火箭的基础,直接关系着运载火箭的整体性能。针对箭体结构产品尺寸从直径3.35 m到直径5 m的巨大跨越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采用创新设计理念建立了一套适用于5 m级大型箭体结构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体系,大力推动箭体结构材料体系的更新换代,构建了5 m级大型箭体结构产品体系,实现了5 m级大型箭体结构精细化与多功能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