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各地推进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选择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开展了生本课堂的探索。我以为:传统课堂固然有优势,而生本课堂更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年多的生本实践告诉我:生本课堂的精彩常常以不曾预约的方式出现,这样的精彩,传统课堂很难出现。下面,我用两个具体的生本课例来试着阐释我的观点。
去年我上过一节生本公开课《猫》。文章篇幅较长,要想在45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完成“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感悟人生”的学习目标,难度很大。可是,在这节生本课上,学生的表现相当精彩,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学生精彩表现之一:他们唇枪舌战,是辩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我家的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泼”的猫在早上“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时, 隔壁周家的丫头明明知道是我家的,却不出来阻止,到了午饭时,才对我家的人讲起这件事。对于这一情节中,隔壁周家丫头做法是否该受到谴责这个问题,学生展开激烈辩论。一方认为:她该受到谴责,因为街坊邻居间应该互相帮助,如果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终有一天,世界将变成一个冷漠的世界。一方认为:她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如果她出来阻止,那么,她可能引火烧身,一个小丫头,她也许不是不愿出来阻止,而是不敢出来阻止。论辩双方各持一词,争锋相对,简直难分胜负。
学生精彩表现之二:他们激情澎湃,是诗人,字字情真,句句意切。
在文中,第三只猫无论从来历,还是丑陋和肥壮的外表以及时时表现得非常“忧郁性”和“懒惰”,都不讨人喜欢,再加上它的无法辩解,更让它成了弱势群体。对于它,很多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着对第三只猫的同情,有的替猫写遗嘱,有的以猫的口吻和作者对话。
例一:《猫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蒋思琪)
猫也是美丽的生命,
人有喜怒哀乐,
猫也有自己的心声。
人对猫的态度,
就是人对人的态度。
例二:《猫致主人的一封信》(张雯玥)
如果猫也有来生的话
可不可以
还做你的猫
可不可以
给你一个解释
例三:《猫的遗嘱》(呼士琦)
亲爱的主人:
我承认,我不是一只好猫,但我的心灵是美的,对您是忠心的。主人,就此别过吧……”
例四:《猫的遭遇》(李浩锐)
或许,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和星辰
懂得你心中的哀伤
学生精彩表现之三:他们旁征博引,是学者,思通千载,视通万里。
在芙蓉鸟事件中,“我”家的芙蓉鸟被一只猫咬死后,“我”和妻子都认定是“我”家的第三只猫咬死了芙蓉鸟,而认定的依据是“它常常对鸟笼望着”和“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在这一情节中,“我”和妻子认定的所谓的依据成立吗?“常常对鸟笼望着”,就一定是觊觎那芙蓉鸟吗?“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就一定是在吃芙蓉鸟吗?
对于这些问题,很多学生引经据典,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引用《吕氏春秋.颜回讨米》的故事来阐释“眼见未必为实”的道理。有的引用叶圣陶《鸟的天堂》的句子“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来说明我们的眼睛有时候看到的假象,从而得出结论:凭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关照的!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
总体来看,在这节生本课上,学生真正主宰了课堂,他们真正成了课堂对话中的主角,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自然而然也完成了“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感悟人生”的学习目标。
在承德师院附中,重庆铁路中学的敖老师上的生本课《龙宫借宝》,给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课堂上,学生从文本出发,谈到了很多话题。有的学生谈“龙宫借宝”的“借”字,说从一个“借”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孙悟空的褒贬。如果不是吴承恩对孙悟空持赞扬的态度,他就不可能用“借”字。按事实,与其用“借”不如用“抢”字更准确。有的学生就着这个话题谈起了谈起了吴承恩的正义感,孙悟空的优缺点,我们该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缺点。有的学生展开联想,想到假如龙王到天庭去告状,法官该如何定输赢。这时候,有的学生模拟法官判起了输赢:龙王借宝是口头协议,龙王要反悔了,孙悟空输,有的学生据此得出了两点启示:不可以信口开河,说话要算数;涉及到各方利益的重要事情要白纸黑字写下来。
我想,这就是生本语文的魅力所在:没有老师的喋喋不休,没有老师的生拉硬拽,学生兴味盎然地沉浸在文本中,解读文本,解读作者,也解读自己。试问,在这节生本课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彩,传统课堂上会出现吗?
总之,我以为: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做生本,我们就一定能探求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生本特色课堂,就一定会让生本课展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索丽娜,教师,现居河北邯郸。
一年多的生本实践告诉我:生本课堂的精彩常常以不曾预约的方式出现,这样的精彩,传统课堂很难出现。下面,我用两个具体的生本课例来试着阐释我的观点。
去年我上过一节生本公开课《猫》。文章篇幅较长,要想在45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完成“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感悟人生”的学习目标,难度很大。可是,在这节生本课上,学生的表现相当精彩,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学生精彩表现之一:他们唇枪舌战,是辩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我家的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泼”的猫在早上“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时, 隔壁周家的丫头明明知道是我家的,却不出来阻止,到了午饭时,才对我家的人讲起这件事。对于这一情节中,隔壁周家丫头做法是否该受到谴责这个问题,学生展开激烈辩论。一方认为:她该受到谴责,因为街坊邻居间应该互相帮助,如果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终有一天,世界将变成一个冷漠的世界。一方认为:她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如果她出来阻止,那么,她可能引火烧身,一个小丫头,她也许不是不愿出来阻止,而是不敢出来阻止。论辩双方各持一词,争锋相对,简直难分胜负。
学生精彩表现之二:他们激情澎湃,是诗人,字字情真,句句意切。
在文中,第三只猫无论从来历,还是丑陋和肥壮的外表以及时时表现得非常“忧郁性”和“懒惰”,都不讨人喜欢,再加上它的无法辩解,更让它成了弱势群体。对于它,很多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着对第三只猫的同情,有的替猫写遗嘱,有的以猫的口吻和作者对话。
例一:《猫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蒋思琪)
猫也是美丽的生命,
人有喜怒哀乐,
猫也有自己的心声。
人对猫的态度,
就是人对人的态度。
例二:《猫致主人的一封信》(张雯玥)
如果猫也有来生的话
可不可以
还做你的猫
可不可以
给你一个解释
例三:《猫的遗嘱》(呼士琦)
亲爱的主人:
我承认,我不是一只好猫,但我的心灵是美的,对您是忠心的。主人,就此别过吧……”
例四:《猫的遭遇》(李浩锐)
或许,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和星辰
懂得你心中的哀伤
学生精彩表现之三:他们旁征博引,是学者,思通千载,视通万里。
在芙蓉鸟事件中,“我”家的芙蓉鸟被一只猫咬死后,“我”和妻子都认定是“我”家的第三只猫咬死了芙蓉鸟,而认定的依据是“它常常对鸟笼望着”和“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在这一情节中,“我”和妻子认定的所谓的依据成立吗?“常常对鸟笼望着”,就一定是觊觎那芙蓉鸟吗?“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就一定是在吃芙蓉鸟吗?
对于这些问题,很多学生引经据典,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引用《吕氏春秋.颜回讨米》的故事来阐释“眼见未必为实”的道理。有的引用叶圣陶《鸟的天堂》的句子“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来说明我们的眼睛有时候看到的假象,从而得出结论:凭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关照的!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
总体来看,在这节生本课上,学生真正主宰了课堂,他们真正成了课堂对话中的主角,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自然而然也完成了“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感悟人生”的学习目标。
在承德师院附中,重庆铁路中学的敖老师上的生本课《龙宫借宝》,给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课堂上,学生从文本出发,谈到了很多话题。有的学生谈“龙宫借宝”的“借”字,说从一个“借”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孙悟空的褒贬。如果不是吴承恩对孙悟空持赞扬的态度,他就不可能用“借”字。按事实,与其用“借”不如用“抢”字更准确。有的学生就着这个话题谈起了谈起了吴承恩的正义感,孙悟空的优缺点,我们该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缺点。有的学生展开联想,想到假如龙王到天庭去告状,法官该如何定输赢。这时候,有的学生模拟法官判起了输赢:龙王借宝是口头协议,龙王要反悔了,孙悟空输,有的学生据此得出了两点启示:不可以信口开河,说话要算数;涉及到各方利益的重要事情要白纸黑字写下来。
我想,这就是生本语文的魅力所在:没有老师的喋喋不休,没有老师的生拉硬拽,学生兴味盎然地沉浸在文本中,解读文本,解读作者,也解读自己。试问,在这节生本课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彩,传统课堂上会出现吗?
总之,我以为: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做生本,我们就一定能探求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生本特色课堂,就一定会让生本课展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索丽娜,教师,现居河北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