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2017年开始有了独立的法律规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国家文化,民族灵魂的重要意义。当前各个城市都要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分析完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通过科学措施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国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引言: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本身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关系着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科学指导。落实文化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网络结构,逐步形成健全、系统化的服务网络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经济角度分析
我国近年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是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力度却仍旧不足,难以形成可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网络系统。文化服务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密切的联系,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却未能匹配人们的生活需求[1]。政府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对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进行强化,但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很多缺陷,对于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阻碍,不利于城乡均衡性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积极服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度。
(二)文化功能角度分析
从文化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已经成为了民族重要的凝聚动力,国家之间也需要通过文化力量的对比来彰显民族优势。民族振兴和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完善可以帮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帮助下形成独立的精神文化体系,让社会发展的发展基础具备更强大的活力[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总要求社会具有一定的文化活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系统的完善可以为人们的精神文明以及团结思想提供更多保证,团体的力量也能引导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科研扩展角度分析
当代社会各项科技发明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先进的科学手段和便捷的信息技术也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其中互联网、广播电视技术以及传播技术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也有了更多服务功能[3]。这样的发展趋势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关的科技发展形势依旧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依旧有提高质量的必要性。
二、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建议
(一)文化、行政部门的协调
文化行政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建设过程中文化行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的整个枢纽要突破传统的管理限制,积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建设目标。资源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首要前提 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需求,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下文化体系建设需要政府进行职能转换[4]。传统文化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行政部门要对资金投入的问题进行共同协商,保证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具有基本的动力源泉,并且改善传统的服务模式,实现机制的创新改革。文化行政部门的协调可以让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符合中央下达的文件要求,基层群众在其中也能体会到最大效用的服务职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和法治化的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公共文化的服务立法性需求却不断上升,想要实现网络体系的科学建设需要积极融合法治化建设内容。通过制度、法規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对文化服务人员的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等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广的因素进行有效约束。公共文化服务在当前很容易出现不均衡、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针对类似的问题,法律法规制定部门要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查,切实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逐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健康稳定发展[5]。
(三)全面规划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布局
文化站、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都需要完整的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阵地才能推动人们在文化场所体验高质量的服务。文化设施的辐射效应可以让区域性的文化中心为城乡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源泉,避免城乡文化发展差异过大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度。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类文化场所的需求决定,相关部门要积极和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沟通配合,了解人们生产生活中变化的精神需求,提高群众参与程度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快速得到推广。对于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体,政府部门也要积极照顾,为其提供文化权益的保障,让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真正实现网络全覆盖,为全体人民服务。
三、结束语
针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依旧需要保有高度的重视,因为其涉及到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在科学指导观念的引领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可以不断得到完善,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会被应用其中,人们要对各种文化服务场所有正确的认知,加强自身的自觉性,积极扩展服务规模,自觉爱护基础设施,为城市形象负责。
参考文献
[1]曾志畅.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探究[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9, 000(002):202,204.
[2]潘信林, 马晓茜, 龙耀华.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探究——以长沙市图书馆为例[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8, 34(05):99-105.
[3]吴惠.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探索与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4):1-1.
[4]杜洪梅. 杭州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杭州研究, 2008(3):113-119.
[5]陈立旭. 增强浙江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五点建议[J]. 观察与思考, 2012, 000(001):25-26.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引言: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本身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关系着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科学指导。落实文化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网络结构,逐步形成健全、系统化的服务网络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经济角度分析
我国近年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是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力度却仍旧不足,难以形成可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网络系统。文化服务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密切的联系,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却未能匹配人们的生活需求[1]。政府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对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进行强化,但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很多缺陷,对于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阻碍,不利于城乡均衡性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积极服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度。
(二)文化功能角度分析
从文化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已经成为了民族重要的凝聚动力,国家之间也需要通过文化力量的对比来彰显民族优势。民族振兴和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完善可以帮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帮助下形成独立的精神文化体系,让社会发展的发展基础具备更强大的活力[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总要求社会具有一定的文化活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系统的完善可以为人们的精神文明以及团结思想提供更多保证,团体的力量也能引导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科研扩展角度分析
当代社会各项科技发明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先进的科学手段和便捷的信息技术也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其中互联网、广播电视技术以及传播技术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也有了更多服务功能[3]。这样的发展趋势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关的科技发展形势依旧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依旧有提高质量的必要性。
二、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建议
(一)文化、行政部门的协调
文化行政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建设过程中文化行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的整个枢纽要突破传统的管理限制,积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建设目标。资源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首要前提 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需求,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下文化体系建设需要政府进行职能转换[4]。传统文化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行政部门要对资金投入的问题进行共同协商,保证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具有基本的动力源泉,并且改善传统的服务模式,实现机制的创新改革。文化行政部门的协调可以让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符合中央下达的文件要求,基层群众在其中也能体会到最大效用的服务职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和法治化的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公共文化的服务立法性需求却不断上升,想要实现网络体系的科学建设需要积极融合法治化建设内容。通过制度、法規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对文化服务人员的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等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广的因素进行有效约束。公共文化服务在当前很容易出现不均衡、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针对类似的问题,法律法规制定部门要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查,切实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逐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健康稳定发展[5]。
(三)全面规划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布局
文化站、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都需要完整的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阵地才能推动人们在文化场所体验高质量的服务。文化设施的辐射效应可以让区域性的文化中心为城乡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源泉,避免城乡文化发展差异过大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度。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类文化场所的需求决定,相关部门要积极和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沟通配合,了解人们生产生活中变化的精神需求,提高群众参与程度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快速得到推广。对于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体,政府部门也要积极照顾,为其提供文化权益的保障,让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真正实现网络全覆盖,为全体人民服务。
三、结束语
针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依旧需要保有高度的重视,因为其涉及到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在科学指导观念的引领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可以不断得到完善,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会被应用其中,人们要对各种文化服务场所有正确的认知,加强自身的自觉性,积极扩展服务规模,自觉爱护基础设施,为城市形象负责。
参考文献
[1]曾志畅.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探究[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9, 000(002):202,204.
[2]潘信林, 马晓茜, 龙耀华.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探究——以长沙市图书馆为例[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8, 34(05):99-105.
[3]吴惠.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探索与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4):1-1.
[4]杜洪梅. 杭州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杭州研究, 2008(3):113-119.
[5]陈立旭. 增强浙江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五点建议[J]. 观察与思考, 2012, 000(0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