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管理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deya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实习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空白,导致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学实习过程中的动力不足,教学实践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文章提出了对教学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为高等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实习;指导教师;管理
  
  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形成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高等院校除了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外,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一般高等院校根据该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和实践环境条件,均采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来锻炼和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如结合课堂案例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通过课堂实训项目的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利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模拟岗位实习;通过校外产学合作基地进行生产和毕业实习等。其中,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会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然而,高等院校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管理不到位或管理缺失,导致实习指导教师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生产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甚至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对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损坏了学校和学院的形象,影响了实习单位再次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为高等院校对实习指导教师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借鉴。
  
  一、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意义
  
  生产实习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寻找差距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专业基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前投身于社会活动中,增加社会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生产实习与校内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相比,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教学场所、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组织具有灵活性和能动性等,因此生产实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实习单位是保证生产实习质量的物质基础,教学实习管理文件是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保证,实习指导教师则是影响生产实习效果的关键。
  实习指导教师既是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决策者和决定者,也是学生进行各项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在影响生产实习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实习指导教师加强管理,促使其带头遵守学校内和生产实习点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全部注意力放在生产实习上面,放在学生身上,在学生的日常管理、生产指导等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一方面可以使各项实践实习活动做到有序进行,防止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良好表现,对生产实习单位再次接纳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活动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社会上也是学校品牌的一次良好展现。通过实习点、实习指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必然保证了生产实习的质量。
  
  二、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实习管理文件建设存在不足
  教学实习管理文件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规范教学实习活动的纲领,也是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行为活动的准则,对各方面都应该具有约束效力。但当前生产实习作为一年一次的教学活动,各管理单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文件对生产实习的各项规定比较粗略,教学实习文件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前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本科毕业生需求的改变不相符。长期以来,部分高等院校在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问题上没有明确规定的标准,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学历、职称、任职条件、工作职责、教学能力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考核等方面都缺乏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有些院校只是在生产实习活动前以会议形式、口头方式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一些安全方面的要求,对实习指导教师完全没有约束力。生产实习活动没有规范性的纲领,使得实习指导教师在日常的生产实习活动中,大多数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自身的意愿出发来进行实习指导,由此导致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生产实习过程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降低了实习效果。
  
  (二)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把关不严
  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了解实习单位的运作过程,在生产实习指导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于一体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应是讲授专业课的专职教师。可是,当前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一批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相继退休,近年来高等院校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科研工作所占权重增大,很多教师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许多教师在有科研任务的情况下拒绝参加生产实习指导工作,甚至部分教师在没有科研课题的情况下也尽量从事科研活动,不愿指导生产实习,从而使得可供选择的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更加随意,质量更是难以保证,几乎出现了只要有教师愿意带队进行生产实习就安排的情况,甚至在生产实习当天才能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刚毕业任教的年轻教师被确定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重点选拔对象,由于新任教教师在实习指导教师中占很大比例,而且一般没有社会管理经历,导致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协调能力普遍不强,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没有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甚至对生产实习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高等院校在实习指导教师选拔问题上把关不严,甚至是具有强迫性质的硬性指定,而且在培训问题上也缺乏必要的措施,导致实习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就不可能完成。
  
  (三)实习指导教师的激励严重不足
  首先,由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短缺,大部分高等院校对实习指导教师没有实施任何形式的考核,实习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其次,实习指导教师的实习报酬太低而工作量太大。以某校某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实习报酬为例,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住宿费、来回两次的车费由学院报销外,每天平均不到1个学时工作量,除此以外便无其他。而学校内的实验教学相当于每天3个学时工作量,相对比而言,实验教学一般每天只需要8小时左右,但在生产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保持24小时的高度警惕,每天除了8小时的教学示范指导外,其它工作也相当沉重。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奇休闲方式的引入,学生的放松诉求也愈加强烈,放松方式也更难以掌握,而这也需要实习指导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由于生产实习活动是在校外开展,实习指导教师代替学校和学院对学生行使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社会纠纷以及其它一些意外事件,实习指导教师也必须尽力解决。激励的严重不足致使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的指导工作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部分实习指导教师中途频繁回学校处理私事,甚至有实习指导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实习单位的当天就返回学校,并直至生产实习结束时才到实习单位将学生接回学校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学实习管理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实习管理文件,加强教学实习管理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首先,加强学校及学院对生产实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生产实习组织管理网络。如设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明确教学实习管理小组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监督权利以及监督事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而保证教学实践工作顺利实施,确保生产实习的质量。其次,针对生产实习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订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任选资格、权利和义务,以制度管理人,事事做到按章办事,有据可依。通过管理文件和制度的建设,可以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行为活动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促使其在生产实习中全身心的进行教学实践的指导工作,明确哪些活动可以大力推行,哪些活动应该明确禁止,以及从事相关活动后可能带来的奖励和处罚后果。因此,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监督及处罚规定要具体详细,并可以考虑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规定实习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期间应尽的义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订相应的处罚条款,处罚的力度一定要平行于奖励力度,防止教师因为监督处罚条例的过于严厉而放弃甚至逃避生产实习指导工作。
  
  (二)重视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和培训
  学校及学院应充分重视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问题。在选拔实习指导教师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管理协调能力、专业知识构成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要进行充分的考虑,甚至要考虑在生产实习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特殊素质。在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考核选拔时,可以将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的生产实习指导技能与经验认真研究和总结,使其系统化与理论化,探索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模式,必要时可以请其参加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
  在实习指导教师选拔后,一定要对其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生产实习工作效果的好坏,学生素质能否得到有效的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组织、引导、教育和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实习指导教师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把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管理协调能力等作为培训教学实习指导教师的重要内容,培养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技术新、符合时代要求,能在生产实习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树立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质量观,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支配和指导教学实践,框定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框架,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多种培养形式使教学实践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三)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1、生产实习结束要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测评。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可以采取自我评判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实习指导教师将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活动事项进行客观评述后,对自己的各项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总结;他人评价可以在实习指导教师的自我评价后,对各种事项进行综合客观的考虑后实施,他人评价可以来自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评价、教学实习管理小组的评价、生产实习点教师的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等。
  2、根据考核结果,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一方面可以将测评的结果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利益挂钩,作为对实习指导教师奖励的依据。学校和学院应在提高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量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不同的考核结果分别给与不同程度的奖励,督促实习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期间发挥最大的教学潜能,提高生产实习质量。另一方面,将生产实习与职称评定挂钩,在职称评定中加入或增大生产实习的权重。对在生产实习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实习指导教师,或在实习结束后的综合测评中成绩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的倾斜;或者将是否曾经参加过生产实习活动作为教师进行申报工作的前提条件,采取一票否决制,对长期无故不参加生产实习活动或多次参加生产实习活动但在实习结束后的综合测评中成绩均未达到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采取限制申报的措施,促使教师重视生产实习工作,并在生产实习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来做好生产实习活动的管理和示范指导工作。此外,学校和学院还可以将所有评价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为制定教学管理文件的依据,指导下一次的生产实习工作,从而改进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办法,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
  
  参考文献:
  1、史旦旦,应继慧.职校实习生伤害事故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6).
  2、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
  3、张晓霞.当前大学生实习状况及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5(5).
  4、樊东,王晓云,赵奎军.农科专业规范化教学实习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作者单位:汪爱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德海,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部分国有煤矿出现亏损现象,其中有管理原因,也有采煤工艺及机械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采煤工艺由传统分层开采方式转向π型钢放顶煤采煤工艺,使得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很多煤矿逐渐扭亏盈。但是,这种开采方式初期只是限制在小块段,地质构造复杂,难以分层开采的中厚煤层,由于受市场经济效益为先的思想理念影响,这种采煤方式得
一、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我国目前在高层建筑领域里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有所长,前者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建筑物内部净空气大等优点,而后者刚度大、耗钢量少、材料费省、防火性能好。综合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为高层以建筑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统计分析表明,高层建筑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和用钢量约为钢结构的70%,而施工速度与全钢结构相当,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德兴铜矿现行工序成本及现状,并针对现行工序成本存在的问题,寻求工序成本最佳的结合点,建立最佳工序成本模式。    一、德兴铜矿生产工序流程    “采矿”指采矿场矿石采剥的作业流程,它的作业工序大致划分为穿孔→爆破→铲装→运矿。  “选矿”指大山及泗洲厂的选矿作业流程,它的作业工序大致划分为碎矿→磨矿。  “精选”指精尾厂的精矿处理流程,它的作业工序大致划分为精选→脱水→尾矿输
期刊
今年夏天父亲去了海南打工,我在学校寄宿,所以家中就只剩母亲一人。母亲除了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还种着两亩多田地,母亲已满头银发。这次回家,看上去母亲又衰老了许多,身子越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进行,高等院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各高校的教学资源发展却相对滞后。这种严峻的形势对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新的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将供应链的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学管理作比较,提出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引入供应链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理念,整合高校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管理;教学管理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进行,各高校都在
一、研究的背景rn随着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近年来,一批批有实践经历和较高实践技能的学生正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实践一线的各个岗位,对提高人员队伍的素质、改善人员队伍的
摘要:现代经济的发展,使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如学生来源,教练员、田径运动员管理,经费来源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高校体育的普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模式    一、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    (一)田径运动队的组成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课余训练的田径运动队主要由两大类学生组成:从在校普通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