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茶山会议

来源 :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山村,坐落在皖浙交界的白际山脉的崇山峻岭中,
  属于浙西遂安县(今淳安县),背靠毛山岗、隔沟相望安徽,
  远离尘嚣,与世无争,是典型的山中小村落。
  村子不大,不过百十口人,很宁静。然而这一日却因为一支特殊队伍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让这里热闹了起来。红军来了!对于红军,很多村民都有些陌生,然而这并不影响村民们对他们的尊敬与爱戴。和村民们以往所认识的军人不同,这是一支由贫苦大众组成的军队,是为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军队。在这支军队身上,村民能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气质。所以,村里人都很欢迎。
  气氛凝重的时刻
  这支队伍,正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对内称红七军团,后合编为红十军团),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粟裕、刘英等人为首,从中央苏区一路向闽浙皖赣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揭露国民党投降卖国反共政策,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推广抗日运动的发展,在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展开游击战争,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调动与牵制国民党军队,减少对苏区的压力。
  一路走来,红十军团战斗无数,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当前,更是一个尤为艰难的时刻,故而他们选择在茶山村暂时休整,同时也要为红十军团之后的行动研究出一个方案来。
  当天晚上,在茶山村方氏宗祠敦睦堂内,召开了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紧急会议,会议由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主持,刘畴西、乐少华、刘英、粟裕、王如痴、曹仰山、胡天桃、谭志刚等军团领导和师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显得有些沉默,众人脸上满是凝重之色,眼下红十军团的情况不太妙,被国民党部队形成了合围之势。尤其是之前的乌泥关之战,更是让红十军团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对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的牺牲,大家也顾不及悲伤难过。此刻,他们依旧被以王耀武为首的国民党数万精锐部队追击,这些精锐部队将整个红十军团咬得死死的,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对于红十军团而言,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方志敏坐在主位上,左手边坐着刘畴西、乐少华等人,右手边则坐着粟裕、刘英等人,这些人都是红十军团的主要领导人物,而今全部聚集,一个不少。
  “诸位,眼下的情形都不用说了,红十军团已然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都说说吧,眼下我们该如何走?”方志敏开口沉声问道。
  会议室内,没有人答话,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方志敏召集这个会议便是为了研究出一个最合理的方案来。
  集中力量的方式
  眼看没有人出声,方志敏看向刘畴西。
  “刘军长,你来说说看,我们这眼下该如何?”方志敏询问道,其他人闻言也都看向刘畴西,等他给出一个方案,毕竟他是一军之长,代表着整个红十军团。
  刘畴西皱眉,脸上满是沉思之色,身为军团长的他自然是要拿一个主意,然而无论何种方案他都觉得不合适,都存在巨大的风险。在之前,虽然也料想到会有这种危机,但当危机真的到来时,还是让他们猝不及防。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没有补给,没有后援,他们成了被围堵的对象,成了国民政府悬赏的人物。
  刘畴西站起身来,将桌上一张刚刚传下来的电令拿了起来。这是中央军区要求抗日先遣队转向浙西南活动的电令,中央军区也知道红十军团在这里的处境,为此下达了命令,要求红十军团暂时退回休养,然而具体如何执行,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拿主意。
  “我觉得既然要退回去,就要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退回去。只要敌人没有集中全力堵截,以我们军团的实力,还是很有可能直接退回的!”最终,刘畴西开口说道。这是他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方案,相对而言,集整个军团的实力,人多力量大,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最快冲出。
  听到他的话,众人也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有人暗自点头,觉得这个方式可行,集中优势力量突围,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我觉得军长意见可行,从这里退回去两百公里左右,只要我军能保持全速前进,两日便可成功返回,突破敌人封锁范围!”有人开口,给予支持。
  两百公里的距离,看似不是太远,毕竟他们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这两百公里的急行军两天足够了。当即,有不少人觉得可行,按照他们的分析,即便是中间遇到国民党部队,也有办法冲杀而出,只要不恋战,便有希望。
  分兵游击的方案
  然而,一旁的粟裕、刘英等人却眉头微皱,相比刘畴西等人,他们考虑得更多一些。尤其是粟裕,虽然职位没有刘畴西高,但战功赫赫,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对国民党的阴谋有着更为敏锐的洞察力。这次,国民党显然根本没有打算放过他们这支队伍,集结了大军围堵。
  而且国民党方面也早已看出了他们的意图,知道他们想要突围而出,退回苏区,故而早已在他们的必行之路上布好了口袋,就等他们往里钻。真若是按照刘畴西等人的方案,无疑是将整个红十军团都置于绝路之上。一着不慎,全军覆没!
  “我觉得这样不妥!”粟裕站起身来,提出了自己的担心,直言反对。
  看到粟裕站起身来直言反对,刘畴西脸色不大好,虽然他对粟裕这般直面反对不高兴,不过此刻也明白大家都是为了红十军团着想,但还是耐心听了下去。
  “军长的话固然有道理,但真若是敵人摆好了口袋等我们,那对我们而言,可就是灭顶之灾了!”粟裕向众人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众人闻言也都暗暗点头,觉得有理,敌人都不傻,尤其是这次负责“围剿”他们的国民党军官,同样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先前的乌泥关大战便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是刘畴西也觉得有道理,但他又没有其他的办法,此刻只能开口询问粟裕。“参谋长,你可有其他高见?”刘畴西问道,他也希望能有办法渡过难关,这是一次生死抉择,必须慎重。
  “我觉得我们可以分散兵力,减小目标,保存实力,将大兵团改为以师甚至更小的单位独立行动,然后分散至皖浙赣三省,由正规战转为游击战!”粟裕沉声说道,并且走到案板地图前,接连标识出了几条特殊的撤退路线,这几条路线看似绕路很多,甚至还有那种再度深入敌后的方案,但根据他的分析,这种方式在眼下这种绝境之中更适合。   绝境逢生!哪怕有其中一支或者是几支队伍遭遇敌人的包围,但人数少,更加灵动,方便转移。这一带群山环绕,如果实在走投无路,也完全能够在这茫茫大山之中与敌人周旋一段时间。
  这是一种危险的方式,与人多力量大的思维完全相反,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容易被全歼,只要行动得当,还是有人能逃出去。
  然而问题也很多,分散后,整体实力也就下降了很多,尤其是还有那么多老弱病残,如何分散也成为一个问题。一旦分开后被寻到包围,基本上那一支也彻底完了,根本没有周旋的余地。况且那么多队伍分散开来,他们也没有彼此联系的办法,如此,红十军团等于是散了!
  各执一词的争吵
  “不行!我不同意!”刘畴西闻言,摇摇头,直接给予了否决。他身为一军之长,不能眼看着好好的队伍就这般散去。
  当然,若是真能让大家逃出去,他也愿意,但这种方式在他看来反而更加危险,死亡率更大,反倒是不如整体军团行动!
  “参谋长,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即便是沖出去几支小队,咱们红十军团也等于是彻底消亡了!”刘畴西痛苦地说道,双拳紧握,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然而,这个方式在粟裕等人看来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红十军团散了可以再建,只要人还在就行,一旦回到苏区,自然可以筹备。
  “军长,我也认为参谋长的主意可行!”政治部主任刘英此刻也站起身来声援粟裕,两人多年好友,刘英也对这个方案较为认同。
  “刘主任,你难道也希望我们红十军团散了吗?”坐在刘畴西身边的一名师长沉声说道,他叫胡天桃,是新编二十一师师长,支持刘畴西的主张,认为更加切合实际一点,毕竟原本红十军团实力就不强,再分散就更弱了,而且他同样也不愿意红十军团散去。
  听到他这般,刘英当场差点与之争吵起来。当下整个会议室内便各有各自的主张,一些人支持刘畴西的主张,集军团之力统一前行,直接杀出去,返回苏区。另一些人支持粟裕的主张,化整为零,各个位置进行突破,不强求一定沿着最近的路返回,只求安全撤退,能最大化地保存红十军团的实力!
  双方争吵不休,各说各有理,方志敏坐在主位上没有说话,他对于军团作战实则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同时聆听两者的主张也觉得两者都有道理。
  眼看着双方争执不休,方志敏这才开口阻止:“诸位,眼下这个情况,咱们且不得乱了阵脚,还是商讨为主!”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他这个委员会主席的话还是能够起到大作用的,其他人也都明白眼下不是争吵的时候。
  当即,双方再度表明各自的主意,阐述了其中的要害关系,包括方志敏在内,一众红十军团高层一起研究。
  统一返回的决定
  方志敏说得不多,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一直到半夜时分,这场会议还不曾结束,但方志敏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其实此刻的方志敏更趋向于粟裕提出的化整为零的方法,数千人的行军,目标太大,而化整为零在这群山之中,无疑是最安全的方式。然而看着场中依旧已然要争吵出怒火的两方,方志敏权衡再三,决定还是采用刘畴西的主意,以集团兵力猛冲过去。
  这个决定,一开始粟裕等人竭力反对,在他们看来极其危险,但方志敏觉得大局为重,刘畴西身为军团长,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闹僵。虽然他更倾向于粟裕的方式,但团结人心更重要,同时他也明白,刘畴西的方案可能是最简单的,手下士兵们也经不起更多的折腾,老弱病残太多,只能大家一起用最快的时间冲出去。
  为此,方志敏苦口婆心,劝说众人大局为重,并且也将目的地略作变更,尽可能地争取了粟裕等人的认可,这才算是作罢。
  最终,在方志敏的主持下,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紧急会议才得以结束。此刻已然是深夜时分,会议决定红十军团暂不去浙西南,也不分散打游击,全军团统一返回赣东北苏区暂行休整。
  尽管粟裕等人对此意见有所保留,但既然有了决定,便全力执行,当夜众人不曾休息,连夜布置行军注意事项。
  第二日一大早,红十军团离开茶山村,直奔赣东北苏区。
  在接下来的十余天时间内,红十军团惨败,在怀玉山,方志敏、刘畴西、胡天桃等一众红十军团高层接连被俘。所幸的是,粟裕、刘英等八百多人突围了出去,随后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把星星之火再次点燃。
其他文献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信息技术,将引领全球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与产业变革.为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从产业高度定位区块链技术,使其实现产业化发展.基于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现状,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 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位南宋诗人。他写西湖夏日美景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一直广为杭州人所熟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杭州大地上引发了热烈反响.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当前,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杭州必将进一步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期刊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60年前,一段扎根富春大地、深入一线群众的调研,扭转了农业困难局面,为制定《农业六十条》即《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提供了坚实的决策基础依据。走进中央调查组在富阳史料陈列室,从史料中回望这段调研,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催人奋进。
生态管制具有主体的单一性、空间属性的明确性、手段的多样性和目标的双重性等特点。生态管制在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中的缺失造成了农地资源破坏严重、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生态功能退化明显等不利后果。造成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生态管制缺失的原因,主要有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传统观念的制约、当前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混乱、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的约束等方面。因此,当前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生态管制的规范路径应从政府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生态管制立法、理顺生态管理体制等方面展
在资本投入收益率下降、劳动力投入下滑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国际经济学理论,构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双循环体系经济理论模型,通过经济模拟的方法,可以看出双循环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分析日本在构建双循环体系领域的尝试,不难发现其外循环成功,而内循环失败。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发泡沫经济,造成日本企业投资以及居民消费的长期低迷。中国应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加强政府引领,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平稳发展。
共享发展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反映发展经验规律而产生的新理念。就学科范畴而言,兼具历史继承性、阶级性的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实现“术语革命”的表现形式。就理论根基而言,共享发展理念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消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以及保存与更新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渐进式共享”协调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与社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制约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生产与分配关系的新发展;共享发展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的理论总结。就学科的价值立
7月的杭州,晴空万里。钱塘江畔,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时隔两年,再次踏进这个杭城新地标,心中依旧澎湃。
地址: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北山街44-49号  简介:设有“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展厅,突出展示了进入新时代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杭州作为“三个地”“重要窗口”省会城市的政治担当。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万松岭路100-1号  简介:主要包括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碑、烈士纪念馆、烈士诗文碑林、大型烈士群雕等。纪念馆基本陈列《浩然正气垂青史——浙江著名烈士事迹展览》,展示了
期刊
1919年7月28日,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号召农民联合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他说:“种田的诸君!田主怎样待遇我们?租税是重还是轻?我们的房子适不适?肚子饱不饱?田不少吗?村里没有没田作的人吗?这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时时去求解答。应该和我们的同类结成一个联合,切切实实彰明较著的去求解答。”其后,几番深入农村调研的毛泽东得出一个结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革命就不会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