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论:在若干部由“大师”执导的场面宏大、投资巨大的大片之外,2006年最热门的电影恐怕就是小投资、小制作的《疯狂的石头》和捧得“金狮”归的《三峡好人》。是继续美国式大投资、大场面的电影道路,还是欧洲那种小投资、靠细节取胜的电影之路?2006年,这两个选项都成功了。
大师、大片、大钱、大是非
称呼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中国大陆国产电影的“三剑客”一点不为过,无论从艺术、影响力,获国际大奖机率的角度,还是从票房、商业的角度,三人几乎撑起了国产电影的“大半边天”。
于是,2006年就变得很不一样。因为在往年,除了劳动模范张艺谋每年总有一部作品问世之外,陈凯歌和冯小刚总有一人会“缺席”。但在2006年里,“三剑客”像完成作业一样,每人奉献了一部作品,媒体对于三部“大片”的关注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陈凯歌的《无极》(2005年12月15日公映,放映期主要在2006年初)、冯小刚的《夜宴》(2006年8月上映)、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12月上映)共同组成了2006年的“大片版图”。而且,这三位导演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有默契,冯小刚和张艺谋两部“大片”不约而同地触及“乱伦”题材,让这一题材几乎成了年度的大片主题。
“大片”一词,最初是用来称谓当年中影集团从美国进口的几部电影的,由于数量少,大多投资巨大,这些美国片便被称之为“大片”,以区分于数量巨大,但质量不高、投资也小很多的国产“小片”。后来,据说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每年进口大片的数量问题还——度成了国家间博弈的重要砝码。
与进口来的“大片”不同,有人说,中国的大片始于张艺谋的《英雄》,也有人说始于冯小刚的“贺岁片”,但不管怎么说,有媒体就给中国的大片总结了几点特征:
1、一定要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一导演的;
2、投资都要过追忆;
3、每部都宣称要冲击奥斯卡:
4、每部都有人别名,比如《无极》的别名《无聊》,《夜宴》的别名《晚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别名《满城尽拉黄金屎》;
5、一定要有点“玄”,用很多电脑特技,很多人看不懂;
6、一定要赢得骂声一片,还有人“恶搞”;
……
可以说,2006年是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大片年”,作品数量、票房,甚至于争论都大大超过往年。但看现在的势头,2006年才刚刚是个开始。
小片:“大片”时代的镜子
2006年既是“大片年”,更是“小片年”。
如果说国产大片是“叫座不叫好”的话,2006年,一些投资小,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执导的电影可谓“叫好又叫座”,以至于我们本来想评一个2006年的“小片奖”,但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以及若干在国内外各类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纪录片,甚至于胡戈等人的“恶搞片”中实在难以抉择。
和大片的若干“共同特征”不同“小片”几乎没有共同特点。《疯狂的石头》疯狂地无厘头搞笑,其中又浸透着对若干社会问题的思考:《三峡好人》继承了贾樟柯一贯的本土视角和草根情怀也难怪能捧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梦想照进现实》则开创了国产电影的“对话体”,形式看似单调,却不乏味;纪录片《高三》在香港电影节获奖;胡戈等人从“恶搞”起步,也拍出了自己原创的作品“乌龙山剿匪记”,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让人捧腹大笑。
尽管投资不大,制作也远不如“大片”精良,也没什么明星阵容,几乎都是“小老百姓”在演,而导演更是“良莠不齐”(在国外屡获大奖的贾樟柯甚至到去年才拿到“导演证”),但2006年,“小片”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几乎可以成为“大片”的一面镜子。
“大片”应该向“小片”学什么?在《疯狂的石头》最热的2006年夏天,有一句新民谣说得好:“暑期不看疯石头,便称英雄也枉然。”相比于大片的“骂声—片”,这句“民谣”就包含着“小片”成功的关键那就是“观众的口碑”。
大师、大片、大钱、大是非
称呼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中国大陆国产电影的“三剑客”一点不为过,无论从艺术、影响力,获国际大奖机率的角度,还是从票房、商业的角度,三人几乎撑起了国产电影的“大半边天”。
于是,2006年就变得很不一样。因为在往年,除了劳动模范张艺谋每年总有一部作品问世之外,陈凯歌和冯小刚总有一人会“缺席”。但在2006年里,“三剑客”像完成作业一样,每人奉献了一部作品,媒体对于三部“大片”的关注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陈凯歌的《无极》(2005年12月15日公映,放映期主要在2006年初)、冯小刚的《夜宴》(2006年8月上映)、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12月上映)共同组成了2006年的“大片版图”。而且,这三位导演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有默契,冯小刚和张艺谋两部“大片”不约而同地触及“乱伦”题材,让这一题材几乎成了年度的大片主题。
“大片”一词,最初是用来称谓当年中影集团从美国进口的几部电影的,由于数量少,大多投资巨大,这些美国片便被称之为“大片”,以区分于数量巨大,但质量不高、投资也小很多的国产“小片”。后来,据说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每年进口大片的数量问题还——度成了国家间博弈的重要砝码。
与进口来的“大片”不同,有人说,中国的大片始于张艺谋的《英雄》,也有人说始于冯小刚的“贺岁片”,但不管怎么说,有媒体就给中国的大片总结了几点特征:
1、一定要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一导演的;
2、投资都要过追忆;
3、每部都宣称要冲击奥斯卡:
4、每部都有人别名,比如《无极》的别名《无聊》,《夜宴》的别名《晚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别名《满城尽拉黄金屎》;
5、一定要有点“玄”,用很多电脑特技,很多人看不懂;
6、一定要赢得骂声一片,还有人“恶搞”;
……
可以说,2006年是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大片年”,作品数量、票房,甚至于争论都大大超过往年。但看现在的势头,2006年才刚刚是个开始。
小片:“大片”时代的镜子
2006年既是“大片年”,更是“小片年”。
如果说国产大片是“叫座不叫好”的话,2006年,一些投资小,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执导的电影可谓“叫好又叫座”,以至于我们本来想评一个2006年的“小片奖”,但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以及若干在国内外各类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纪录片,甚至于胡戈等人的“恶搞片”中实在难以抉择。
和大片的若干“共同特征”不同“小片”几乎没有共同特点。《疯狂的石头》疯狂地无厘头搞笑,其中又浸透着对若干社会问题的思考:《三峡好人》继承了贾樟柯一贯的本土视角和草根情怀也难怪能捧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梦想照进现实》则开创了国产电影的“对话体”,形式看似单调,却不乏味;纪录片《高三》在香港电影节获奖;胡戈等人从“恶搞”起步,也拍出了自己原创的作品“乌龙山剿匪记”,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让人捧腹大笑。
尽管投资不大,制作也远不如“大片”精良,也没什么明星阵容,几乎都是“小老百姓”在演,而导演更是“良莠不齐”(在国外屡获大奖的贾樟柯甚至到去年才拿到“导演证”),但2006年,“小片”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几乎可以成为“大片”的一面镜子。
“大片”应该向“小片”学什么?在《疯狂的石头》最热的2006年夏天,有一句新民谣说得好:“暑期不看疯石头,便称英雄也枉然。”相比于大片的“骂声—片”,这句“民谣”就包含着“小片”成功的关键那就是“观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