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全世界的演出经验带回北京,也把北京的东西带到国外去”,莫华伦自称是“一名身体力行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我希望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歌剧形式,把更多的中国音乐作品带出国门,让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走向世界。”莫华伦说,这个信念已深深扎根于他心中。他说:“音乐无国界,希望通过歌剧,把中国文化融入其中,用音乐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前不久,莫华伦作为唯一的艺术界人士,获得第二届“京华奖”。他是首位签约世界十大歌剧院中柏林歌剧院的东方面孔,也是首位登台伦敦皇家歌剧院(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的华人男高音歌唱家。
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观众
活跃于国际乐坛的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莫华伦,现在已是当今歌剧领域拥有盛名的香港音乐家,也是一名享誉中外的华裔男高音歌唱家。他坦言,这些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1987年毕业于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莫华伦,正式签约柏林歌剧院。7年的时间,从只能旁观的驻院歌手、扮演帕瓦罗蒂的“预备演员”,到首任歌剧《弄臣》主要角色“公爵”,位至“首席男高音”,莫华伦并不是“一步登天”。对于曾经吃的苦,他看得很淡,“是很好的训练基础”。
作为第一个登上最负盛名的伦敦歌剧院的华人,莫华伦能演唱的歌剧角色超过50个,包括《图兰朵》的卡拉富、《卡门》的唐荷西、《茶花女》的阿菲度等,还多次作为独唱嘉宾登台,其演出的足迹遍及巴黎歌剧院、罗马歌剧院、皇家丹麦歌剧院等世界一流剧院。
能做到这些,莫华伦的秘诀很简单,“不光要唱得好,要唱得更好一点”;“每次都严阵以待,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观众”,才能消除西方人对华人歌唱家的非议,弥补东方面孔与西方经典歌剧角色的差异。
对西方歌剧“驾轻就熟”,莫华伦开始“洋为中用”,用美声唱法演绎民族歌曲、中国歌剧。
2006年在国内发行的第一张歌剧与民歌跨界专辑《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获得美声类“中国金唱片奖”;参演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参与复排由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第一部原创抒情歌剧《伤逝》,莫华伦觉得“中国歌曲那么好听”,“自己唱的还是太少”。
反思美声没落 呼吁增加展示平台
莫华伦曾多次做过央视节目《星光大道》的嘉宾。他认为,音乐比赛节目增加了流行音乐在普通人中的认知度,对音乐发展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这些节目中却鲜有涉及流行歌曲之外的歌唱种类,例如美声与民族。
莫华伦认识的一些美声和民族唱法的歌手,想要参加这些节目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们并不符合流行唱法。莫华伦问过一些嘉宾,他们也存在这样的懊恼,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评价美声。
时下热播的音乐节目很多引自国外,国外节目有几季选出的冠军都是美声选手,男女高音都有。为什么在这些原版节目中,可以容纳多种类型,而引入之后就只能单一的演绎流行音乐呢?莫华伦认为,究其原因,大概是视野不够宽广,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不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
莫华伦认为,美声处在一种没落的现状,缺少相关的发展平台。他希望除了专业奖项,能组织一个大众参与的美声歌唱比赛,让其他的音乐形式有更多的展现机会。
用音乐推动中国与世界对话
“音乐是跨文化的,每个民族既要传承自己的传统,又要相互学习。”莫华伦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没有什么能替代音乐。为了这个目标,他成为中国文化的讲述者和传递者,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对话交流的特殊参与者。
“我把全世界的演出经验带回北京,也把北京的东西带到国外去”,莫华伦自称是“一名身体力行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011年,莫华伦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魏松组成“中国三大男高音”,并以“北京旅游形象大使”身份赴美国、新加坡、悉尼等地推介中国音乐。举办《江山如此多娇》等多场演出,为国家和北京对外艺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和良好声誉。
在传播中华文化中,莫华伦有着自己的方法:“唱一首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接着唱一首中国的《凤阳花鼓》,这样的唱法,外国民众就容易理解。让他们体验到中国音乐之美,这才是成功之道。”
因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莫华伦曾获得意大利政府及法国政府授予的“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法国艺术骑士勋章”,以及第12届世界杰出华人奖。
重视音乐教学 培养歌剧人才
“我这一生献给歌剧、献给音乐,越做越过瘾,从没有想过要退休。”唱歌之外,莫华伦致力于推广歌剧:创办第一家驻港歌剧院“香港歌剧院”,并担任艺术总监;连续十年担任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兼任福建大剧院、珠海华发大剧院的艺术总监。
人才是歌剧在中国落地的瓶颈。通过担任中央歌剧院顾问、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席教授,出任青歌赛、星光大道评委,莫华伦利用各种机会传授给学生歌唱技巧。在音乐教学方面投入巨大精力,为培养音乐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剧院的发展速度现在是世界之最。”莫华伦对“中国速度”很有信心,“国家大剧院从2008年开始运作,现在一提NCPA(国家大剧院英文名称缩写),大家都知道在北京”。
“中国强大了,人家才尊重你的文化,尊重你的人”,莫华伦明显感觉推广中国文化“腰杆越来越直”。作为北京文化志愿者,“很多责任在我身上,我希望能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歌剧形式,把更多的中国音乐作品带出国门,让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走向世界。”莫华伦说,这个信念已深深扎根于他心中。他说:“音乐无国界,希望通过歌剧,把中国文化融入其中,用音乐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前不久,莫华伦作为唯一的艺术界人士,获得第二届“京华奖”。他是首位签约世界十大歌剧院中柏林歌剧院的东方面孔,也是首位登台伦敦皇家歌剧院(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的华人男高音歌唱家。
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观众
活跃于国际乐坛的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莫华伦,现在已是当今歌剧领域拥有盛名的香港音乐家,也是一名享誉中外的华裔男高音歌唱家。他坦言,这些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1987年毕业于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莫华伦,正式签约柏林歌剧院。7年的时间,从只能旁观的驻院歌手、扮演帕瓦罗蒂的“预备演员”,到首任歌剧《弄臣》主要角色“公爵”,位至“首席男高音”,莫华伦并不是“一步登天”。对于曾经吃的苦,他看得很淡,“是很好的训练基础”。
作为第一个登上最负盛名的伦敦歌剧院的华人,莫华伦能演唱的歌剧角色超过50个,包括《图兰朵》的卡拉富、《卡门》的唐荷西、《茶花女》的阿菲度等,还多次作为独唱嘉宾登台,其演出的足迹遍及巴黎歌剧院、罗马歌剧院、皇家丹麦歌剧院等世界一流剧院。
能做到这些,莫华伦的秘诀很简单,“不光要唱得好,要唱得更好一点”;“每次都严阵以待,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观众”,才能消除西方人对华人歌唱家的非议,弥补东方面孔与西方经典歌剧角色的差异。
对西方歌剧“驾轻就熟”,莫华伦开始“洋为中用”,用美声唱法演绎民族歌曲、中国歌剧。
2006年在国内发行的第一张歌剧与民歌跨界专辑《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获得美声类“中国金唱片奖”;参演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参与复排由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第一部原创抒情歌剧《伤逝》,莫华伦觉得“中国歌曲那么好听”,“自己唱的还是太少”。
反思美声没落 呼吁增加展示平台
莫华伦曾多次做过央视节目《星光大道》的嘉宾。他认为,音乐比赛节目增加了流行音乐在普通人中的认知度,对音乐发展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这些节目中却鲜有涉及流行歌曲之外的歌唱种类,例如美声与民族。
莫华伦认识的一些美声和民族唱法的歌手,想要参加这些节目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们并不符合流行唱法。莫华伦问过一些嘉宾,他们也存在这样的懊恼,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评价美声。
时下热播的音乐节目很多引自国外,国外节目有几季选出的冠军都是美声选手,男女高音都有。为什么在这些原版节目中,可以容纳多种类型,而引入之后就只能单一的演绎流行音乐呢?莫华伦认为,究其原因,大概是视野不够宽广,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不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
莫华伦认为,美声处在一种没落的现状,缺少相关的发展平台。他希望除了专业奖项,能组织一个大众参与的美声歌唱比赛,让其他的音乐形式有更多的展现机会。
用音乐推动中国与世界对话
“音乐是跨文化的,每个民族既要传承自己的传统,又要相互学习。”莫华伦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没有什么能替代音乐。为了这个目标,他成为中国文化的讲述者和传递者,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对话交流的特殊参与者。
“我把全世界的演出经验带回北京,也把北京的东西带到国外去”,莫华伦自称是“一名身体力行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011年,莫华伦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魏松组成“中国三大男高音”,并以“北京旅游形象大使”身份赴美国、新加坡、悉尼等地推介中国音乐。举办《江山如此多娇》等多场演出,为国家和北京对外艺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和良好声誉。
在传播中华文化中,莫华伦有着自己的方法:“唱一首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接着唱一首中国的《凤阳花鼓》,这样的唱法,外国民众就容易理解。让他们体验到中国音乐之美,这才是成功之道。”
因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莫华伦曾获得意大利政府及法国政府授予的“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法国艺术骑士勋章”,以及第12届世界杰出华人奖。
重视音乐教学 培养歌剧人才
“我这一生献给歌剧、献给音乐,越做越过瘾,从没有想过要退休。”唱歌之外,莫华伦致力于推广歌剧:创办第一家驻港歌剧院“香港歌剧院”,并担任艺术总监;连续十年担任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兼任福建大剧院、珠海华发大剧院的艺术总监。
人才是歌剧在中国落地的瓶颈。通过担任中央歌剧院顾问、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席教授,出任青歌赛、星光大道评委,莫华伦利用各种机会传授给学生歌唱技巧。在音乐教学方面投入巨大精力,为培养音乐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剧院的发展速度现在是世界之最。”莫华伦对“中国速度”很有信心,“国家大剧院从2008年开始运作,现在一提NCPA(国家大剧院英文名称缩写),大家都知道在北京”。
“中国强大了,人家才尊重你的文化,尊重你的人”,莫华伦明显感觉推广中国文化“腰杆越来越直”。作为北京文化志愿者,“很多责任在我身上,我希望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