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几种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迫使有识之士大呼改革,终于有了如今这“新课改”在中华大地的校园里展开。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的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这对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否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是我根据多年的初中教学,就在新课标下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谈谈几点感想。
  一、通过选择恰当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语好比药引子,学生愿意不愿意上这堂课,导语这个药引子有味无味很重要。有特色的导语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胃口大开,一饮而尽,否则,味同嚼蜡或硬往学生的肚子里灌,最后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导语运用得成败与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之一。
  1.演示法
  实验能代替教师的语言。用一些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可以直观地激发学生思维,使其得到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通过讲解,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便融为一体。如在讲授“电和磁”中的“电流的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作用、电磁感应”等课时可采用此法。
  2.事例法
  讲解适当的与新课内容有关的事例并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导入新课,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授“功、功率”等课时,可先通过形象生动新颖趣味的事例讲解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导入新课。
  3.习题法
  对新课所要布置给学生的习题在讲新课前提出来作为悬念。如在讲授“电流的强弱”这节课时,让学生们做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3,“下面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学生读出两种数据,哪种数据才是正确?学生一时无法解释清楚,但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新课内容产生了求知欲。
  4.复习法
  针对新课内容就前面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向学生进行有逻辑的提问,通过复习的方式便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逐步启发学生,顺其自然地引入新课,如通过复习“光的折射,画出一束光进入三棱镜和离开三棱镜的径迹,”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等等。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又为新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运用发现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希纳提出的。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教师启发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变化规律,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去发现主要的教学内容,然后内化,即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这要求教师要担负“导”的关键作用,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主要是要考虑学生如何学。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他们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提高自信心,自觉改变学习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成为“发现者”“成功者”,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内在的动力机制。长期使用发现法教学,能使学生学会思维和探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认为声现象中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等等均可引用此法。现新教科书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所需素材。
  三、通过用研究性学习法,提高学生和综合分析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步骤是:首先由教师编拟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归纳小结。这样在课堂上便同时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的是“导演”或“节目主持人”,而真正的“演员”则是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在这场“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巧和才能,打开了思路,表达了见解,实现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这样教师便可发挥“导演”的作用,让他们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给他们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家庭电路”这节课时,可提出以下思考题:①家庭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在电路中各有什么作用?如何连接?③怎样避免触电?然后让学生查看这些问题阅读相关教材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逐步增多,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再不失时机地用投影仪打出图片来讲解并作适当的演示,与学生共同探讨上述思考题,在以适当的方式给出正确答案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小结,从而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任务。
  四、通过运用范例法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
  教材中关键问题的实例对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普遍性的东西至关重要,一些能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课题,可选择范例法。
  进行范例法教学,第一、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第二、应注意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他们的基本经验,切合实际;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经过精選。选择可引起示范作用的最基础的知识,通过范例教学可达到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在讲授“并联电路的计算”中,可通过范例分析“串联电路分压,并联电路分流”的特点,并以此分析同类问题,对此特点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出其间的普遍性,从个性转入到整体,用此法分析课题,范例应是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物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不限以上的几个方面,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钻研,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武器,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更应视不同教学内容适当选择,灵活应用,只要运用得法,必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优化与改善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促进历史课堂的精彩纷呈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借助互联网,发挥信息无限性;多媒体与互联网结合在课堂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课堂;多媒体;互联网;结合;积极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
摘 要: 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普遍的应试教育现状,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足,本文就高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缺失进行剖析,对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课堂英语教学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 新课标;有效性;缺失;策略;设施;评价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场所,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究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
目的 分析产前筛查在降低出生缺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60例孕产妇作回顾性分析.所有孕产妇均行产前筛查,并以筛查结果 数据为依据
目的 对舒适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性加以探究.方法 把妇产科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予以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所取得的效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有助于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走向成功,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从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注重语言修养,创设别致的课堂情境等角度入手,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语文;创新;宽松;语言修养;课堂情境  “創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语文课程标
摘 要: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呼唤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之际,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结合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适当地融入一定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引导高中学生逐步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是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更是放大课程教育意义,利用课程本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 高中学校;音乐课
目的 分析探讨在新时期内,避孕药具的具体使用情况,并提出避孕药具的详细管理办法.方法 针对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在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孕检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加强创新教育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 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也是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学科教学都极为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切实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初中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构建高效课堂也势在必行,而这也意味着语文教师们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的45分钟,切实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等来有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做简单阐述。  一、营造良好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氛围有
目的 对产妇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并分析其预防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