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也有“犯二”时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立国不久,宋太祖就接到一份密奏,内容一目了然:隉州刺史李谦溥手下大将刘进与北汉朝廷暗通款曲,预谋叛乱,并称已截获其私通北汉的蜡丸密书。
  对于刘进这个名字,宋太祖一点都不陌生——他勇武过人,多次率军击溃北汉的侵犯。由于得到李谦溥保举,刘进很快从低级小校破格升为大将。宋太祖此时正为收复北汉受阻而恼火,一怒之下将李进索拿进京,打入死牢。
  就在刘进性命攸关之际,李谦溥驰奔京师,面见宋太祖后跪伏在地,说在刘进被逮往京师之前,他曾当面诘问,刘进根本不知所犯何罪,唯求一死以证清白。而且,这些年来,刘进虽战功累累,但早被北汉君臣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此举应是北汉的反间计。宋太祖觉得有理,命人取来蜡丸密书,仔细一看,果然破绽百出。
  为免重蹈覆辙,宋太祖特地下了道诏书:不论文武大臣或出身草泽之人,皆可上疏言事,并要求百官依次转对,相互指陈得失。可没过多久,当有人进谗大将张琼心怀二志时,宋太祖再次疑心顿起。
  张琼因救驾有功,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掌典禁军。他走马上任后治军严明,稍有过失者都会受到处罚,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禁军中有个叫石进卿的军校,虽没什么大本事,却善拍马溜须,因此深得宋太祖宠信。张琼瞧不起石进卿小人得势的嘴脸,逢人便说:“石进卿简直不像男人,倒像多嘴饶舌、搬弄是非的巫婆。”石进卿因此恨上了张琼。
  张琼平定昭义节度使李筠叛乱后,发现李筠府中有个颇有勇谋的家将竟是自己的故交,便将其收入麾下,然后挑出一匹骏马赏给他。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却被石进卿看成是打击他的机会。
  石进卿先是夸大其词,说张琼私自豢养部从一百多人,结党营私,作威作福,京城百姓无不望而生畏。后来觉得仅凭这点“证据”分量不够,于是继续“爆料”,称张琼恃功自傲、目无皇上,并利用职务之便以小恩小惠培植私党。
  刚开始宋太祖也没太往心里去——张琼是豪放之人,又有恩于己,怎会背叛自己?但石进卿说得次数多了,他就有点怀疑了,于是召见张琼当面讯问。脾气暴烈的张琼一听,就知道有人暗算他,大声吵嚷:“这都是小人嚼舌,污蔑臣下,竞似放屁一般。”宋太祖一看张琼竟如此放肆,不顾君臣礼仪,下令将他拖出殿外杖责五十。
  想到自己戎马半生,到头来却遭小人作践,张琼实在受不了这种虎落平阳遭犬欺的滋味,于是趁人不备纵身撞向殿外的石柱,当场脑浆迸裂,死于非命。
  宋太祖大为震惊,派人到张琼家中查看,发现他不但没有多余资财,所谓的“豢养部从”更是子虚乌有,这才明白自己又中了小人的奸计。可见独掌生杀大权的明君也不是神仙,怎能不犯二过。
其他文献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威廉·亨特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于1825年来到中国广州,1829年加入旗昌洋行,在中国生活了40余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精通中文的美国侨民。他对中国的歷史文化等进行过深入考察,见证了特殊历史背景下清朝官员的风貌。  1885年,亨特出版了一本叫《天朝拾遗录》的书,里面有篇《官员来访》写道,1840年初夏的一天,一位大清官员来拜访亨特。见面的过程是这样的:这个官员一落座,没与主人
20世紀初,德国有一位年轻的富豪,叫沃尔夫斯凯尔。他的业余爱好非常高大上,喜欢钻研物理和数学。  有一回,他喜欢上了一位姑娘,就大胆表白,结果被发了好人卡。沃尔夫斯凯尔从小生活一帆风顺,哪受过这种打击?他觉得生活没意义了,决定自杀。  德国人的作风非常严谨,连自杀也要安排得妥妥当当,沃尔夫斯凯尔决定在某天午夜钟声响起时一枪崩了自己。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是跟没事人一样,努力工作,妥善处理公司事务。等到
道光年间的尚杰是清初三番之一平南王的后裔,他人品很差,是一个善于玩“潜伏”的巨贪。  尚杰任盛京协领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著名的清官富俊。富俊不但“尚廉节”,而且重视人才,这就让尚杰钻了空子。尚杰私底下常常琢磨富俊的性格以及用人标准,并投其所好地“卖力”工作,使得富俊誤认为尚杰很有能力,是个好同志,因此很多重要工作,富俊都放心地交给尚杰去办。这就使得尚杰有了很多做坏事的机会,他常常利用职务之便为所欲为
老话说“将不过李,王不过项”,此处“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则是说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他本名叫安敬思,传说他4岁时就能一拳打碎石像,10岁时又赤手空拳地打死一只老虎。  后来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兵乱中俘虏了他,见他天生神力,便收他为义子,为他改名李存孝。此后他便成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随他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李存孝曾与号称“王铁枪”的另一猛将王彦章交手,不过五个回合便将其刺于马下。后来李
《水浒传》中有个情节:“玉臂匠”金大坚为营救宋江而伪造太师蔡京的官印及文书,但最后不幸被识破。其实类似桥段在史上并不罕见,或为义、或为利、或为名,人总是喜欢折腾的。  清廷主导的建筑工程,如修造道路桥梁、殿堂门墙、庙宇碑亭、帝妃陵寝等,都由工部包揽,户部则负责掏钱。有时内务府会把建筑工程外包出去,省力省心。嘉庆十四年(1809年),有个常接宫廷修缮工程的包工頭叫王国栋,他到内务府结算工程款,因与管
五代时期,成都郊外有户王姓农家,由于连年战乱、缺衣少食,便将13岁的儿子王昭远送到附近的寺里。住持看他生得聪明伶俐,便让他做了侍奉起居的童子。幼年的饥饿经历使他很怕被送回家,便用心讨好住持,久而久之练就了阿谀奉承的本领。  公元925年,唐庄宗令太原尹孟知祥讨伐前蜀政权,大军压境之际蜀军望风而逃。随后孟知祥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接管境内兵马钱粮。  一天,孟知祥入庙献香,无意问看到王昭远。他眉清
身份不配易心碎  贝多芬一生未婚,但感情经历丰富。他年轻时多次爱上漂亮姑娘,然后相继失恋。  蒂洪娜丝来波恩小住,贝多芬因此认识并爱上了她,结果没过多久她回到科隆和一位军官恋爱了。韦思特是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非常喜欢她,结果人家嫁给了一位男爵。科舒也是贝多芬的学生,有了上次的经历,贝多芬决定对科舒展开追求,结果再次失败。  30岁时,贝多芬和16岁的贵族小姐朱丽叶塔相爱,为她写出了著名的《月光奏鸣
1867年,清廷组建了第一支派往欧美的外交使团。美国人蒲安臣被任命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是使团的领导;副手是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中国官员志刚、孙家谷随行,另有秘书随员二十余人。  此次组建外交使团与即将到来的“修约”之事有关——1868年是清廷与英、法、俄、美四国商议的《天津条约》修订之期。  中国皇帝派一个洋人出访各国,让北京外交界十分震惊。蒲安臣本人也很震惊——在清廷正式任命前,他并
熟悉西方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布歇是法国洛可可画派代表人物,一个能把女神、宫廷贵妇画得活色生香的男闺密式画家,堪称“行走的美图秀秀”。不过,他画中的女主并不都是美女。1742年的沙龙展上,他破天荒地展出了八幅中国题材的作品:《宴席》《舞蹈》《庙会》《渔情》《捕猎》《花园》《召见》及《婚礼》。  一个从未去过中国、可能都没见过中国活人的人为啥要画中国组画?因为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流行中国风,布歇这些画当然是
蒋廷黻29岁时赴南开任教,六年内发表的论文在学界反响颇大,实属冉冉升起的明星。当时罗家伦执掌清华,准备打造一支“文科航母”与北大相抗衡。所谓“航母”,无非广揽名师,形成规模优势,而带头人则显得愈发重要。放眼国内,罗家伦认定年仅35岁的蒋廷黻独堪此任,于是亲赴南开挖墙脚。蒋廷黻在南开干得好好的,不想离开天津,无奈罗家伦“赖功”一流,坐着不走,整整熬了一夜。蒋廷黻终究拗不过,答应赴清华任教。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