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语文教改如火如荼。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走向,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教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教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地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和“学困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教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就人为地加大了师生双方的心理负担,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转变为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转变为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教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教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目前,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们绞尽脑汁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新课改一轮接一轮,特别是现在的洋思教学模式,教师们更是跃跃欲试。但我认为,有效运用英语教学中的信息反馈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细心回收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相反,教师如果只顾单方面地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就会事倍功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俗话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孕育产生。比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可以创设一个故事情境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及课程的进一步规范,给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自然而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呼声。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学习成功的最大动力。提高语言能力
期刊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
期刊
一、创设静态英语文化环境  1、装饰校园,在校园里设有英汉双语书写的标识牌、名言与日常公益用语及专栏  在校园内设有学生奇思妙想布置的英语宣传栏,内容包括英语智慧屋、小秀场、“老师和我”等栏目,这些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还美化了校园环境。为了让英语遍及校园每一个角落,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我们可对学校所有的指示牌和警句牌用英汉双语书写,如:指示牌有“Teach
期刊
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英语学习能力的欠缺性。初一英语教育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继续。小学英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输入,学法指导相对较少。由于学习内容比较少,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基本上还能学得较好。一旦进入初中,课程以及学习内容突然增多,由于学习能力的欠缺,一些学生就会觉得应付不过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学生产生了对英语的惧怕心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就对英
期刊
初中数学作为工具学科,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教材精选了代数、几何学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编排巧妙,在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强调重视学生创新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本人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看法和认识。  一、让兴趣激发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门学科常常给人以枯燥
期刊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一节物理概念课能否成功,引入是关键环节之一,若概念的引入新颖,吸引学生兴趣,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录音、幻灯、课件、新颖器材等),可以使概念教学
期刊
在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基本任务的今天,审美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语文天生与精神攀亲,同思想结缘,距革命最近。因此,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和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引到学生去发掘。为此,阅读伊始,教师应精心创
期刊
每年新生入学,选班长就成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一定会慎重地选出一个好班长。然而,面对一个全新的班级,如何选班长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说一说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新组建的班级不适宜马上确定班长及其他班干部:一是学生之间互相不了解,所以不论是指定还是公选都不能服众;二是当班长或其他班干部是很多学生很在乎的一件事,所以应该给每个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学生一个平等竞争、展示自我的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