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个 高兴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t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时候住在单位大院,好处是,大家互相有个照应;坏处是,生活被熟人尽收眼底,免不了被人打量、比较和品评。
  比如我家隔壁的李姨,经常被邻居们挂在嘴边。倒不是她有多特别,相反,她看上去非常普通,个头儿不高,皮肤微黑,头发总是乱乱地扎在脑后,衣服也都是灰色调的,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来往往,属于最容易被淹没在人海里的那一类人。正因为她如此寻常,她的生活方式,不,应该说消费方式,才让诸位高邻觉得碍眼:她看上去不像个有钱人,也不像一个大手大脚的人,为什么她花钱那么着三不着两呢?
   比如她有一天下班回来,车篮子里躺着一把弯弯的金黄色水果,别说孩子们好奇,就是大人见了也问这是什么。李姨介绍说这是一种热带水果,叫香蕉,又要掰给我们尝尝。我们当时虽然年幼无知,却也知道不能轻易接受贵重物品,忙不迭地闪开了。
   然后就见李姨的女儿小雨,拿着香蕉出现在门口。在一群小孩的围观下,她很奢侈地剥下香蕉外皮,细微的香甜进入我的嗅觉。之后好多年,我都觉得香蕉的香味很有高级感。
   初见桂圆也是在李姨家,她分享给我一个。桂圆的味道没有多特别,但那个乌溜溜的核多好看啊,像个宝物,我觉得它应该被珍重对待。
   螃蟹下来的时候,他们家就吃螃蟹,那会儿还不流行大闸蟹,就是很小的河蟹。在我奶奶看来,没有比吃这种没什么肉的河蟹更不划算的事了,她总是叹息:“就是吃它一个命啊,哪抵吃肉呢?”
   他们家在饮食方面的投入,引起整个大院人的诧异、窃笑与非议。我们大院里没有人这么过日子,把钱花在吃上,最后連个响声也听不到。我们大院里的人,更愿意把钱攒起来买家用电器,谁家是大院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谁家是第一个买冰箱的,谁家是第一个买洗衣机的,全大院的人心里都有本门儿清的账。把钱花在这上面,多有面子。
   李姨家没有这些电器,甚至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这也不完全是因为李姨败家,她丈夫也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她丈夫被我们喊作张叔,在我们大院的男人里,也是个非典型。印象中他是个电工,大人们说他的收入还可以,他却不给李姨一分钱家用。张叔弄点钱,就去街上小饭店里叫俩凉菜,喝个小酒,能拎一包卤菜回家,就算他有心了。李姨对此不管不问,一家三口同框时,还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样两个人,自然过得家徒四壁,大人们提起来都摇头,觉得他们的日子太失控。我们小孩,却一直有点羡慕小雨。
   我们都上小学之后,小雨成绩一般,我的成绩也一般,但我爸妈明显比李姨着急多了。尤其是暑假刚开始那几天,大家坐在巷口那户人家的竹榻上乘凉时,总有人主动谈起自家孩子的成绩,其他人一边啧啧赞叹,一边分出余暇来,含嗔带怨地瞥上自家孩子一眼。我妈还会额外加码,伸手推我一下,从那力道里,我能感觉到我妈内心的失衡。
   李姨则不同,她只是笑笑,还不是强颜欢笑,是打心眼儿里不当一回事。她的这种淡然无疑令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家长扫兴。李姨走后,我听到她们对她深表同情:“找个男人是那样,小孩又是这样,她这命真不好。”
   之后,我们陆续搬离那个大院,我不再听到和李姨有关的消息。她的形象重新浮现于眼前,是十几年以后了。有一天,我爸说:“你知道吗?小雨现在跟她对象一块儿卖牛肉汤呢。”
   我听后很吃惊,李姨怎么也是个文化人,小雨小时候就很喜欢《红楼梦》,能背下里面整套的诗词,她成绩是不好,但也不至于这样啊。我爸解释说,小雨后来上了技校,认识了一个男同学,两个人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正好男的家里是卖牛肉汤的,他们干脆就帮家里做生意去了。
   我爸的叙述让我吃惊,倒不是我过得有多好,但小雨这是典型的“生活下降者”,我觉得跟当年李姨的漫不经心有关。
   我想去小雨的铺子看看,又心存顾忌,怕小雨介意发小看到她的“落魄”。
   又过了几年,我爸对我说:“你可知道,小雨家的牛肉汤已经风靡全城了。连外地人都大老远地开车过来,只为喝她家一碗牛肉汤。她开了好几家连锁店了。”
   换一种思路,小雨这一路,持有的应该是一种如李姨那般随性的态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年李姨的消费方式,正是王维这两句诗的具体体现。
   相对于其他人总是把钱花在“让别人羡慕”的地方,她总是将钱花在“让自己高兴”的地方,比如那些香蕉和桂圆,比如和谐自在不紧绷的家庭氛围。她只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对他人的评论没有预期,便也没了贫穷感——在饱暖之后,穷与富,就不完全和金钱相关,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受。
   我曾见年入数百万的人,被贫穷感一路追击,张皇失措,不知所往;也有李姨这样的人,心安理得,怡然自足,谈不上富有,但绝不贫穷。她是结结实实地“把钱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别人买东买西,她只买一个“我高兴”,这才是真正幸福的消费方式。
   偶尔到手的一笔钱,有人精打细算,想要买房置地做投资,积攒一份家业;有人不计算机会成本,只求活个高兴,即便千金散尽,总算是敞开高兴过,也不能说不划算。每一个人的选择,都自有其缘故,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杨子江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我的便携式生活》)
其他文献
每次吃豆腐炒肉都想笑。我想起小学课堂上,胖胖的徐老师给我们讲解“腐”字,他说,你看这个“腐”字,里头有个寸,还有个肉字,把豆腐切成一寸一寸的,再放点肉,好吃得不得了!然后全班同学都跟着悠口水。我上小学那时应该不存在吃不上饭的情况了,但童年我一直觉得饿,《武松打虎》那篇课文,最摇曳心旌不是老虎的出现,而是武松点菜。我越朗读越坐不住,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盘子,盘子里平铺二三斤熟牛肉。我不爱吃肥肉,但牛羊肉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识字和写字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写字技能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需要打好基本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081-02  【本文著录格式】查旎.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的探讨——以部编版一年级教学为例[J
【摘要】《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是用独特的艺术政治形式,道德教诲的形式写成的。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实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个人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是用独特的艺术政治形式,道德教诲的形式写成的。教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针对孩子、少年和男女青年讲的道德教诲,其道德思想,包括在揭示某一道德范
最近,一條有关磁暴的新闻进入公众视野。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预测2018年地球至少将遭遇20至35次磁暴,提醒人们做好应对准备。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磁暴,更别提应对了。  要知道,地球的磁场是地球空间的“保护罩”,保护着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这个“保护罩”有一定弹性,当来自太阳的高速粒子流吹到地球空间时,它会发生形状变化,引起地球附近磁场的扰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磁暴。  磁暴有哪些破坏力?它如何影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计划婚礼充满不确定性,但对于30岁的埃文斯来说,有一件事情她很确定,那就是要随夫姓。这对加利福尼亚伴侣的婚礼将在2021年7月举行。  在美国,约有70%的女性结婚后会随夫姓。根据2016年的数据,英国这一数字上升到90%,其中85%的女性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很明显的现象是,尽管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和性别意识影响更广泛,但随夫姓的现象在西方社会仍然持续。虽然对女权主义的定义有所
大学期间,我曾去一所希望小学支教。班里有个稍显孤僻的小女孩,她从不跟人接触,一下课就躲在角落里自己玩,或者看其他人玩。我曾问别的孩子为什么不带她,他们都说她太脏了。这个小女孩的确有些不讲卫生,每天都穿同一套衣服,袖口因为擦鼻涕已经变得发油发亮了。我知道这不是她的问题,但也不好凭借自以为是的好意擅自帮她换一套新的,因为这有可能让她的父母尴尬。  可我总想为她做点什么,于是准备了一些大小不同的果冻,作
我出生于1979年,是“70后”的尾巴。出生于70年代末的人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也是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70后”就在这样一个充满冲击与碰撞的时代成长起来。  那是一个“请进来”的时代。80年代,西方的思想和文明大规模涌入。记忆里,有很多看得懂或看不懂的世界经典名著;电视机里的外国电视剧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大量英语词
丁丁是一个做事很慢的人。她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而且進行得很慢很慢。  她喜欢在字的下面画出均匀而平直的直线。读书的时候,她能用红色和蓝色的圆珠笔,把笔记记得很好看。她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懂得红色之美的人。怎样将各种各样的红色和其他的颜色搭配成另一种颜色,怎样保证细的线坚挺笔直,一条线要画多宽多长才是好看的,这些实验总是令她心动不已。  爸爸妈妈以为她喜欢画画,就送她去学。可是她只会画直线,而且只
贺照田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现代东亚有两个重要经验很值得研究:一是以韩国为代表的民主化转型经验,一是以台湾为代表的“人间佛教”经验。  韩国的情况,我所知甚少,期待能实地考察。二零一四年七月,先有机缘去台湾佛光山,两周里的所见所闻,给人很多触发,深觉要理解这些经验,绝非易事。  一般来讲,台湾佛教有四大道场,中台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和佛光山。几十年来,这四大道场都走出山林,走向社会。中台山的惟觉法
在地图上,长约3.2公里的长乐路是一段很短的波浪线,它位于上海市中心地标人民广场的西南方。美国人罗伯·施密茨(Rob Schmitz,中文名史明智)的家就在波浪线的最西端,那是他生活了8年的地方。每每从窗口望下去,长乐路总是绿树成荫,那些由树叶堆成的华盖常年在两层楼的高处徘徊。  史明智与中国的渊源要更早。1996年,作为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的一员,他被派往四川自贡支教。正是在那段日子,他第一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