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贵州省D县2012年引进研究生人才为例,描述了这一群体在基层的社会融入状况,并从社会层次融入、经济层次融入、心理层次融入、身份层次融入来分析其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角色不清、角色调试渠道封闭、社会政策是影响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社会融入的主要因素。研究生人才在基层要实现更好的社会融入,其群体自身要加强角色定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需要通过更合理的政策来加以引导,从而为引进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社会融入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研究生人才;角色;社会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下中国,就业难已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而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日趋严峻。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城镇化建设出谋划策。因此,国家引导大量人才下基層的策略依然没有改变,基层人才匮乏的事实依然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出台了系列政策,解决当地人才匮乏的问题,于是部分研究生作为引进人才进入乡镇一级,这为研究生就业、平衡双方需求、人才建设、乡镇服务之间搭建了平台,不失为一项利于各方发展的好举措。“要求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那么作为研究生人才在基层,是否“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对此,我们以贵州省D县2012年引进的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
2012年,D县为了实现“人才强县”的战略,加强乡镇人才队伍储备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直接引进研究生人才的策略,引进了57名研究生人才,其中16名研究生人才进入乡镇任职,41名研究生人才在乡镇工作。四年过去了,通过对这一研究生群体的现状分析,我们试图探析在基层影响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各种因素,以及深入分析引进人才策略是否合理,并试图为以后引导研究生就业的选择,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二、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现状分析
2012年,贵州省D县引进研究生人才招录计划为92人,其中引进到乡镇任职的人数为32人,到乡镇工作的人数为60人。通过对相关人员的了解中,得知实际报道人数为57人,其中到乡镇任职的人数为16人,到乡镇工作的人数为41人。针对D县引进人才存在的这样一个人才严重流失的状况,我们对留任与离职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试图从社会层次融入、经济层次融入、心理层次融入、身份层次融入这几个维度来描述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社会融入的客观现状。
(1)社会层次融入——社会角色未能达到预期
角色期待未能达到预期预期。作为新引入的研究生人才,必须学习如何扮演这一角色。无论是留任的还是离职的研究生都认为,大部分研究生都是心怀壮志,梦想为D县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但在基层的种种环境决定了他们最后的行为方式。他们对“引进研究生人才”这一光环有高度的满足感,这样一个角色的赋予,也让他们与其他人产生无形的距离,以至于其他人或者其自身对他们的角色定位更高。他们希望自己像期待的那样:可以真正的为乡镇的发展做贡献,或者是自己更有话语权。事实上,他们分配至乡镇以后,做着与普通职员一样的工作,所有一整套的权利与义务,就是在琐碎的工作中日复一日。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他们可以做“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工作”,但是这样一种角色期待未能达到预期。
(2)经济层次融入——经济待遇未能达到预期
经济层次的融入,主要强调研究生在其职位所获得的工资,它同时也反映着研究生在其职位上的回报预期。调研显示,他们的工资并未随着其时间长短而呈现明显变化,其中同批任职人员的工资反而下降。按其招录简章上的说明,一旦调离乡镇,则不再享受生活补助,这也是其工资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生在乡镇工作时所享有的生活补贴,对于乡镇普通工作人员,也是一种“羡慕、嫉妒”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影响了研究生在基层心理层次的融入。
(3)心理层次融入——局外人式的归属感
心理层次的融入,就是研究生心理层次是否有归属感,是否真正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乡镇这一环境。从2012年至2016年,4年的时间,他们的心理融入是否真正达到他们自己认可的归属感。笔者对始终留任未有任何调动的某一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在他看来,归属感对于这种“外来人(外省人)”始终是没有的,虽然他也学会了部分方言,从最初的听不懂当地居民讲话到现在无碍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正融入了当地。只要是涉及真正利益,比如年底考评、提拔的时候,冲突就会显现。由此看来,留任的研究生,特别是从外省引入的研究生,依然是局外人式的融入,并没有真正获得归属感。
(4)身份层次融入——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
社会融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后一环,即引进研究生人才的身份认同。尽管研究生在基层的融入过程中,无需放弃原来的户籍,但是,在他们看来,从身份层次上来看,他们依然是“引进研究生人才”。四年过去了,对于留任的研究生来说,“引进研究生人才”不再像最初那样是一种光环,更多的是一种笑谈。而周围的人员谈起留任的“研究生人才”,也认为,乡镇不是其发展的平台,要么调离,要么通过公务员考试考走。也就是说,四年的任期,对于引进的研究生人才,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自我和他人的身份认同。
三、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问题分析
从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融入现状及融入过程的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和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这种角色不清,使得引进研究生自身对乡镇职位的认知存在盲目性。所以当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时候,就采取离职的方式。特别是当周围对“研究生人才”寄于过高期望时,他们却无力适从,只能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忙于琐粹的工作。他们所期待的话语权,也流诸于形式。这些都表明,研究生没有对自身有足够的认知,没有对被赋予的角色清楚定位,对其所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也没有清楚的认识,最后导致角色中断。 (2)角色调适渠道封闭
角色调适,就是当角色失调现象发生时,所采取主动的方式进行调节,从而促进角色的重构。从了解中得知,毕节市作为上级部门,也曾组织专门的调查人员对引进至乡镇的研究生人员进行座谈,以了解他们生活或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但是,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座谈,最终都不能从实际解决他们的问题。比如:对于在乡镇工作的研究生的生活补贴,往往都是延后6个月发放。在D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一困境是无力解决的。这样,就造成了部分人员离职的想法。而越来越多的离职的人员,却加强了D县相关部门对这批研究生的“约定”。比如,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报考其他岗位等。D县组织部门的这些规定,都没有从真正上为研究生在基层提供角色调适的渠道,而是采取更封闭的方式,进行了堵塞。这种形式上的阻塞,加剧了留任人员的抗争。这种抗争,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层次上的融入和身份层次的融入。
(3)社会政策的影响
从中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政策来看,他们的招录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打破了“逢进必考”的原则,从而产生了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思想认识,使引进研究生人才在融入基层中被排斥。特别是在其招录简章中,也明确表明,其在乡镇享有生活补贴。虽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文化资本的体现,但是,對于他们所要融入的环境而言,他人并不认为,这是文化资本的体现,他们只能看见,“我们做着一样的工作”。由此,笔者认为,社会政策也是影响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
四、完善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相关措施
(1)明确自身角色,制定职业规划
研究生选择下基层,就意味着工作的地方在基层。无论是从行政级别还是从所处位置而言,都是“基层”,即最低层。在选择之时,就要确定这一角色定位。而不是处于这一角色,却想着“平步青云”,以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基层工作”中抱怨。作为引进到基层的研究生人才,最好的出路,依然是通过提拔向上流动,而流动的标准,就是功绩的大小,即获得提拔的机会,就是显其才能,有所作为。作为在基层的研究生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像普通职员,沦为机械性的“工人”。因此,引入基层的研究生人才,一定要明确自身角色,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2)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斯金纳认为,若目前的刺激与过去要得到奖励的刺激一样,有机体会重复过去的行为。这说明,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这一刺激,会激励同类群体的同样的行为选择。因此,组织、人事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秉持合理、公平、公开的原则,对于优秀的人员,要有合理的晋升渠道。避免因个别领导有权钱交易,阻碍了流通渠道,使优秀的工作人员无法晋升,无法评优。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于研究生人才自身建立职业规划,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对于在基层的研究生人才群体,上级部门应积极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不仅可以从心理上,也可以从行动上给予他们认同。在对于部分特别有困难的研究生人才,应积极给予帮助,而不是不管不问。对于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中所收集的问题,不能流于形式,要建立反馈机制。避免因沟通渠道不畅,而使研究生人才的诉求难以实现,从而影响其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层次的融入。
(4)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
研究生在引入基层时,都是通过招录简章“吸引”而来,而实质上,诱惑性的政策是存在的。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使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分离开来,对于人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有利于增强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社会认同感,对于提升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社会融入,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一级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当地政府依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招录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黄田,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研究生人才;角色;社会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下中国,就业难已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而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日趋严峻。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城镇化建设出谋划策。因此,国家引导大量人才下基層的策略依然没有改变,基层人才匮乏的事实依然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出台了系列政策,解决当地人才匮乏的问题,于是部分研究生作为引进人才进入乡镇一级,这为研究生就业、平衡双方需求、人才建设、乡镇服务之间搭建了平台,不失为一项利于各方发展的好举措。“要求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那么作为研究生人才在基层,是否“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对此,我们以贵州省D县2012年引进的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
2012年,D县为了实现“人才强县”的战略,加强乡镇人才队伍储备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直接引进研究生人才的策略,引进了57名研究生人才,其中16名研究生人才进入乡镇任职,41名研究生人才在乡镇工作。四年过去了,通过对这一研究生群体的现状分析,我们试图探析在基层影响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各种因素,以及深入分析引进人才策略是否合理,并试图为以后引导研究生就业的选择,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二、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现状分析
2012年,贵州省D县引进研究生人才招录计划为92人,其中引进到乡镇任职的人数为32人,到乡镇工作的人数为60人。通过对相关人员的了解中,得知实际报道人数为57人,其中到乡镇任职的人数为16人,到乡镇工作的人数为41人。针对D县引进人才存在的这样一个人才严重流失的状况,我们对留任与离职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试图从社会层次融入、经济层次融入、心理层次融入、身份层次融入这几个维度来描述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社会融入的客观现状。
(1)社会层次融入——社会角色未能达到预期
角色期待未能达到预期预期。作为新引入的研究生人才,必须学习如何扮演这一角色。无论是留任的还是离职的研究生都认为,大部分研究生都是心怀壮志,梦想为D县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但在基层的种种环境决定了他们最后的行为方式。他们对“引进研究生人才”这一光环有高度的满足感,这样一个角色的赋予,也让他们与其他人产生无形的距离,以至于其他人或者其自身对他们的角色定位更高。他们希望自己像期待的那样:可以真正的为乡镇的发展做贡献,或者是自己更有话语权。事实上,他们分配至乡镇以后,做着与普通职员一样的工作,所有一整套的权利与义务,就是在琐碎的工作中日复一日。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他们可以做“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工作”,但是这样一种角色期待未能达到预期。
(2)经济层次融入——经济待遇未能达到预期
经济层次的融入,主要强调研究生在其职位所获得的工资,它同时也反映着研究生在其职位上的回报预期。调研显示,他们的工资并未随着其时间长短而呈现明显变化,其中同批任职人员的工资反而下降。按其招录简章上的说明,一旦调离乡镇,则不再享受生活补助,这也是其工资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生在乡镇工作时所享有的生活补贴,对于乡镇普通工作人员,也是一种“羡慕、嫉妒”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影响了研究生在基层心理层次的融入。
(3)心理层次融入——局外人式的归属感
心理层次的融入,就是研究生心理层次是否有归属感,是否真正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乡镇这一环境。从2012年至2016年,4年的时间,他们的心理融入是否真正达到他们自己认可的归属感。笔者对始终留任未有任何调动的某一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在他看来,归属感对于这种“外来人(外省人)”始终是没有的,虽然他也学会了部分方言,从最初的听不懂当地居民讲话到现在无碍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正融入了当地。只要是涉及真正利益,比如年底考评、提拔的时候,冲突就会显现。由此看来,留任的研究生,特别是从外省引入的研究生,依然是局外人式的融入,并没有真正获得归属感。
(4)身份层次融入——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
社会融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后一环,即引进研究生人才的身份认同。尽管研究生在基层的融入过程中,无需放弃原来的户籍,但是,在他们看来,从身份层次上来看,他们依然是“引进研究生人才”。四年过去了,对于留任的研究生来说,“引进研究生人才”不再像最初那样是一种光环,更多的是一种笑谈。而周围的人员谈起留任的“研究生人才”,也认为,乡镇不是其发展的平台,要么调离,要么通过公务员考试考走。也就是说,四年的任期,对于引进的研究生人才,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自我和他人的身份认同。
三、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问题分析
从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融入现状及融入过程的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和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这种角色不清,使得引进研究生自身对乡镇职位的认知存在盲目性。所以当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时候,就采取离职的方式。特别是当周围对“研究生人才”寄于过高期望时,他们却无力适从,只能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忙于琐粹的工作。他们所期待的话语权,也流诸于形式。这些都表明,研究生没有对自身有足够的认知,没有对被赋予的角色清楚定位,对其所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也没有清楚的认识,最后导致角色中断。 (2)角色调适渠道封闭
角色调适,就是当角色失调现象发生时,所采取主动的方式进行调节,从而促进角色的重构。从了解中得知,毕节市作为上级部门,也曾组织专门的调查人员对引进至乡镇的研究生人员进行座谈,以了解他们生活或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但是,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座谈,最终都不能从实际解决他们的问题。比如:对于在乡镇工作的研究生的生活补贴,往往都是延后6个月发放。在D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一困境是无力解决的。这样,就造成了部分人员离职的想法。而越来越多的离职的人员,却加强了D县相关部门对这批研究生的“约定”。比如,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报考其他岗位等。D县组织部门的这些规定,都没有从真正上为研究生在基层提供角色调适的渠道,而是采取更封闭的方式,进行了堵塞。这种形式上的阻塞,加剧了留任人员的抗争。这种抗争,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层次上的融入和身份层次的融入。
(3)社会政策的影响
从中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政策来看,他们的招录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打破了“逢进必考”的原则,从而产生了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思想认识,使引进研究生人才在融入基层中被排斥。特别是在其招录简章中,也明确表明,其在乡镇享有生活补贴。虽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文化资本的体现,但是,對于他们所要融入的环境而言,他人并不认为,这是文化资本的体现,他们只能看见,“我们做着一样的工作”。由此,笔者认为,社会政策也是影响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
四、完善研究生人才社会融入的相关措施
(1)明确自身角色,制定职业规划
研究生选择下基层,就意味着工作的地方在基层。无论是从行政级别还是从所处位置而言,都是“基层”,即最低层。在选择之时,就要确定这一角色定位。而不是处于这一角色,却想着“平步青云”,以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基层工作”中抱怨。作为引进到基层的研究生人才,最好的出路,依然是通过提拔向上流动,而流动的标准,就是功绩的大小,即获得提拔的机会,就是显其才能,有所作为。作为在基层的研究生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像普通职员,沦为机械性的“工人”。因此,引入基层的研究生人才,一定要明确自身角色,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2)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斯金纳认为,若目前的刺激与过去要得到奖励的刺激一样,有机体会重复过去的行为。这说明,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这一刺激,会激励同类群体的同样的行为选择。因此,组织、人事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秉持合理、公平、公开的原则,对于优秀的人员,要有合理的晋升渠道。避免因个别领导有权钱交易,阻碍了流通渠道,使优秀的工作人员无法晋升,无法评优。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于研究生人才自身建立职业规划,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对于在基层的研究生人才群体,上级部门应积极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不仅可以从心理上,也可以从行动上给予他们认同。在对于部分特别有困难的研究生人才,应积极给予帮助,而不是不管不问。对于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中所收集的问题,不能流于形式,要建立反馈机制。避免因沟通渠道不畅,而使研究生人才的诉求难以实现,从而影响其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层次的融入。
(4)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
研究生在引入基层时,都是通过招录简章“吸引”而来,而实质上,诱惑性的政策是存在的。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使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分离开来,对于人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有利于增强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社会认同感,对于提升研究生人才在基层的社会融入,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一级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当地政府依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招录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黄田,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