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0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第20题的推广

来源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解析几何试题往往蕴含着圆锥曲线的某些性质,对于典型的试题,我们要深入研究,挖掘问题的本质.本文以2020年全国Ⅰ卷理科数学第20题为例,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得到六个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三道例题,剖析“证明—探究—拓展型”试题的结构特点,分析各小题之间的关系,阐明解题思路,体验逻辑推理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是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一个定量的化学分析方法;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是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去滴定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通过测定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来定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分析学生对中考题的解题障碍,展示具体解法并从中反思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本文针对2021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从命题思想、试题结构、试题特点、物理教学的育人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甲卷融入了新教学大纲的教育理念,汲取了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强调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并重,突出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本文从2021年广东中考数学卷第10题谈起,分析如何通过观察从复杂的图形中挖掘隐藏几何模型,归纳证明题中常用的几何模型及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图感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复杂图形中解决线段最值问题的能力.
概念图是应用于各类学科上的有效工具,通过构造相关的基础概念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本文分析并探索初中数学概念图的运用思路,从而更好地展现概念图的教学价值与实际作用,提高课堂的效率,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
在高考试题讲析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计算结果除不尽现象产生疑惑.本着在教学实践中答疑解惑的原则,本文从命题角度、考试目的、误差来源等方面帮学生答疑解惑,计算中除不尽是正常现象,是真实数据的客观反映,并且就高考答题有效数字处理等问题进行阐述.
“小组合作”教学运用于学生作业处理上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而教师为了适应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创新思维必须充分备课,努力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所以“小组合作”教学充分利用延时服务中的作业处理,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提高了师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的高考评价模式,是新时期高考研究所形成的重要和积极成果,开创了一种多维立体的评价模式,实现了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向“三位一体评价”的转变.这种新型的评价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考试题编制,也同样适用于中考试题编制.本文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三个方面论证了该模式用于试题编制的合理性,并探讨了用于中考试题编制的可行性及如何优化,旨在推进中考试题编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