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茶马古镇辉煌

来源 :玉龙山·WORLD丽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届研讨会暨茶博会由丽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和丽江市茶叶商会联合承办。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国内的30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在丽江,交流茶马古道及茶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文化研讨会共收到88篇论文,内容涉及茶马古道文化的诸多方面。此次茶业博览会通过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实物展、绿色名优茶交易中心招商洽谈会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丽江各民族的饮茶历史,特别是茶马古道文化产业的资源,丰富丽江旅游业的内涵,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强丽江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战略,为实现丽江“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服务。
  另外在茶博会上46个展位14家企业为期4天累计销售670万,订货成交额过千万,是2007年丽江市茶叶市场陷入低迷以来的一次新高。
  我们犹记得,1990年夏秋之交,云南大学教授木霁弘、陈保亚等6位学者通过穿越滇、川、藏三省的文化考察,开启了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之路,也是这次考察,木霁弘等人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如今茶马古道已广为人知,然而对其追根朔源且对其价值的探查一直没有停止,让更多研究茶马古道以及茶文化的人聚在一起探讨一番,实是对茶马古道文化的弘扬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而如今,召开“2010丽江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暨绿色生态名优茶博览会”更是借此整合并融汇云南各兄弟民族的特色茶文化,将民族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构建云南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与旅游平台,让民族茶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出省界、国门,让全人类共享。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茶叶最重要的原产地,云南是茶叶最为古老的故乡。尽管在漫长的时光中,关于云南茶叶最初的记载,已经散失殆尽,但深藏在云南群山中数千年的古茶树群落,还是以自身顽强的生命,诉说着远古时代云南高原的那一片繁茂与葱茏。  了解茶的人都知道,滇茶的起源和源远流长都与“六大茶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六大茶山是孕育滇荼的最初襁褓,并且在此后源源不断提供最为优质的茶叶,帮助滇茶以特殊的秉赋奠定了“名重于天下”
期刊
在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已不见,清脆悠扬的驼铃声渐渐远去,唯有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还在飘散。当人们沉湎在茶马古道已随时代发展而渐渐逝去的哀伤中时,忽略了茶马古道仍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存活着。  古老的茶山依然屹立在滇之西南,曾经作为贡品的普洱茶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像当时享受贡品的贵族们不会去想象这些茶叶是经过多么艰难的运输才得以上贡,如今人们在享受普洱茶带来的缕缕清香时除了记得当
期刊
“中茶”商标自1951年经中央私营企业局核准专用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茶叶专用商标之一。《当代普洱茶》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中茶”:中国茶业公司的(“中茶”牌)品牌建立后,私人茶庄以品牌来建立信誉及品质的方式,至此消失。在该书的封面上,“中茶”牌的标识赫然在目。  当你走访市场时,各式各样的茶店有一个最大共同之处,即它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销售同一个品牌——  “中茶”牌;当你随意打开一个关于普洱茶的网
期刊
提 要 语言的社会变异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为人们所知的社会语言学,已经挑战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思想。索绪尔认为语言应该根据结构进行分析,他将语言看作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系统,并严格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语言永远处于变异和变化中。不论是时间、地域还是社会维度上的变异与变化,我们不能抽象理解语言的某个本质特征而忽视这些,这是因为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到
期刊
“少府,丽江狮山人家”位于古城狮子山最古老的街道——新华街上,距离古城入口标志性建筑大水车的位置和古城中心四方街步行仅需一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整个酒店布局分区为七个不同建筑风格的院落,高低错落,交相辉映。
期刊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被誉为“茶品种英豪、世界名茶”的大叶茶种之乡——勐库。  勐库地处双江县北,是太阳转身的地方,其纬度位置正在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长,有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土壤、气候环境。这里森林茂密,水源清洁,远离污染源,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著名的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由于勐库具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在勐库大雪山
期刊
大益茶业集团是在始建于1940年的勐海茶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勐海茶厂在建厂之初,就承载着振兴中华茶业的历史使命,如今的大益集团,更是以推动“茶为国饮”为己任,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茶品牌建设,弘扬中国茶道文化精神。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
期刊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襄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搂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
期刊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它一直作为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存在着。这是一条隐没在滇西的群山中,也隐没在中国历史书中的古道,一两千年来,它的生命只是在一代代的茶商、赶马人、探险家、僧人艰难的行走中得以延续。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也最遥远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茶马古道。  踏上古道,石板上嵌有的马蹄印历历在目,欲说风尘;道旁的玛尼堆上刻画着各种神佛像和宗教箴言,
期刊
新世纪的候鸟歌手——周云蓬    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9岁失明,学会了弹琴、写诗,云游四方,为自己创作,为普通人献艺。出版诗集《春天责备》。发行唱片有《沉默如谜的呼吸》(2003)、《中国孩子》(2007),2009年策划民谣合辑《红色推土机》,销售所得用于帮助贫困盲童。2008年,《南方人物周刊》评为“青年领袖”。同年,获得第八届华语传媒音乐大奖“最佳民谣艺人”、“最佳作词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