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無預警“封關”,給澳門社會的影響與思考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廣東省於3月26日傍晚突然宣佈自3月27日6時起,對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臺地區,含中轉旅客)實行核酸檢測全覆蓋,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十四天,集中隔離食宿費用自理的嚴格境控措施。突如其來的新措施猶如重磅炸彈,當即引發數萬澳人和遊客“搶點通關”,或拖家帶小,或忙不迭地,恐慌性入境,混亂程度堪比戰時難民潮。除晚上十時已關閉的關閘口岸外,大量市民及旅客及跨境車輛逼爆蓮花口岸、跨工區和港珠澳大橋口岸以期在新措施生效前返回珠海。當夜10時至27日早晨6時,出境約11600人次,比近期同時段暴升10倍!
   廣東省新入境措施還一度引發澳門市民恐慌性搶購生活物資,不少居民到場採購糧油食品和生活物資,以防通關受限造成物質短缺。廣東新入境措施在澳門社會引發劇烈反應,及後經特區政府第一時間磋商,方又同意推出相應的補充措施,闊免四類人士和視情準免三類人士。但新措施帶來的巨大影響仍籠罩在澳門市民頭上,對其之必要性、合理性、合情性等都產生了重大疑慮,輿情熱度更是持續高漲。
  防疫一刀切,民心一刀斷
   現階段,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多國暴發,中國面臨的境外疫情輸入性風險也日趨嚴峻,嚴防境外輸入成為中國保證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安全環境的重要關口,稍有不慎就會產生“破窗效應”,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和壓力。因應港澳臺地區與世界各國的緊密聯繫,輸入性確診數字明顯增加,內地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對港澳臺三個手足兄弟之所有居民一刀切“防起來”,尤其是與廣東緊密聯繫的澳門,粵澳一體早已深入人心,兩地交通越來越便利,早已邁進一小時生活圈的“同城時代”,粵澳之間尤其珠澳兩地數以萬計的居民每天上演“雙城生活”,因工作、就醫、生活等各種問題,早出晚歸往返兩地。在毫無預警之下實施入粵新措施,的確對眾多居民帶來很大不便,於心靈上也是一次莫大的挫傷。
   自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澳門與內地保持著高度一致的節奏,全面動員、全力應對,採取了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取得了積極的防控效果。一度保持著連續4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的記錄,顯示出澳門針對本地的疫情防控是積極和徹底的,及至週邊形勢陡然加劇,出現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急速上升的情況,澳門亦隨即宣佈防疫政策將由防範內地轉為防範國外輸入,自3月17日起要求所有入境本澳前十四日內,曾到中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不包括內地、香港和臺灣)的澳門居民、外僱及旅客,經本澳所有口岸入境時須按衛生局的判斷和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十四天的醫學觀察。甚至升級到禁止所有非內地、港臺居民身份的外地僱員進入澳門。
   儘管澳門連續出現多例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但隨著防控措施的不斷升級,有力阻擊了更多潛在風險的湧入。同樣的情勢下,廣東方面也連續出現境外輸入病例或境外輸入關聯病例,並為此升級針對境外輸入的防疫措施。可以肯定的說,現時所有的外來疫症爆發入侵廣東及內地均不是澳門市民,甚至亦無中轉澳門進入珠海其他城市的輸入性病例,故而,廣東有否必要這樣一刀切對待澳門市民嗎?為什麼要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讓在珠澳工作生活的各類市民無奈應對?要知道,即便在內地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澳門也未曾全面“封關”,僅僅針對高發省市分區分級精准防控,如今澳門已長時期沒有發生本地疫情感染,卻面臨如此嚴苛的對待。
   一切都不合乎常理!混亂思路導致混亂政策,混亂的政策造就珠澳關係面臨最混亂的時期,直至出現最直接的人倫暴擊,有澳人在珠海家中留著兩個年齡分別為八歲和十三歲的小童需要照顧,自己卻要面臨被隔離十四天;有澳人年邁生病的父母在珠海,因為面臨入境需隔離而無法及時回家照顧;本已在澳門留宿工作多時的內地僱員,越發回家無期。這一幕幕真切上演著,令人氣憤卻又無可奈何!
  慌而亂起,廣東新措施事出何因?
   廣東為什麼要出這道攪得民不安生的措施呢?這是一連數日都讓澳門人大疑其惑的問題。因為比新措施稍早前的3月21日零時起,廣東已實施對所有從境外(不含港澳臺)經廣東口岸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臺地區和省外口岸入境來粵且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為廣東的,無論外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均一視同仁,一律實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食宿費用由個人自理。而之所以再升級到近乎所有入境人士一律需隔離15天,其中原因除了國外疫情形勢日益嚴峻之外,據猜測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臨近地區在防控疫情上沒有做好封堵管控,境外輸入的口子沒有嚴密堵上,出現數例由國外飛往香港入境內地確診的病例。如3月12日,張某從英國倫敦乘坐CX256航班(座位號42E)飛往中國香港,13日抵達香港後從深圳灣口岸入境。從深圳乘坐網約車,於14日淩晨回到廣州海珠住處,3月20日,出現發熱等症狀,自測體溫38.2℃,後求醫確診。另一例於佛山市,23日1宗美國輸入病例,該美國輸入病例為一名國內留學生,她早前從美國飛抵香港,從深圳灣口岸入境內地,再乘車回到佛山。抵達當日曾一度檢測陰性,數日後出現發熱症狀,再次檢測確診。以上病例都是經過香港入境內地,令內地居民認為香港方面對過境人員防疫工作不理,同時在香港本土進行隔離的人員,還不斷出現有人違反隔離令,戴著手環大搖大擺外出閒逛、用餐,更有甚者直接剪斷手環的情況,引起內地居民極大不滿和不安。此外,風聞本澳有人士家居隔離期間入境珠海,導致內地實行相應措施,不過對此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予以說明,並即時修補漏洞。
   從全國防控境外輸入的動作來看,同一時期,北京、上海較早前已要求所有入境人員隔離14天,而全國性的“封國”也呼之欲出,並自3月28日淩晨起實施。面對如此背景,廣東如此開放的省份,尤其直接面對港澳臺,相關政策措施卻仍然對港澳臺居民“網開一面”,從而招致內地部分線民和個別媒體的點名批評,廣東一下處於風口浪尖下,因此不得不重新審視對港澳臺入境的防疫措施,最終或就是因為“頂唔住”輿論壓力,於3月26日晚間獲中央有關部門首肯後即時出臺新措施。一令之下,幾乎覆蓋絕大部分進入珠海的人員,但有關方面又火速再補充四類可豁免隔離十四日的人員,可見措施在實施過程中似乎過於倉促,甚至欠缺實事求是的調研依據。    客觀而言,澳門不及香港有繁華的國際航線,即便境外飛往澳門的航班,絕大部分旅客目的地就是澳門,此外在疫情之下,澳門特區不僅大幅暫停了國際航班,而且也先於廣東省對到過國外的澳門居民、外僱及旅客實施隔離觀察措施。奈何趕上內地防止境外輸入一片火熱的政治風頭下,澳門人入境內地也沒有列為廣東新措施之外。可以說,澳門人這次實屬無辜躺槍。縱然有一定必要,其實廣東省政府可以通過提高入境條件和要求來避免對絕大多數並無疫情風險的澳門人或香港人造成影響,比如持有內地居住證,長期定居珠海的人員不受限制;比如近十四天沒有到過澳門或珠海以外地區的澳門居民可豁免隔離,只須自費接受核酸檢測,甚至附加更多檢疫條件,都能令一些生活軌跡簡單的“珠澳雙城者”免受其擾。
   奈何廣東在初出臺政策時就一刀了之,造成大面積混亂。就在同一天的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在管理入境人員方面有重要指示,“對陸運口岸入境人員,除邊民、外交人員和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等人員外,由入境地所在省份按規定採取集中隔離措施”,仔細研讀這一中央指示,可知不少作為邊民、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等領域的澳門人,理應不受新措施幹擾。由此亦可見廣東省政府的新入境措施著實矯枉過正。
  民粹猝不及防,粵澳關係盼回歸理性
   廣東新措施的出臺,在某種程度上很容易讓人懷疑網路民粹主義的催化。首當其衝的是香港,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香港地區的疫情反復,內地網路漸漸形成了對香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意識,甚至對暴徒在抗疫期間繼續上街搗亂的情況大為不恥,認為香港純屬“咎由自取”,阻隔之聲也越來越濃烈。而個別媒體大V更是指出全國各地的外防輸入不能對港澳臺網開一面,由此引發大面積的跟風評論,或謂內地政府對港澳臺太驕縱,或謂粵省封武漢而不封港澳云云,大大挑動內地居民的神經,形成越來越高漲的民粹主義。
   無獨有偶,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人民論壇網於3月26日刊發著名學者賀東航教授的文章,呼籲《警惕疫情大考中網路民粹主義反向衝擊》,該文非常理性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路民粹主義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政治勢能,借由新媒體平臺迅速與自由主義、虛無主義等思潮合流,亦與生態主義、地方主義、反智主義、民族主義等思潮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同時又相互競逐。其不僅反映出疫情之下的現實矛盾,同時也折射出當前民眾訴求有待進一步滿足的現狀,需要我們進行深入透視和綜合研判。作者提出要警惕:網路民粹主義傳遞出的負面情緒幹擾了輿論生態,導致民眾不安、恐懼感蔓延;網路民粹主義中的非理性導向容易撕裂社會共識;網路民粹主義極易與民族主義等思潮合流,產生更大的破壞力。
   一向以來,國家全面準確地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方針,將“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內地與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作為港澳統戰工作的主要任務。在這樣大是大非的背景下,利用疫情,對港澳地區關係甚至臺灣地區關係販賣民粹主義,尤為值得警惕!一紙制令,看似絕而後快,背後卻關乎多少港澳居民的民生福祉?牽涉多少代厚植粵港澳居民之中的血脈親情?又寒了多少人心?
   長期以來,粵港澳有著深厚的交往合作基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三地通過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的合理選擇,更是國家進一步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落實對外開放戰略的重大決策。近年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國家戰略驅動下,越來越多澳門人特別是澳門青年選擇北上工作生活,現時居住珠海的澳門居民近萬名,除退休安老或於廣東省工作、就學外,更不少是居於珠海而每日需往返澳門上班的澳門人。同時,內地也有逾10萬居民在澳門供職,他們亟待在澳門防疫有轉機的情況下,能夠早日回內地照顧家人。
   突如其來的措施必然令建立來之不易的兩地互信互通受到嚴重衝擊,令澳門人在未來不得不審慎思考北上發展所存在的不穩定性政策因素,及其帶來的不便和損失。故而甚至有包括建制派成員在內的人士都抱怨,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澳門新街坊”項目甚感氣餒。民意不可侵,民心不可失。相關部門應該明白,嚴防疫情境外輸入,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溫度,還要有高度。在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分化下,尤其針對港澳臺更應該慎重採取所謂的“硬核”封關舉措,因為這既不符合祖國統一的根本願景,也難以獲得廣大同胞的理解。
  強化自身防疫,重塑粵澳合作機制
   關於廣東方面的新措施,澳門特區政府幾乎與大多數澳門人一樣顯得措手不及,甚至讓珠澳兩地建立的聯防聯控機制形同虛設。但特區政府為消弭這個非常政策引起的混亂所做的努力,都是可圈可點的。針對廣東省政府宣佈出臺新入境措施,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賀一誠第一時間與廣東省領導溝通,於3月27日下午在澳門與廣東省領導舉行了會議,釐清一些問題。亦經過這輪磋商努力,廣東省政府同意推出相應的補充措施,對“四加三”類人士解禁,相信這是特區政府所能爭取的最大可能。另一方面,雖然特區政府及保安司極盡努力為市民解決問題,但在實際中仍混亂不已,也出現本為四類免隔市民,卻被告知須隔離的情況。究其原因,本次新措施的執行單位是珠海市政府,特區政府始終心有餘而力不足。故而,新措施引發的問題還需時間來磨合。
   澳門自身除了積極釐清相關問題外,做好“四加三”類人士入境對接事宜,努力解決澳門人面臨的入境廣東的問題,最主要的工作還在於領導澳門各界,堅持國家大局和本地區防疫抗疫不鬆懈,全力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儘快診治好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及遏制住其帶來的影響。只有自己做出好的防疫成績,放到中央層面也才更“硬氣”一點,屆時才有望完全解除相關政策。
   當然,這一次疫情影響下,廣東省出臺的非常入境措施,也同樣給特區政府一次檢視的契機,過去大家都認為粵澳關係夠鐵的,而廣東方面也一直將粵澳合作視為中央交給廣東的重要政治任務,但是疫情之下就暴露出不少溝通協調的問題。期望兩地政府未來在各項政策上,尤其涉及聯防聯控、民生等舉措,加強及完善訊息通報機制,以便各方盡快採取應對措施,減低對社會的影響,真正助力粵澳兩地、粵港澳大灣區邁向新的發展臺階。
其他文献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餐飲業帶來重創。與此同時,在“大流行”級別的疫癥籠罩下,分餐制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事實上,宣導分餐制早已有之,而且經常被人提起,也曾於2003年的“沙士”疫情期間被廣泛宣導,但很快又淹沒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合餐制裏。此次疫情過後,能否讓分餐制再次被重視並真正走入百姓生活呢?   不少人視分餐為西式產物,事實上,分餐制並不是西方的專利,歷史學者認為,自東西周至兩晉時,在
期刊
公屋有助低收入人士有屋住,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有說法指,公屋提供的只是一種低標準的居住環境,社會上出現公屋質量問題的爭議不斷,政府應否建符合私樓標準、空間戶型更大的公屋,為居民謀福祉?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公屋作為一項社會福利政策資源,以一個低於市場價格很多倍、近乎成本價格出租或出售給合資格市民,協助他們實現安居樂業的社會目標。然而,公屋作為一個商品,建材、土地、空間大小都涉及到經濟學
期刊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國內發生後,衛生局在接報後的第一時間即採取針對措施,要求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武漢航班乘客進行體溫篩查,嚴防疫情的輸入。然而,澳門是一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每年有幾千萬的遊客到來,人口流動大,在衛生當局的嚴防下,澳門在1月22日亦出現了第一宗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確診病患。   自始,行政長官立刻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的擴散。在全體公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
期刊
公交優先關鍵還要“路權優先”   澳門由於本身城市的特點,比如地方小,人口密集,道路窄,因此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比較獨特的城市交通體系,這個體系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即:公交系統,私人運具交通系統,和即將到來的軌道運輸。這三大交通系統之中,又以巴士運作的公交系統處理最大部份的出行需求。崔世安就任第三屆行政長官時,從《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批給合同》過渡到新巴士模式,並於2010年公佈為期十年的《
期刊
大漠金秋胡楊林   金秋時節,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的胡楊林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絢麗奪目的色彩,成為沙漠深處的一抹亮色。  “五花肉”肉石亮相烏魯木齊玉博會   10月3日,第二屆烏魯木齊絲綢之路玉石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玉博會)在位於烏魯木齊市紅光山的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玉博會參展商品涵蓋和田玉、金絲玉、黃龍玉等500餘種。圖為一參展商帶來的形似“五花肉”的肉石。
期刊
全球飽受疫情肆虐,天災也好,人禍也好,哪種說法都不再重要,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氣。在特區政府的努力之下,3月初本澳實現了首個五零,零病人、零住院、零重癥、零死亡、零院內感染個案。獲得市民的讚揚,不在話下。然而,辛苦一個月守下來的成果,不等同疫情就結束。   本月15日,一宗外僱輸入本澳個案出現,打破了本澳五零局面。並且從翌日起,幾乎每日都有新增患者接踵而至,官方隨之拋出重要應對措施,包括加強入境管
期刊
“歷史已逝,考古學使它復活。”一段時間裡,由於受國內外疑古思潮的影響和衝擊,曾經作為常識的“中華五千年文明”似乎變得底氣不足,古史傳說時期的文明存在屢遭質疑。新中國成立70年來,日益豐富的考古發現,不僅揭示華夏大地上一個個史前文明中心的存在,而且描繪出一幅“滿天星斗”的中華文明起源圖景。   長江流域密佈的史前文化遺址不斷被點亮,在這“滿天星斗”的文明圖景中,繪出一條璀璨的“河帶”“星系”。201
期刊
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即將於8月25日舉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澳門回歸20周年的重要節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之年,特區行政長官與特區政府的換屆,承載了社會各界的深切厚望。屆時,選舉委員會的400名委員將肩負起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這一莊嚴使命。基於選舉委員在各界別的廣泛代表性特徵,他們在各自領域與市民保持密切聯繫,聽取和反映市民的意見和要求,亦比較深入洞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問題。因
期刊
內地女墮博彩網騙失21萬   10月17日,司警接獲35歲內地女事主報案,聲稱10月10日於路氹某娛樂場認識一名同鄉,透過同鄉結交一名自稱“科技公司職員”的男子。對方指目前正為本澳博彩網站工作,發現網站存在漏洞,但因工作關係不便參與賭博,要求事主代為“落注”。   事主不虞有詐,代騙徒賭博並贏得一筆款項。順利贏錢的事主逐步跌落圈套,開設帳戶並參與賭博。10月11至13日期間,先後6次合共存入21萬
期刊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已經擴散成為全球瘟疫。在最近這一周,每一天在中國以外國家地區所發現的新增病例不斷飆升,全球死亡人數已接近4萬,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可能性不容低估。疫情危機觸發了社會應急管理機制,對全部人員密集的活動“按下了暫停鍵”,暫停,是為了及時止損,但是止損並非沒有損失。疫情之外,各行各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增加了新的挑戰,研究和探討疫情帶來的影響,尋求發展對策,這是當前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