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17日正午,我收到了湖南甘建华的“英雄帖”。自古湘人多血性,作为一位著名作家、湖湘文化学者、高级编辑,年轻时曾经求学青海、把青春年华奉献在遥远的西部之西柴达木盆地的热血青年,作为在青海师大、在青海石油起步的青年作家,甘建华的神思,甘建华的心智,常常会回到那片令他魂牵梦萦的高原热土。此次,他应德令哈文联主席黄雄之请,替德令哈《巴音河》文学杂志主编一期“散文专号”。时间约定以王宗仁先生3月底交来新作为截稿期,题材体裁限定为描写海西州、描写柴达木盆地的优秀散文作品,包括名家近作、文化地理、盆地夜话、怀亲忆友、生灵神曲、美文新花、旅途日记等等。
那段时间,我要参加中国作协驻粤会员培训,3月28日,还要参加“当代中国广东文学译丛”俄罗斯卷首发式暨中俄作家创作研讨会。掐指算来,给我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是,多年的交往,知人知心,甘建华的邀约,又沉甸甸的,让人孰知分量。特别是他的西部情怀、柴达木情怀、青海石油情怀,还有他那颗滚烫的心、那份执着的情、那种钩沉探微辯诬存正、那腔英雄主义献身精神,都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让我义不容辞全力以赴慷慨践约。3月25日26日,两天两夜,起早贪黑殚精竭虑,我终于写出了近5000字的散文《眺望德令哈》。那种激情的宣泄衷心的向往,让我明白精神明白信仰明白理念,可以超越地域超越物质超越时空,提升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的格局。
4月19日傍晚,甘建华发来了《巴音河》2017年第2期“散文专号”目录和作者简介。甘建华高兴地说:“《巴音河》这期散文专号,达到了一个选本的高度。”我第一时间打开目录和作者简介,王宗仁、肖复兴、徐剑、朱奇、陈长吟、刘元举、王仲刚、程起骏、王贵如、王文泸、井石、李向宁、舒洁、凌须斌、斯琴夫、郭建强、刘大伟……这些大家名家,纷纷掷稿。甘建华在卷首语说:“编辑一期《巴音河》散文专号,盖因我对她有一个35年的情结。2017年3月15日夜,与德令哈市文联主席黄雄先生远距离磋商,双方一拍即合……我敦请全国各地师友们,将描写青海高原的散文佳作发过来,不到三天,竟然有四五百篇之多,这让曾经担心边地刊物号召力的黄雄先生大喜过望。但是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这么多稿件如何消化得了?先是剔除描写青海以外的作品,还有近两百篇之多,无奈只好再度缩小至海西州30余万平方公里的范围,仍有百余篇优美之作。经过再三思量,左右权衡,忍痛割爱,精心编辑,最后确定50篇入选。……他们中又有许多人曾经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
面对如斯文学工程,怦然心动之余,我回复甘建华说:“拜读了!高兴!真的是组了了不起的一期散文专号。假如不是建华兄的人品人缘和事业心以及西部情怀令人倾心和敬佩,是不可能有如此壮观和整齐的阵容呈现的。天地作证,建华兄为西部经社文化事业倾心鼎力的种种举措,有良心和良知的文人,都是能感受到和体会到。一个献身文化事业、尤其是长年献身西部边陲文化事业的人,是能够得到众多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担当有抱负的文化人的响应的!”
也就是在4月19日这天的晚上10点半,我收到了《巴音河》“散文专号”的电子版。接下来几天几夜,马不停蹄,一篇篇伟岸奇崛、雄浑拙朴、绮丽多姿、珠圆玉润的美文,就像一排排军容肃穆、队列齐整、铠甲鲜明、步履铿锵的雄兵,次第向我走过来。王宗仁的《彭德怀昆仑山之行》,最先揪住我的心灵。破题的第一句,就是“那是我唯一的一次见到彭老总一面,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是在那样一个不堪入目的场面看到敬爱的他。”接着就写到大约1966年末或1967年初,驻京“三军无产阶级革命派”在作者所在的总后勤部机关露天广场召开批斗大会,彭德怀元帅被两个全副武装的造反派押到台上。“他既不仰头望天,也不俯视看地,只是两眼平视着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由是,作者由彭老总的气质联想到了山,联想到了1958年10月19日彭老总作为国防部长的一次昆仑山之行。那是前不久格尔木纳赤台硼砂厂几个山东籍退伍海军战士,写给国防部长亲启的信,反映边地生活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彭老总看了这封来信,记住了这个硼砂厂职工生活是需要领导去关心的。于是,趁着到柴达木盆地视察,彭老总不听张达志将军、慕生忠将军、孙君一副省长的几番劝阻,执意要去山上看看这几个退伍战士,听听他们的发泄,解开他们思想的疙瘩。“后来,几个退伍兵又给彭老总写了一封信,报告他们在硼砂厂工作干出了新的成绩,都获得了‘先进生产者’荣誉。信写好后,却不知寄到哪里。当时彭老总已经不是国防部长了,他到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他们只得在信封上写:北京,彭德怀收。几个兵坚信,这信彭老总一定会收到的。彭德怀的名字,谁还能不知道?”文章戛然而止,留给人的,是无尽的遐思……
王宗仁写《彭德怀昆仑山之行》,文风也像昆仑山像柴达木一样,倔强刚直、挺拔巍峨,那种坚硬率真、掷地有声的质地,让人感受到了作者斧凿刀雕、大处落笔刻画人物的功夫。
和王宗仁《彭德怀昆仑山之行》相映成趣的是徐剑的《绝地孤旅》。徐剑写的也是一位湘人、一位军勇、一位文武全才。这个人曾是湘西王,是青年沈从文刚出道投奔的一个人:陈渠珍。徐剑是一位报告文学大家,但是,他的散文却以小说笔法铺衍,娓娓道来,层层深入,暗流汹涌,危机四伏。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孤例,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元年,清军最后的一支孤旅,从西藏工布江达撤出,沿着通天河,越过昆仑山,穿越柴达木,历时223天,达到丹噶尔厅。一路上风沙弥漫、野草枯黄,没有向导、断了食物,饥饿、寒冷、迷途、饿狼,一切人类的极限,无休无止地涌来。最后,143人抛尸雪域荒漠,走出来的,只有陈渠珍和他剩下的7名官兵。徐剑用一种金色的瑰丽的笔调,向我们描叙了这一支人类的“绝地孤旅”,和孤旅中那抹温馨的斜阳:
“在面对苦难的坚韧性上,男人是最脆弱而不堪一击的。抑或从那天起,西原就用微笑,用女性的温馨,影响并改变这个日益酷烈躁动的雄性土地和大清帝国的最后一支孤旅。将近5个月的荒原之旅,已经将西原矫健的身体折磨得日渐虚弱,如纸一样单薄。格桑花灿烂的脸颊又瘦又黄,一天天枯萎下去,可是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 “在那个寂寞的长夜,雪风从身边掠过,天穹深邃黝黑,偶然有几颗寒星闪烁,像秋潭里的水草一样在天边摇曳。西原依偎在陈渠珍的怀里,讲述她在波密莽林中的游牧岁月,讲述她相依为命的母亲,讲述她的伯父彭措夫妇。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彭措之魂早已在天堂冥界前俯看着他们。她让湘人陈渠珍在迷途之中,还有一缕温婉和浪漫的眷顾。每天晚上睡觉前,她总是将厚厚积雪拂去,露出枯黄的野草,再将皮褥铺开,随后自己俯卧而下,将长袍的每个袖口边缝压住,再转过身来,将彻骨寒凉的青藏高原当作他们的婚榻。整整八个多月,200多个夜晚啊!她说话的时候,呵出的热气吹到了陈渠珍的脸上、脖子上,让他瞬间感到温暖,寒凉的长夜也变得温婉了。”但是,在走出荒原的时候,夫人西原,却溘然长逝……
掩卷长思,《绝地孤旅》为什么让我震撼让我感动?是因为徐剑摹写了一个藏族女性西原,她身上有一抹人性的暖色和辉光,她让人的心灵和情绪变得温润和慈祥。
都是写人怀人,肖复兴的《今朝有酒》,写的是自己的弟弟,充满亲情;和谷的《怀念李若冰先生》,写的是文坛的师长,充满崇敬。肖复兴的弟弟肖复华,当年是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小伙,只身一人报名到青海高原,说是支援三线建设,说是志在天涯战恶风,一派慷慨激昂。肖复兴的笔下,极其克制,他紧紧地抓住饮酒一个细节,一笔一笔铺开,把弟弟以及和弟弟一样西部建设者的生活截面,呈现给我们:“想起他孤独一人,远离家乡,在茫茫戈壁滩上的艰苦情景,再硬的心也就软了下来。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就爬上高高的石油井架,井喷时喷得浑身是油,连内裤都油浸浸的。扛着百多斤重的油管,踩在滚烫的戈壁石子上,滋味并不好受。除了井架和土坯工房,四周便是戈壁滩。除了芨芨草、无遮无拦的狂风,四周只是一片荒凉。没有一点儿业余生活,甚至连青菜和猪肉都没有。只有酒。下班之后,便是以酒为友,流淌不尽地诉说着绵绵无尽的衷肠。第一次和老工人喝酒,师傅将满满一茶缸白酒递给他。他知道青海人的豪爽,却不知道青海人的酒量。他不能推脱,一饮而尽,便醉倒,整整睡了一夜。从那时候起,他换了一个人。他的酒量出奇地大起来。他常醉常饮。他把一切苦楚与不如意,吞进肚里,迷迷糊糊进入昏天黑地的梦乡。他在麻醉着自己。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命运无奈的消极。”
肖复兴笔下的建设者是隐忍和敬业,那是时代真实的缩影和写照,它让人共鸣、回望、反思……和谷的笔下,是另一种精神,那是李若冰式的正直、善良、忠实于自己、忠实于灵魂。和谷写李若冰的第二次柴达木之行,是这样写的:“1957年夏,他由西安经西宁,第二次奔赴他魂牵梦绕的柴达木。刚到茶卡,便收到单位电报,要他速回参加‘反右’运动。他当即给单位写了封信,恳求组织上让他在柴达木多待几天,便背起行李继续西行。他沿着格尔木、大柴旦、小柴旦、冷湖、油泉子,一直走到了茫崖和尕斯库勒湖畔,走到了柴达木的边缘。他边走边想边写,内心燃烧着火焰,有时几乎一天一篇。他写绮丽的风光,写勘探者的精神,写自己心灵深处的奥秘,于是有了《怀念你啊,柴达木》《山·湖·草原》《戈壁夜行车》《青藏路上剪影》等一批散文力作。
“这些篇章,结集为《柴达木手记》一书,由作家出版社于1959年4月出版。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出版时,书中几位主人公已被打成了右派。按照当时的惯例,他们的名字是不能出现在书里的。但李若冰凭着他的善良、正直和倔强,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良心,没有把柴达木的‘反右’情况告诉出版社,对作品未作任何修改,大胆地让这些创业者的形象,走入了众多读者的心灵。他说,我怎么也难以相信,他们心甘情愿地来到柴达木,死心塌地要为石油而战,难道他们来到绝灭人迹的荒原,为的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吗?天大的冤枉!”那个时代,那种气候,像李若冰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李若冰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襟怀,才特别地宝贵特别地可钦!
一篇篇散文,就像一曲曲弦歌,一声声号子,在历史的拐角,在现实的旷漠,聚啸狂吼,低吟浅唱。引发我强烈阅读兴趣的,是甘建华的《柴达木的前尘往事》。甘建华像一个侦探,他能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把遗失在岁月深处记忆缝隙里的珍稀的文史掌故,打捞回来找寻回来。
《柴达木的前尘往事》是一种笔记文体,行文开门见山干净利落,完全让人物事件自己说话。然而,随着作者的层层剥笋层层深入,这种不动声色零度感情的敘述,却因为切入角度的独特、占有材料的丰富、整理耙梳的细致、串珠成链的功夫,让我们在一种类似于跨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了一种新鲜的别致的快感。以前,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史地、史地。就是说,在前辈学人那里,文学、历史、哲学是兼容的相通的,是都要懂得都要会的;历史、地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甘建华,就很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这种优秀传统。他的《柴达木的前尘往事》,就是从柴达木的地缘、旧称、面积、唐代以前的风物歌咏写起,然后山川河流、城廓典籍、人物生平、直至民国的科考物探,洋洋洒洒凡10631字。一个个小标题后面,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严谨、专深和求全、求真:毛押牙、墨离海、波塔宁、吾乡陈渠珍、艽野尘梦、最凄美的爱情、西原、湘军遗老、版本、黎丹之诗、黎丹其人、沙柳河、昆仑山、朱耀南、王洛宾、金银滩、敦煌、宋家泰、李树勋、尕斯库勒、第一次科考、啊!油砂、干沥青、油砂山、周宗浚、朱新德、夜遇沙尘暴、奇特的返程。以“尕斯库勒”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甘建华的春秋笔法: “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蒙古语意为‘白玉圈子’‘镶着银边的湖’——因为湖的四周不断有析出的结晶盐,如同白玉,又有‘苦咸’之意。清代蒙古族称噶斯淖尔或噶顺淖尔,哈萨克族称格孜库勒湖,又有蒙维合音‘自然湖’的意思。它的名字首见于《清史稿》。雍正初年,清廷平息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后,为了加强控制,将青海蒙古统一编为五部二十九旗,并以噶斯池(即现今地图上标绘的乌宗肖谷地中的3个小湖)作为青、新分界线。新疆候补县丞萧然奎的《辛卯侍行记》则称之为‘乌宗硕’。1947年冬天,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出的科学考察队经实地踏勘后编写的报告中,第一次以现在的‘尕斯库勒湖’名字出现。在这篇颇具史料价值的报告中,工程师朱新德以文学笔法描述了这个山间盆地的生存景观:‘从红柳泉西进到铁木里克,呈现一片大草原,千百头的野驴,成群的黄羊在活动。’过了几天,考察队在湖北岸‘发现地表露出约150多米的油砂层’。44年后,青藏高原百万吨油田在此崛起;55年后,一个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引起世界的注目。”
巴音河,是富饶的河,德令哈,是金色的世界。读过这一期的“散文专号”,我对这一片土地、对这一片土地孕育的人文和历史、对这一片土地的建设者,产生了新的敬佩和友爱。现在,再读甘建华这一期《巴音河》“散文专号”的卷首语,我依然为他浓烈的文学情怀击掌。他在卷首语里面写到:“1989年5月,《人民文学》曾做过一期‘散文专号’,留给我这一代作家非常深刻的记忆。我曾拥有过这期刊物,可惜随着东西南北的迁徙,早两年突然找不到了。为了编辑《巴音河》散文专号,特地上孔夫子旧书网订购一本。摩挲着破旧残缺的封面,重读那些曾经令我十分敬仰的名家名作,寻思着‘编者的话’和冰心先生的《话说散文》,我为自己依然炽热的文学情怀而感动。”为把“专号”做得更好,更上层楼,甘建华又邀三位国中著名书画家站台助阵,打造一个高大上的四封。封面绝版油印《青藏高原礼赞·湖之魅》,画家常桂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封二配图为原中国作协理事、陕西省文联主席、中国西部文学奠基人、柴达木文学创始人李若冰先生1957年夏天在柴达木盆地采风的照片及简介;封三是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朱夏先生作于1956年春的诗词《巴音河》,书者胡成彪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封底油画《西部之西》,画家蒋文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我执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跳出来的题目是《合唱是因为有了指挥》。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随着“专号”的不断完美,我把它改为《好合唱是有了好指挥》。不是么?!
不过,甘建华读过敝文之后,建议我改为《巴音河畔的大合唱》,好,依了他!
责任编辑 王小朋
那段时间,我要参加中国作协驻粤会员培训,3月28日,还要参加“当代中国广东文学译丛”俄罗斯卷首发式暨中俄作家创作研讨会。掐指算来,给我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是,多年的交往,知人知心,甘建华的邀约,又沉甸甸的,让人孰知分量。特别是他的西部情怀、柴达木情怀、青海石油情怀,还有他那颗滚烫的心、那份执着的情、那种钩沉探微辯诬存正、那腔英雄主义献身精神,都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让我义不容辞全力以赴慷慨践约。3月25日26日,两天两夜,起早贪黑殚精竭虑,我终于写出了近5000字的散文《眺望德令哈》。那种激情的宣泄衷心的向往,让我明白精神明白信仰明白理念,可以超越地域超越物质超越时空,提升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的格局。
4月19日傍晚,甘建华发来了《巴音河》2017年第2期“散文专号”目录和作者简介。甘建华高兴地说:“《巴音河》这期散文专号,达到了一个选本的高度。”我第一时间打开目录和作者简介,王宗仁、肖复兴、徐剑、朱奇、陈长吟、刘元举、王仲刚、程起骏、王贵如、王文泸、井石、李向宁、舒洁、凌须斌、斯琴夫、郭建强、刘大伟……这些大家名家,纷纷掷稿。甘建华在卷首语说:“编辑一期《巴音河》散文专号,盖因我对她有一个35年的情结。2017年3月15日夜,与德令哈市文联主席黄雄先生远距离磋商,双方一拍即合……我敦请全国各地师友们,将描写青海高原的散文佳作发过来,不到三天,竟然有四五百篇之多,这让曾经担心边地刊物号召力的黄雄先生大喜过望。但是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这么多稿件如何消化得了?先是剔除描写青海以外的作品,还有近两百篇之多,无奈只好再度缩小至海西州30余万平方公里的范围,仍有百余篇优美之作。经过再三思量,左右权衡,忍痛割爱,精心编辑,最后确定50篇入选。……他们中又有许多人曾经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
面对如斯文学工程,怦然心动之余,我回复甘建华说:“拜读了!高兴!真的是组了了不起的一期散文专号。假如不是建华兄的人品人缘和事业心以及西部情怀令人倾心和敬佩,是不可能有如此壮观和整齐的阵容呈现的。天地作证,建华兄为西部经社文化事业倾心鼎力的种种举措,有良心和良知的文人,都是能感受到和体会到。一个献身文化事业、尤其是长年献身西部边陲文化事业的人,是能够得到众多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担当有抱负的文化人的响应的!”
也就是在4月19日这天的晚上10点半,我收到了《巴音河》“散文专号”的电子版。接下来几天几夜,马不停蹄,一篇篇伟岸奇崛、雄浑拙朴、绮丽多姿、珠圆玉润的美文,就像一排排军容肃穆、队列齐整、铠甲鲜明、步履铿锵的雄兵,次第向我走过来。王宗仁的《彭德怀昆仑山之行》,最先揪住我的心灵。破题的第一句,就是“那是我唯一的一次见到彭老总一面,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是在那样一个不堪入目的场面看到敬爱的他。”接着就写到大约1966年末或1967年初,驻京“三军无产阶级革命派”在作者所在的总后勤部机关露天广场召开批斗大会,彭德怀元帅被两个全副武装的造反派押到台上。“他既不仰头望天,也不俯视看地,只是两眼平视着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由是,作者由彭老总的气质联想到了山,联想到了1958年10月19日彭老总作为国防部长的一次昆仑山之行。那是前不久格尔木纳赤台硼砂厂几个山东籍退伍海军战士,写给国防部长亲启的信,反映边地生活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彭老总看了这封来信,记住了这个硼砂厂职工生活是需要领导去关心的。于是,趁着到柴达木盆地视察,彭老总不听张达志将军、慕生忠将军、孙君一副省长的几番劝阻,执意要去山上看看这几个退伍战士,听听他们的发泄,解开他们思想的疙瘩。“后来,几个退伍兵又给彭老总写了一封信,报告他们在硼砂厂工作干出了新的成绩,都获得了‘先进生产者’荣誉。信写好后,却不知寄到哪里。当时彭老总已经不是国防部长了,他到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他们只得在信封上写:北京,彭德怀收。几个兵坚信,这信彭老总一定会收到的。彭德怀的名字,谁还能不知道?”文章戛然而止,留给人的,是无尽的遐思……
王宗仁写《彭德怀昆仑山之行》,文风也像昆仑山像柴达木一样,倔强刚直、挺拔巍峨,那种坚硬率真、掷地有声的质地,让人感受到了作者斧凿刀雕、大处落笔刻画人物的功夫。
和王宗仁《彭德怀昆仑山之行》相映成趣的是徐剑的《绝地孤旅》。徐剑写的也是一位湘人、一位军勇、一位文武全才。这个人曾是湘西王,是青年沈从文刚出道投奔的一个人:陈渠珍。徐剑是一位报告文学大家,但是,他的散文却以小说笔法铺衍,娓娓道来,层层深入,暗流汹涌,危机四伏。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孤例,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元年,清军最后的一支孤旅,从西藏工布江达撤出,沿着通天河,越过昆仑山,穿越柴达木,历时223天,达到丹噶尔厅。一路上风沙弥漫、野草枯黄,没有向导、断了食物,饥饿、寒冷、迷途、饿狼,一切人类的极限,无休无止地涌来。最后,143人抛尸雪域荒漠,走出来的,只有陈渠珍和他剩下的7名官兵。徐剑用一种金色的瑰丽的笔调,向我们描叙了这一支人类的“绝地孤旅”,和孤旅中那抹温馨的斜阳:
“在面对苦难的坚韧性上,男人是最脆弱而不堪一击的。抑或从那天起,西原就用微笑,用女性的温馨,影响并改变这个日益酷烈躁动的雄性土地和大清帝国的最后一支孤旅。将近5个月的荒原之旅,已经将西原矫健的身体折磨得日渐虚弱,如纸一样单薄。格桑花灿烂的脸颊又瘦又黄,一天天枯萎下去,可是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 “在那个寂寞的长夜,雪风从身边掠过,天穹深邃黝黑,偶然有几颗寒星闪烁,像秋潭里的水草一样在天边摇曳。西原依偎在陈渠珍的怀里,讲述她在波密莽林中的游牧岁月,讲述她相依为命的母亲,讲述她的伯父彭措夫妇。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彭措之魂早已在天堂冥界前俯看着他们。她让湘人陈渠珍在迷途之中,还有一缕温婉和浪漫的眷顾。每天晚上睡觉前,她总是将厚厚积雪拂去,露出枯黄的野草,再将皮褥铺开,随后自己俯卧而下,将长袍的每个袖口边缝压住,再转过身来,将彻骨寒凉的青藏高原当作他们的婚榻。整整八个多月,200多个夜晚啊!她说话的时候,呵出的热气吹到了陈渠珍的脸上、脖子上,让他瞬间感到温暖,寒凉的长夜也变得温婉了。”但是,在走出荒原的时候,夫人西原,却溘然长逝……
掩卷长思,《绝地孤旅》为什么让我震撼让我感动?是因为徐剑摹写了一个藏族女性西原,她身上有一抹人性的暖色和辉光,她让人的心灵和情绪变得温润和慈祥。
都是写人怀人,肖复兴的《今朝有酒》,写的是自己的弟弟,充满亲情;和谷的《怀念李若冰先生》,写的是文坛的师长,充满崇敬。肖复兴的弟弟肖复华,当年是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小伙,只身一人报名到青海高原,说是支援三线建设,说是志在天涯战恶风,一派慷慨激昂。肖复兴的笔下,极其克制,他紧紧地抓住饮酒一个细节,一笔一笔铺开,把弟弟以及和弟弟一样西部建设者的生活截面,呈现给我们:“想起他孤独一人,远离家乡,在茫茫戈壁滩上的艰苦情景,再硬的心也就软了下来。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就爬上高高的石油井架,井喷时喷得浑身是油,连内裤都油浸浸的。扛着百多斤重的油管,踩在滚烫的戈壁石子上,滋味并不好受。除了井架和土坯工房,四周便是戈壁滩。除了芨芨草、无遮无拦的狂风,四周只是一片荒凉。没有一点儿业余生活,甚至连青菜和猪肉都没有。只有酒。下班之后,便是以酒为友,流淌不尽地诉说着绵绵无尽的衷肠。第一次和老工人喝酒,师傅将满满一茶缸白酒递给他。他知道青海人的豪爽,却不知道青海人的酒量。他不能推脱,一饮而尽,便醉倒,整整睡了一夜。从那时候起,他换了一个人。他的酒量出奇地大起来。他常醉常饮。他把一切苦楚与不如意,吞进肚里,迷迷糊糊进入昏天黑地的梦乡。他在麻醉着自己。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命运无奈的消极。”
肖复兴笔下的建设者是隐忍和敬业,那是时代真实的缩影和写照,它让人共鸣、回望、反思……和谷的笔下,是另一种精神,那是李若冰式的正直、善良、忠实于自己、忠实于灵魂。和谷写李若冰的第二次柴达木之行,是这样写的:“1957年夏,他由西安经西宁,第二次奔赴他魂牵梦绕的柴达木。刚到茶卡,便收到单位电报,要他速回参加‘反右’运动。他当即给单位写了封信,恳求组织上让他在柴达木多待几天,便背起行李继续西行。他沿着格尔木、大柴旦、小柴旦、冷湖、油泉子,一直走到了茫崖和尕斯库勒湖畔,走到了柴达木的边缘。他边走边想边写,内心燃烧着火焰,有时几乎一天一篇。他写绮丽的风光,写勘探者的精神,写自己心灵深处的奥秘,于是有了《怀念你啊,柴达木》《山·湖·草原》《戈壁夜行车》《青藏路上剪影》等一批散文力作。
“这些篇章,结集为《柴达木手记》一书,由作家出版社于1959年4月出版。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出版时,书中几位主人公已被打成了右派。按照当时的惯例,他们的名字是不能出现在书里的。但李若冰凭着他的善良、正直和倔强,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良心,没有把柴达木的‘反右’情况告诉出版社,对作品未作任何修改,大胆地让这些创业者的形象,走入了众多读者的心灵。他说,我怎么也难以相信,他们心甘情愿地来到柴达木,死心塌地要为石油而战,难道他们来到绝灭人迹的荒原,为的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吗?天大的冤枉!”那个时代,那种气候,像李若冰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李若冰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襟怀,才特别地宝贵特别地可钦!
一篇篇散文,就像一曲曲弦歌,一声声号子,在历史的拐角,在现实的旷漠,聚啸狂吼,低吟浅唱。引发我强烈阅读兴趣的,是甘建华的《柴达木的前尘往事》。甘建华像一个侦探,他能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把遗失在岁月深处记忆缝隙里的珍稀的文史掌故,打捞回来找寻回来。
《柴达木的前尘往事》是一种笔记文体,行文开门见山干净利落,完全让人物事件自己说话。然而,随着作者的层层剥笋层层深入,这种不动声色零度感情的敘述,却因为切入角度的独特、占有材料的丰富、整理耙梳的细致、串珠成链的功夫,让我们在一种类似于跨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了一种新鲜的别致的快感。以前,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史地、史地。就是说,在前辈学人那里,文学、历史、哲学是兼容的相通的,是都要懂得都要会的;历史、地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甘建华,就很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这种优秀传统。他的《柴达木的前尘往事》,就是从柴达木的地缘、旧称、面积、唐代以前的风物歌咏写起,然后山川河流、城廓典籍、人物生平、直至民国的科考物探,洋洋洒洒凡10631字。一个个小标题后面,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严谨、专深和求全、求真:毛押牙、墨离海、波塔宁、吾乡陈渠珍、艽野尘梦、最凄美的爱情、西原、湘军遗老、版本、黎丹之诗、黎丹其人、沙柳河、昆仑山、朱耀南、王洛宾、金银滩、敦煌、宋家泰、李树勋、尕斯库勒、第一次科考、啊!油砂、干沥青、油砂山、周宗浚、朱新德、夜遇沙尘暴、奇特的返程。以“尕斯库勒”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甘建华的春秋笔法: “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蒙古语意为‘白玉圈子’‘镶着银边的湖’——因为湖的四周不断有析出的结晶盐,如同白玉,又有‘苦咸’之意。清代蒙古族称噶斯淖尔或噶顺淖尔,哈萨克族称格孜库勒湖,又有蒙维合音‘自然湖’的意思。它的名字首见于《清史稿》。雍正初年,清廷平息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后,为了加强控制,将青海蒙古统一编为五部二十九旗,并以噶斯池(即现今地图上标绘的乌宗肖谷地中的3个小湖)作为青、新分界线。新疆候补县丞萧然奎的《辛卯侍行记》则称之为‘乌宗硕’。1947年冬天,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出的科学考察队经实地踏勘后编写的报告中,第一次以现在的‘尕斯库勒湖’名字出现。在这篇颇具史料价值的报告中,工程师朱新德以文学笔法描述了这个山间盆地的生存景观:‘从红柳泉西进到铁木里克,呈现一片大草原,千百头的野驴,成群的黄羊在活动。’过了几天,考察队在湖北岸‘发现地表露出约150多米的油砂层’。44年后,青藏高原百万吨油田在此崛起;55年后,一个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引起世界的注目。”
巴音河,是富饶的河,德令哈,是金色的世界。读过这一期的“散文专号”,我对这一片土地、对这一片土地孕育的人文和历史、对这一片土地的建设者,产生了新的敬佩和友爱。现在,再读甘建华这一期《巴音河》“散文专号”的卷首语,我依然为他浓烈的文学情怀击掌。他在卷首语里面写到:“1989年5月,《人民文学》曾做过一期‘散文专号’,留给我这一代作家非常深刻的记忆。我曾拥有过这期刊物,可惜随着东西南北的迁徙,早两年突然找不到了。为了编辑《巴音河》散文专号,特地上孔夫子旧书网订购一本。摩挲着破旧残缺的封面,重读那些曾经令我十分敬仰的名家名作,寻思着‘编者的话’和冰心先生的《话说散文》,我为自己依然炽热的文学情怀而感动。”为把“专号”做得更好,更上层楼,甘建华又邀三位国中著名书画家站台助阵,打造一个高大上的四封。封面绝版油印《青藏高原礼赞·湖之魅》,画家常桂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封二配图为原中国作协理事、陕西省文联主席、中国西部文学奠基人、柴达木文学创始人李若冰先生1957年夏天在柴达木盆地采风的照片及简介;封三是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朱夏先生作于1956年春的诗词《巴音河》,书者胡成彪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封底油画《西部之西》,画家蒋文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我执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跳出来的题目是《合唱是因为有了指挥》。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随着“专号”的不断完美,我把它改为《好合唱是有了好指挥》。不是么?!
不过,甘建华读过敝文之后,建议我改为《巴音河畔的大合唱》,好,依了他!
责任编辑 王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