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民内涵、特征与功能研究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纯依靠外源性的资源输入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对乡村劳动力的虹吸,留守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原子化特征,部分农民的素质结构制约了他们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主体,这就需要培育一批能够将原子化农民组织起来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内生性新主体,而再造于农村、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的青壮年高素质农民就是这类新主体的理想群体.职业理念新、职业素质高、职业情怀深、经营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民具备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场域、经营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产业振兴的先行者、文化振兴的传承者、生态振兴的维护者、组织振兴的参与者角色.
其他文献
微传播的出现改变了媒介生态格局和受众触媒习惯,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体现,也是建立国人文化共识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符号.微传播的碎片化内容、裂变式传播、深层次互动等特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再现与重塑的新介质;短视频、微动画、超文本、游戏以及直播等微传播形态,进一步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媒介中再现文化内核、在他文化中创造文化生机以及在丰富文化功能的作用.新传播形态的介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
城市品牌化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品牌叙事意识为研究视角,以城市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综合探究近年来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创作与传播现状发现,大部分城市的形象宣传片存在严重同质化问题.本文结合优秀传播案例的内容生产特点,提出了从“5W 1H”的角度融入品牌叙事意识,为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叙事与传播升维提供思路.
传播研究如何增进学术间实质交流的话题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介绍了不莱梅学派的传播构型研究,并将其置于比较研究的视野中,分析传播构型在理论框架、方法和观点等方面的优势.作为构建对话的传播研究理论,传播构型有发展为媒介对话和传播范式的潜力.
由于福柯的解读,边沁的全景监狱与建筑政治学设想被认为与控制有关.然而如果重新考察边沁的开放政府理念可以发现,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解读及其影响下的新监视理论,没有看到边沁是从个人对国家进行有效监督的视角来论述的.作为狂热的监督国家的倡导者,边沁将他的全景监狱与建筑政治学设想视为遏制政府腐败与滥权、实现共同体福祉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边沁对个人隐私的论述也表明他是私域的坚定捍卫者.
教师互动行为是研究师生关系的有力抓手,相关研究结果对我们重构教师角色及课堂教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分析我国课程教学情境中的教师互动行为,发现“教师领导型互动”和“学生自主型互动”两种行为是共存的,由此衍生出我国课堂教学中值得期待的四种教师角色:德高望重的领导者、手艺精湛的工匠、医术高明的医生和安排有序的调度员.这些认识为我们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和改善师生关系提供了启示.
教育发展是我国百年现代教育进程的逻辑主线,教育发展观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上正式确立,导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进入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教育发展观念突出表现为三副面孔,即以进步为价值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基于经济学标准的教育发展观及以科学-技术化为合理性判断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发展观念在创造出巨大历史成就的同时,自身的内在矛盾性或潜在风险正逐渐显现,需引起警惕并进行批判性分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线性进步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回归教育发展的文化与空间多样性尺度;经济学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
2021年11月7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346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7件(含12件新闻名专栏),二等奖104件,三等奖170件.笔者从获奖作品一等奖中挑选出消息、评论、通讯各1篇进行赏析,以此激励新闻从业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期刊
时光呼啸而过,新岁的晨光已点亮世界.《当代职业教育》踏着铿锵有力的足音,勇毅前行.rn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n2021年,我们昂首奋进,首次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影响因子再创新高;我们稳步前行,连续三年进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数(率)排名榜;我们使命在肩,聚焦职业教育领域的重点、热点、前沿问题,精心策划14个专题,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期刊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
我国关于课程理解的正式研究已历经20年发展,具体可划分为引进与探索期(2001-2010年)和反思与发展期(2011年至今)两个阶段.课程理解研究在概念解读、理解主体、理解内容以及理解取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而言,研究主题持续拓展,但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研究方法趋向多元,但实践路径仍需探究;课程理解话语权逐步下放,但学生课程理解研究较弱.未来研究应关注新时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强课程理解理论的建构;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创新,探寻课程理解落地的扎根点;纾解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阻隔,推进学生课程理解研究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