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区学校周边区域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甘肃科技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西固区学校周边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采集498份食品样品。参考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5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HEC0157:H7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498份样品共共检出致病菌151株,总检出率为30.8%,其中沙门菌31株,检出率为6.3%;单增李斯特菌67株,检出率为13.7%;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检出率为10.8%;未检出EHEC0157:H7。5类食品中生肉类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7.3%;污染生肉类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改进的水热法制备了孔径较大的有序介孔SBA-15,其孔径(Dp)为10.1nm,并采用浓盐酸、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SBA-15表面进行了羟基、甲基和氨基改性
水热法制备了系列p-n复合半导体p-CoFe_2O_4/n-CdS。采用X射线衍射(XRD)、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制得的
面对日益严重的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效应问题,二氧化碳还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研究课题,其通过消耗二氧化碳来生成可用于能源供应的产物。光电催化技术同时利用光能和外部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含有89%{101}晶面的TiO_2纳米锭(TiO_2-101)和77%{001}晶面的TiO_2纳米片(TiO_2-001),将其用作载体来制备担载钯催化剂;研究了上述制备的TiO_2纳米材料对Pd/TiO_
明确催化剂的活性位本质和构建多相催化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准确关系是催化基础研究的重点,表面科学研究基于丰富的表征测试手段能够较好地在分子原子水平测定表面结构以明
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骨架中的孔和极性基团对聚合物的气体吸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阐明聚合物中极性基团的效果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我们
采用醋酸铅作为铅源,成功制备出CH3NH3PbBr3-xCIx(MA=CH3NH3,0≤x≤3)发光纳米晶体颗粒。醋酸铅比卤化物铅盐,尤其是氯化铅,能更好地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解决了卤化
氦气在科学和工业等领域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存在于天然气中。如何高效地从天然气中分离氦气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系统地探究了菱形石墨炔(rho
采用离子液体[Bmim]Br为溶剂,溶剂热后处理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和氮空穴的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光谱、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紫外-可见(UV-Vis)光谱、X射
光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photo-CIDNP)是一种在光照条件下由于产生非玻尔兹曼核自旋极化而使核磁共振(NMR)波谱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效应。这种效应在液体NMR中已为人所熟知,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