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花卖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红,李花白。春天的缤纷烂漫中,桂西北山边地头不时能见到长着灰白叶子的灌木开满质朴无华、芳香馥郁的花。这种壮话叫作“花卖”的花树,我小时候没有认真研究过它的学名,那年念着毛主席“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诗,正值花开季节,教室外飘来阵阵花香,想到“花卖”那碎玉般密簇一团的细细花丝是淡淡的浅浅的黄,花更是分外的香,我便不假思索将“花卖”当作老人家诗中写意的“黄花”。
  上大学时,我读的是农学专业。念过植物学,才懂得过去自己取名“黄花”的“花卖”学名叫作“密蒙花”,在桂西北的山里它是一种很普通、很平凡的花树。花朵香味浓郁,无毒,可入药。花用热水浸泡,取汁泡上糯米或普通大米,蒸煮出来的米饭黄澄澄、金灿灿、香馥馥的,色泽诱人,香润清甜,常食之,可养脾开胃,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种壮话称为“嗳花卖”的米饭,壮家人常在节日,特别是在“三月三”这个壮家最为珍视的隆重节日,精制一两锅,用于祭拜先祖,招待来宾和馈赠亲友。
  “嗳花卖”的制作方法并非想象的那般复杂。做饭前,先将“花卖”用清洁的棉纱包裹严实,然后放入热水里浸泡,时间以花汁变成黄色为准,然后滤去残渣,用花汁浸泡糯米或大米约一两个小时,淘出米放入甑中蒸熟,便可得“壮家五色饭”中的一种:“嗳花卖”。如果是用糯米蒸的,还可将这种黄灿灿的糯米饭舂烂,揉成不同形状,色、香、味俱全的“锤花卖”(壮语音,即“糯米粑”之意)。
  “嗳花卖”在桂西北的都安、大化、巴马一带传承千年,盛行不衰,始于当地人们对其先祖的崇拜。相传古时,壮族始祖布洛陀第七世孙显带着部分族人从田阳的敢壮山一带,筚路蓝缕,险涉千山来到都阳山脉的红水河边开疆拓土,艰辛创业。当时红水河边满目荒凉、瘴疠横行,显和族人到此生活几年后,部分族人染上怪病,开始是目赤肿痛,双目流泪,发展至烂眼,严重的双目失明,变成盲人。族人心慌,显亦心急如焚,于是学神农尝百草。那年春天,显见山上“花卖”馥郁芬芳,便取来少许,熬汤试服。结果不仅无毒,且清甜明目,他又试着给烂眼的人服用,不久竟慢慢痊愈,于是显发动族人上山采集,每天用大锅煎煮,取之服用。坚持一段时间后,奇迹发生,烂眼病自此消弭。“花卖”可入药,自然可以食用,有心尝试者,用花汁泡米煮饭,色美饭香,一传十,十传百,自此“嗳花卖”制法在都阳山脉红水河沿线传开。过去百姓生活艰困,“嗳花卖”多当药膳使用。显去世后,为纪念他开疆拓土之功和尝草救人之德,桂西北一带的壮族人民在每年的“三月三”到来时,就蒸制“嗳花卖”到显的墓前,或是到红水河边进行祭拜,祈祷年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嗳花卖”色香味佳,寓意深厚,壮族人民又互赠以表示亲善、互助和友情。
  我离开山乡几十年,每年“三月三”到来之时,就会想起那有故事、香气馥郁的“暖花卖”。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吃“嗳花卖”是20世纪60年代末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某一年“三月三”。那天,春光融融,阳光明媚。当时六岁的我从学校放晚学回家,见堂屋坐着舅姥爷和几位客人,我怯怯地穿过客人面前,红着脸躲到厨房灶下百无聊赖地拨弄着灶火。不久,羞怯的心情慢慢消去,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我看到灶上一个大鼎锅正袅袅地飘出一两股的雾气,散发的清香正是自己闻过的“花卖”的味道,我猜想,鼎锅里该是小伙伴们在学校里说了一天的“嗳花卖”了。
  我读书的学校离家两三公里,羊肠小道,其间还横着一个小山岗,险而陡峭。生活过得去的家庭,大人会烙个玉米饼,或是煮上几个红薯让小朋友带上作中午饭。我家兄弟姐妹多,爷爷奶奶卧病在床,只有父母挣工分,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因此,上学也罢,不上学也罢,早晚就两餐玉米糊。早就饥肠辘辘、饥饿难耐的我此时天大地大,最大莫过于眼前的那锅“嗳花卖”了。趁着母亲走出厨房,我抑制不住饿劲,揭开锅盖铲了一铲金黄金黄的小饭团,没心思欣赏,也等不及热气散去,就手抓着往嘴里塞,刚咽下两口,母亲提着一篮青菜转回,见我嘴鼓着,灶边散落着几颗小饭粒,便问:“大,你嘴里吃什么?”我使劲吞下最后一口饭团,嗫嚅道:“没有……没有呀!”“没有?偷吃东西还不承认!”母亲声音大了起来,从灶边的柴堆里抽出一根芸香竹,一把扯起我,右手扬起的柴薪还未打在我屁股上,“哇”的一声我就哭开了……厅堂中的舅姥爷听到哭声忙来到厨房,一边护着我,一边数落着母亲。“吃了就吃了,要敢于承认错误!小时偷针,大要偷金……”母亲不停絮叨着。舅姥爷把哭成泪人的我抱到厅堂,使劲地安抚我,劳累一天的我不久便在舅姥爷的怀中沉沉睡去。也不知何时,我在迷迷糊糊中被人叫醒,此时己躺在母亲怀中,她一口一匙地把“嗳花卖”喂给自称已是大人的我。
  记得一个哲人说过: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千年的东西,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东西。“嗳花卖”正是如此,由它衍生的故事就如天上繁星,满目锦绣。我堂叔健和堂婶秀的爱情故事或许就是“嗳花卖”繁星般的故事中的一个。
  我的家乡是桂西北大山中一个有百来户人家的小山村,村中百分之八十是壮族,百分之二十是瑶族。瑶壮两族虽居一地,但由于历史原因,两个民族间少有通婚。
  我堂叔健上山采药受过伤,走起路来有点瘸。他会编织,经常无偿地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编点小箩筐、小簸箕之类。他还会点中医,东家小孩发烧,西家老人咳嗽,他都义务上山采把草药给送过去。堂叔做的“嗳花卖”更是一绝,色泽一流,香糯可口,每年“三月三”集体拜祭先祖时,他的糯米饭团总是一枝独秀,最惹人注目。
  村西瑤家姑娘秀是我们村中的一枝花,堂叔健早就看上她,秀也暗中喜欢着堂叔健。堂叔健央媒去秀家撮合。碍于习俗,也嫌堂叔健有点残疾,秀的父母一口回绝了婚事。堂叔健慕秀心坚,非她不娶,坚持年年给秀送去“花卖”,教秀学会编织,做又糯又香的“嗳花卖”,当然,堂叔家做好了“嗳花卖”也少不了秀家一份。两个青年的恋情终于战胜了旧俗,秀的父母见女儿深爱着堂叔健,最后也默许了婚事,一对不同民族的青年终于冲破旧俗,鸳侣成双。
  “嗳花卖”作为桂西北地区壮家的独特美食,扑鼻清香中,满含着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与乡村爱情缠绵不休的话题。每年冬尽春来,“花卖”花开馥郁时,壮乡瑶寨的青年不禁歌从心起:
  (男):“花卖”芬芳开山上,
  就如阿妹站路旁;
  哥哥远眺望一眼,
  从此相思意难忘。
  (女):“花卖”芬芳开路旁,
  满树簇簇花飘香;
  花儿就像幺妹仔,
  见哥心里好亮堂。
  青年男女边采着“花卖”,边对山歌,他们知道,壮族的“三月三”快到了,该是准备“嗳花卖”的时候,他们要带着“嗳花卖”共拜先祖,带着“嗳花卖”送给亲朋好友,还要带着“嗳花卖”去赶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歌圩。
  桂西北的大化、都安和巴马等地每年都举行“三月三”大型庆典、大型壮族山歌会,以此为切入点,大化瑶族自治县上下凝心聚力、加大投资,要把大化建成广西生态之乡、精品美食之乡。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壮瑶大席”中,“嗳花卖”这个传承千年的美食,时逢盛世,更不能缺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故事将会更加生动,香飘万里,让人心念不已。
其他文献
这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走进派出所,民警老葛赶紧扶他坐下。老人说他姓黄,是本镇黄花菜村的村民,他要告快递公司。  老葛问他为什么要告快递公司,黄大爷气哼哼地说:“我让他们送一份快递给我儿子,可他们就是不肯接单!”  老葛奇怪了,快递员不肯接单,应该去快递公司的服务部投诉,黄大爷为什么到派出所來告状呢?  “我打投诉电话了,没用!所以我只好来找你们。”黄大爷激动地说。  瞧黄大爷那神情,老
期刊
中国上下五千年,  祖训永远记心间;  勤劳致富靠双手,  荡起幸福万年船。  劳动最光荣  三皇五帝史长久,  劳动光荣分国忧;  务耕田来重桑养,  伏羲先皇带好头。  红旗飘扬九大州,  数我华夏第一流;  黑人白人身上褂,  哪样不是中华绸。  建筑工  万丈高楼平地起,  好比燕子含春泥;  燕子做窝为了仔,  你今为人做嫁衣。  红砖青瓦拔地起,  建筑工人最给力;  筑起亮丽风景线,
期刊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是广西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地方持续两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
期刊
在我的家乡——偏远的水族山乡,除了国家法定节日外,还有一些水族独特的节日,像端节、卯节、霞节、苏宁喜节等,略感遗憾的是,在这么多节日中却偏偏没有“三月三”这个节日。这究竟是水族人家与“三月三”没有渊源,还是以另一种方式去拥抱这个节日?抑或这个节日被冠以另外的名称?关于这些疑问和可能性,我都未能有时间去仔细考证,但当我把水族的诸多节日一一与之加以比较的时候,我发现水族的卯节与壮族的“三月三”颇有些相
期刊
熊是活的  妻子:“那天,當大黑熊出现时,你竟丢下我跑啦!可你对我说过,为了我,你不怕面对死亡!”  丈夫:“是呀,我是这么说的,可是那只熊不是死的呀。”  买水果  下班的路上,大伟看到路边水果摊的香蕉不错,于是走上前说:“老板,给我称十块钱的。” 小贩称了一串香蕉,说:“十块零五毛。”  大伟说:“算十块吧,经常在你这买的。”  小贩瞟了大伟一眼,淡淡地说:“我刚改行卖水果,今天是我第一天出摊
期刊
正是枫树抽叶的时节,眼看“壮族三月三”大节又要到了,遥想家乡南岭坡闪着灵光的枫树林,壮族妈妈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她高挑的身材,上身穿着一件花边领子蓝布衣服,脸色红润润的,下唇边长着一颗黑痣,就像“三月三”节里黑得透亮的糯米粒。壮族妈妈小名叫“的仁”。“的”读“di”,是女性的意思;“仁”翻译过来,是“水”。拥有水命的壮族妈妈,是一泓清凌凌的泉水,给我的生命之树注入了清新的养分。在我的印象里,壮
期刊
评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及东北三省,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4月21日下午3点,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竞演剧目“生净一鸣唱古今”庄玉生评剧作品专场在广西南宁市邕州剧场开演。庄玉生先生是天津评剧院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有着近30年的评剧舞台表演经验,他主攻花脸和老生行当,屡次荣获我国高层次的各类评剧表演奖项
期刊
在北海,银海区平阳镇东山村很特别。  它是北海市唯一一个壮、瑶族聚居的行政村。1993年,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等14个乡镇的大石山区的壮、瑶两个少数民族群众响应国家号召,集体异地安置到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星村的思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村民得到重新选址安置并成立东山村。  东山村始终凝聚着村民的努力和奋斗。他们每个细小的一分钟看似平常,却处处显露出民族融合和团结进发出来的活力。  1分钟,
期刊
镇江金山湖畔,一个衣着华美的少年正摇着扇子观赏湖光山色。忽然“哗啦”一声,身旁路过的一个挑水姑娘脚步不稳,身子一歪,水桶里荡出来的水花溅湿了少年的衣裳。  少年刚要发火,看到那挑水姑娘明亮而略带羞怯的眸子,呆住了,连她的道歉都没有听见。待他回过神,姑娘已走远,少年望着那纤瘦的背影和两条漆黑的长辫子怅然若失。  少年没有心思再赏景,信步回了家。刚一进花厅,就被父亲沉着脸教训了一番:“春生,你整天这样
期刊
“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比如我们瑶族。各民族过节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唱歌、跳舞的欢乐主题却大抵相似。八桂春来早,“三月三”节日期间,连空气都弥漫着山歌的味道与芬芳气息,令我不禁想起20世纪90年代去“塘底坳”(地名)赶歌圩的情景来。  我的老家桂林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在交通和信息并不太发达的90年代,赶歌圩、唱山歌、对山歌及以歌传情、以歌结亲是年轻人的一件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