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治理将是环保产业主流模式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目前由于价格机制问题、回报机制问题等造成PPP、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实践中遭遇诸多阻力,但随着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制度设计,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将成为环保产业主流商业模式。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基于对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这一严峻形势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现在政策核心已从单纯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向取得最终环境治理效果在转变。
  环保行业的成长主要受益于严格的环保法规、政策及监管。在经济新常态下,环保产业承担环境治理、拉动经济增长的双重任务。
  作为预期未来的支柱产业,环保产业在引领经济绿色增长和消除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预计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可能超过5万亿元,甚至可能达到更高的目标。这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正由过去的“配角”,变身为“主角”,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产业。
  产业利好接踵而至
  目前,中国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已经启动强力监管及问责机制。同时,一系列产业利好接踵而至,环境大规模治理成为新常态,为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继出台“大气十条”之后,2015年,中国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万亿至5万亿元。
  “土十条”也且行且近,出台在望,在发布之后,将加速释放土壤修复市场,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将远高于“水十条”。
  201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根据相关规划预测,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各自投资均达到万亿元级别。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通常伴随河道治理、供水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相关环保治理需求,环保企业以环保为切入口,承担当地公用事业建设任务,有望在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建设中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环境税目前正在按程序审核,推出在望,环境税一旦开征,对环保产业发展也必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方治理模式已获得实质性推进,政府购买环保公共服务、PPP模式和环境监测社会化已铺开,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市场化机制正逐步建立。在环保新政策、新举措推动下,环保行业总体规模正逐步扩大,增长速度达到GDP增速的两倍以上,产业领域不断扩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种市场化治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之中。
  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从目前统计资料看,中国环保产业从业机构为2.4万家左右,上市公司达400家。其中,制造与批发零售企业数量占据环保企业数量的一半左右。产业布局上形成“一轴一带”格局,“一轴”指上海沿长江至中部省份的“沿江发展轴”,“一带”指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发展的“沿海发展带”。
  从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数量多。注册资金为50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七成,规模50人以下的占比为92%,九成企业收入不足千万元。
  上市环保公司中,三成左右选择在新三板上市。上市公司市值呈金字塔型分布。以2014年12月12日人民币市值为准,77家环保主营上市公司市值大概分三个梯队,200亿元以上的8家,100亿-200亿元的14家,100亿元以下的55家。
  从经营情况看,现有环保企业发展情况差异性明显,近三成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50%,约两成企业为负增长。
  目前,整个环保产业近一半营业收入是民营企业实现的。从上市公司情况看,在22家市值100亿元以上的环保上市公司中,有国有企业11家、民营企业也是11家,各占半壁江山。这说明民营环保企业越来越被资本市场接受和认可。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国内环保企业呈现平台、垂直公司两种发展态势。一些环保企业逐步由单一业务向多元业务发展,如由单一从事水务逐步拓展固废处理、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业务,形成业务范围广泛的平台公司;而一些环保企业选择不断强化在某一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成为在该领域专、精、尖的垂直公司。
  一些环保企业为加速产业链整合和异地扩张,显著提升公司业绩,走上了并购重组的路径。在大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带来数万亿元产业红包刺激,以及PPP模式下对企业融资能力、综合治理能力、政府协调能力提出新要求的多重背景下,环保企业纷纷启动并购重组。
  2014年,上市环保企业并购明显增多,并购数量达160起,总金额396亿元,平均每笔并购金额2.5亿元。从201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仅61家公司披露涉及环保领域的并购重组事件,并购交易总价值超562亿元,并购速度明显加快。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并购的方向通常有三个: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平台化,也有一些混业并购的现象。相对于往年环保公司并购热衷于横向一体化的“跑马圈地”,今年环保上市公司并购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并购打造平台型环保集团,平台型企业日益成为并购的重点对象。并购呈现由项目型并购向企业并购转变。
  为促进并购重组的推进,诸多环保企业还争相着手建立并购基金,加速进行产融结合,为实现外延式扩张插上翅膀。
  除了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在环保产业高速增长潜力的刺激下,越来越多行业外的企业通过并购进入环保产业。
  产业发展碎片化
  环保投资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环保力度的重要指标。从发达国家环保发展情况看,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3%时,环境质量才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虽然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起点低,直到2000年才首次突破1%,近年来多在1.5%左右。“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额规划达到3.4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62%,但占GDP的比重仍不到2%,投入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过多。从结果看,尽管中国环保投资逐年增长,污染物减排效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减排速度远低于投资增速,因此加大投资力度、针对重点污染领域治理是必然选择。   当前环保产业市场仍不够成熟,产业发展呈现碎片化。
  具体表现为:一、产业集中度低,大型环保企业数量占全国环保企业比重不足5%。即使国内的大型环保企业,与国际大型环保企业规模、实力差距甚远。
  二、环保市场不规范、价格扭曲、低质低价等恶性竞争现象仍然很普遍,仍未形成拼技术、拼质量、拼服务的良性竞争态势。
  三、环保各细分领域发展不均衡。目前,市政水务、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并趋于饱和,而黑、臭水体治理、土壤修复等细分领域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市场尚未激活。
  四、政策机制不完善,执行力仍比较差,环保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激励力度有限,引导效力不强。
  五、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比较突出。最后,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近两年,党和政府积极推进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鼓励采用PPP模式,环保投资融资主体呈现多元化。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问题重重。
  突出表现为:一、PPP在推进过程中,涉及多项法律和制度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地方政府缺少契约精神,未形成公开透明、重合同、守信用的实施环境;三、价格调整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社会资本合理合法收益难以获得可靠保障;四、政府不够尊重市场规律,尚未建立起政府和社会资本平等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政府和社会资本权责义务不够对等,未能真正实现互利互惠。
  未来新的市场热点
  2015年起施行的新《环保法》不仅加大对官员的问责力度,也对排污治污企业做了严格要求。在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低成本、低技术路线的环保企业将会被淘汰。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产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的关注。环保企业若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在公众面前树立正面的环保企业形象。
  可以确定,“十三五”期间必将“加码”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将得到进一步落实,新一轮大规模的环保投资即将展开。依据国家相关部委推算,“十三五”期间,环保总投资将超过1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产业年增速有望达到20%以上。
  目前,政府向污染宣战的决心达到历史顶点,未来更多污染物将列入减排指标,大规模集中治理污染将成为常态,故此必将加速环境治理市场需求的深度释放,带来一系列新的市场热点。如土壤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危废处理处置等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环保业务将向环境领域全领域拓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环境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县城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拉动投资的作用正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如珠海等城市更以立法手段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国将掀起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大潮。
  与拉开序幕的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辅相成,国务院部署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包括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管网建设与运营、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污水污泥处理等多个行业。
  以往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更强调的是点对点治理,未来发展方向必然向流域治理、城市水系统的综合治理方向发展,而海绵城市正符合这一趋势。
  面对可期的“万亿蛋糕”,各路企业闻风而动。未来具有综合设计、工程、运营整体环境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的环保企业,将顺应趋势、紧抓机遇,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环保产业新的市场热点。
  完成“十三五”的环保规划任务,据估计需要17万亿元至20万亿元资金。没有社会资本的参与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近年来,中央政府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
  而对于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将是完成规划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央政府同样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如对试点海绵城市建设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中央财政额外提供10%的奖励。
  因此,尽管目前由于价格机制问题、回报机制问题等造成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实践中遭遇诸多阻力,但随着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制度设计,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将成为环保产业主流商业模式。利用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既可以解决环境治理问题,又可以解决拉动经济增长问题,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快速成为支柱产业。
  市场格局迎来调整
  落实现有的环境规划、计划和标准,中国在五大环保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为14万亿元至30万亿元之间,资金需求巨大。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详细规划了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绿色信贷,加强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建设,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建立绿色评级体系以及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和影响评估体系,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各类国际合作等。
  为满足绿色融资需求、支持绿色转型,未来将在绿色银行、绿色债券、绿色PPP、绿色基金和碳金融领域优先突破。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9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5.67%。从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资本主导的时期已经开始进入金融资本融合的常态。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将更为畅通。
  从国外环保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并购是驱动环保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水务巨头威立雅、固废巨头WM、监测巨头丹纳赫等都是借助收购兼并方式,成长为全球行业巨头。
  目前中国环保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整合空间很大。以环保产业上市公司为例,据统计,2014年,中资背景的环保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元的不足10家,仅有3家企业盈利超过10亿元,与国际环保巨头规模相去甚远。随着中国环保产业自身发展成熟,以及政策、资本等外部因素力量的推动,环保产业的并购潮必将延续,并购金额将进一步刷新,环保企业数量将逐步减少,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高。
  借助并购手段,未来五年,将诞生一家或多家中国本土的千亿元规模的环保企业,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
  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O2O、物联网、智能化、工业4.0等浪潮,正以无孔不入的态势冲击全球技术、经济、商业等各个领域。以之为背景,新技术、新经济、新商业正在快速发展。对于环保产业,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且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如环境数据采集的信息化,从在线监测到大数据应用,可以为环境管理部门、环境企业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从而实现优化环境治理。
  如何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环保产业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从而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传播、市场营销等方面对环保产业进行改造或颠覆?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在环保产业谋布局、创机遇?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探索的环保企业已越来越多。可以相信,“互联网+”必将对传统环保行业未来产生深刻影响。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已趋于饱和,中国环境装备制造以及工程建设企业只有进入国际市场才能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环保企业在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拥有了门类齐全、成熟可靠的技术装备,已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环保企业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大,在一些业务领域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实力,造就一批国际化的、跻身全球同行业前列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
其他文献
3D打印技术已打印出各类实体器官和结构器官,此次新突破或能解决人工心脏的现有问题  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颗功能齐全的心脏,是整个3D打印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近日,波兰华沙军事技术大学控制系的科学家们向着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该大学正在研究用增强现实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制造出完整的、具有功能的心腔,并且用硅胶和橡胶创造出了模型。  这个人造心脏模型的所有部分,包括血室、气室、瓣膜都是用3D打印技
期刊
中国的城市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时间不算长。但改革以来,成就很惊人,至少按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中国的城市人口就占总人口的近一半了。而国家统计局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约为55%。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在黄亚生和我主编的《真实的中国:中国模式与城市化变革的反思》一书中讨论了“三农问题”的一个可行解决方案是让农民入城去,推动更好的城市化。其背后的
期刊
作为百年间中国最负盛名的一位企业家,荣毅仁人生际遇耐人寻味,他投射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巨大身影值得凝视  北京东北三环内亮马河畔,京城大厦大堂正中,圆形穹顶之下,四只射灯聚焦在鲜花簇拥的一座青铜坐像上: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端坐在藤椅上,双臂自然地搁在座椅扶手上,左腿跷在右膝上,气度从容,优雅高贵,让路过者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进入今年4月,这座雕塑周围铺上了红色地毯,雕像身后正上方悬挂起红色横幅,上面
期刊
受地理、历史、文化、外交传统等方面影响,英国国内长期存在“疑欧”思想。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蔓延发酵,退欧能够给英国带来一些现实利益,民众对退欧支持率逐步上升。  2016年2月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欧盟峰会后,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宣布英国将在2016年6月23日举行退欧公投。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爆发蔓延,英国政府积极进行外交政策调整,执政党内部和民众对退欧的支持率呈上升态势,
期刊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和产品市场发育方面,还需要扭转市场化停滞或下滑的趋势,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市场化指数课题从2000年开始持续至今,到2011年的上一个报告为止,共出版六个报告,系统地分析评价了全国各省份的市场化相对进程。最近几年因为数据和其他方面的某些困难而暂停,这次我们重新恢复了这个课题。  考虑到2008年以后的某些变化具有趋势性,为便于分析问题,本报告以2008年作为
期刊
通过调整现行所得税申报制度,可以进一步改善现行税制以充分释放劳动力、土地、资本及创新活力,以增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合并纳税引发的财政分配方式变化或许可以作为未来分税制改革的铺垫。  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届政府提出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鉴于此,在稳增长、调结构,实现新常态的目标下,作为税务领域多年的从业者,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现行税制以充分释放劳动力、土地、资本及创新等四
期刊
穷尽列举的立法模式将无法解决法律自身固有的滞后性与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随技术发展不断出现的矛盾,相关条文将成为具文。  在市场环境下,自由、公平、合理的竞争是应有之义,没有竞争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市场的繁荣、行业的发展和用户体验不断的提升。《孟子》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从各自为战的“自然状态”,到运行有序的“契约社会”,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身在“
期刊
随着未来发行端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A股壳资源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放缓、战略新兴板的搁置,A股上市通道日渐收窄,与此同时,中概股、港股等大批企业的回归,让A股壳资源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行情。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借壳标的的选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非ST类的一些小盘股公司、地方国企开始密集出现在壳市场中。  3月份以来,大批知名、不知名
期刊
减税降费、处置僵尸企业、控制债务风险,迫切需要率先取得成效;货币政策要保持温和适度宽松节奏,增强实体经济流动性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6年3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6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13(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上季度回升0.61点(见图1)。    其中,体现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满意程度的即期景气指数为3.20,与上季度基本持平(略高0.0
期刊
在经济转型时期和转轨国家,最容易发生债权人、债务人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市场秩序失范,保护的标准不一以及市场交易过程中人们没有稳定、可靠预期的现象,而一部统一的破产法则是根治转型期社会这种种痼疾的一剂良药。  现代破产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当时地中海沿岸商业比较发达,产生了大量的商业借贷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破产制度应运而生。  最早的破产制度源于罗马法中的债务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