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探索新知是学生的一种能力,而与人合作探究则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体现。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这门课上,学生们会接触到许多实操性强的知识,因而,教师选择利用合作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将是非常合适的手段。同时,合作学习也是综合素养提升的科学路径,能够为学生们开辟出更多的通往知识海洋的渠道。因此,本文从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出发,着力探讨了几点可实施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生;信息技术;方法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是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时代背景而生的,对教育初中生,使之未来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人才具有非凡意义。而随着技术的快速革新,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也在不断改良,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求越发明显。合作学习虽然不是新生模式,但是对于初中生这种能力处于积淀阶段的孩子来说,助力作用显见。为此,很多教师都开始深研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法,希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被动输入转为主动输入。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一)合作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的学习互助模式。在互助过程中,很多平时教师没能覆盖到的相对简单的细节化问题,会在合作小组内自行解决。其解决的过程或是通过组员的相互指点,或是通过指点下的自我探究,都能对学生的主体性加以发挥,让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而以小组的集体力量做后盾,学生个体的探究意识会更强,获得答案的欲望更强烈,促使他们不断坚持和突破,进而逐渐内化为个人学习品质。
(二)合作促发综合能力提升
在学生的合作中,大家通过问题交流与切磋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会逐渐建立起“革命友谊”,从而加深他们合作的默契。而组员间的个体优势并不相同,大家取长补短,会形成相互借鉴的良性学习状态,有利于彰显每个人的特色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互为榜样中,学生们也会补充学习到各项综合能力,且在具体的信息技术任务中加以实践性的发挥与拓展。
(三)合作奠定团队意识基础
拥有合作的能力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性人才的基础条件。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小组合作则是在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让他们从小适应合作模式,在合作中感受集体力量,从而乐于融入集体,善于和集体形成协作关系。而在课上的协作中,每个学生都能将任务细化到点,能真切收获到完成小任务的价值感、充实感,进而体现团队对个体的成就。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的方法
(一)科学分配组员
要发挥合作学习的特效,就不能随机、偶然地进行分组。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不同的,且他们的探究问题的特点也受到个人性格、生活习惯等的制约。因此,教师要尽量在摸清学生基础情况的前提下分组,力求做到每个组人员水平相对均匀,不能出现一个组都是同一类型的学生的情况。
如,在学习“动画基础知识”时,课中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获取计算机动画”这一任务。该任务涉及到学生自行上网下载动画内容,且对动画格式有GIF、SWF这两类要求。刚接触网络下载的部分同学并不懂得下载操作,且对视频格式问题懵懵懂懂。那么,教师在分组前,就可以先做简单调查,让懂得以上操作的同学自告奋勇担当组长,而其他同学再根据个人特长:善于收集整理、思维活跃、动画体验多等来进行任务分配及分组。这样一来,教学中既不会出现哪一组无法完成获取动画任务的情况,也能让各组员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跟着组长学习下载及格式辨认。
(二)以问题引思考
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并非新手段,但是以往教师都是在非合作学习中应用。问题式教学引导有助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想象力,以达到能力拓展的目的。而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利用问题创设来引导学生思维,则更多是体现在促使学生合作探讨上,为他们的探析思路提供启发。一方面,学生合作本身可以让他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形成若干思路,且因他们的年龄、经历相仿,更容易具备同理心,形成良性的、高效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各组的交流情况,容易把握问题研究进度,能够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点拨,继续推进他们的思路,并最终获得相对满意的结果。整个合作思考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是引子,学生的思維切磋才是重点,能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让问题解决更加完美。
如,在学习到“网络改变生活”时,谈到“网络购物”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会网上购物吗,你在网络购物中学到了什么?”接下来留给各小组去讨论和总结。各小组每个人看法不一,汇总起来会使问题答案更加充实。有的学生没有网购过,认为网购虽然方便,但是质量与服务不能保证;有的认为网购很好,既不用自己花时间“跑腿”,还能在种类繁多的商家中任意挑选;有的认为网购让更多人有了就业机会,如快递、网店等;有的认为网购也带来了很多欺诈行为,还为一些骗子提供了诈骗契机;等等。众说纷纭后,通过小组的总结,以往个人片面的回答就变成了相对辩证的观点,让每个学生学到更多。
(三)重总结性汇报
信息技术知识虽然分了很多模块,但是其相互间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相联系的,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归纳能力,形成相对完整的思维框架。初中生个人的知识总结能力有限,依靠自主整合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集体之力优势,定期进行有计划的知识总结,让小组作为总结活动的主体。因为每一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合作总结时,各组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掌握较好的内容进行归纳,最后与全组员一起整合探讨,形成汇报结果。
如,在学习“构建身边的网络”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以合作总结+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把所记住的点、线性知识连成串,构成相对完整的框架,并在最后组织好“学有所得”的语言汇报内容。其中,学生要做到利用所提供的各项网络设备,构建身边的网络;学会 TCP/IP 地址的查看和设定;学会用 ping 命令测试连接状态,判断网络的状况;理解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当学生依据教材及小组合力总结好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在网络环境下深入体验“网络构建”,并让他们把体会说出来。
三、结束语
初中生所接触的信息技术知识相对较基础,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实践难度。教师除了可以采用科学分配组员、以问题引思考、重总结性汇报等方法来执教外,还应该继续潜心研究合作学习的突出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延伸思考更科学的教学路径。所谓“学无止境”,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研究亦是一种学习,需要所有执教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玉苗,赵广宇.同伴成长 活力课堂——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文渊(小学版),2019, 000(006):535.
[2]江静.小组合作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1):35.
[3]龚明华.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神州(上旬刊),2019,000(020):107.
[4]韦雪萍.基于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v.16(11):184-185.
[5]张中瑜.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品文选刊:下,2019,000(007):1-1.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生;信息技术;方法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是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时代背景而生的,对教育初中生,使之未来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人才具有非凡意义。而随着技术的快速革新,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也在不断改良,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求越发明显。合作学习虽然不是新生模式,但是对于初中生这种能力处于积淀阶段的孩子来说,助力作用显见。为此,很多教师都开始深研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法,希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被动输入转为主动输入。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一)合作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的学习互助模式。在互助过程中,很多平时教师没能覆盖到的相对简单的细节化问题,会在合作小组内自行解决。其解决的过程或是通过组员的相互指点,或是通过指点下的自我探究,都能对学生的主体性加以发挥,让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而以小组的集体力量做后盾,学生个体的探究意识会更强,获得答案的欲望更强烈,促使他们不断坚持和突破,进而逐渐内化为个人学习品质。
(二)合作促发综合能力提升
在学生的合作中,大家通过问题交流与切磋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会逐渐建立起“革命友谊”,从而加深他们合作的默契。而组员间的个体优势并不相同,大家取长补短,会形成相互借鉴的良性学习状态,有利于彰显每个人的特色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互为榜样中,学生们也会补充学习到各项综合能力,且在具体的信息技术任务中加以实践性的发挥与拓展。
(三)合作奠定团队意识基础
拥有合作的能力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性人才的基础条件。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小组合作则是在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让他们从小适应合作模式,在合作中感受集体力量,从而乐于融入集体,善于和集体形成协作关系。而在课上的协作中,每个学生都能将任务细化到点,能真切收获到完成小任务的价值感、充实感,进而体现团队对个体的成就。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的方法
(一)科学分配组员
要发挥合作学习的特效,就不能随机、偶然地进行分组。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不同的,且他们的探究问题的特点也受到个人性格、生活习惯等的制约。因此,教师要尽量在摸清学生基础情况的前提下分组,力求做到每个组人员水平相对均匀,不能出现一个组都是同一类型的学生的情况。
如,在学习“动画基础知识”时,课中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获取计算机动画”这一任务。该任务涉及到学生自行上网下载动画内容,且对动画格式有GIF、SWF这两类要求。刚接触网络下载的部分同学并不懂得下载操作,且对视频格式问题懵懵懂懂。那么,教师在分组前,就可以先做简单调查,让懂得以上操作的同学自告奋勇担当组长,而其他同学再根据个人特长:善于收集整理、思维活跃、动画体验多等来进行任务分配及分组。这样一来,教学中既不会出现哪一组无法完成获取动画任务的情况,也能让各组员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跟着组长学习下载及格式辨认。
(二)以问题引思考
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并非新手段,但是以往教师都是在非合作学习中应用。问题式教学引导有助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想象力,以达到能力拓展的目的。而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利用问题创设来引导学生思维,则更多是体现在促使学生合作探讨上,为他们的探析思路提供启发。一方面,学生合作本身可以让他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形成若干思路,且因他们的年龄、经历相仿,更容易具备同理心,形成良性的、高效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各组的交流情况,容易把握问题研究进度,能够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点拨,继续推进他们的思路,并最终获得相对满意的结果。整个合作思考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是引子,学生的思維切磋才是重点,能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让问题解决更加完美。
如,在学习到“网络改变生活”时,谈到“网络购物”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会网上购物吗,你在网络购物中学到了什么?”接下来留给各小组去讨论和总结。各小组每个人看法不一,汇总起来会使问题答案更加充实。有的学生没有网购过,认为网购虽然方便,但是质量与服务不能保证;有的认为网购很好,既不用自己花时间“跑腿”,还能在种类繁多的商家中任意挑选;有的认为网购让更多人有了就业机会,如快递、网店等;有的认为网购也带来了很多欺诈行为,还为一些骗子提供了诈骗契机;等等。众说纷纭后,通过小组的总结,以往个人片面的回答就变成了相对辩证的观点,让每个学生学到更多。
(三)重总结性汇报
信息技术知识虽然分了很多模块,但是其相互间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相联系的,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归纳能力,形成相对完整的思维框架。初中生个人的知识总结能力有限,依靠自主整合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集体之力优势,定期进行有计划的知识总结,让小组作为总结活动的主体。因为每一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合作总结时,各组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掌握较好的内容进行归纳,最后与全组员一起整合探讨,形成汇报结果。
如,在学习“构建身边的网络”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以合作总结+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把所记住的点、线性知识连成串,构成相对完整的框架,并在最后组织好“学有所得”的语言汇报内容。其中,学生要做到利用所提供的各项网络设备,构建身边的网络;学会 TCP/IP 地址的查看和设定;学会用 ping 命令测试连接状态,判断网络的状况;理解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当学生依据教材及小组合力总结好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在网络环境下深入体验“网络构建”,并让他们把体会说出来。
三、结束语
初中生所接触的信息技术知识相对较基础,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实践难度。教师除了可以采用科学分配组员、以问题引思考、重总结性汇报等方法来执教外,还应该继续潜心研究合作学习的突出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延伸思考更科学的教学路径。所谓“学无止境”,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研究亦是一种学习,需要所有执教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玉苗,赵广宇.同伴成长 活力课堂——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文渊(小学版),2019, 000(006):535.
[2]江静.小组合作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1):35.
[3]龚明华.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神州(上旬刊),2019,000(020):107.
[4]韦雪萍.基于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v.16(11):184-185.
[5]张中瑜.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品文选刊:下,2019,000(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