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的条件优越,父母的溺爱,知恩图报已离他们太遥远。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大自然的赐予等,都觉得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从没有想到回报。从而产生的种种不良的现象,让人堪忧,这迫切需要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大力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培养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懂得回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現。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主战场。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渗透感恩教育,使每个幼小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深刻而长久的洗礼,从小树立起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学会回报,才会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医治现在的孩子冷漠、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不懂关心的良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文章和资源。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一、剖析五年级语文教材,弄清教材编写意图
  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感恩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涉及自然之恩、养育之恩、他人之恩、祖国之恩。其中涉及爱国题材的,如《梅花魂》《圆明园的毁灭》等;有体现父母的养育之恩题材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等;有如成语故事《程门立雪》感师恩的文章,《再见了,亲人》《草原》等感恩的课文;还有描绘自然之恩的《黄果树听瀑》等。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文章、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更是对学生进行着感恩教育的重要题材。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赞歌,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有关感恩教育资源,细心体会,认真琢磨,细细品读,深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赏析、领悟,激发他们的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有效利用文本,在情感体验中培养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知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因此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达到目的。报恩和施恩是目的,只有将情感回归于现实,付诸于行动,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
  1.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感激之情
  适宜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金色的鱼钩》一课,抓住文中,突出主要人物——老班长的外貌、语言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学会看病》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母亲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到浓浓的母爱;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充分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激起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草原》,要抓住描写草原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美,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在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2.在欣赏插图中领悟图意,渗透感恩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表现大自然之恩的,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在知恩之后,要让学生体验,俗话说: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如《草原》《黄果树听瀑》等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感知大自然之恩。如教《拉萨古城》一文,除了看拉萨古城的插图外,再利用一幅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拉萨挂图,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再配之学生对拉萨古城资料的交流介绍和教师的讲述,就能使学生对古城的古朴、坚固、美观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劳动人民的伟大,产生了自豪之感。从而爱祖国,更爱充满智慧的祖国人民。
  3.在想象中激发感恩的心
  通过想象深入意境渗透感恩,让学生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如教学《桥》一课后,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得救的村民,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让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使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得以源源流传。
  4.在思维中体验恩情的深广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如《狼牙山五壮士》《梅花魂》《金色的鱼钩》等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件的意义,能让学生感受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感知祖国之恩。
  语文课情感培育必须是长期性的、渗透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能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教材中进行思想情感的培育,这才表现出教育者育人的功力。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体现感恩,渗透感恩,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这样感恩之花开遍每个孩子的心间,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祖国的未来就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一、幼儿分离焦虑形成原因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溺爱  2.家庭环境是孩子缺乏交往经验  (二)亲子依恋关系的影响  1.幼儿对父母的依恋  部分幼儿出生后就一直在父母照料下长大,这样的幼儿安全感较强,对周围的世界信任,入园后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父母的依恋也产生影響  家长一旦长生分离焦虑,便会从行动上表现对幼儿又亲又抱,或送孩子入院后迟迟不愿离去,更
期刊
早期阅读就是早期的文学作品或儿歌教育。阅读是以书面语言为对象的,但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画面之间前后有联系,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图画故事的意义。从幼儿的思维特点来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早期文学作品或儿歌的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艳,活泼有趣,深受幼儿喜爱,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学的研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德育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最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不断提高,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独特的形式,
期刊
一、国培落地改革要点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这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总项目办做为“产品设计和质监”角色,全程监督参与省项目办和承办单位的“代工生产”环节,保证产品(项目)的整体质量。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问题节点:  第一,总项目办工作量大、项目周期长,大部分子项目不能在当年度完
期刊
数学问题的形式千变万化,结构错综复杂,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思考的着重点就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能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求解不易直接或正面找到解题途径的问题时,我们往往转化问题的形式,最终把它转化成一个或若干个熟知的或已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数学上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转化思想。  一、转化思想的意义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
期刊
一、学情分析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我还要借助这节课的授课内容,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带着发现美的眼睛走进数学,走进
期刊
一、懂得宽容,理解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体谅学生的处境,关心学生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他们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要严中有爱,严而不凶,严在当严处,容在当容处,三分严格水,再掺上七分情感蜜,就能酿育人甘
期刊
一、“学”之萌芽——学生的勇气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到: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创设安定的环境,萌芽学生学习的勇气。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勇气一词——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迎合”老师为主,老师重点讲解的就是对的,黑板上不出现的,绝对是错的,这样的想法让
期刊
毋容置疑,历年来入选各地教材的文本应当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但为何学生在阅读时,总感觉不少课文失却了血色?  原因大略有四:其一,意义的迷惘。例如,文言文是中医武术等国粹的最佳载体,但我们在学习时,从未见到这些生命力依然旺盛的文本,令我们对文言学习的意义疑窦丛生;其二,话题的错位。每个时代都有处于社会兴奋中心的人文话题,但现今教材探讨的常是与时代脱节的话题,缺乏与学生对话的真诚姿态;其三,活体的肢解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活动时基本上都是有组织、有规则、有分工的共同活动和合作游戏,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协商和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出现矛盾,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