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电池快速激活带载应用研究

来源 :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cs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氧化银电池作为电动力鱼雷首选一次电池,存在初始激活时间长、带载能力弱的缺点。而将导弹、航天广泛运用的热电池用于鱼雷领域,则存在比能量低的不足。两种电池均不能满足多平台发射鱼雷武器对电池快速激活与高能量密度兼顾的需求。将两种电池进行组合应用,可实现空投鱼雷、火箭助飞鱼雷等武器入水初期的快速激活带载,以及攻击阶段的长时稳定运行。从产品系统角度对两种电池的组合应用提出了功率匹配和电路隔离的设计构想,并开展了动力系统验证。结果表明,组合电源技术可有效解决单一电源不能满足初期激活带载快速性、后期大功率带载持续性的
其他文献
通过测试分析电池充放电的电压、电流及容量的变化曲线,提出了一种梯次利用三元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衰减加速评价方法,实现对三元锂电池性能状态的快速无损评价判断,对健康状态给出半定量评价,尤其对三元锂电池的加速衰减现象给出准确判断。具体采用的是一种电压容量变化比的偏差计算方法,当电压容量变化比的偏差连续两次大于1.08时,则判定该三元锂电池进入了容量加速衰减阶段,无法再继续用作梯次利用电池。通过开展具体电池性能实验,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测试参数少、测试设备简单、判断结果
高耐穿刺性、高机械强度、轻薄等一直是软包锂离子电池包装膜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铝塑膜中的铝箔,不锈钢箔拥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以及硬度,所以利用超薄不锈钢箔(厚度≤20μm)制备钢塑膜会是今后锂离子电池包装材料的研究热点。从超薄钢塑膜的生产工艺、存在问题以及后续改进措施三个方面介绍超薄钢塑膜。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优异、温度特性良好、绿色环保等优势,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成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流选择。但是,磷酸铁锂电池仍难以实现本质安全,在滥用条件下可能发生热失控并引起燃烧、爆炸等火灾事故,不利于变电站的可靠运行。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燃烧机理、热失控的诱因和消除策略、安全预警和消防灭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解决磷酸铁锂电池在变电站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接口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传统变换器由于缺少惯性与阻尼,大规模电动汽车的使用必将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冲击,若不加以控制,必将影响到用户的用电质量。提出一种基于V2G模式的智能充放电技术,将虚拟同步机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上,通过模拟同步电机的惯性与阻尼特性,缓解了充放电时功率的波动,同时加入模型预测控制提高系统动态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充放电效率。
围绕公众参与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演练方案策划设计、流程梳理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补充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参与方的完整度,明确了演练决策主体和参与主体的内涵,提高多部门、多行业协同应急处置的水平。
以某工业园区孤立小电网为例,模拟机组“N-1”故障和核电机组出线三相短路故障,对小型核电接入该电网后的稳定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建议小型核电接入孤立小电网后采取增加系统旋转备用容量、核电机组分散接入和提高控制保护速动性的综合措施。
锂离子电池组在使用串联可重构电池拓扑进行均衡时,输出电压波动较大,而加入DC/DC变换器进行稳压后又会增加能量损耗和控制复杂度。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无DC/DC变换器的新型可重构电池拓扑及控制策略。通过对开关的控制,选择电池组中SOC(state of charge)较高且电压满足要求的电池进行放电,并连续替换SOC较低的电池。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带有DC/DC变换器的可重构拓扑相比,此拓扑结构在电池组放电的情况下最大的电压波动为2.03 V,且电池组的SOC差
在分析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源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复合储能系统。以平衡峰值功率和高频暂态功率为目标,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可自适应调节小波分解层数的自适应小波变换控制策略,将需求功率分解为高频暂态信号和低频信号,分别分配给超级电容与动力电池。与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小波变换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峰值电流对动力电池的冲击,抑制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将超级电容SOC控制在理想值0.7附近,充分发挥其“削峰填谷”的作用。
从设备缺陷分类、缺陷产生原因、缺陷管理系统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电厂设备缺陷全过程管理进行了分析,重点查找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提出通过强化日常巡视、在线监测、设备定检等手段,及时发现、整治设备缺陷,避免缺陷演变为隐患。
根据生产现场发生的励磁变附属设备故障导致的励磁变异常运行案例,分析了励磁变用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温控器、冷却风机的设计选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