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硫化物作为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LIB)和钠离子电池(SIB)发展迅猛,在储能领域中被广泛研究.为了满足大规模的系统应用,其能量和功率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其中,负极材料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电池容量的主要提供者,而现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由于其低的理论容量(372 mAh·g-1),已难以满足当下能量密度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于转化或合金化反应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以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成为极具潜力的负极材料.其中,钻基金属硫化物以它高的理论容量备受研究者的青睐(545~870 mAh·g-1),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过大而导致其循环性及倍率性能较差,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各种钴基硫化物(CoS,CoS2,Co3S4和Co9S8)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种钴基硫化物的合成方法和电化学性能,并提出了未来提高它们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利用多孔铍实测Shima型屈服准则,运行于MSC.Marc有限元平台,对光学用金属铍冷等静压(CIP)、热等静压(HIP)过程分别进行数值仿真和分析.数值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1)基于实测屈服准则对铍粉末冶金过程的仿真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对CIP过程,铍坯压实密度的误差低于0.9%,最大尺寸误差约为4%;对HIP过程,铍坯压实密度与实测相同,最大尺寸误差低于2%.(2) CIP过程中铍坯的致密化一直持续进行到降压段前期;而在HIP过程中铍坯的致密化则在升温段基本完成.(3) CIP完成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波真空干燥与微波推板窑煅烧集成工艺制备氧化钇的新方法.利用微波真空干燥炉干燥草酸钇,并结合微波推板窑煅烧干燥过的物料草酸钇,通过控制保温时间得到了粒度分布范围较窄,颗粒均匀的氧化钇粉末.利用差热-热重(TG-DSC)分析草酸钇的分解过程,得出在179℃下可得到Y2(C2O4)3·2H2O,比微波真空干燥炉(135℃)高44℃.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微波推板窑煅烧800℃保温90 min后,草酸钇水合物已形成完整的Y2O3立方晶体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同样得出90 mi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第一性原理方法,理论研究等浓度不同类型本征缺陷对锐钛矿TiO2材料的光电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各体系材料键结构和态密度的计算,并结合带间电子跃迁,分析了材料的介电函数、折射率、反射率以及吸收系数.计算结果表明:(1)体系中存在点缺陷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品格畸变,畸变程度与结构中Ti-O键键长以及O,Ti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约束能力强弱相关联;(2)各体系态密度组成相似,价带由O-2p轨道,导带由Ti-3d轨道贡献,氧间隙原子体系中间隙氧原子2p轨道会在体系中形成杂质能级,有利于载流子
催化剂掺杂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改善MgH2储氢性能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对氢原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氢分子的解离或者氢原子的重组过程中,过渡金属的d电子和氢原子/氢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发生转移填充,由此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促进氢分子的解离和氢原子的重组;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同样可以有效地催化MgH2的吸放氢反应,而且在研磨过程中还可以作为润滑剂和分散剂,防止MgH2颗粒的团聚,细化MgH2颗粒尺寸,加速MgH2的氢解吸动力学,催化MgH2的吸放氢反应;过渡金属卤化物在吸放氢过程与MgH2反应生成的过渡金属氢
基于范德华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3),通过优化乙醇几何参数,计算Pt低指数品面上的吸附能、态密度、功函数和Bader电荷,系统研究了乙醇在Pt低指数晶面上的吸附过程.结果 表明,乙醇分子到Pt(110)晶面的距离最小,相互作用最强;乙醇在Pt低指数晶面上的吸附能顺序为Pt(110)>Pt (100) >Pt(111);通过态密度的计算分析发现,吸附后乙醇的Op轨道向负方向偏移,且偏移程度与吸附能大小一致,其中在Pt(110)品面上的偏移程度最大;Pt(100)和Pt(110)晶面吸附乙醇后功函数变
蒽醌类有机材料是一类具有理论比容量大、氧化还原活性高、电化学可逆性强、结构可设计等优点的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活性材料,其在储能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蒽醌小分子在常用的有机电解液中易于溶解,以蒽醌为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存在容量易衰减、电池寿命短、电池循环可逆性低、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调节,蒽醌类有机材料作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极活性材料被广泛研究.旨在总结近年来蒽醌类有机电极材料在二次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几类典型的蒽醌类小分子化合物、聚
含钒页岩是一种钒储量仅次于钒钛磁铁矿的重要矿物资源,其钒品位均较低,同时含有铝、铁、钙、镁、钼、镍等金属元素.采用常规酸性浸钒工艺产出的酸浸液中杂质元素众多,且目标金属钒浓度较低,从中分离富集钒难度较大,需采取选择性强的方法从中提取钒.首先对含钒页岩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对选择性分离钒的萃取剂按照酸性磷类萃取剂、碱性胺类萃取剂、中性含磷萃取剂、螯合类萃取剂的分类进行对比分析;在各类萃取剂中,碱性胺类萃取剂在含钒页岩低酸浸出液分离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碱性
离子型稀土矿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关键金属资源,其特殊的成矿特征与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导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理化性质及元素分布规律等特性复杂,制约了离子型稀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本文以江西赣州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矿石物性特征,结果表明江西赣州地处亚热带丘陵地带,气候特征与地质板块运动使得稀土元素能以离子形态在风化壳花岗岩中富集,并迁移吸附于高岭石、伊利石、埃洛石等黏土矿物表面,形成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规律明显且富钇特征显著的中重型稀土矿床.沿矿体垂直方向,稀土
辉光放电质谱(GD-MS)是目前常用的高纯金属化学成分检测手段之一,然而使用GD-MS对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与基体匹配的成分分析质控样品对相对灵敏度因子(RSF)进行校正.以钼酸铵和金属盐溶液为原料,采用液相掺杂,搅拌加热,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掺杂钼酸铵.经氢化还原后,采用机械搅拌方式进一步进行均匀化处理,成功制备了GD-MS用高纯钼成分分析质控样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均匀化处理时间对样品粒度分布,微观形貌及对样品杂质含量均匀性的影响.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本质控样品进
在光催化剂上以太阳光为驱动的催化反应是目前太阳能转化和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对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光催化技术的核心是开发新型光催化剂材料以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卤化铅钙钛矿材料作为一种光电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已经被开创性地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中,但其差的环境稳定性和元素毒性限制了其未来的发展.以Sn基、Ge基、Bi基和部分过渡金属为主的无铅卤化物钙钛矿有着无毒、带隙可调等优势,有望成为替代铅基卤化物钙钛矿的候选材料.本综述在介绍无铅卤化物钙钛矿结构性质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种类无铅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