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比较分析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d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CT与MRI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寻找一种早期治疗的最优诊断方式。方法:选取患有股骨头坏死的病例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6例。在以病理诊断或手术治疗为金标准的基础之上,对以上患者都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项诊断在股骨头坏死病症不同阶段的准确率。结果:在股骨头坏死的Ⅰ期~Ⅱ期,MRI诊断准确率和整体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3.54%和97.69%,而在同一阶段CT的准确率分别为67.74%和83.08%,对比现实MRI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股骨头坏死Ⅲ期及Ⅳ期,MRI與CT诊断准确率对比分别是97.78%vs91.11%,和100%vs98.1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系数显示,MRI诊断值比CT的诊断值高,最终得出结论MRI诊断的效能较高。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病症的诊治中,和MRI诊断都有较高的价值,二者相比,MRI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都比CT诊断高,因此,建议股骨头坏死诊断过程中,把MRI诊断作为首选方案。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
  股骨头坏死(ONFH)的成因是股骨头及周围组织的供血系统出现障碍,股骨头内的骨细胞出现大量死亡等。其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发生结构形变或形成塌陷,患者会有明显的髋关节疼痛感,久之易引发髋关节功能性障碍及行动不便,甚至导致残疾。所以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意义。当前,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临床医学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主要X-线、CT和MRI等。[1]临床阶段,X-线相对比较便捷、经济,能够确定股骨头坏死病变区域,但是对于病变早期的阳性检查明显不足;CT和MRI相比较,CT在对骨质结构的变化诊断优势明显,而MRI能够较早发现骨坏死的病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CT和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76名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50例,女26例,年龄25岁~79岁,平均年龄(50.64±7.28)岁,病史3个月~18个月,平均时间(6.16±3.28)个月;其中54例患者初步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22例患者诊断结果显示单侧股骨头坏死。纳入标准:①以《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16)》中提出的相关要求为诊断依旧。②所有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麻木酸痛、下肢行动不便、活动受限等症状。③所有患者都属于自愿参加,且经过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对以上病例都进行CT和MRI检查。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2.1.1 CT检查方法: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患者采取仰卧位,从髋臼处开始扫描,下至与耻骨的链接部位,对以上范围进行水平扫描;随后,在患者肘部或静脉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300(碘浓度300mg/ml),再进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2]。
  1.2.1.2 MRI检查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5TMRI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查,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位,先入脚部,检查双侧髋关节。
  1.2.1.3 影像资料判定:采取场外盲法读片的评价方式,推荐两位拥有十年以上影像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阅片,对两种结果进行核对,如结果出现偏差,则由两位医师共同商议决定,并将最终结果和手术证实结果进行对比。
  1.2.2 股骨头坏死分期 以国际骨循环学会五分期法(ARCO)为主要参考依据,对以上病例进行评判,0期:手术或活检显示股骨头部分坏死,但进行CT和MRI扫描都显示各项指标处于正常水平;Ⅰ期:伴有轻度的骨质疏松症状,通过CT扫描发现骨小梁出现浑浊影像,利用MRI扫描,可见股骨的负重区出现斑点状图像,两种检查方式都显阳性,可见病变范围覆盖整个股骨头;Ⅱ期:髋臼处无明显改变、未出现骨质硬化、稀少和囊变的现象,CT扫描出现斑状影像,MRI扫描后有线样特征;Ⅲ期:出现关节面塌陷的现象并伴随股骨头囊变,经过CT和MRI扫描都出现新月征;Ⅳ期:髋臼骨质硬化且在边缘处形成面积不等的骨质增生,通过CT和MRI扫描都显示关节面塌陷、单一囊变并伴随关节间隙退行性改变等症状。[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与CT诊断在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准确率
  CT与MRI扫描技术在股骨头坏死的各个时期内的诊断准确率作为金标准,共发现130个病灶,其中Ⅰ期~Ⅱ期病灶31个,Ⅲ期为45个,Ⅳ期有54个。通过对比发现股骨头坏死的Ⅰ期~Ⅱ期阶段以及全部阶段的诊断上,MRI的诊断准确率比CT的诊断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股骨头坏死Ⅲ期和Ⅳ期的诊断过程中,对MRI和CT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MRI与CT诊断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准确率(%)。



  2.2 MRI与CT漏诊率、误诊率比较
  在对所有病例进行MRI和CT检查统计后,笔者发现MRI诊断误诊5例,包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的3例,误诊为髋关节滑膜结核的2例,另有漏诊病例1人次;CT诊断中,误诊患者共计14例,其中包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4例,诊断为骨性关节病4例以及髋关节滑膜炎6例,另有病例4人次漏诊。MRI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6.58%和0.13%,CT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8.42%和5.26%。MRI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比CT诊断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股骨头坏死的危害有了全方位的认知,临床医学对其诊断方法也变得更加细化和明确,让患者能得到及时、高效治疗,减少患者的病痛以及防止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经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股骨头坏死在病发初期常见于股骨的负重部位,其主要诱因是髋关节部位在力的作用下骨小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很容易影响到股骨头的软骨组织修复,久而久之可致股骨微骨折区域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在以上案例中,常伴有“损伤—修复”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股骨内部的结构异常,形成塌陷、囊变等症状。股骨頭坏死的患者在初期会出现行走障碍,负重后,出现受累关节、髋臼部位酸痛的症状[4]。如不及时治疗,则会给病患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当出现关节间隙狭小和新月征时,就说明股骨头坏死病症已经到了Ⅲ期~Ⅳ期,此时,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的更换,方能痊愈。因此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恢复和改善他们生活质量的必要举措[5]。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上来看,由于患者的股骨头发生病变,会带来肿胀、酸疼等病症,并引起行动受限,甚至残疾,且在诊断的过程中,有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等疾病的可能,给患者后续治疗带来不良影响。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过程中,使用MRI的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6]。
  郑力文,陈荣华,陈永华[7]等认为,股骨头坏死使用MRI作为辅助诊断方法,能以病患部位的脂肪细胞信号强度为主要依据,对股骨缺血形成的线片、片状水肿等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尽量减少误、漏诊现象的发生。
  谢志骏,罗荣森,李均堂[8]等通过研究证明,MRI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2.3%和7.9%,比CT检查的2.8%、42.9%低,两种诊断方式无明显差异,MRI检查的漏诊率比CT检查低。而本次研究中,MRI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都CT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髋关节疼痛和部分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引发股骨头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甚至造成残疾,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恢复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必要措施。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比CT高,尤其是在股骨头坏死早期的阳性特征显现上,有利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胜.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121-123.
  [2] 吴婷,赵永强,周涛,贾守强.早期股骨头坏死CT、MRI表现及其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7):155-157.
  [3] 任伟.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33):40-42.
  [4] 李成录.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7,36(7):183-184,187.
  [5] 唐海涛.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影像技术,2017,29(6):50-52.
  [6] 陈煜东,魏瑄.MRI扫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3):121-123.
  [7] 郑力文,陈荣华,陈永华.CT与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0):90-91,94.
  [8] 谢志骏,罗荣森,李均堂,等 .早期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38-14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深入骨科中,探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甄选2020年1月至12月于我院骨科接受救治的6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最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感染发生率上面的差异较大,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3%和20%;治疗满意度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收的94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7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术后心脏康复治疗辅助,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治疗满意度、心功能情况。结果:在生存质量与治疗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处理措施与防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患者86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静脉留置针使用当中发生堵管的原因,找到处理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措施,并做好相关防范。结果:发生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患者17例,堵管概率为19.77%。结论:在运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时候,引发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因素比较多,需要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和预防对策,有效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妊高症患者进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两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150例实施常规护理进入对照组,150例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进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將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就职的28名工作人员,将2019年1月至6月期间未实施护理标识管理作为常规组,将2019年6月至12月期间实施护理标识管理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包装质量、器械消毒与清洗质量、回收效率及供给及时性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4.3130、9.0747、10.948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慢阻肺患者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以期待能为后续的护理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此段时间内选择300例因为慢阻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研究采取对照法进行,将300例入组的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的对照组和采用综合护理手段的实验组,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之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与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二者联合,在复杂结石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05月于我院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病例共12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组(两种术式联合组)60例和对照组(经皮肾镜组)60例,记录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长、住院诊疗天数、清除率、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中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手术进行时长和并发症低,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两者联
期刊
【摘 要】目的:针对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血常规检验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作用进行研讨。方法:筛选在本院诊治的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实施血常规检验的病患86例,参照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管理形式,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常规结果、标本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常规组(P0.05),且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
期刊
【摘 要】小肠其活动度较为活跃,决定了小肠疾病较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疾病的诊治难度高。2001年日本学者率先提出双气囊小肠镜(DBE)的应用,逐渐推出了单气囊小肠镜(SBE)及螺旋式小肠镜。与胶囊内镜相比,小肠镜不仅可以观察全小肠的结构,还可以进行病理采集及镜下治疗,包括止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狭窄扩张、辅助ERCP、取异物等。本文将就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的临床应用做出简要综述。  【关键词】气
期刊
【摘 要】目的:选取阑尾炎患者,对其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USILA)或开腹阑尾切除术,探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的200例阑尾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量组,一组以开腹阑尾切除术为方案,命名为对照组(100例),一组以TUSILA为方案,命名为观察组(100例)。结束后,应用统计学对两种手术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不同组别患者的术后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