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有过“台独”的分裂,也有过“武统”的针锋相对。在分裂与统一的斗争中,清朝康熙帝的“武统”很著名。他坚持“一个中国”立场,挫败了明郑当局的“台独”主张,讓他们看到了清朝在“和平统一”无望时,实施武统的决心。
康熙帝玄烨(1654-1722年),是清代文韬武略兼备的帝王之一。8岁登基,14岁的正式亲政。在他亲政之际,清中央政府与台湾的明郑政权已对峙了5年之久。
明郑政权又称台湾明郑时期,是由延平王郑成功于1661年在台湾建立的郑氏政权,共历五王、前后二十二年。
明亡后,南明政权建立。郑成功奉大明为正朔,高举反清复明大旗。1661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
郑氏政权在台湾历经郑成功、郑经及郑克塽等三世。后因施琅攻克澎湖岛,明郑于1683年降清,明郑时期结束,台湾进入清治时代。
情势逆转,决定“进取台湾”
在康熙帝亲政初期,由于内部的“三藩之乱”,政府军事实力不足,清中央政府对台湾明郑当局展开了长达15 年的“剿抚兼施”的斗争,对台的“和平”统一谈判与军事斗争并举。15 年间的对台军事、政治及经济斗争,并未能改变海峡两岸对峙的局面,统一的终极目标毫无进展。
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起,情势发生了逆转,出现了有利于清政府而不利于台湾明郑当局的急速变化。
1681年,延平王郑经薨逝。大权落入外戚冯锡范与刘国轩之手,从此,台湾民心涣散,明郑一蹶不振。此时,明郑统治下的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也远非昔日可比。
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自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
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澎湖两地的郑军尚有5万余人,大小战船200 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有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
无疑这是解决台湾问题最佳的历史机遇。敏锐的康熙帝及时抓住它,做出了进取台湾的战略决策,并次第实施,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完成了清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统一。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七日,康熙帝即谕闽省督抚等:“郑锦(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其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关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康熙帝此时作出“进取台湾”的决策,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明智抉择。在此前后,清政府为对台军事战略进攻,已经作了大量的充分准备工作。
首先,着手整顿及恢复福建水师,这是进取台湾所作的最为必要的军事准备。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朝廷决定“将万正色升补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任水师提督后,即在闽省各营内“挑选惯练炮手”,认真训练,“以资水战”;“在福州催造船只”。福建水师整顿、恢复后,万正色即“率大队舟师,出攻金、厦”郑军,为清军收复沿海岛屿发挥了作用。
其次,选择进取台湾的主帅人物,这是进取台湾准备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康熙在选取主帅的问题上,尤为慎重。在他看来,攻台主帅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攻台态度坚决;二是“水务谙熟”,且具有指挥海战的经验;三是了解台湾地区的地利和敌情。康熙帝采纳总督姚启圣的推荐,令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为攻台主帅。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二十八日,康熙帝谕议政王大臣等曰:“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见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再次,配合军事进攻的准备,展开了适度的招抚工作。
郑经死后,台湾政局混乱,军心、民心动荡。清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积极作进剿台湾的军事准备同时,展开了适度的招抚工作。
清军始终处于对台军事碾压态势
康熙帝不放弃“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始终让清军在军事上处于对台湾的碾压态势。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宁海将军喇哈达等探得“郑经已死”消息后,认为:“天将亡贼,故使内乱,可出示,前去晓谕,以散人心”。
署名喇哈达将军的招抚“告示”,通过两种途径,广而告之。一方面“张挂沿海地方”,另一方面,“装二箱并礼物、移文,差船到澎湖,一箱交守澎将弁转送到台,付刘(国轩)收军收拆”。
这些大量的宣传传单,表达了福建将军、督、抚、提等“同心底定海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也同时奉劝岛上的人若不投诚,我“舟师南指,玉石俱焚,悔何及焉”!严正警告“台独”分子,不要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喇哈达此举引起明郑当局的震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刘国轩差员驾船抵闽向闽省将军、督、抚、提“输诚”。这是海峡两岸20 余年来,明郑当局第一次主动向清政府“求和”举措。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战舰230 余艘、官兵2 万人从铜山港(今福建省东山岛)出发,向正东方澎湖进发。经过七昼夜的奋战,克取澎湖。
攻占澎湖,台湾明郑当局一片恐慌。在清政府军队的强大压力之下,死守?逃跑?投降?明郑当局三世郑克塽则表示:“本藩年稚,未谙军旅;第承继不久,一旦降人,扪心歉然。揆之天时人事,悉已顺于清朝,若不见机,恐有不测,反为大丈夫之羞。今全举版图,清朝宽恩仁慈,未必深加罪谴。”
七月十五日,郑克塽遣冯锡圭等递降表并书至施琅军前。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自澎湖进发台湾,不费一枪一弹,不用攻守,顺利地收取了台湾。
康熙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明郑1683年降清,明郑时期结束,台湾进入清治时代。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明郑政权与清朝前后二十二年的对峙期间,康熙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他亲政不久,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
康熙斩钉截铁地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清朝在郑经死亡所引发的明郑政权的混乱之机,用高压的态势,打压明郑当局并引发当局向清政府“求和”“输诚”。在“求和”“输诚”的“伪书”中,明郑当局又提出:“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接诏者削发过海,在台湾者求免削登岸。”
康熙帝即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二十二日,发出上谕,明确表示“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曰:“台湾贼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如果悔罪,剃发归诚,该督抚等遴选贤能官前往招抚。或贼闻知大兵进剿,计图缓兵,亦未可料,其审察确实,倘机有可乘,可令提督即遵前旨进兵。”
康熙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挫败了明郑当局的“台独”主张。而当“和平统一”的原则被明郑当局一再“谬读”的时候,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中国国家历史》林树松/文)
康熙帝玄烨(1654-1722年),是清代文韬武略兼备的帝王之一。8岁登基,14岁的正式亲政。在他亲政之际,清中央政府与台湾的明郑政权已对峙了5年之久。
明郑政权又称台湾明郑时期,是由延平王郑成功于1661年在台湾建立的郑氏政权,共历五王、前后二十二年。
明亡后,南明政权建立。郑成功奉大明为正朔,高举反清复明大旗。1661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
郑氏政权在台湾历经郑成功、郑经及郑克塽等三世。后因施琅攻克澎湖岛,明郑于1683年降清,明郑时期结束,台湾进入清治时代。
情势逆转,决定“进取台湾”
在康熙帝亲政初期,由于内部的“三藩之乱”,政府军事实力不足,清中央政府对台湾明郑当局展开了长达15 年的“剿抚兼施”的斗争,对台的“和平”统一谈判与军事斗争并举。15 年间的对台军事、政治及经济斗争,并未能改变海峡两岸对峙的局面,统一的终极目标毫无进展。
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起,情势发生了逆转,出现了有利于清政府而不利于台湾明郑当局的急速变化。
1681年,延平王郑经薨逝。大权落入外戚冯锡范与刘国轩之手,从此,台湾民心涣散,明郑一蹶不振。此时,明郑统治下的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也远非昔日可比。
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自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
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澎湖两地的郑军尚有5万余人,大小战船200 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有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
无疑这是解决台湾问题最佳的历史机遇。敏锐的康熙帝及时抓住它,做出了进取台湾的战略决策,并次第实施,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完成了清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统一。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七日,康熙帝即谕闽省督抚等:“郑锦(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其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关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康熙帝此时作出“进取台湾”的决策,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明智抉择。在此前后,清政府为对台军事战略进攻,已经作了大量的充分准备工作。
首先,着手整顿及恢复福建水师,这是进取台湾所作的最为必要的军事准备。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朝廷决定“将万正色升补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任水师提督后,即在闽省各营内“挑选惯练炮手”,认真训练,“以资水战”;“在福州催造船只”。福建水师整顿、恢复后,万正色即“率大队舟师,出攻金、厦”郑军,为清军收复沿海岛屿发挥了作用。
其次,选择进取台湾的主帅人物,这是进取台湾准备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康熙在选取主帅的问题上,尤为慎重。在他看来,攻台主帅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攻台态度坚决;二是“水务谙熟”,且具有指挥海战的经验;三是了解台湾地区的地利和敌情。康熙帝采纳总督姚启圣的推荐,令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为攻台主帅。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二十八日,康熙帝谕议政王大臣等曰:“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见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再次,配合军事进攻的准备,展开了适度的招抚工作。
郑经死后,台湾政局混乱,军心、民心动荡。清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积极作进剿台湾的军事准备同时,展开了适度的招抚工作。
清军始终处于对台军事碾压态势
康熙帝不放弃“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始终让清军在军事上处于对台湾的碾压态势。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宁海将军喇哈达等探得“郑经已死”消息后,认为:“天将亡贼,故使内乱,可出示,前去晓谕,以散人心”。
署名喇哈达将军的招抚“告示”,通过两种途径,广而告之。一方面“张挂沿海地方”,另一方面,“装二箱并礼物、移文,差船到澎湖,一箱交守澎将弁转送到台,付刘(国轩)收军收拆”。
这些大量的宣传传单,表达了福建将军、督、抚、提等“同心底定海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也同时奉劝岛上的人若不投诚,我“舟师南指,玉石俱焚,悔何及焉”!严正警告“台独”分子,不要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喇哈达此举引起明郑当局的震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刘国轩差员驾船抵闽向闽省将军、督、抚、提“输诚”。这是海峡两岸20 余年来,明郑当局第一次主动向清政府“求和”举措。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战舰230 余艘、官兵2 万人从铜山港(今福建省东山岛)出发,向正东方澎湖进发。经过七昼夜的奋战,克取澎湖。
攻占澎湖,台湾明郑当局一片恐慌。在清政府军队的强大压力之下,死守?逃跑?投降?明郑当局三世郑克塽则表示:“本藩年稚,未谙军旅;第承继不久,一旦降人,扪心歉然。揆之天时人事,悉已顺于清朝,若不见机,恐有不测,反为大丈夫之羞。今全举版图,清朝宽恩仁慈,未必深加罪谴。”
七月十五日,郑克塽遣冯锡圭等递降表并书至施琅军前。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自澎湖进发台湾,不费一枪一弹,不用攻守,顺利地收取了台湾。
康熙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明郑1683年降清,明郑时期结束,台湾进入清治时代。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明郑政权与清朝前后二十二年的对峙期间,康熙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他亲政不久,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
康熙斩钉截铁地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清朝在郑经死亡所引发的明郑政权的混乱之机,用高压的态势,打压明郑当局并引发当局向清政府“求和”“输诚”。在“求和”“输诚”的“伪书”中,明郑当局又提出:“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接诏者削发过海,在台湾者求免削登岸。”
康熙帝即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二十二日,发出上谕,明确表示“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曰:“台湾贼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如果悔罪,剃发归诚,该督抚等遴选贤能官前往招抚。或贼闻知大兵进剿,计图缓兵,亦未可料,其审察确实,倘机有可乘,可令提督即遵前旨进兵。”
康熙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挫败了明郑当局的“台独”主张。而当“和平统一”的原则被明郑当局一再“谬读”的时候,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中国国家历史》林树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