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终结,互联网思维亟待升级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大约诞生于2014年前后,一批互联网企业以颠覆者的形态出现,以独特的管理方法、商业模式迅速地获得成长。一时之间,互联网思维被创业者奉为圭臬,传统企业也纷纷尝试拥抱互联网思维,以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入侵。
  浮躁之下,有声音说:如果从对社会生产力提升的角度看,蒸汽机的应用、电力的普及,引发了生产力的革命,我们却没有听过“蒸汽机思维”、“电力思维”这样的概念。因为蒸汽机、电力基本上是以基础设施的形式进入到各行各业之中,企业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然严格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
  而互联网尚未完全以基础设施的形式进入经济的毛细血管中。目光所见,互联网催生了一类全新企业,通常是提供纯数字化的互联网服务(软件、网络服务、SaaS等),它们以远远超过传统企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成为新的领导者。2018年,美国市值前10大公司中,互联网科技公司占据5席——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打破了过去由制造、能源和金融企业垄断榜单的局面,互联网企业正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主导力量。在中国,腾讯于2011年推出的社交网络软件微信,仅用5年的时间,就将其打造成月活跃用户过10亿,产品年收入过50亿美元的现象级产品。这种速度在工业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互联网技术,还产生了一类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和运营手段向传统行业入侵的企业,它们试图以数字技术改造或颠覆传统行业。例如,试图颠覆出租车产业的优步,以及不断蚕食酒店、短租公寓业务的Airbnb。在中国也诞生了滴滴、途家等类似的企业。这其中,还有一类企业如小米公司,主要产品依然是手机等硬件产品,但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规避了高额的渠道成本;通过高频率的系统软件迭代更新,为旧设备不断增加新的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硬件产品以低价格占领市场,追求规模经济,而利润则由软件或增值服务来取得。
  然而进入2017年,互联网思维似乎遭遇到瓶颈。BAT三巨头早早通过投资大量初创企业扩展业务布局,适度减少互联网业务比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小米公司也强化渠道建设,大量投资生态圈企业,打造独立生态圈。在国外,优步、Airbnb这类共享经济的倡导者,也在逐渐提高自身资产的比重,加强自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建设。而那些较为极致的奉行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如某些O2O、共享经济、P2P金融企业则纷纷遭遇危机。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相对特殊的经济规律和社会红利相结合,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满足了过去被压抑的巨大需求,所以在初期能够获得爆发式的增长。但归根到底,互联网企业无法跳脱经典经济规律的约束。
  为什么互联网思维能成功?
  互联网思维并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定义,但对其核心内容,还是有基本的共识。董大海等人对2013年到2016年,提及互联网思维的数百条网络文本进行数据挖掘,得出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维度模型,如图 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思维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克里斯滕森的颠覆式创新,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以及麦特卡夫的网络效应。
  颠覆式创新认为,决定企业竞争战略的是价值网络(即一种大环境,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下确定客户需求,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客户问题、应对竞争对手,并争取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經营是在某个特定的网络内逐渐积累经验,形成符合该价值网络独特要求的能力、组织结构和文化。不同的价值网络对产品价值、市场规模、客户需求的认识和预测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当在位企业面对拥有不同价值网络,来自新市场或低端市场的竞争者时,往往会低估颠覆者的产品或所服务市场的利润和成长性。尤其是当颠覆者来自互联网行业时,互联网企业创造的价值会呈现网络效应的特征(网络的价值与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在初期,当用户数较少时,收入增长并不明显;而当用户数达到一定临界点之后,企业创造的价值会迅速攀升,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优势,会令以线性趋势增长的传统企业难以抗衡。


  互联网企业具有网络效应,是企业界和学界公认的特点。但网络效应究竟强大到什么程度,却鲜有实证的分析。我们以腾讯公司的数据为例,选取公司2006~2016财年,月活跃用户数与公司市值的关系,进行拟合。我们发现公司价值(y)与用户数量(x)的2.48次方呈正比,其确定系数R2达到了0.94,具有非常好的解释力(图 2)。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较为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比麦特卡夫定律更为强大的网络效应。由于x的指数大于1,可以推断出腾讯公司的边际收益为正,这表明每增加一个用户,腾讯的收益增幅将超过成本支出的增长,公司仍然具有良好的成长空间。
  网络效应是互联网思维的第一个杀手锏,倡导“极致单品”,就是实现网络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法。极致单品,强调首先推出具有较少核心功能的产品,以极低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获取用户,然后快速迭代,以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例如腾讯的微信,在推出伊始,只有传输语音和文字一种功能,而迭代到今天,微信几乎囊括了金融支付、理财、社交网络、文件传输、在线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的功能,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而在推广早期,微信早早地锁定了庞大用户群,为后来的进入者构建了牢固的进入壁垒。因此,同类型的软件,在微信面前几乎没有成长的机会。
  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情怀、小众等思维,则是长尾理论的本地化和升级。互联网可以极大扩展触达的消费者,过去只能覆盖某一区域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轻松覆盖全国市场,甚至海外市场。即便小众的需求,在庞大的市场基数下,也可能汇聚成较大的需求量。其次,由于互联网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数字产品,其生产、储存和销售的成本都是非常低廉的,小额的销售收入可以带来不错的利润。例如在线音乐市场,每首歌曲的存储和下载几乎不会产生额外成本。苹果在线音乐商店iTunes的销售收入,就不符合80/20的销售收入原则,大量非热门歌曲,也贡献了庞大的销售收入。


  平台、跨界、内部协同、连接等思维,是因为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企业、用户之间信息交互的成本,让过去因信息成本过高而无法实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互联网普及之前,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尽管之前有沃尔玛等企业在进行平台化战略,但效果和规模有限。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极为便捷,企业做好数据接口,利益相关者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接入平台。
  互联网思维的局限与消退的红利
  如此看来,互联网思维确是极具竞争优势的商业思维。然而,2017年前后,互联网思维似乎遭遇了瓶颈,奉行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出现大规模退潮,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互联网思维的局限性。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独特的经济特性,另一方面也适逢互联网红利期,二者的叠加使得2014年前后,互联网企业得到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不妨回顾一下,在个人电脑的互联网时代,电脑是一个生产力工具,使用的场景主要在办公场合,不能方便地隨身携带。所以那个时候,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邮件、搜索、门户网站等。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智能手机和3G/4G网络的普及,实现了手机随身携带以及永久在线,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从工作,覆盖到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热潮出现在2012~2014年期间,而同期的手机普及率情况为:2008年,我国手机普及率只有48.6%,到2014年达到94.03%。这期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0%,到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已接近5亿部。
  然而,近10年的高速发展使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2016年,我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95.6%。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4%的下滑。智能手机普及度的饱和,使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步入尾声。


  智能手机的普及阶段,为我国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是,庞大的未开发市场和极低的流量成本。图 3显示的是百度和谷歌流量成本占其在线广告业务的比重,可以发现,在成熟国家市场,互联网企业的流量成本与线下企业相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即便是最为优秀的互联网企业谷歌,其流量成本也占到其在线广告收入的25%左右。对比百度的数据,2006财年,百度流量成本,不到公司在线广告收入的10%,与传统经济相比,互联网企业的确有很大的成本优势。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流量竞争日益激烈,2011财年之后,百度的流量成本开始逐年攀升。到2016财年,流量成本已经占到其广告收入的16%,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销售纯互联网服务的百度尚且如此,利用互联网销售实体商品的企业,显然要付出更高的流量成本。那些原本盈利能力不强,仅靠流量红利支撑的企业,迅速面临破产的压力。所以之前发生的O2O企业倒闭潮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互联网企业在收益上具有网络效应,边际成本极低,但别忘了另一个对企业收益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企业总成本。以腾讯公司总成本和月活跃用户数据进行拟合,如图 4所示,公司总成本(y)与用户数量(x)的3.18次方呈正比,用户数带来的总成本提升,甚至超过了对公司市值的提升作用。运用同期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平均成本与用户数的关系,计算出月活跃用户数与平均成本的相关系数为0.98,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用户数量的提升,公司平均成本也在提升,这与边际成本递减的理论似乎相矛盾。


  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互联网企业边际成本递减,是建立在非常理想的假设条件下,不考虑因规模增加而带来的固定投资。现实中,互联网企业为支撑其提供的网络服务,需要购置大量的服务器、系统软件、数据库等软硬件设施。当用户规模扩大时,需要配置的软硬件设施要同步增加,同时为了保障业务的安全性,还需要购置冗余的设备,以提供灾难恢复等服务。固定成本投入的大幅增加,超过了企业的收益提升,学者们称这种现象为“成本的黑洞效应”。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早期,主营业务收入有限,依靠风险投资维持经营。成本黑洞效应往往令企业在达到规模经济之前耗尽资金,遭遇失败。
  互联网思维如何破局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之际,互联网企业该如何发展?一些行业巨头的行动,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借鉴。
  从追求增量到做深存量 随着用户和流量红利的消退,互联网企业应该从追求增量,跑马圈地的思维,转换为挖掘现有用户价值,提高单个用户价值的存量思维。增量思维的核心是以获取客户为第一目的,追求利润总额,不计较单个用户的利润率。当企业用户已经接近饱和,就需要提高从单个用户处获得的价值。
  经济学中有一个“效用”的概念,即用户拥有产品/服务后获得的满足程度,用户效用和商品价格的差,称之为消费者剩余,只有存在消费者剩余的情况下,用户才会产生购买行为。从这个视角看,企业提高单个用户的价值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精准营销,提供效用高的产品,让用户感觉产品“便宜了”,增加复购率。如Facebook不断优化广告的推荐算法,推送最适合用户的广告。2017年第4季度,尽管Facebook的美国用户使用时长出现下滑,但广告销售单价却提高了43%,2017年公司广告总收入比2016年增长了47%。
  二是运用价格歧视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费者剩余。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剩余越少越好,采取价格歧视的办法,可以针对每一位用户量身定制价格,在大数据时代,这成为一种可能。但这种做法一旦被用户发现,可能会激怒用户,甚至会因为涉及公平性而导致法律问题,如当前一些互联网企业被曝给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机票、酒店价格,“宰杀”那些对价格不敏感的老用户。   范围经济主导的多元化 互联网思维的网络效应关注规模经济。对于互联网企业还存在一种范围经济,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多元化战略,扩展业务领域,提升利润。
  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企业产品/服务品类的增加,企业能够共用一部分资源,从而使平均成本下降。这在传统经济时代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厂房、机器基本是排他性的。能够共用的资源可能只有人力资源、财务、IT等支持性的资源。因此在传统经济时代,多元化战略大多不被企业所认可。
  互联网企业却有所不同,由于信息技术在软件代码、服务器等资源上能够充分实现复用,从而实现范围经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亚马逊和谷歌。亚马逊最初的业务为在线电子商务,为支持电子商務系统的高效运行,数十年的时间中,公司积累了庞大的服务器资源,在网络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运维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然亚马逊可以把自己的网站管理得非常好,又有闲置资源,为什么不帮助客户托管网络服务呢?于是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AWS云计算服务,2014年开始AWS正式作为亚马逊的独立业务运营,到2017年底AWS的营收达到1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2%。
  谷歌是另一个代表性案例。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树立了绝对的优势之后,以搜索为底层核心技术,先后推出了可以搜索邮件全文的Gmail邮件系统、可以搜索在线文件全文的Google Docs在线办公软件系统等服务。紧接着收购YouTube,将谷歌的视频搜索流量导入YouTube,大大提高了流量的转化率。最近,谷歌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算法的突破,不断进入自动驾驶等新领域。谷歌多元化战略的成效,在公司市值上的表现是,2017年末,公司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环比增长35%。
  利用新技术打通多维场景 当线上、线下的成本趋同,企业需要打通多维的消费场景。线上适合销售数字产品,如音乐、电影、软件、游戏、图书等,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以低价赢得价格敏感的用户。线下则适合销售品牌感知力强,利润高的产品,以营造差异化为目标,如服装、数码家电、工艺品、轻奢商品、食品、生鲜等。
  进入线下市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设店面,而是利用新技术,提高店面的运营效率。如亚马逊最近开放的Amazon Go线下商店,无需在收银台排队付款。店内的摄像头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顾客和他的亚马逊账户相匹配;遍布店内的传感器,可以精确识别商品RFID标签的信息,以计算顾客购买产品的价格;同时传感器可以追踪商品的运动轨迹,以判断该商品是被顾客带走,从而决定是否对顾客的账户进行扣款。
  Amazon Go与其他便利店的不同在于,支撑Amazon Go运营的软硬件系统是可以快速复制的。新开一个店面,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而不需要像传统便利店那样,招聘、培训大量的员工。同时,店内的传感器,还可以为优化商品品类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动态优化。


  善用后发优势 虽然我国互联网企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高速的成长,颇有赶超美国之势,但不可否认,在核心技术上,我们与美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判断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观察这个行业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参照视角。
  我们统计了2018年第1季度,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中美两国独角兽企业的分布情况(图 5),发现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按需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主要服务于消费市场。而美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软件与服务等领域,主要服务于生产力市场。按照后发优势理论,落后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可以获得超速发展。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引进技术,关注新的增长领域,是一种不错的战略选择。
其他文献
5月12日,为期三天的以“汇智创新,开放共享”为主题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第三次在成都落下帷幕。本次展会设置六大板块,包括对外开放合作、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业创新发展、军民融合、创业项目展示与交易展区。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近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600家,分布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4号馆。其中,位于4号馆的军民融合展区是首次“亮相”于创交会。展会上超过7
期刊
根据新版《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加入WTO以来我国会展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按会展场馆、展会项目、组展企业综合评价(SMI)三大指标,中国十几年间已成长为世界会展业第二大国,然而距离会展强国仍任重道远。未来发展将围绕全方位社会化交往提升会展体验,通过认知机制提高交易效率,通过竞争机制实现创新推广,通过合作机制推进产业升级,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三次产业,助力强国建设。会展业自身也将在
期刊
2月23-24日,2017年UFI亚洲研讨会在新达新加坡会议与博览中心(以下简称“博览中心”)成功举办,2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会展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博览中心以优良的硬件设施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圆满完成本次大会的承办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博览中心行政总裁艾伦·迈德。他表示,地处新加坡这一区域知名会奖目的地是场馆业务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以客户需求为基点驱动服务创新则是博览中心的核心运营理念。  一心专
期刊
导语: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以下简称“SNIEC”)由上海陆家嘴展览发展有限公司与德国展览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成员包括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博览会有限公司、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造。地处会展中心城市的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早已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展览中心之一。  然而在竞争激烈、各地方场馆纷纷拔地而起的今天,SNIEC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为了保持在中国会展业的上游,SN
期刊
6月1日,为期五天的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交易会共达成241个合作项目,意向签约额721.8亿美元,吸引了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7.2万人次客商参展参会,成绩斐然。作为展会的打造者之一,中霖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在会展综合运营中丰富的办会及服务经验,与各方机构和同仁共同打造京交会的各个板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6月1日,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
期刊
2017年5月4日,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簡称ICCA)——会议业最为全球化的组织,最新发布了2016年《全球会议目的地国家及城市排行榜》。成都以一年举办被ICCA认证的国际会议20场,位列中国(内地)城市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ICCA的协会数据库是全球范围内统计和分析国际会议的权威机构之一,它
期刊
4月23日,为期四天的2017年春季房交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房交会共有6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145个楼盘参展,提供商品住房交易展示面积约1077万平方米。展会期间主城区共计成交商品房非住宅建筑面积11.85万平方米,金额11.53亿元。  另外,主城区共成交商品房住房6311套,建筑面积60.22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商品住房成交5252套,建筑面积46.50万平方米;高档低密度住房成交
期刊
全球各地大部分会议中心都有丰富的设施,基本没有太多差别。在关于场馆的定义方面也基本无有差别。同时,各类定义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比之前更加模糊。很多场馆不再仅仅单独举办展览、会议或特别活动,而是挖掘承办各类活动的潜力,适应不断演变的市场需求。  “国际化”的概念也是如此。当前,会展产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关于“国际化”也有一些合理性方面的问题,包括“国际化”有哪些含义,尤其是谈到关于会展中心,“国际化
期刊
最近,苹果手机又成了舆论的焦点,不过却不是因为出了新产品,而是因为打赏分红。此前,苹果对开发者相关文件进行了更新,明确指出:在App内向原创作者的“打赏”,属于“应用内购买”。此举将使得苹果从中提取30%的分成,而接受用户打赏的原创作者或主播的收入将减少。中国一系列App包括今日头条、知乎、映客等,已经在近期改变了其iOS版本的用户赞赏的支付方式,而腾讯微信的回应最为“强硬”,直接取消了打赏功能。
期刊
6月15-1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隆重举办。本届中国软交会由国家商务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承办,并得到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海内外机构的协办支持。本届中国软交会以“新IT,新生态,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中国方舟、华为、香港贸发局等750多家企业机构、政府单位参展,海内外参展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