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日晚,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颁奖典礼在西宁举行。张中臣执导的《最后的告别》斩获最佳剧情长片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评委会荣誉由李俊硕执导的《浊水漂流》摘得,李妍锡凭《一江春水》获得最佳演员奖。在一年一度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一部部新导演的新作品,以各自强烈的作者表达,为国产艺术片爱好者所追捧。
进入第15年,FIRST获奖作品和影展本身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近日,《综艺报》记者专访FIRST青年电影展创始人宋文。除了竞赛和颁奖,FIRST影展近年来拓展了更多板块:训练营、创投会,从剧本阶段为新人新作铺路;实验室,为电影项目和制片公司搭桥,并提供保护;主动放映、平行影展,让FIRST系电影进入高校、艺术馆,走进更多城市,逐渐形成产业闭环。
青年导演转向城市观察
新人新片是FIRST的特色,宋文和他的团队始终把宗旨定位在“推广青年电影人早期作品”。就像“FIRST”的名字一样,影展致力于发现优秀的处女作,并将入选条件放宽至新导演的前三部作品。FIRST先后发掘了忻钰坤、文牧野等知名青年导演,许多小众的优秀影片也以FIRST为起点,进而走进院线。比如,忻钰坤的《心迷宫》《暴裂无声》、张大磊的《八月》、周子阳的《老兽》、蔡成杰的《北方一片苍茫》,以及拿下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大象席地而坐》等。
“今年的参赛影片,对观众来说仍是新颖的体验。相较于传统院线商业大片,这些影片有着极大的差异化,呈现出强烈的作者表达,延续了FIRST多年来的气质。”宋文介绍。随着2021年电影行业的复苏,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征片数量较去年有一定增长,竞赛单元总共收到1053条影片报名,最终进入评审流程的有效报名影片941部。其中,剧情长片增幅达50%,恢复到往年水平;纪录长片增长约12%,短片亦增长超过50%。
谈到今年的参赛作品,宋文表示,往年一些备受关注的导演处女作,如《心迷宫》《北方一片苍茫》等,多为乡村题材;但近几年,青年导演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表达在提升。比如,今年入围竞赛单元的《雨打芭蕉》,聚焦城市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部《故乡异客》,则讲述编剧群体在北京的生活。“很少能看到这么诚恳地反映这个群体的影视作品。”宋文说。
“超短片作品也非常活跃,与去年相比,质量逐步提升。”宋文介绍,2020年FIRST首次设立超短片单元(作品时长不超过五分钟),今年共有23部短片入选,最终7部短片脱颖而出,“它们充分反映了新兴媒介的多元性,创作方式包括AI、VR,甚至有动画和真人结合的实验性作品。”
评委阵容多元
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由演员张艾嘉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会成员包括陈建斌、董劲松、富康、吴文光、周韵等电影人。他们对入围的37部影片进行评审,决出最佳剧情长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10个主竞赛奖项。超短片单元由艺术家曹斐、学者戴锦华、演员黄轩担任评审,他们从入围的23部超短片里评选出年度超短片、评审团大奖等4个独立奖项。“原则上,我们邀请评委的方向是尽量覆盖电影创作的各个领域,并形成差异化,涵盖导演、编剧、演员甚至文学方向。”对于评委人选的选择标准,宋文如是说。
为了扩大影响力,FIRST会邀请明星担任“一号人物”。今年的“一号人物”包括黄晓明、雷佳音、忻钰坤、姚晨;新生代演员春夏、董子健、刘昊然、彭昱畅、文淇则担任“惊人首作推介人”。宋文毫不讳言明星站台对FIRST的传播力度。在他看来,影展就像一座桥梁,能让成熟电影人和新电影人产生更多链接和合作。“让他们彼此认识、交换项目、建立新的创作伙伴关系,是FIRST作为平台的初衷。”
市场亟需类型片
年轻、独立、先锋——FIRST不仅为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提供独立于主流商业市场之外的渠道;也为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开启通往成功的“快速通道”。在產业聚焦和新人扶持方面,隶属于FIRST电影市场的创投会,为新导演提供与行业接触的通道。
7月25日至29日,FIRST电影市场·产业放映连续展映15部入选作品,并同步开启市场嘉宾与片方主创的产业洽谈。18个电影计划在经历初审、剧本评审、提案评审后,其主创抵达西宁公开陈述现场,面对电影市场终审。冯小刚、周迅、王易冰、全勇先、马英力及市场嘉宾代表,于陈述现场进行沟通对话。最终,《夏天的骨头》《及格人生》《百川东到海》《何必呢何毕》等14个电影计划获得现金奖励及制片、发行等支持。
谈及哪类作品更易获得资本青睐,宋文直言,“市场对有表达的类型片、有商业发展可能的剧本,都有迫切需要。”他介绍,去年FIRST创投项目中,最快完成拍摄的是由邵艺辉导演,徐峥、马伊琍主演的《爱情神话》。
宋文建议,青年导演在创作时应方向明确,“每种类型的影片都应该在对应系统里找到话语权。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国际发行市场,那么在创作时,你可以不必拘泥于某个国家的票房回收,因为你的目标可能是60个国家的艺术院线;如果你希望在国内获得高票房,那就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用商业化类型片的包装,走进观众视野。”
定制孵化 培育青年电影人
除了创投会,FIRST的青年训练营和实验室,也为热爱电影的年轻人提供平台和机会。青年训练营邀请电影圈大咖指导青年导演,并为年轻导演提供创作和拍摄的实践机会。今年的训练营导师,云集了郑大圣、曾剑、张寒寺、张琪、赵又廷、周一围等人。不同于往届训练营专注于导演与摄影岗位,今年的训练营首次同期开放导演、摄影、制片、美术、录音五个岗位,从更多角度介入电影创作,也为行业培养更多维度人才。据悉,今年五个岗位共收到766份有效报名,其中导演岗位占比约60%,美术与录音岗位报名人数最少,比例不足6%,这与目前行业内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相符。
FIRST的剧情片、纪录片、短片实验室,作为全年常设的电影项目深耕型平台,直接参与项目孵化。据悉,剧情片实验室首部公映的长片为忻钰坤执导的《暴裂无声》,此外还有葛优、赵薇主演的《两只老虎》。“实验室孵化的特点,是由电影节展作为第三方平台,链接资方和新导演。”在宋文看来,它更像一个“缓冲地带”,“当新导演遇到问题时,实验室可以提供帮助;当资方需要平衡商业与艺术时,实验室也可以介入。”宋文透露,2020年第四期实验室已孵化了10个剧情长片,其中3个已完成先导短片的拍摄,并进入本届影展的电影市场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FIRST首次设立制片人实验室,旨在培育青年电影人的创作能力,并增加更多制片方向的培训,进而让更多高质量电影作品走向市场。宋文表示,电影节展丰富了传统电影教育,未来还将扩大训练营规模,探索线下电影教育模式。此外,FIRST宣布将于今年9月在成都举办平行影展——FIRST成都惊喜影展。该影展专注于类型片的呈现、发掘、探索,将根据影片类别和观众群体,举办近10个单元影片展映活动。
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获奖名单
最佳剧情长片
张中臣《最后的告别》
最佳导演
张中臣《最后的告别》
最佳演员
李妍锡《一江春水》
最佳艺术探索
刘新竹、郑陆心源《她房间里的云》
最佳电影文本
闫冰、陈至诚《雨打芭蕉》
最佳纪录片
空缺
评委会荣誉
李俊硕《浊水漂流》
一种立场
超凡《一个人的葬礼》
最佳短片
蔡源青、黄厚植《木官木才》
特别提及
杨潇《欢墟》
最佳实验短片
陈莲华《白露》
进入第15年,FIRST获奖作品和影展本身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近日,《综艺报》记者专访FIRST青年电影展创始人宋文。除了竞赛和颁奖,FIRST影展近年来拓展了更多板块:训练营、创投会,从剧本阶段为新人新作铺路;实验室,为电影项目和制片公司搭桥,并提供保护;主动放映、平行影展,让FIRST系电影进入高校、艺术馆,走进更多城市,逐渐形成产业闭环。
青年导演转向城市观察
新人新片是FIRST的特色,宋文和他的团队始终把宗旨定位在“推广青年电影人早期作品”。就像“FIRST”的名字一样,影展致力于发现优秀的处女作,并将入选条件放宽至新导演的前三部作品。FIRST先后发掘了忻钰坤、文牧野等知名青年导演,许多小众的优秀影片也以FIRST为起点,进而走进院线。比如,忻钰坤的《心迷宫》《暴裂无声》、张大磊的《八月》、周子阳的《老兽》、蔡成杰的《北方一片苍茫》,以及拿下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大象席地而坐》等。
“今年的参赛影片,对观众来说仍是新颖的体验。相较于传统院线商业大片,这些影片有着极大的差异化,呈现出强烈的作者表达,延续了FIRST多年来的气质。”宋文介绍。随着2021年电影行业的复苏,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征片数量较去年有一定增长,竞赛单元总共收到1053条影片报名,最终进入评审流程的有效报名影片941部。其中,剧情长片增幅达50%,恢复到往年水平;纪录长片增长约12%,短片亦增长超过50%。
谈到今年的参赛作品,宋文表示,往年一些备受关注的导演处女作,如《心迷宫》《北方一片苍茫》等,多为乡村题材;但近几年,青年导演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表达在提升。比如,今年入围竞赛单元的《雨打芭蕉》,聚焦城市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部《故乡异客》,则讲述编剧群体在北京的生活。“很少能看到这么诚恳地反映这个群体的影视作品。”宋文说。
“超短片作品也非常活跃,与去年相比,质量逐步提升。”宋文介绍,2020年FIRST首次设立超短片单元(作品时长不超过五分钟),今年共有23部短片入选,最终7部短片脱颖而出,“它们充分反映了新兴媒介的多元性,创作方式包括AI、VR,甚至有动画和真人结合的实验性作品。”
评委阵容多元
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由演员张艾嘉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会成员包括陈建斌、董劲松、富康、吴文光、周韵等电影人。他们对入围的37部影片进行评审,决出最佳剧情长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10个主竞赛奖项。超短片单元由艺术家曹斐、学者戴锦华、演员黄轩担任评审,他们从入围的23部超短片里评选出年度超短片、评审团大奖等4个独立奖项。“原则上,我们邀请评委的方向是尽量覆盖电影创作的各个领域,并形成差异化,涵盖导演、编剧、演员甚至文学方向。”对于评委人选的选择标准,宋文如是说。
为了扩大影响力,FIRST会邀请明星担任“一号人物”。今年的“一号人物”包括黄晓明、雷佳音、忻钰坤、姚晨;新生代演员春夏、董子健、刘昊然、彭昱畅、文淇则担任“惊人首作推介人”。宋文毫不讳言明星站台对FIRST的传播力度。在他看来,影展就像一座桥梁,能让成熟电影人和新电影人产生更多链接和合作。“让他们彼此认识、交换项目、建立新的创作伙伴关系,是FIRST作为平台的初衷。”
市场亟需类型片
年轻、独立、先锋——FIRST不仅为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提供独立于主流商业市场之外的渠道;也为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开启通往成功的“快速通道”。在產业聚焦和新人扶持方面,隶属于FIRST电影市场的创投会,为新导演提供与行业接触的通道。
7月25日至29日,FIRST电影市场·产业放映连续展映15部入选作品,并同步开启市场嘉宾与片方主创的产业洽谈。18个电影计划在经历初审、剧本评审、提案评审后,其主创抵达西宁公开陈述现场,面对电影市场终审。冯小刚、周迅、王易冰、全勇先、马英力及市场嘉宾代表,于陈述现场进行沟通对话。最终,《夏天的骨头》《及格人生》《百川东到海》《何必呢何毕》等14个电影计划获得现金奖励及制片、发行等支持。
谈及哪类作品更易获得资本青睐,宋文直言,“市场对有表达的类型片、有商业发展可能的剧本,都有迫切需要。”他介绍,去年FIRST创投项目中,最快完成拍摄的是由邵艺辉导演,徐峥、马伊琍主演的《爱情神话》。
宋文建议,青年导演在创作时应方向明确,“每种类型的影片都应该在对应系统里找到话语权。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国际发行市场,那么在创作时,你可以不必拘泥于某个国家的票房回收,因为你的目标可能是60个国家的艺术院线;如果你希望在国内获得高票房,那就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用商业化类型片的包装,走进观众视野。”
定制孵化 培育青年电影人
除了创投会,FIRST的青年训练营和实验室,也为热爱电影的年轻人提供平台和机会。青年训练营邀请电影圈大咖指导青年导演,并为年轻导演提供创作和拍摄的实践机会。今年的训练营导师,云集了郑大圣、曾剑、张寒寺、张琪、赵又廷、周一围等人。不同于往届训练营专注于导演与摄影岗位,今年的训练营首次同期开放导演、摄影、制片、美术、录音五个岗位,从更多角度介入电影创作,也为行业培养更多维度人才。据悉,今年五个岗位共收到766份有效报名,其中导演岗位占比约60%,美术与录音岗位报名人数最少,比例不足6%,这与目前行业内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相符。
FIRST的剧情片、纪录片、短片实验室,作为全年常设的电影项目深耕型平台,直接参与项目孵化。据悉,剧情片实验室首部公映的长片为忻钰坤执导的《暴裂无声》,此外还有葛优、赵薇主演的《两只老虎》。“实验室孵化的特点,是由电影节展作为第三方平台,链接资方和新导演。”在宋文看来,它更像一个“缓冲地带”,“当新导演遇到问题时,实验室可以提供帮助;当资方需要平衡商业与艺术时,实验室也可以介入。”宋文透露,2020年第四期实验室已孵化了10个剧情长片,其中3个已完成先导短片的拍摄,并进入本届影展的电影市场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FIRST首次设立制片人实验室,旨在培育青年电影人的创作能力,并增加更多制片方向的培训,进而让更多高质量电影作品走向市场。宋文表示,电影节展丰富了传统电影教育,未来还将扩大训练营规模,探索线下电影教育模式。此外,FIRST宣布将于今年9月在成都举办平行影展——FIRST成都惊喜影展。该影展专注于类型片的呈现、发掘、探索,将根据影片类别和观众群体,举办近10个单元影片展映活动。
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获奖名单
最佳剧情长片
张中臣《最后的告别》
最佳导演
张中臣《最后的告别》
最佳演员
李妍锡《一江春水》
最佳艺术探索
刘新竹、郑陆心源《她房间里的云》
最佳电影文本
闫冰、陈至诚《雨打芭蕉》
最佳纪录片
空缺
评委会荣誉
李俊硕《浊水漂流》
一种立场
超凡《一个人的葬礼》
最佳短片
蔡源青、黄厚植《木官木才》
特别提及
杨潇《欢墟》
最佳实验短片
陈莲华《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