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ec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向着预定目标发展,宏观调控效果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某些领域和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控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遏制;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05~2006年中国宏观发展将呈以下特点:
  1.GDP增长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特点。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达9.8%。如果2006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在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但仍可保持在9%左右。
  2.农业和农村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加,农业各行业运行平稳。由于加强了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落实,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速度取得了5%的好成绩,2006年仍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投资增速趋于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5年达到88604亿元,实际增长率为25.7%,名义增长率为27.6%;2006年预计将达到103060亿元,实际增长率为17.4%,名义增长率为19.7%。值得注意的是,连续多年投资增幅明显高于GDP增幅的状况,使得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持续攀升,2005年这一比例超过了55%,2006年可能接近60%,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居民消费增长平稳,增幅有所加快,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加强。与前几年相比,2005~2006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速将有所提高,成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61489亿元;实际增长率为12.9%,名义增长率14%,为近年来最高水平。2006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68170亿元,实际增长率为10.6%,名义增长率为12.0%。
  5.对外贸易活跃,外贸总量持续扩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大幅增长。2005年全年进出口增长势头仍十分强劲,特别是出口保持着相对很高的增速,使得对外贸易顺差创记录地超过1000亿美元。2005年进口总额为6601亿美元,增速为17.6%,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增速为28.4%;2006年受人民币升值及其他因素影响,出口增长将有所减缓,外贸顺差有所下降,进出口增速预计分别为16.2%和12.6%。
  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价格水平上涨压力有所减缓。2005年中国宏观调控在减缓价格上涨压力方面效果明显,各项价格指数,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都从2004年的水平逐渐下降,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上。2005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约为0.9%,消费价格指数年变动率约为1.9%。预计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为1.2%,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为2.1%。但需引起关注的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率仍然相对较高。反映一般价格水平的GDP减缩因子在2005年的变动率为3.4%,明显高于消费价格水平。
  7.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特别是煤电油运矛盾不同程度有所缓解。
  总的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在2006年仍将继续保持在较高增长水平上,但仍须密切注视国内外各种尚存和新出现的不利因素可能对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目前存在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和收入分配差距趋大问题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
  
  2005-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水平
  
  2005年,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速。2005年扣除价格增长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同比实际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04元,同比实际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89亿元,同比实际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了GDP的增速。
  截至200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与此同时,2005年政府继续加大了对城镇困难家庭的扶持力度,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增至160多亿元,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人员增至2300多万人。
  但上学难、看病难已成为目前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国家多次强调,预算内教育经费要达到GDP的4%,近年来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但到20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只是GDP的3.26%。卫生医疗经费的公共投入更少,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中,财政拨款只占不到13%,而且这些教育和医疗公共资源的配置又严重失衡,农村教育和医疗投入严重短缺,还引出不少公共服务事业“创收”机制带来的行为扭曲。近年来,一些学校(包括一些义务教育学校)的择校赞助费飞涨。一些医院把创收责任与医护人员的收入挂钩,层层分解落实,造成一些医生不是根据患者病情而是根据药品价格提成比例开药,这不仅加重了消费者负担,扭曲了消费结构,而且使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几倍于家庭收入的平均增长,使国家预算内医疗经费的增长大大快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更使国有单位的医疗支出大大超出单位财政的医疗预算。2004年对45个县教育经费的审计,涉及教育乱收费4.5亿元,县均1000万元。1990~2004年,全国综合医院的门诊费用上涨了约11倍、住院费用上涨了约9倍,而同期城乡居民收入仅上涨了约6倍和4倍多。调查表明,1993~2003年中国居民患病后因经济困难未就诊者比重,已从5.2%升至18.7%。公共服务领域运行机制改革问题,已到了须认真严肃对待的时候了。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减少贫困仍是一项迫切任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至目前的约2500万人,其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也从1/4降至1/20,农村贫困线也从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提高到637元。但如果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购买力平价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农村还存在约7500万贫困人口(大体相当于目前农村的贫困人口加上低收入人口)。而且,近年来城镇生活困难人口居高不下,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低于人均收入平均线1/2的“相对贫困人口”,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群体的庞大,并没有明显快速降低。在子女教育需求和健康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子女教育费用和医疗价格快速上升,农村家庭因灾、因学、因病致贫和返贫情况更加突出。在新世纪,根据新的减贫目标实施新的减贫计划,是缩小收入差距、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内需和实现社会和谐的一项重大任务。
  
  2005—2006中国就业问题
  
  2005年,中国通过实施积极扩大就业的政策,就业形势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就业岗位紧张局面有所缓解。2005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970万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05年,中央财政在保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资金规模不变的同时,增加了再就业专项补助资金26亿元,使两项资金总量达209亿元?穴包括小额贷款贴息?雪。
  就业紧张局面在老工业基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这主要是由于老工业基地原材料工业的恢复景气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而且随着就业培训工作的加强,失业下岗职工的自主择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呈积极态势,全国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1.2亿,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
  目前,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过程中,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重点人群是:体制转轨遗留下来的下岗失业人员、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城镇新增劳动力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等。
  2006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由于国民经济的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改革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近0.4%的就业增长,但目前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近几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实际只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00多万人。劳动力的总量供给仍处于增长时期,按照中位方案预测,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16年前后。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所产生的富余人员也要求继续增加再就业岗位。农业劳动力也存在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就业总体紧张的状况短期内肯定难以彻底扭转。
  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一些新变化,同时也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部分企业劳动关系的紧张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劳动力供给上的结构性短缺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将主要表现为:(1)地区性短缺,在劳动力需求大的快速发展地区和产业集群区域,劳动力短缺现象更加普遍;(2)技术岗位性短缺,中等技工和高等技工存在很大缺口;(3)年龄岗位性短缺,25岁以下的青工短缺情况比较突出;(4)性别岗位性短缺,青年女工的短缺越来越普遍。
  此外,在过去的国有企业40—50岁的下岗失业人员陆续进入退休养老体制后,由缺乏工作经验和劳动技术的年轻人员构成的“新失业人群”,越来越成为就业工作的新难点。
  
  2005—2006中国人口问题
  
  近年来,中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就,使得经济增长的财富可更多地用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从19.7‰降至12.2‰,死亡率从6.7‰降至6.4‰,自然增长率从近20‰降至不足6‰。中国每年净增人口数也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600万人、90年代的约1200多万人,减少至目前的700多万人。这使得中国在GDP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GDP和人均生活水平也得到更快的提高。人口净增数的减少、社会总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加老年负担系数)的下降、劳动力的充足供给、人口结构调整和人口素质提高的巨大潜力,使得中国面临历史上少有的人口机遇。
  由于生活条件改善、教育水平提高、社会流动加快、孩子抚养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口出生率和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较快。近两年来,全国普通小学每年减少3万多所,小学招生人数每年减少70~80万。而与此同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上,而且目前仍以每年3%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在此发展趋势下,市场需求会发生很大变化,与孩子相联系的玩具、食品、服装、图书、教育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会感受到需求变化的挑战,而老年旅游、老年保健、老年照顾等方面的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当前,在继续控制人口总量和维持低生育水平的同时,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人口形势的新挑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将从无限供给转向总量供大于求与结构性短缺的并存,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要求更加紧迫,人口老龄化水平与福利水平的矛盾以及人口“未富先老”的问题更加突出,城市家庭代际结构从金字塔型向倒金字塔型的转变对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提出挑战,等等。
  
  2005-200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为此,从2005年起中央启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
  中央原本决定,从2004开始,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只用了两年时间,到2005年底,全国已完成了全部取消农业税的任务。200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又在粮食价格较低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增长了近6%,这是非常不易的,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继2004年之后的第二个高增长年份。
  与此同时,中央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的发展。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合作医疗保费平均每个农民3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分别承担10元)的基础上,中央又增加了10元直接补助。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已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2.25亿农民,其中有1.63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2.6%,全国共补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19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达50.38亿元。在教育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免除书本费的家庭贫困学生从2004年的2400万名增至2005年的3000万名,对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约1600万农村孩子免除了书本费和杂费,小学生平均免除书本费、杂费为200元,初中生为340元。在养老方面,扩大对农村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老人发放补贴的试点范围。在社会福利方面,积极进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在土地征用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更加妥善地处理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安置。在农村基础建设方面,提高农村使用洁净水和通电、通气、通柏油路的普及率等。
  2006年,中国将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速度,农村面貌总体上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趋势将会逐步得到扭转和改变。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对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要求缩小城乡差距,更因为中国持续的快速增长需要庞大的内需市场作支撑,而不解决如何让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的问题,内需不足就难以解决。中国城市经济积聚的力量,也越来越具有了向乡村发散和辐射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要求:“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可见,传统的“手把手”“一刀切”式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文章针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途径与创新策略展开思考与实践,尝试让学生在“写实事”“抒真情”“发实感”“述灼见”的过程中,开展个性化写作,希望以开展个性化教学为契机,促进学生的个性
编者按:  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宣言》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准则、科学的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诠释了科学理念。《宣言》指出,在变革、创新与发展的时代,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物质力量,也来自科学理念作为先进文化的精神力量。《宣言》倡议科技界广大同仁共同践行正确的科学理念,承担起科
3月2日,敬爱的吴老永远离开了我们。十几天来,吴老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吴老仍在我们身边,那慈祥的目光仍在凝视着我们、关注着我们。吴老的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也使我们九三学社失去了一位杰出领导人。今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在这里召开追思会,缅怀吴老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点点滴滴,追忆吴老的爱国情怀和崇高风范,既是寄托我们的哀思,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吴老等前辈的遗志,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生活活水,让学生灵动、有趣地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独特、真切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活水;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法  一、 引言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伴随任务和目的,学生按部就班地听从教师的
摘 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然而如何能做到高效实验使科学实验能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一把利刃,那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处理教材,敢于质疑,善于围绕实验目标设计更直观、有效的实验方能让课堂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焕发光彩。  关键词:直观可视;创新;改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整个中国为之震颤。  一时间,救灾成了整个中国的最强音。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国家级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地震灾情。人民子弟兵、救援队争分夺秒地向灾区进发。温家宝总理在灾难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即赶赴灾区,亲临现场查看灾情,部署救灾,抚慰灾民。全国人民,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踊跃捐款、捐物、献血,每一个公民都负起了力所
出乎意料,朱镕基也出书了。9月2日,我第一时间到书店买来《朱镕基答记者问》,并在扉页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标明购书时间地点——平常我买书没有这样的动作,因为喜欢老朱,所以才这么做。  当然喜欢朱镕基。我是新闻人,他当总理时,我关注他每一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那确是很重要的节目,收视率绝对很高的。中国总理答记者问的精彩一页,就是在朱镕基手上开创的。本书不仅收录了他五次在全国人大会议
强世功的《惩罚与法治——当代法治的兴起(1976~1981)》(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截取了1976~1981年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来进行法治叙事。“文革”结束后,中国开始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这是一个从政治话语向法治话语转变,从斗争手段向法律技术转变的过程。国家治理目标和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  “文革”通行的惩罚方式是批斗会,发动群众斗群众,“反动分子”被五花大绑,被强行向革命群众低头
中世纪的故事大王乔叟老爷子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倒霉的教士跟班,他受了教士蛊惑,一起鼓捣炼金术,结果七年下来闹了个血本无归,郁闷无比的小跟班抱怨道:    这捉摸不透的学问真是害人,  使我不论到哪里都不名一文;  说真的,我还为此借了很多钱,  直到今天,这些钱我还没有还,  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没法还清——  但愿每个人能汲取我的教训!  谁若把他的命运押在那上面,  而且不回头,那他不可
【编者按】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本刊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前所长、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就“五四”精神、启蒙、民主、科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民主与科学:资老师,近年来您对“五四”启蒙谈了不少看法,为什么会如此关注“五四”的话题?  资中筠:我对“五四”的思考主要还是从近年来的争论来的。我原以为“五四”已经是一个有定论的问题了,没想到后来发现这里面有好多好多争论,促使我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