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计师的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极为重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维护自己的独立性,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是会计行业自身建设的根本之策。
如何重塑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那么会计诚信是什么呢?
朱镕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对会计诚信作了最好的诠释,即根据原始凭证按会计准则、原则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审计等。朱镕基总理绝少题词,这是国人共知的。但他却破例先后三次为中国新成立的三个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校训,而三次题字竟是同样的内容:不做假账,可见对会计界的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不做假账说到底就是会计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诚信是会计行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时代发展潮流对会计界的新要求。
一、不诚信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过去的一年,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假账丑闻,安然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制药等一系列的大公司也都由于财务欺诈而陷入财务困境,在牛背上做惯了的纽约股市,也因一连串事件的拖累,股市跌到了四年以来的最低点。
(二)危害投资者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在国际会计师大会开幕的前几天,原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乾,由于提供了虚假的财务报告,被依法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以5万元的罚款,一同被判刑的还有原郑州百文公司总经理和财务处的主任,这是被处罚的最好例子。
(四)腐蚀了政府,损害政府形象
假账构成了对党和政府一直倡导的实事求是作风和原则的挑战,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公信力。
二、不诚信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优胜劣汰,经济上的弱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执行对于强者有利的诚信原则,若获得相同的利益,付出的成本将远远大于经济上的强者付出的成本。他们为了生存或者改善竞争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采用不诚信的办法,才能完成原始积累或摆脱困境。
(二)利益驱使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资本论》第一卷第839页)。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惟利是图的道路,就会不择手段,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账,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来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社会道德秩序失衡
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忠诚”为核心的道德传统在动摇,而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又尚未确立。在这种状态下,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会计师很容易陷入迷茫与彷徨之中,个别会计师缺少自我约束,不再重视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转而追求特权和权钱交易,放纵自己,对职业不负责、对社会无信。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就难以避免会计服务市场道德秩序的混乱、失衡,甚至道德的无政府状态。
(四)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加上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给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五)处罚不力
《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不仅威慑力不足,反倒起了“鼓动”作用。
三、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的哲理深入人心。
会计诚信的关键是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的支配权,因此他们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二)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建立从业人员个人的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建立信用档案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目前,我们的信用档案还是空白。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便查阅,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诚信意识。
(四)加大处罚力度
据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7月30日在白宫签署了公司改革法案,从而使打击公司欺诈活动、加强对财会业实行监管的措施变成了法律。这项新法案出台的直接原因是近来美国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曝光,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信用危机。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司财务欺诈人员实行刑事惩罚;设立一个独立委员会来监督会计公司:限制会计公司为被其审计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禁止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提供个人贷款;同时针对金融分析人员做出一些新规定以防止产生利益冲突。
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的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在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公平、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会计作为世界经济通用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诚信是会计的灵魂,是一个行业最为可贵的金子般的品质,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正像阿基米德所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赋予会计行业诚信,重塑会计诚信形象,必将迎来经济世界的崭新时代。
(作者单位:青岛开发区柳花泊办事处财政所)
编辑/杨同玉
如何重塑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那么会计诚信是什么呢?
朱镕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对会计诚信作了最好的诠释,即根据原始凭证按会计准则、原则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审计等。朱镕基总理绝少题词,这是国人共知的。但他却破例先后三次为中国新成立的三个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校训,而三次题字竟是同样的内容:不做假账,可见对会计界的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不做假账说到底就是会计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诚信是会计行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时代发展潮流对会计界的新要求。
一、不诚信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过去的一年,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假账丑闻,安然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制药等一系列的大公司也都由于财务欺诈而陷入财务困境,在牛背上做惯了的纽约股市,也因一连串事件的拖累,股市跌到了四年以来的最低点。
(二)危害投资者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在国际会计师大会开幕的前几天,原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乾,由于提供了虚假的财务报告,被依法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以5万元的罚款,一同被判刑的还有原郑州百文公司总经理和财务处的主任,这是被处罚的最好例子。
(四)腐蚀了政府,损害政府形象
假账构成了对党和政府一直倡导的实事求是作风和原则的挑战,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公信力。
二、不诚信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优胜劣汰,经济上的弱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执行对于强者有利的诚信原则,若获得相同的利益,付出的成本将远远大于经济上的强者付出的成本。他们为了生存或者改善竞争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采用不诚信的办法,才能完成原始积累或摆脱困境。
(二)利益驱使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资本论》第一卷第839页)。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惟利是图的道路,就会不择手段,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账,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来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社会道德秩序失衡
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忠诚”为核心的道德传统在动摇,而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又尚未确立。在这种状态下,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会计师很容易陷入迷茫与彷徨之中,个别会计师缺少自我约束,不再重视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转而追求特权和权钱交易,放纵自己,对职业不负责、对社会无信。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就难以避免会计服务市场道德秩序的混乱、失衡,甚至道德的无政府状态。
(四)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加上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给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五)处罚不力
《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不仅威慑力不足,反倒起了“鼓动”作用。
三、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的哲理深入人心。
会计诚信的关键是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的支配权,因此他们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二)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建立从业人员个人的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建立信用档案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目前,我们的信用档案还是空白。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便查阅,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诚信意识。
(四)加大处罚力度
据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7月30日在白宫签署了公司改革法案,从而使打击公司欺诈活动、加强对财会业实行监管的措施变成了法律。这项新法案出台的直接原因是近来美国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曝光,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信用危机。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司财务欺诈人员实行刑事惩罚;设立一个独立委员会来监督会计公司:限制会计公司为被其审计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禁止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提供个人贷款;同时针对金融分析人员做出一些新规定以防止产生利益冲突。
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的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在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公平、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会计作为世界经济通用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诚信是会计的灵魂,是一个行业最为可贵的金子般的品质,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正像阿基米德所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赋予会计行业诚信,重塑会计诚信形象,必将迎来经济世界的崭新时代。
(作者单位:青岛开发区柳花泊办事处财政所)
编辑/杨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