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方法欠缺灵活;教学手段不够丰富;考核方法比较单一。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改革《经济法》课程教学,加强《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改革《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关键词】 《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11-01
  
  1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弊端。《经济法》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实践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对《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再审视。
  2 《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
  经过调研分析和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经济法》教学现状如下:
  2.1 《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安排不够合理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承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2.3 教学方法欠缺灵活
  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讲授的多,学生练习的少。由于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的多,教师无法有效的在短期内使学习者进入《经济法》的学习情境,往往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低落,处于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对一门从未学过,且处处遇到法学专有术语的学科产生十足兴趣,则更加困难。另外,《经济法》属于法学体系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猎很广,讲授者既需要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需要熟悉经济学的知识。《经济法》教学如果由欠缺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由于授课者本身欠缺实际的经济法规训练,往往把《经济法》教授成单纯的法律条文解释学也就不足为奇,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了。
  2.4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一本课本、一本笔记本,教师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且偏重于理论部分,学生采用的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应试学习方法,处于一种盲目跟从的地位,缺乏自主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甚至高分低能。转
  2.5 考核方法比较单一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考核方法侧重于对相关经济法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反映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 《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加强《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异。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
  3.2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8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40学时左右课时;对于函授和干部培训班的学生应在授课时数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力求做到课时少,内容精,通俗易懂。
  3.3 改革《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3.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保持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教学手段更为丰富科学,教学进程更具针对性和直观性,这有利于教材内容精练处理,去粗取精,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充分地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有助于实施案例教学,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入、演示一些录自“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电视节目中的案例来具体分析,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5 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56-0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自己的课堂,有的时候我很惭愧,也很无奈,尤其下午的课,常常有学生在跟睡神作殊死搏斗,看着他们善良惶惑的样子,我不知道在那一刻谁错了?!在荧屏闪电的时代,多少科技娱乐产品使学生忙的不亦乐呼,那里有功夫去通过文字寻找我们已经遗失的美丽与感动,他们没有语文素养的积累,又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蕴涵特殊的艺术价值,因此作为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者,我们有必要把中国传统图案有机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符合国人需求的、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室内设计。  【关键词】 传统图案;室内设计;运用;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01-02    当今社
期刊
【摘要】本文从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以富阳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富阳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产品差异小,进入和退出壁垒对产业的作用不大,需要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平稳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 富阳; 体育用品制造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中学生主体、社会媒体信息量的增加、高中化学教材自身特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中化学阅读障碍成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能解决各个年级段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新课程; 阅读障碍;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
期刊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研究并探讨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品质为切入点,着重探讨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因此,实现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首要任务是:制订全面、具体、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将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制定;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44-01    1 教学目标如何制订  制订教
期刊
【摘要】随着儿童启蒙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兴起,幼师的英语课程已成为重要的必修课程。幼师这一特殊职业,对儿童早期教育与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幼师的职业特征,提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些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自身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幼师英语教学; 困境;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58-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57-01    2010年的高考是陕西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自主命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高考命题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推行新课改的力度与深度,为了更全面地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需要反思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实施。(本文所涉及的题号均为2
期刊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实习目标的实现。本文客观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54-02   
期刊
【摘要】 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在传达原诗信息意义之上,一定要保持诗的意境。本文在英美新批评所倡导的细读法的理论前提下,以《静夜思》为例从两个方面——意义单位层面和音韵层面,来解析译文并探讨诗歌翻译的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07-02    欣赏诗歌是对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乃至一种文化最深入最本质的理解,随着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