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葬形制初探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zh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灿烂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了经典的历史故事和不朽的文化印迹。其中,古墓葬是比较特殊的历史见证物,在封建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墓葬形制的演变更是可以作为断代研究的直接依据,其发展变化也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情况。因此,对古墓葬形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墓葬形制;随葬品;生产方式
  古墓葬包括墓坑、墓地、葬式、葬具、随葬器物等,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对死者进行埋葬的遗迹。目前我国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墓葬,且分布广泛,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有420处(截至2019年第八批)。从1990年开始评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就有大量的墓葬群,2015年11月,在江西南昌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规格之高更是震惊了考古界。如何在考古发掘的现实环境下正确判断古墓葬年代、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对出土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做出科学合理的发掘报告等。这就需要考古人员对墓葬形制具有深入的研究。
  1 古墓葬形制的演变进程
  石器时代多为土坑墓,并且从公共墓葬渐渐转为单人墓葬。但此时还未出现严格的等级差异,仅仅氏族首领和宗教领袖的墓中玉器的随葬数量稍多一些。墓葬的形制也很单一,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的土坑墓葬。
  自商周开始,墓葬形制就出现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划分。统治阶层的墓葬规模巨大,如河南安阳的商王陵墓、侯家庄的亚字形墓,其规模是一般的贵族和平民墓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一般平民或貴族墓2~20平方米不等,规模也是根据身份地位的划分)。而在葬式上,统治阶级的墓葬已经出现了棺椁的形制,即用木材做成椁室,放置在木棺四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一时期,统治阶级的墓葬在地面上开始建筑坟丘,形状各异,有的高十几米,有的大型墓葬甚至设有腰坑。规模较大有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设在丘陵地区的岩石中,也是为了对墓葬起到加固的作用。还有一些墓葬甚至科学地添置了木炭加以防潮。由此可见,当时的墓葬已经开始转而专注棺室的内部结构,注重墓室的保存。
  秦汉以后的墓葬形制更为复杂,多用砖和石料筑成墓室,形制上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西汉之后,建筑物开始用砖,砖室墓的建造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居住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汉代人追求“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尤其到了西汉中后期,砖室墓大量盛行。提到秦汉时期的墓葬,不得不提及黄肠题凑,它是流行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特殊葬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以及帝王特许的一些王公宠臣。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肠题凑葬制在西汉初开始出现,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黄肠题凑的使用也可以保护棺木不受损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对于棺室的内部装饰的要求更高,具体是在借鉴两汉砖室墓内部装饰风格的基础上,向画像砖转移,亦即是在棺室内部壁面用砖摆成大幅浮雕花纹,存在这种特征的原因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导致当时的人们对于屏风等家居装饰更加偏爱,进而对墓室的陈设方式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唐宋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古建筑发展成熟,中国建筑中斗拱技术的完善也直接影响了地下墓室的建造,当时的砖室墓中大量出现了仿木结构,融入槛柱、斗拱、额枋、藻井等元素。
  北宋中后期,仿木结构日臻成熟,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为装饰,内容多为日常生活的缩影。
  明清时期,壁画墓不再盛行,墓葬也多刻有碑文,易于辨识,墓葬也由土坑墓、砖室墓转为灰沙墓。明清时期墓葬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采用民间石雕文化。石雕内容体现了不同风格的社会民俗,反映了民间工艺的发展状况,是弥足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互融合的经典代表。如墓志铭,翔实地记载了墓主的姓名、籍贯,事迹、仕宦、婚姻、亲友、丧葬等,其中更不乏出自大家之作。明清时期提倡薄葬,在随葬品逐渐大量减少的同时,在墓场的营造中更多地体现出古风民情。这一时期,帝皇陵寝的建造达到了巅峰,符合中国封建制度和等级观念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最高的丧葬规格。明清帝陵的建造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高规格的建筑技术和规划理念体现了中国持续了五百年的权力观及世界观。
  2 随葬器物的发展变化
  石器时代,氏族首领占据着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源和财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资源匮乏,因此一般平民墓中随葬器物甚少,一些小型的墓葬中甚至没有任何的随葬品,即便有也主要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主。到了新石器时代也仅一些氏族首领和贵族的墓葬中有随葬的玉器。
  夏商周时期,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我国开始进入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统治,也是从此开始,历代的帝王都开始建立陵寝。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商后期盘庚迁都以后的帝王都安葬在洹水以北武官村与侯家庄一带。夏商时期非常盛行人牲和人殉,这是极为惨无人道的一种随葬制度。人牲是把人杀死后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主要是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殉葬的人,包括陪臣、妻妾、侍卫、仆人等。此外,商代随葬品种类繁多,有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白陶、工具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后母戊大方鼎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春秋时期,据《周礼·春官·基大夫》载,不论公墓还是邦墓,每个人安葬都要按照礼制规定次序来排列,有严格的规定和安放位置方面的要求。但那时候战事连连,因而很少有商周时期的大型陵寝,墓葬大多简化,陪葬品多为玉器、金银器、青铜器、泥烧器。著名的鸿山贵族墓地处于越国最强盛的越王勾践时期,出土文物丰富,等级差别明显,对越文化及越国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秦汉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奉行的是“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逐渐取消了人殉这一残酷的陪葬制度,这是古代墓葬制度的一次重大进步。但是厚葬之风日盛,专供随葬的模型也大量出现,被称为“明器”,又叫“冥器”。随葬品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也为日后研究秦汉生活实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材料。著名的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和真人真马差不多,并且颜色各异,造型不同,还有随葬铜车马、铜俑,其规模宏大堪称世界奇迹。这一时期,随葬器物种类繁多,其中葬玉在随葬的玉器中相当普遍,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窍塞、七窍玉、玉枕、玄璧和镶玉棺、玉璜、玉璧等。古人认为玉器有特殊的功效,将玉覆于人体各部位可以保护尸体不至腐朽,寄托了向死而生的美好祝愿。此时期青铜器逐渐减少,漆器则大量增加,另外玉器、铁器、木器等的制作工艺也有了极大的进步。汉墓中随葬的一大特色就是漆器,汉代漆器的适用范围甚广。考古资料表明,西汉时期是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出土漆器700多件。①   魏晋南北朝的随葬制度大多承袭汉代,历经汉末的战乱,墓室的规模和格局当然也有所差别,尤其统治阶级的墓葬规格比汉代有所下降。这一时期的随葬品以瓷器为主,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除了继续使用汉代流行的仓、灶、井、磨等陶制模型和家禽、家畜等陶制品形象外,贵族官僚阶级墓中还随葬各种陶俑。因时代的差异,这一时期的陶俑有明显的军事性质,除了男女侍者以外,还包括仪仗俑、武士、步卒、吹鼓手等,有些墓中出土的仪仗俑有数百件之多。
  唐宋时期的一些墓葬中又出现了腰坑,随葬品多是具有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铜鼓、双耳罐、买地券等。比较奇特的有彭山虞公著夫妇合葬墓腰坑前用铜钱摆出“千年万岁”的字样;华蓥安丙家族墓的腰坑内用金、银、铜币摆成八卦图案。到了唐末,除了随葬有比较常见的三彩陶器外,也随葬一些神怪俑,这也与当时的丧葬理念相符合,代表驱邪避灾的意思。腰坑在唐末五代多出现在皇室宗族墓葬中,但到了宋代,腰坑在各个阶层的墓葬中广泛使用,坑内多放置日常用品。②
  明清时期的丧葬礼仪更加复杂,不仅隆重烦琐,而且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明清时期的帝陵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随葬品数量众多,虽然经过多个朝代的演变,剔除了一些陋习,但是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厚葬之风仍然盛行,仅仅在随葬品上出现差异而丧葬理念从上至下都是空前一致。
  3 古墓葬形制与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墓葬建筑作为典型的一种建筑形式,其风格的发展演进始终和人们生活的建筑形式存在很大的关联,揭示出一个时代的生产力会影响当时的建筑技术,进而对人们的墓葬形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存的古建筑越来越少,但是底下墓葬建筑还依然存在,从而为研究古代各时期建筑特征和演进趋势提供了很多证据。①
  墓葬形制与生产方式的这一关系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哲学定律的。生产方式又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3.1 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墓葬形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生产关系的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主要作用。
  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和王公贵族占据着大量的生产资料。在奴隶社会,奴隶甚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因而在生产过程中毫无地位可言。到了封建社会,即使农民有了一定的土地,但是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至于生产资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关系,都由地主阶级占有,因而反映在各自的墓葬规格中,就是统治阶层的墓葬形制往往规格高、设计复杂、随葬品众多,而被统治阶级则相对单一,随葬品甚少,甚至没有随葬品。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墓葬形制都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地上建筑。
  3.2 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顾名思义,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能力,是人们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基本条件。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以生产工具为主要劳动材料,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改造对象,以及拥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此外,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凡是物质的东西都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古代社会里,仍然是统治阶级占据着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接受相對高级的教育和训练,因而他们那个阶层的生产力自然先进,并且影响着被统治阶级的生产力水平。
  4 结语
  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墓葬形制都是符合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划分和阶级理念的,其墓葬形制与当时的丧葬制度、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筑形制以及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古墓葬形制是考古工作中一项非常有必要且复杂的工作,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情况以及文化艺术等都有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济南章丘大圣寺大殿所绘的“九龙灌沐”壁画,是山东境内现存为数不多以九龙灌沐为题材的壁画之一。壁画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九龙吐水为其沐浴净身的情节,除此之外,画面中还用庭院建筑、栏杆、水池等多种元素点缀。壁画的构图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经营位置”的特殊法则,线条组合灵动,粗中有细,色彩冷暖穿插,层次丰富。  关键词:大圣寺;九龙灌沐;壁画  济南市章丘区位于济南城区东部,其东邻淄
摘 要:东汉以后,独角类动物作为镇墓兽分布在从河西至华北的黄河流域全境。河西走廊的武威、酒泉和嘉峪关等地均有出土,材质以青铜器和木雕为主,也多见于魏晋画像石墓中。从原型上看,以马、牛、羊的形象为主,但也有类似狮、豹等猛兽的特征出现。这类母题多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在制作工艺等方面也吸取了多元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独角兽;河西走廊;獬豸  独角类动物属于“合成兽”,早在《山海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其
摘 要:龙泉窑是我国瓷器历史中最为长寿的民窑系统,它以其独特的风格、绝美的釉色展示着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审美和实用的追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以日常用具碗、盘、壶为主,器物类型并不多,底部修坯平滑,常见以刻花进行装饰,特点是厚胎薄釉。南宋是龙泉窑鼎盛的时期,这期间烧造的瓷器通体施以青釉,器物整体莹润通透。文章从大同市博物馆馆藏宋代时期龙泉窑瓷器入手,结合宋代各时期龙泉青瓷的形制及特征,对其胎釉、纹饰、
摘 要:在岱庙雨花道院的西南角有一处建筑遗址—环咏亭基址。此建筑遗址虽然位置偏僻,面积不大,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曾以四面环刻历代名人题咏和作为乾隆皇帝驻跸之所闻名于世。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揭示了环咏亭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对其基址进行科学保护,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促进泰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泰安岱庙;环咏亭;历史;文化  0 前言  在岱庙雨花道院的西南角有一
摘 要:徽州三雕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木雕作为徽州三雕之一,在题材选择上多数借用历史典故、人物故事、瑞兽珍禽等。在众多美好寓意的题材中,将喜乐感融入徽州木雕,用刀与木完成审美和功能性的结合,达到善与美的高度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反映了古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  关键词:徽州木雕;木雕题材;喜乐风格;馆藏木雕赏析  1 徽州木雕溯源  在历史上,徽州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独特的
摘 要:中国传统古籍所用纸张耐久性较好,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籍流通时间长了,由于自身和外界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最常见的损坏有书衣破损、订线脱落、书叶破损、书函破损等。针对书叶破损的修复是修复中最主要的工序,因为书叶不仅数量最大、用时最多,而且是决定一部古籍修复成败的关键和基础,修复技术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书补破工作的处理。文章结合实际修复工作,分析古籍
蚌埠是近现代因铁路修建而兴起的典型城市,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1911年津浦铁路穿境而过,蚌埠开埠.伴随着盐粮互市和商贸业的兴盛,蚌埠成为皖北商贸重镇.文章通过分析
摘 要: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发展到极盛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伴随着农业经济的辉煌,商业贸易也在各地蓬勃开展,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以血缘宗族、同乡情谊、行业信义为纽带联系而成的跨区域大商帮。汾商作为晋商的一个支系,崛起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前中期。由于汾阳与晋商核心发祥区域祁太平在地理上毗邻,受“敢为天下先”的晋商精神的带动与鼓舞,汾商成为晋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汾商与祁太平商人把张家口作
摘 要:南海神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点。2016年结合申遗需求,按照不改变文物原貌、安全性和最少干预原则,采用多项综合性专业技术措施,成功对大殿、礼亭、仪门复廊、东西廊庑、礼亭与碑亭、浴日亭等文物建筑本体进行修缮与养护,确保了南海神庙文物建筑本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今后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南海神庙;建筑本体;修缮养护  文物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
摘 要:临汾大中楼,位于临汾市中心,俗称鼓楼,原名河山一览楼,旧称谯楼,后称中楼。其盛衰与平阳城的盛衰休戚与共。数百年来,志书、文献和文人志士,对大中楼做过不少记载与考究,但受当时环境及其他各方面的限制,对大中楼的记载和考究有些方面尚有欠缺合理的地方。文章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对大中楼的前世今生、历史沿革进行再度探索与认识,试图捋清大中楼的发展脉络,使人们更加了解和爱戴历久弥新的大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