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飞鱼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鱼纹作为明代装饰纹样之一,是彰显显贵地位的重要符号,也体现了古代发达的传统工艺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明代飞鱼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文献研究和作品分析的方法,对飞鱼纹的造型和在明代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收集整理传统飞鱼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传统飞鱼纹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表现形式。明代飞鱼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作品不是很多,纹样的运用形式一方面保留了传统造型的特征,传达纹样的美好寓意,另一方面对其组合元素海水江涯纹和四合如意云纹进行适当删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多为文鳐鱼的形象。飞鱼纹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丰富了现代设计语言。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宏基因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验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组织的结果,探讨该技术用于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价值,从而为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住院手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75例(75眼),进行病变眼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后,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或角膜移植术获得病变角膜组织,送检基因诊断实验室,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解决公民文化需要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论同新公共管理思想相契合,其实现形式又同市场经济规律相匹配,在公共文化服务普及、公共服务供应质效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以往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界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相关概念,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徐州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
随着城市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逐渐进入城市购物市场并占据一定的比重,尤其是由老街区发展而来的步行街,他们具有文化底蕴的同时,还在不断的追求时代的步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商业街区空间不能满足当代需求,内部空间也受到了局限,阻碍了商业街区的长期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优化当下空间形态问题迫在眉睫。文章首先从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展开论述,详细介绍了天津
农民家庭的教育观念是在家庭策略的实践中形塑而成。家庭策略既取决于家庭资源禀赋的强弱,也取决于家庭目标的定位。文章基于家庭策略的视角,从家庭资源禀赋和家庭目标两个维度分析农民家庭教育观的形塑机制。家庭资源禀赋奠定了农民家庭教育投入的经济基础,而家庭目标定位则塑造了农民家庭教育投入的动力。总体而言,江浙地区农村由于其本地市场的区位优势,农民家庭资源禀赋较强,而发展导向的家庭目标进一步强化了教育投入的动
步入新发展阶段,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无论是数字化产品服务还是运营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层面敏捷应对的难度逐渐增大,全行业的竞争已趋近白热化,为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夯实数据基础、深化开放合作、强化科技赋能等角度发
目的 分析上海市高境镇社区婴儿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上海市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1 298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n=495)、混合喂养组(n=724)、人工喂养组(n=79),记录婴儿出生时、1月龄、6月龄的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及6月龄血常规。结果 1月龄母乳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高于混合喂养组(
<正>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共识,各银行纷纷进行战略布局和开展落地实施工作。数字化转型既要求银行业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提升在信息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也为银行业提质降本增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期刊
获取工作场景周围物体的详细信息是室内服务机器人进行运动规划和完成具体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室内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的关键。对工作环境中物体的类别、位置和距离信息的获取可以让室内服务机器人针对得到的目标信息做出合适的反应。为了使室内服务机器人实现同时获取特定目标的类别、位置和距离信息的功能,本文对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与目标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室内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场景和实际的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可在嵌入式
<正>面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迈向数字时代的新热潮,商业银行必须逐步形成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体系,以回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中国人民银行继2019年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后,又于2021年末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新规划”)。相应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