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 传承五地非物质民俗文化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瑰宝,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既有厚重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有深刻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冀赣豫黔滇五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广宗柳编、萍乡花果、洛阳三彩、贵州花灯戏、西双版纳泼水节这五种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这五种民俗文化的特点与艺术价值,探索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寻求使之更好传承发展的策略,希望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质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 地方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66-02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了诸多优质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有效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是进入到新时代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人们所能够感知到的文化从单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如民俗文化传承人断层、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等等,诸多优质民俗文化因此而逐渐消亡,退出历史舞台。拯救陷入传承与发展瓶颈的民俗文化,促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是当前时代文化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所探究的焦点。
  一、五地非物质民俗文化的概述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五种民俗文化,均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在当地独具特色,历史悠久,是当地居民十分熟悉的一种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有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承载有极为厚重的历史人文色彩。而这两种文化各自的亮点也十分突出,首先以广宗柳编为例,其是发源于河北省广宗县的一种地方传统手工艺品,诞生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主要特点是用柳条编制成为家用器具、工艺品等,柳编作品具有美观、实用、环保和健康等多种优点。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柳编的家用器具以及工艺品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诞生至今,柳编工艺的传承手法就是口传心授,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主要传承方式为家传和师传两种。柳编工艺的高光时刻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广宗柳编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机遇,成为广宗县当地多个村镇的主导副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柳编的实用价值逐渐被削弱,由于其传承方式落后、手段单一,所受到的关注度逐渐减弱,影响力也不断缩小。该民俗文化虽然在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
  萍乡花果的诞生历史悠久,据相关研究表明,萍乡花果已经有了千余年的历史,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民俗文化一直都活在各式各样的传说之中,真正有文字史料记载的传承关系是在1914年,欧阳子裁及其子女所开设的“日新德”花果店。作为江西萍乡的传统名点,萍乡花果属于“舌尖上的艺术”,其制作以及生产工艺是现代科技难以复刻的,该民俗文化既有食用价值,同时又有观赏价值。早在2006年萍乡花果就已经被申报为省级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据相关调查显示,萍乡花果一般是由柚子、橘子、辣椒等常见的果蔬作为原材料,因为造型独特、别致新颖,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食用功效而受到了较多受众的青睐。在该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由于历史以及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该民俗文化的发展,因此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处于相对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进入到新时代之后,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然面临着全新的瓶颈与危机,由于其对于传承人的综合技能要求比较高,要掌握花果制作技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花果的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等多种因素,一定程度上还是制约了该民俗文化的发展。
  洛阳三彩也被称为唐三彩,其是集雕塑、绘画和陶艺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艺术品,诞生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最初洛阳三彩是作为随葬品存在的。洛阳三彩的诞生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宋末元初时,其烧制工艺失传。直到20世纪初,我国在古墓挖掘中发现唐三彩,才得以重见天日,但是由于历经千年时光,被挖掘的唐三彩大部分都是残片而并非完整的工艺品。洛阳当地的居民在观摩唐三彩工艺品时,有手艺人尝试对其进行修补,在修补的过程中仿古唐三彩应运而生,这种仿古唐三彩是今天洛陽三彩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形式。洛阳三彩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国家以及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如今其已经发展成为了洛阳市的城市名片之一。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是在清末民初的民间歌舞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只有歌舞,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后来则受到戏曲的影响,发展成为了今天人们所熟悉的花灯戏。贵州花灯戏在独山、遵义、安顺、铜仁等地盛行,虽然不如京剧、越剧等剧种被人们所熟知,但因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及多元的民族特色,深受当地人民青睐。在2006年贵州花灯戏中的思南土家花灯被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贵州花灯戏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进一步推动作用。
  西双版纳泼水节也被称为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多在公历的4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时间在3-7天左右。泼水节活动期间民俗活动众多,集中展现了傣族的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饰文化等,借助该民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傣族,可以更好增进民族之间的感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泼水节被选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可见该民俗文化的社会地位之高。
  二、五地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困境分析
  如上文所述,五地的广宗柳编、萍乡花果、洛阳三彩、贵州花灯戏、西双版纳泼水节等民俗文化或是已经被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是即将被选入,其地方色彩浓厚,特点鲜明,传承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是,即便如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皆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首先,这些民俗文化绝大部分对于传承者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除了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民俗节日,当地居民对这项文化的基本活动内容有深入了解和认识之外,其他的几项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传承者首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掌握相应的制作技艺,才有可能实现传承的目标,而且其传承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家传或者师传。对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要么不愿意吃苦,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相关技艺,要么找不到学习相关技艺的门路,这些都极大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次,缺乏创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念等也并非一成不变,一项优质民俗文化要想获得更好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要积极与时俱进,但是纵观上述五种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来看,其创新力度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继承传统,受众在这些民俗文化中难以感受到亮点,民俗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其传承和发展受到影响和干扰。最后,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较低。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文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需要高度关注,因为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来说,他们不仅是优质民俗文化的继承者,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只有解决了生存方面的问题,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将精力投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之中。但是,结合几种民俗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效益获取效果却并不如预期理想。以广宗柳编为例,借助该技艺所编制出来的工艺品可替代品多,而且柳编的一系列工序都需要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但是其他工艺品却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批量生产,产出效率高。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其经济效益降低。   三、发展地方特色传承五地民俗文化的策略
  要想使得五地的优质民俗文化遗传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要创新策略与方法。结合其传承发展的困境来看,首先就需要做好传承人培养工作,拓展传承方式。在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现有传承人身上,还需要想办法扩大相关民俗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如可以尝试让这民俗文化进入当地中小学课堂,加深学生们对这些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储备后备人才。其次,还应当经济的进行创新,提升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触到的新文化种类不断增多,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质民俗文化,就需要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化,探析这些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之间的关联点,做好民俗文化创新工作,这样才能更好提升民俗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还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这样能够使得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总之,优质的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做好相关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相关民俗文化,不论是对于当地精神文化的繁荣,还是经济水平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尔宁.洛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J].文化月刊,2020,(12):51-53.
  [2]孫鲁璇.“互联网+”视域下我国传统文化草柳编的数字化传播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4):15-16.
  [3]美斯.贵州花灯戏《盐道》:创新传承地方非遗[N].中国文化报,2017-07-01(007).
  [4]杨春晓.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以江西萍乡花果艺术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205-206.
  [5]宋秀卿.“水”为“节”狂——西双版纳泼水节案例解析[J].中国会展,2006,(09):52-53.
  作者简介:
  王之一,第一作者,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文化传承保护。
  郭倩,第二作者,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文化传承保护。
  张梦鑫,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文化传承保护。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古代书院所积淀的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教育制度。在古代书院办学过程中,虽然科举成为某些书院的教学内容,不可否认书院的人文追求才是最终目的。书院的兴起,就是为了追求儒家人文精神和独立的学术论辩机制而建立的,书院和儒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书院成为儒学研究、交流的基地,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于是,儒家文化建立在文士对人文学术的探索上,表现出私学教育特立独行的特点,并且在科
期刊
【摘要】 建安之初,“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之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曹丕与曹植也多有此类诗作。时移世易,子建之诗着凄婉之调,子桓之诗则增悲凉之气。艺术特征上,二人之诗都具有抒情性与现实关怀,模拟乐府并突破创新。他们的诗歌也各具特色:曹丕抒情,婉约细腻,多以女子口吻代人言情,曹植抒情,笔力遒劲,或豪情万丈,或不平而鸣;丕诗简明流畅,植诗辞采华茂;丕诗形式多样,植诗句势非常。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善是什么?这一直是伦理学界讨论的重点,从古至今,众说纷纭。孟子提出的“可欲之谓善”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思路。孟子以“人无有不善”人性论为基础,在回答“性”“命”之分时提出“可欲之谓善”,不断扩充“可欲”的内容,即“四心”“四德”“四端”,并且认为可通过向善、为善、致善方式不断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善。明晰“可欲之谓善”内在含义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孟子性善论和性命论,还有助于为当代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 秦方博士的《女界之兴起》是近年来首部关于晚清天津女学的研究著作。该书从妇女史、城市史等角度切入,综合运用概念史、图像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及专题式的叙述方式,对晚清天津女学及女性新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另外,在国族等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下,作者运用充足多样的报刊资料,完成了对“女界”一词的概念辨析和意义阐释,揭示出此时期新女性形象既文明又保守的摇摆特征。该书的问世,不仅丰富了妇女史、教育史的研
期刊
【摘要】 作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乡村文化建设是提升地区文化底蕴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胶东剪纸孕育于胶东大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将其融入乡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胶东剪纸的艺术特点梳理分析,及其介入乡村社区公共艺术的价值,探讨了胶东剪纸介入乡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实施路径,从而赋予乡村社区新的活力,以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胶东剪纸;乡村社区公共艺术;实施路径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文学评论家小田切秀雄在战争时期逃避“征兵检查”这一战争体验为考察线索,结合小田切秀雄在战前-战时的文学批评、言行与社会活动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剖析学生时代的小田切秀雄历经“征兵检查”后体味到逼仄的生存空间,《万叶的传统》中所传达出外部环境之于内部感受性的压制,以及被疏散至乡下,并借此生发出纠葛、复杂的心态。这一战争体验因具有批判非合理性精神主义倾向而呈现为小田切秀雄的战争认识及反思。
期刊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的战略重点。面对全球性的蓝色浪潮,沿海港口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今,港口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港口的品牌与文化才能让港口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宁波是一个因港而生的城市,拥有历史丰厚的港口发展史,故港口文化是宁波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政府抓住自身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港口文化,通过加强宁波港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积极举办港口
期刊
【摘要】 二十世纪初,因科举制度停废,全国各地掀起创办新学的潮流。其中,女子学校则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改革新事物。奉天省创办女子师范尤显地位突出,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奉天女子师范兴起条件和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女子師范教育。其创建背景和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平台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新媒体记录影像与传播在社会文化与社会价值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变的重要衔接期。东北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镇,同时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因其独特的地域发展需要,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沿力量。本文立足于当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乡村振兴的交叉背景,以现有关于第一书记的
期刊
【摘要】 人与环境、人与教育、环境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又统一于实践。其中,教育一直贯穿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不同时代下的社会环境不同,其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那么在新时代下,人们如何在教育中认识自己从而改造自己?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重新解读环境、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三者关系以新的历史背景及新的角度重新定位,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