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讨论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止血、输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腦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氨含量与NCT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氨含量及NCT较实验组患者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临床效果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引起肝性脑病的较为常见的原因,肝性脑病是由于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临床多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肝性脑病具有死亡率高,治愈难度大,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研究显示[1],血氨升高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因次,在患者发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肠道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使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氨增加。在临床预防血氨升高是预防肝性脑病的重要方式。有文献报道[2],孢噻肟钠对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治疗的92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28岁至64岁,平均年龄为(43.15±2.7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31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5.72±2.82)岁。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检查。以上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经临床检查及B超显示,所有的患者均呈现出肝质地硬、脾出现肿大等特点,且所有患者的肝硬化军事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导致。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者均为发生肝性脑病。两组患者的以上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发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立即给予头孢噻肟钠(凯福隆,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将2g头孢噻肟钠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静脉注射治疗,每日给药3次,止血后3天停药,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抗生素,按照患者出血的实际情况进行止血、输血治疗,给予止血敏、维生素K1等。对黄疸患者给予苦黄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腹水明显的患者给予利尿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每三天检测一次大便霉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脑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及NCT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临床效果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引起肝性脑病的较为常见的原因,肝性脑病是由于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临床多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肝性脑病具有死亡率高,治愈难度大,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研究显示[1],血氨升高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因次,在患者发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肠道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使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氨增加。在临床预防血氨升高是预防肝性脑病的重要方式。有文献报道[2],孢噻肟钠对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治疗的92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28岁至64岁,平均年龄为(43.15±2.7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31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5.72±2.82)岁。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检查。以上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经临床检查及B超显示,所有的患者均呈现出肝质地硬、脾出现肿大等特点,且所有患者的肝硬化军事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导致。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者均为发生肝性脑病。两组患者的以上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发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立即给予头孢噻肟钠(凯福隆,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将2g头孢噻肟钠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静脉注射治疗,每日给药3次,止血后3天停药,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抗生素,按照患者出血的实际情况进行止血、输血治疗,给予止血敏、维生素K1等。对黄疸患者给予苦黄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腹水明显的患者给予利尿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每三天检测一次大便霉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脑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及NCT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