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h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化转变为经济的增长,音乐人才也不理例外。为了培养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音乐专业学生,学校应该挖掘更深层的人才培养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相对措施。
  关键词:音乐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化转变为经济的增长,音乐人才也不理例外。为了培养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音乐专业学生,学校应该挖掘更深层的人才培养方式。首先就要弄清楚学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在毕业之后要去社会上寻找一个什么样的岗位,然后才能够实现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以便为其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一、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清晰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明确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全局定位、价值意义都有着重要影响”。音乐人才在毕业之后会成为地方高校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骨干力量、音乐研究人员、音乐作品演职人员以及社会所需的艺术工作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国民音乐素质,因此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不能够模糊不定。而是要针对社会岗位音乐专业人才所需的综合性素质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方案,在重视学生的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其音乐技能的提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音乐教学的视野。另外,学校也应该充分重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将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潮流音乐适当结合,寻找符合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但是当前的学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定位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清晰的方向,导致音乐人才在毕业之后并没有能够被社会所接纳针对性的综合素质。
  (二)专业教学课程结构及体系不合理
  当前我国音乐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现象,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都较差。造成这些教育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与社会实践脱节。纵观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更多的重点放在了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但是各课程之间联系性、辅助性和传承性相对较少,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但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用,只会导致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表现出更差的适应力。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学校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革,依然保留了老旧、不规范、不配套的作风,很少添加前沿性的内容。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依旧以传统的灌输式、机械性、填鸭式为主,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成果的发挥,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扩招导致专业生源、教学质量下降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音乐专业教学资源也出现了严重缺乏的现象,尤其表现在教师数量上的不足,再加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缺乏责任心,因此在音乐理论课及技能课依旧采用了最便捷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音乐专业已经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艺术生的代名词,是那些专业成绩不怎么样的人为了上大学采取的无奈之举,为了只是获得一个文凭。而这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比较差,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悟性也比较低。先天不足,后天又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补给,音乐教学己变得相当困难。
  (四)缺乏一支有实力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音乐教师也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并能够开展一定深度的科研研究。然而音乐专业的扩招只会让教师的问题更加扩大和紧张。首先是扩招政策导致学生数量猛增,而教师数量的增加显然滞后,使得教师的工作量不断提升,使教师也无精力去深入研究教材和认真备好每次专业课,只是疲于应付剧增的课时,进而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此外,急于增加教师数量,导致在教师资源的吸纳时的门槛不断降低,有很多属于刚毕业的研究生就投入了高校音乐教学中,他们没有充足的社会经历和教学经验,就投入了一线的教学岗位。这样的师资团队既没有过硬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也不具备稳定性和成熟度,给音乐教学的前途又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
  (一)明确办学思路,合理定位目标
  学校首先是对于意识层面的强化,在学生群体中打造一种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从而将教育质量推崇到一定的高度。在定位学校的教学目标的时候,要针对学校的特色,并能做到切实可行。音乐专业高校的根本性质就是教学型的大学,教学是主要的手段,但是也不能够无视科研在其中的地位;针对教学实际和学生状况,确定学校办学规模,确保新生力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下充分发挥,但同时也能够克服基础薄弱、影响力不够等一定的缺陷;在定位学科专业时,要针对社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的贡献,优化和调整学科结构和层次,尤其发挥地方音乐特色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培养目标上,不能够更搬照抄,也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在出发前就要有明确的路线规划。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要专注学生的音乐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融合,才能够在社会上发挥创造力,成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调整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
  音乐专业院校想要在众多艺术院校中脱颖而出,就要对现有的生源结构、师资队伍、硬件设备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最后的就业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要规范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手段,更加关注到学生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此外,地方音乐学院的专业培养还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自身优势和地域优势,利用自身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在就业之后充分发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开拓出崭新的区域和地位,在创新的意识支配下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音乐人才。
  (三)培养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   许多音乐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周边学校资源吸纳和整合的,这些教师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都参差不齐,甚至根本没有担任音乐专业教学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教师我们要组织定期的学习、培训、深造,使其能够达到一个合格的音乐专业的教师。其次,音乐专业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使毕业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
  (四)加大科研力度,服务地方建设
  科研是一所高校想要不断进化、提升自我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科研并不能成为评价一个教师的职称和绩效的唯一标准或尺度,而导致科研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而是将科研融入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辅相长,使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增长。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能力上要学会兼顾,缺一不可。但现在的高校由于学生数量的猛增,导致教学任务压力的不断提升,已经无暇顾及更多的科研任务,在此基础上,高校也没有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激励机制。而专心科研的教师又缺乏教学一线的经验,导致理论研究的成果无法在课堂上得到实践,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学生也没能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
  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缺乏清晰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教学课程结构及体系不合理,扩招导致专业生源、教学质量下降,缺乏一支有实力的师资队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明确办学思路,合理定位目标;调整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加大科研力度,服务地方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希茅,徐飞.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求[J].人民音乐,2008,(03).
  [2]张涛.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巨[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02).
  [3]孙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3,(04).
  [4]纪明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5]陈燕翔.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其他文献
【摘要】视唱练耳课对于音乐专业的中专生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入门理论课程,对于促进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有重要意义。音乐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视唱练耳课,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听觉,进而培养自身对于音乐的感受力,从而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因此,中专学校有必要重视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因材施教,通过数字化的教学手段以及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来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于视唱练耳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视唱练耳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同时,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演唱家都非常重视演唱风格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在知识与社会经验上有了一定积累与能力,因此可以自主的进行一定音乐知识点研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则是积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定深入性的知识采集、实践、论证与吸取知识的学习过程,较大程度的培养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识,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懂得多角度的创新性研究。这种学习方式是当下与未来教学的重要形式,能够真正的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而不仅仅只是注重
摘要:如果说民族语言的钢琴化是由内而外的融合过程;那么,钢琴语言的民族化,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融合过程,是在业已存在的欧洲钢琴语言的基础上,在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语言与技法、音乐风格与审美、音乐文化与历史等各方面,由初始阶段的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融合发展的局面,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的包容性,也体现了钢琴语言广泛的适应性。因而,钢琴语言的民族化成为本文的课题。  关键词:钢琴语言 民族化  钢琴被誉为
摘要:佛山,这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南方名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领下,合唱艺术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佛山合唱经历了从时政性到娱乐性继而向文化性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短短十多年佛山合唱取得了丰硕成果。佛山合唱的发展除了追随珠三角合唱发展的脚步外,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但也有许多不足,认识佛山合唱的发展,理清其发展思路,是希望佛山合唱事业能成为佛山“文化先行”的重要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20-40年代兴起的民间音乐社团,使我们认识到民间音乐社团的兴起对于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以便于我们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学生们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代及现当代音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音乐社团 音乐教育 社会背景 传统音乐 传承  在研究20世纪20-40年代所兴起的民间音乐社团中,我们了解到其中很多对于我国近代乃至现当代的音乐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
艺术简历 黄坤生 笔名笃林,别署道周故里、邺山后学,斋名“风来山馆、”“官园动竹斋”,福建漳浦人。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漳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摘要】人类用声乐抒发情感,而情感又是声乐艺术的灵魂。通过声乐教学实现声乐认知和情感的结合,达到声乐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学生们更好理解声乐艺术。本文从声乐专业学生特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声乐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如何最大程度上使用生动和形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掌握歌唱的技巧。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艺术;教学策略;艺术手段  一、音乐教学中声乐专业学生特点  (一)思维比较活跃 
作品简介:3月见牡丹花花开,想到那几日读到诗仙李白的清平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意气之中做了这副牡丹图忆诗中风骚。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然而在当下的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普遍存有欠缺,不但成为了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鉴于此,本文从钢琴实践能力的含义谈起,对该种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 实践能力 提升途径  一、钢琴演奏实践能力的含义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艺术,技术性表现为在钢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