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花入墨,临宣长歌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宵春雨后,栏外芍药像抹了胭脂般艳色灼人。他掬着一捧风月,把青翠的年华捻得纤柔细腻,一缕一缕地糅进时光的折痕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和着片片闲风吹进了戏文,如花旦疏落的水袖,飘零了一春轻浅的心事。
  那年,34岁的汤显祖终于进士及第,可他心中姹紫嫣红的春光早已开尽。十年寒窗苦读仿佛是个精致的骗局,天子门生不过是场权势交易。对于个性耿直的他来说,人情冷薄的官场是条满布荆棘的路,他走得步步惊心。他不愿在宦海里泯灭自己的本性,递上一纸辞呈便挂冠归田。
  汤显祖携家眷回到家乡临川后,在沙井巷建了新居。他以“玉茗堂”为主楼命名,玉茗花素雅高洁、格韵高绝,像极了他不随世俗的气节。园内景致丽而不俗,亭台楼阁各有佳趣,名字也取得清新雅致,“省兰堂”“寒光堂”“清远楼”“芙蓉馆”……面对如斯景色,他的心亦如浣花春水,悠然自得。
  白日里春阳微醺,他常在池畔亭阁旁摆酒听曲,与友人把盏临风。夜半清风撩人,锦帷罗帐内,他剪烛焚香,携红袖闲话西窗。净洁的心远离了宦海波涛,闲散地品味着尘世间那一缕淡淡清欢。
  “一勾帘幕红尘远,半榻诗书白昼长”。他与琴相伴,拥书浅眠,窗外有佳人轻歌漫绕水静花闲。那些旖旎之声婉转了清朗夜色里一个又一个不愿醒来的酣梦,世事如梦,而梦中之情似乎更深刻入骨。入梦的人不问情起何处,不求浮世繁华,只对认定的那人一往而深。他本就是至情至性之人,他的情如此深,梦如此真,终归要寻个托付。于是,他干脆闭了房门,将如梦似幻的思绪都研墨成书。
  他放任笔墨在纸上游走,这一走就走进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前世今生。据说,他在创作《牡丹亭》时,时而掬泪奋笔,时而伏案痛哭,一时竟有些痴痴狂狂。
  一日家人不见了他的踪影,在房前园内四下寻觅。忽而有断断续续的哽咽声传来,循声望去,只见他伏在柴草堆上哭得声嘶音哑,两眼殷红。问及缘由,原来他恰好写到杜丽娘因梦而亡之事。杜丽娘离世三载,丫头春香设案祭拜,不禁念及小姐诸多好处来。杜丽娘的音容犹在眼前,魂梦已随花落去,物华再好也敌不过春尽之后的无处可觅。物是人非万事皆休,一缕香魂去无踪,空余离恨随着冥香依依袅袅,哀怨缠绵。
  他不由为之一恸,心下悲伤难耐,搁下手中狼毫笔,徒把一缕难以言说的伤心事化作风前泪珠。但求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可叹天不遂人愿,多少情事都被埋在梅花树下,化为尘泥。
  这年清秋,汤显祖写就了一生最得意的话本—《牡丹亭》,而人间季节早已换了春秋。浮萍幽幽占满水面,多少残荷背过西风,他望着无边秋色眼含清愁。他的心还在那个梦中浸淫着,而这段跨越生死的爱恋和精致妙绝的词藻甫一面世就赢得众人追捧。
  这一帘清梦随风入夜,撩拨了多少闺阁女子的一腔闲愁。梦中之情何必非真?汤显祖的一梦惹来无数痴情儿女伤心的眼泪。“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夜读《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然而沉溺在《牡丹亭》之梦中辗转反侧的女子又何止冯小青一人。
  在烟雨纷扰的江南,闺中红颜的情丝摇漾如线。空闺寂寥的女子像冯小青一样迷上了《牡丹亭》,也爱上了汤显祖。每日捧书展卷,竟至不能自拔,她将心中所思所盼一一写进鱼笺寄予汤显祖,大胆坦言“愿为才子妇”。奈何鸿雁不晓女儿心,鱼书一路辗转,姗姗而至。当汤显祖收到这封情意绵绵的书信时,佳人已在空落的等待和失望中香消玉殒。
  缘分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命运。待他赶到淮阳,那活泼的生命已然风过无痕。如此痴情的女子留在人世的最后一个愿望不是金钗插头,不是罗裙裹身,但求与《牡丹亭》同居一穴,来世亦可再续情缘。
  有疯狂于《牡丹亭》的逐梦者,也必会有评头论足的质疑者。吴江派的戏曲大家沈璟一向严守曲腔格律,他欣赏《牡丹亭》的辞藻,却对声律不合韵而提出指责,并对细节处直接修正。不料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汤显祖以文情为重,认为内容的精彩远胜于形式的拘束。因而对沈璟的评说不以为然,声称“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也不能随意删改一个字词。
  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男子把那缠绵秾丽的情愫和相看俨然的绸缪描进三分春色,写入伤心图画,由得旁人评说,他也只是他。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最真诚的感情,讲最有意趣的故事,一如他撰写的门楹:“身心外别无道理,静中最好寻思;天地间都是文章,妙处还须自得。”
  汤显祖显然是得其妙趣的。他不仅写诗填词,创作戏剧话本,还“自踏新词教歌舞”,“自掐檀痕教小伶”。在那个戏子身份低贱如泥的年代,他依然执着于“为情作使,劬于伎剧”的追求,无怨无悔。即便晚景清贫,他依然在满床书本前怡然自得,或许是有梦的人终归不会寂寞。
  汤显祖在玉茗堂造梦,写就了“临川四梦”。除了许以生死、不离不弃的真情,还有黄粱未熟而历经五十年富贵沉浮的人生梦,有蚂蚁国诏封驸马荣贵繁华终成空的荒唐梦,更有才子佳人一支紫钗重续前缘的痴情梦。他说:“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对于无情的天下,他并不苟同,反而将至情的文字一点点加温,感染着红尘紫陌的气息。
  每每吟读临川四梦,总在不经意间泪湿青衫。一个个千回百转的梦从前世做到今生,那些离合悲欢的想念,那些月榭风檐的庭园,那些朝飞暮卷的云轩,那些雨丝风片的华年……
  留不住四百年匆匆岁月,只梦中的身影依旧如昨。一袭素衣,一肩寒雨,举手间春风气度,落笔处秋水文章。只听他温柔地吟哦着: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其他文献
月下婵娟 爱穿旗袍的女子,喜欢古色古香的文字,爱一切美好真诚自然的人和事物。如果可以穿越,梦想重回盛唐,或者南北宋也好,可以在唐诗宋词的豪放与婉约里书写心情。  我知道会遇见你,但不知道会这样遇见你。  那时你双手叉腰,红绸一甩,气势汹汹地拦住我的马车大喝一声:“打劫!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彼时北风正紧,天色凄清,薄薄雪光映出你的楚楚身形。我卷起帘子探头看你。后来事实证明,那是一次失败的打劫。
期刊
有些人生来便受到万千宠爱,比如西汉的上官氏。她的祖父上官桀,外祖父霍光,皆是权倾朝野的重臣。富贵对她来说俯首可拾,六岁正是一个孩子懵懂无知的年龄,她却已入宫为后,稚嫩的双眼在凤冠掩映下俯瞰众生。  那时汉昭帝也不过十来岁,这段姻缘只是各方利益权衡后的结果。他们唯一的交集不过是他经常到她寝宫里走一走,聊几句无关风月的话。对她来说,那个穿着龙袍的忧郁少年就像邻家哥哥,是她唯一可以说上话的人。  大多时
期刊
张诗群 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一个恋旧、安静的平凡女子。落笔清丽唯美,哀婉沉凉,如江南流水,在石拱桥下低声潺湲,絮絮诉说着旧日缠绵。喜欢躲避车马喧嚣,铺雪种字;喜欢与芳草为邻,听风絮语。  鱼玄机这个名字有吊诡之气,仿佛幽空里藏了诡异的机锋。还是她的乳名鱼幼微更具人间小女儿情态,彼时李亿轻念一声“幼微”,多少郎情妾意衬得日后的无边孤寂一直蚀到了骨子里。  若非有才又多情,她的命运或可改写。又或者没
期刊
她曾是窈窕多情的楚女,却远嫁他乡作了秦君的媵妾;她曾是落难到燕国的质子之母,却在五年之后被恭迎回秦宫垂帘听政;她是个一身柔情更兼傲骨的女子,也是史书上权倾天下的太后—芈八子。  芈是楚国的国姓,八子是她初入宫闱时的封号,并不显赫的出身让她在秦宫里略显卑微。本该是寂寞深宫等白头的命运,可上天偏偏给了她倾城的美貌和过人的聪慧,让她如一株深谷幽兰般在深深宫闱里脱颖而出。  秦王是爱她的,不能给她宫中高位
期刊
杏花纷纷落尽,卷起一地情思。梦中年少时,她的笑容像初春的暖阳,单纯明净。那时,拥她入怀的帝王情深如许,但那都是很久以前她还叫甄嬛时的事了。辗转醒来,念着那场旧梦,原来那些过往一别已是数十年。  晨起后,侍女伺候梳妆,她看着镜中自己端庄祥和的模样,感觉很陌生。蓦然间,眼角眉梢含了一闪即逝的沧桑,即便侍女再小心翼翼,仍是拂落了几根银丝。她无谓地笑了笑,忽地想起乌拉那拉氏最后含着狰狞的笑对她道:“原来这
期刊
自从QQ诞生后,各种五花八门的网名就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当年初入网什么名号都敢想,还记得你的第一个网名叫什么吗?别害羞,说出来让大家乐和乐和!  闻馨四海:第一个qq名竟然叫“狼天涯”,现在想想我那时候都干了些啥!  (小编碎碎念:狼天涯,自然是四处辣手摧花!)  安沫夕:想了好久,好像是夏日飞雪,现在看着傻傻的!  (小编碎碎念:姑娘,你这是有何冤屈要申诉?)  先看看再回帖:我坦白,我第一个名字
期刊
那年山中梅雨,她在偏僻的山洞里发现受伤的他。他已陷入昏迷,脸色苍白如纸,手里却紧紧握着他的剑。她把他捡了回去,替他敷药疗伤,他醒来第一件事却是把剑搁在她的脖上。  “我只是想救你,你小心,别扯破了伤口。”她骇极变色,却仍惦记他的伤势,他的剑终于慢慢放了下去。  后来,他一点点知道了她的一切。她出身书香门第,因家道中落寄居在父亲旧友苏伯父家里。这年苏伯父病重去世,青梅竹马的苏哥哥又被征兵而去,独留她
期刊
黄昏时分,艳艳霞光映在水中,将一池清碧涂抹成妖冶的红。蒋春霖泛舟其上,只觉前尘旧梦转瞬燃作寸寸灰烬,悉数飘散在这寂寥的暮色中。  晚清时期,蒋春霖出生于江阴,少时即资质过人,其诗作不输文坛前辈,故得“乳虎”之称。弱冠年华,他携单薄行囊踏上科考之路。彼时意气风发,挥毫泼墨,仿佛那广阔未来即在字里行间触手可及。  青衫猎猎,马蹄扬尘,蒋春霖的身影渐行渐远。他沉醉在一个美梦里,依稀窥见那日他金榜题名,打
期刊
这一生从懵懂年华到年老色衰,经历半生繁华,可我终究不懂遇上白居易是幸还是不幸。我感激他把我带出烟柳之地,使我不再以卖弄风情度日。却也怨他始终只把我当成一个舞伎看,无视我对他真挚的爱。当浮华散尽,我站在时光的长廊里驻足回望,才发现我从未真真正正走进过他的心。  世风便是如此,我们这些被达官显贵蓄养的家伎如浮萍一般飘摇不定,整天在侍妾与婢女之间游走,有客人造访时还要出去撑场面,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期刊
编手扎  读宋词必读张炎,因为他是宋词最后一个音节,最后一个符号,亦是整个朝代所有的诗情画意与风流不羁所剩的最后一丝呐喊。一个朝代灭亡后,还剩下些什么?时间斑驳了古迹,早已无从考证。留下的我们却知道,还有张炎的声音,我们从他的词里看尽浮生百态、苍茫凌乱,以及那人一世的风雅。   —沐九九  三月柳絮因风起,缠缠绵绵如漫天大雪倾城而下。藏在临安城里的思念也如春日盛景般,年复一年,生生不息。都道那池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