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时期写军人对于军旅作家来说不像写战争环境下的军人那样可以热血沸腾、可以回肠荡气,写和平时期的军人需要作家平心静气、耐得住寂寞。只有深入到军队的日常生活中,作家才能把握住军人之间的关系,也才能把看似平平淡淡的军队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写好。军旅作家玖歌发表在《解放军文艺》2015第2期头题的中篇小说《山高水长》,就是一部把触角深入到军队基层,讴歌基层军官为现代化军队建设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好小说。
与那些刻意营造故事情节,以多重故事线条连缀起来的小说不同,《山高水长》并不以故事性见长。小说着重在人物关系中凸显人物的境界高下,通过两个军官的行事作风的不同表现,写出了军人在个人品格上的弃守和担当。在个人品格的弃守上,小说中的军区联勤部副部长余长水是个很会变通的人物,当遇到矛盾问题时,他采取了躲避转嫁的做法,在处理为救他牺牲了的老连长女儿林红玉上报二等功的问题上,他表面答应林红玉母亲的请求,却在暗地里把问题推给了仓库政委刘高山。而在刘高山没能处理好这一问题,又把问题推给他后,余长水首先想到的是动用职权,把刘高山调离现岗位,让热爱仓库工作、尽职尽责的刘高山内心充满惆怅。作为“一个车皮拉到部队的老乡战友”,余长水能够比刘高山高出很多职级,就是因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灵活变通,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小说并没有对余长水的这种灵活变通做出明确的批判,但从一个有担当的真正军人角度去识别,他的种种作为与刘高山比起来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果说余长水在个人品格上是弃守的,那么刘高山的个人品格则是担当的,小说主要突出了作为我军一个战备仓库的政委,刘高山在工作中是如何地不计较个人的升迁进退,一门心思地为部队的仓库建设尽心尽力。在处理女兵林红玉上报二等功问题上,他虽然接过了余长水抛过来的“烫手山竽”,却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委婉拒办;二是在争取军区联勤部“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试点”工作中,当他得知这个试点一旦争到手,刚建了不久的很多设施都得推倒重建后,感到没有必要如此折腾,便果断地决定放弃争取试点。他的这一决定虽然有违余长水的意愿,却是一个军人对职责的勇于担当。追根溯源刘高山的这种担当精神,直接秉承于已牺牲的老连长的言传身教。这也是军旅小说在塑造人物时经常出现的一个情节,军人的优秀都不是凭空而来,都是受到部队优良传统教育的结果。小说中的老连长虽然着墨不多,其影响力却在刘高山的身上经久不退,以至刘高山在遇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时,都要到老连长的墓前诉说和讨教。那也是表现刘高山心理活动的最佳环境和时机,正因为有了这些心理活动,刘高山这个军人才真切地面对着读者,棱角分明地走进读者视线。老连长的存在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军人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对余长水和刘高山来说,他们都是与老连长关联最密切的人物,老连长还是为救落水的余长水而牺牲的,可在继承老连长的优良品格方面余长水却落后于刘高山,更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是余长水在做人品格上与刘高山拉开距离的主因。小说在情节叙事和人物心理活动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这种平衡让小说的结构疏密有致,小说的节奏张驰有度,读起来毫无阻滞生涩之感。
这部中篇小说所牵涉到的一些人物身上还寄寓着作家对军人荣誉及军队建设的思考,在女兵林红玉身上,作品想要说明的是,父辈的荣誉并不是子女提干争功的资本,父辈的优秀也代替不了子女的优秀,那些企图不靠自身努力,以走捷径的方式争功上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在仓库副主任丁益强、处长周爱军的身上反映出的则是军队中以何种方式提职更能促进军人积极性的问题,对仓库这两个实干型,又在现职位上干了多年的军官来说,都面临着还能不能提拔的问题,刘高山政委倾向于为他们提职,可最后上级却以外派的方式为仓库配备干部,极大地挫伤了丁益强和周爱军的从军积极性,在刘高山即将被调离后,这两个为仓库建设做出过贡献的人也都要离开了。小说在思考揭示这些问题时,并非直露地表达,而是在情节的推进中自然流露,这种对所思考问题的隐含,正是作家操控小说时必须竭力遵循的守则,做不到艺术地表达、诗意地表达,小说也就难称其为小说。《山高水长》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了小说结构上,在思想倾向的表达上,作家也尽可能地做到了“把倾向寓于情节叙述之中”,避免了直白的说教。
直接介入当下现实的军旅题小说比较难写,这也是此类小说“有数量没质量”的一个因素,面对军旅现实,作家有一个如何把军旅日常生活、个人经验进行艺术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作家艺术把握能力的考验。玖歌的《山高水长》可说是顺风顺水地完成了转化,形成了小说一气呵成之势,其中人物品格的相互映衬,两个军官各自心理行为的清晰轨迹,都为这部军旅中篇小说增添了亮色。作家的眼光如果紧盯住军旅生活这块天地,在未来的军旅题材创作中还会大有可为。
与那些刻意营造故事情节,以多重故事线条连缀起来的小说不同,《山高水长》并不以故事性见长。小说着重在人物关系中凸显人物的境界高下,通过两个军官的行事作风的不同表现,写出了军人在个人品格上的弃守和担当。在个人品格的弃守上,小说中的军区联勤部副部长余长水是个很会变通的人物,当遇到矛盾问题时,他采取了躲避转嫁的做法,在处理为救他牺牲了的老连长女儿林红玉上报二等功的问题上,他表面答应林红玉母亲的请求,却在暗地里把问题推给了仓库政委刘高山。而在刘高山没能处理好这一问题,又把问题推给他后,余长水首先想到的是动用职权,把刘高山调离现岗位,让热爱仓库工作、尽职尽责的刘高山内心充满惆怅。作为“一个车皮拉到部队的老乡战友”,余长水能够比刘高山高出很多职级,就是因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灵活变通,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小说并没有对余长水的这种灵活变通做出明确的批判,但从一个有担当的真正军人角度去识别,他的种种作为与刘高山比起来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果说余长水在个人品格上是弃守的,那么刘高山的个人品格则是担当的,小说主要突出了作为我军一个战备仓库的政委,刘高山在工作中是如何地不计较个人的升迁进退,一门心思地为部队的仓库建设尽心尽力。在处理女兵林红玉上报二等功问题上,他虽然接过了余长水抛过来的“烫手山竽”,却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委婉拒办;二是在争取军区联勤部“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试点”工作中,当他得知这个试点一旦争到手,刚建了不久的很多设施都得推倒重建后,感到没有必要如此折腾,便果断地决定放弃争取试点。他的这一决定虽然有违余长水的意愿,却是一个军人对职责的勇于担当。追根溯源刘高山的这种担当精神,直接秉承于已牺牲的老连长的言传身教。这也是军旅小说在塑造人物时经常出现的一个情节,军人的优秀都不是凭空而来,都是受到部队优良传统教育的结果。小说中的老连长虽然着墨不多,其影响力却在刘高山的身上经久不退,以至刘高山在遇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时,都要到老连长的墓前诉说和讨教。那也是表现刘高山心理活动的最佳环境和时机,正因为有了这些心理活动,刘高山这个军人才真切地面对着读者,棱角分明地走进读者视线。老连长的存在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军人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对余长水和刘高山来说,他们都是与老连长关联最密切的人物,老连长还是为救落水的余长水而牺牲的,可在继承老连长的优良品格方面余长水却落后于刘高山,更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是余长水在做人品格上与刘高山拉开距离的主因。小说在情节叙事和人物心理活动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这种平衡让小说的结构疏密有致,小说的节奏张驰有度,读起来毫无阻滞生涩之感。
这部中篇小说所牵涉到的一些人物身上还寄寓着作家对军人荣誉及军队建设的思考,在女兵林红玉身上,作品想要说明的是,父辈的荣誉并不是子女提干争功的资本,父辈的优秀也代替不了子女的优秀,那些企图不靠自身努力,以走捷径的方式争功上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在仓库副主任丁益强、处长周爱军的身上反映出的则是军队中以何种方式提职更能促进军人积极性的问题,对仓库这两个实干型,又在现职位上干了多年的军官来说,都面临着还能不能提拔的问题,刘高山政委倾向于为他们提职,可最后上级却以外派的方式为仓库配备干部,极大地挫伤了丁益强和周爱军的从军积极性,在刘高山即将被调离后,这两个为仓库建设做出过贡献的人也都要离开了。小说在思考揭示这些问题时,并非直露地表达,而是在情节的推进中自然流露,这种对所思考问题的隐含,正是作家操控小说时必须竭力遵循的守则,做不到艺术地表达、诗意地表达,小说也就难称其为小说。《山高水长》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了小说结构上,在思想倾向的表达上,作家也尽可能地做到了“把倾向寓于情节叙述之中”,避免了直白的说教。
直接介入当下现实的军旅题小说比较难写,这也是此类小说“有数量没质量”的一个因素,面对军旅现实,作家有一个如何把军旅日常生活、个人经验进行艺术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作家艺术把握能力的考验。玖歌的《山高水长》可说是顺风顺水地完成了转化,形成了小说一气呵成之势,其中人物品格的相互映衬,两个军官各自心理行为的清晰轨迹,都为这部军旅中篇小说增添了亮色。作家的眼光如果紧盯住军旅生活这块天地,在未来的军旅题材创作中还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