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推进临河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即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致富广大农民,指明了方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作为农业大区,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一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紧紧围绕粮食、花油葵、酱用番茄、脱水菜、甜菜、肉类、牛奶、绒毛八大产业,调整农村产业、产品结构,推进种植业由普通大路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推进大农业由种植业主导向畜牧业主导转变。要抓好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走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之路,一村一品,块状发展,逐步打造河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牧业产业体系。
  二是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在规范企业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实施扶优扶强战略,着力打造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反租土地和设立风险资金,采取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完善区域农副产品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大型绿色农畜产品物流园区,推动农产品市场提档升级,满足优质高效和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带,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积极兴修农田水利,完善提高农田排灌设施,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抓好农作物优良品种、畜禽良种繁育、农牧业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牧业生产机械的普及推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创新农业技术和机制的窗口、培训农民的示范基地。积极鼓励科研院所、农技人员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重视和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休闲农业。结合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开辟一批以林、水、园、庄等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镇村旅游品牌。组织举办农业观光节、采摘节和农业成果会展等活动,不断推出农家体验、农家餐饮、农景观瞻、休闲垂钓等农业特色旅游,大力培育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充分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
  五是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重点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力发展推广太阳能产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利用生物链发展生态农业。
  二、切实加强农村规划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切实安排好生产性建筑和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文教、医疗、商业、服务业等各项设施建设用地,构筑新的村镇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中心集镇。按照“撤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加快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配套,推进中心镇(村)建设。要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小村向大村集中、乡村向城镇集中,使中心镇(村)成为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地。
  三是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以村容村貌整治、土地节约为重点,以通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为主要内容,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推广,大力培育新农民
  
  一是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镇技能培训基地为主,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以经济管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创业人才孵化工程”,坚持职业培训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创业型人才。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重点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和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训。
  二是组织实施好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大力拓展就业空间,有组织地将农村劳动力转向中心集镇和中心城区,转向二、三产业。继续开展异地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走出农村,务工增收,经商致富。
  三是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实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搭建农村信息交换平台,全面推进电话、电视、电台和电脑网络“四电合一”建设,拓展综合信息网络功能,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农业管理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
  四是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类大户、农民创业带头人等市场经营主体。继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支持农村经济能人、基层涉农单位和龙头企业带头领办行业协会,重点培育发展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紧密型、市场化、实体化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
  
  四、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工农联动的新体制
  
  一是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二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大力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划分区(县)、镇、村事权和财权,明确公共财政支出责任。界定政府、农民、社会中介机构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分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新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会计代理制”。
  三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救助救济、优待抚恤、大病救助、“五保户”供养等优抚制度,发展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完成乡镇敬老院向福利中心的机制和功能转换,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扶贫资金和救灾资金结合使用,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低收入人口收入水平。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实施“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素质,加大城镇教师支农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个镇有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要。
  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新闻媒体要开办面向农村的频道和栏目、节目,推出一批精品栏目。加强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构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扶持组建村文化中心、文化室、图书室、农民文化大院等,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
  三是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镇村道路、供水供热、燃气、垃圾污水以及学校、医疗、文体活动、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电力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供电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加快有线电视普及率。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加快中心村通公路和小油路建设,搞好镇村运输线路和客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坚持不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一站、一栏、一员”(即每村建设一个科普宣传站、一个科普宣传栏和一名科普宣传员)为载体,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力度。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倡导新风、反对陋习,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文明、反对愚昧,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全面实施惠民政策,构建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新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支农的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宏观支农政策体系加大财政、计划、信贷、保险、科技等支农力度,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实现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建立健全政策资金安全使用保障制度,确保国家、自治区和市、区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引导就业结合起来,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服务业,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障碍,降低门槛,疏通渠道,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多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区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调整城市建设思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积极为农民进城就业、住房、子女就学、医疗和劳动保障创造条件,增强城市带动功能。
  三是建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性事业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加重农民负担举报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七、扎实抓好试点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榜样
  
  一是总结经验,推广带面。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在巩固已有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推广“联丰”模式和“章嘉庙”模式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采取整合项目资金、财政补贴、群众投劳投资等多种方式,搞好新农村试点和推进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要通过抓好试点村建设,影响、带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拉力,扩大影响,尽快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加大帮扶力度,选准帮扶项目。帮扶措施上,要实行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企业联村。帮扶重点上,要放在基础设施(水、电、路、村容整治)建设和主导产业的培育方面,突出办好农民想办而个人办不了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三是因地制宜,多模式推进。试点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建设不能固守于哪个模式。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村容村貌整治,都要从各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模式推进。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好一些的,可以起点高些,标准高些,其他的可以适当低一些。
  
  (作者系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及资产重组和技术进步的加快,要求现行增值税制应该适时地继续完善。本文从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增值税 问题 研究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全面推行增值税以来,已有4年多了。从我国推行增值税的实践来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首先反映在经济上,由于基本消除了传统流转税重复征税的积弊,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重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适应了全
一、引言     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A、B股的并行存在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计价方式的不同、投资主体的差异, 会计制度和披露的差异, 市场规模的差异以及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以自由兑换等因素的存在,导致 A、B股市场的资产必定不循序统一的定价模式,形成市场分割。  1991年中国开设B股市场,分别以港元、美元报价在深圳及上海交易所交易。1992年2月21日,上海真空电子B
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对发展概念的研究历史较短,经历了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到认识到社会问题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再到环境与发展的相辅相成,最后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发展水平度量指标也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从GNP是度量发展的惟一尺度和指标,到对社会指标体系的重视以及对GNP进行调整并提出经济净福利指标,最后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发展与经济增长    20世纪中叶,发展作为一个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区同全国一样,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淡会上透露,在前一阶段批准设立8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基础上,商务部正在对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审查,可能近期推
“连续三年的宏观调控,促成我国房地产业正进入一个转型期,细化政策将陆续出台。”这是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近日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发起的“中国新加坡房地产融资高
近年来,我国政府改革倍受关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逐渐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政府治理模式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服务型政府概念与内涵的剖析,探究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因素。  当我们强调政府在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服务属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