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ambda波(λ波)
Lambda波是近年新认识的有猝死危险的心电图标志波,多见于①年轻男性;②有晕厥史;③家族成员中有晕厥或猝死病例;④不能证实有心脏病存在;⑤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电图记录;⑥猝死发生在夜间。
Lambda波引发猝死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根据临床表现为原发性心脏突然骤停,而不是表现为原发性心室纤颤。这种心脏各节律点的自主电活动突然停止,可能与心肌细胞遗传性离子通道缺陷有关。此外,也有人认为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突然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心脏意想不到的抑制,导致心脏原发性停搏,此种现象有人称其为“迷走风暴”。
特发性J波
所谓特发性J波,是指无低体温、高钙血症以及急性脑血管疾病而出现的异常J波。近年报道特发性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发性J波多见于①健康的中青年人或运动员;②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并存;③常出现胸闷、乏力以及叹息性呼吸;④常出现室性早搏;⑤有家族性晕厥或猝死史。
发生猝死的原因可能与自主神经失调有关。特别是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易引发心肌电生理不均匀,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的主要原因。心室提前复极可能是产生特发性J波的细胞学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发性J波有逐渐变小的倾向。
Epsilon波(ε波)
Epsilon波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注意的心电图小棘波,已被证明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上的一个标志。多见于①表现健康的年轻人;②有晕厥发作史;③有晕厥或猝死的家族史;④有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影像学改变。
由于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心室心肌病),或急性右心室梗死,使右心室除极电位延迟或离散,导致激动折返,成为产生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原因。
Brugada波
西班牙学者Brugada于1992年首先报道,心电图上有Brugada波的患者常伴发特发性心室纤颤或猝死者,称为Brugada综合征。多见于①40岁左右的青壮年健康男性;②有晕厥或心律失常史;③家族中有晕厥史或猝死病例;④患者猝死发生在夜间。
目前认为猝死的原因与自主神经失调有关,即迷走神经兴奋亢进或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引发心室早期复极或心室局部除极,心肌电学活动不稳定而产生心室纤颤所致。Brugada波仅出现在右胸导联,而Lambda波仅出现在下壁导联,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
delta波(δ波)
delta波是存在房室旁道(副传导束)的一个标志,即所谓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上出现delta波的患者60%~80%会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成为猝死的一个危险因素。多见于①健康的中青年人;②也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肌病等;③多在心情激动或运动时发作心动过速;④极少数人具有家族性或遗传性。
发生猝死的原因:①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常并发快速型心房纤颤,使心脏排出量急剧下降,导致心肌严重缺血而诱发心室纤颤;②存在多条房室旁道,因房室旁道的有效不应期不同,使房室折返激动处于无序化状态,成为心室纤颤的原因;③心动过速发作时,如误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可加速房室旁道传导,使心室率进一步加快,易出现R-on-T现象,更容易诱发心室纤颤。
Lambda波是近年新认识的有猝死危险的心电图标志波,多见于①年轻男性;②有晕厥史;③家族成员中有晕厥或猝死病例;④不能证实有心脏病存在;⑤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电图记录;⑥猝死发生在夜间。
Lambda波引发猝死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根据临床表现为原发性心脏突然骤停,而不是表现为原发性心室纤颤。这种心脏各节律点的自主电活动突然停止,可能与心肌细胞遗传性离子通道缺陷有关。此外,也有人认为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突然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心脏意想不到的抑制,导致心脏原发性停搏,此种现象有人称其为“迷走风暴”。
特发性J波
所谓特发性J波,是指无低体温、高钙血症以及急性脑血管疾病而出现的异常J波。近年报道特发性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发性J波多见于①健康的中青年人或运动员;②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并存;③常出现胸闷、乏力以及叹息性呼吸;④常出现室性早搏;⑤有家族性晕厥或猝死史。
发生猝死的原因可能与自主神经失调有关。特别是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易引发心肌电生理不均匀,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的主要原因。心室提前复极可能是产生特发性J波的细胞学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发性J波有逐渐变小的倾向。
Epsilon波(ε波)
Epsilon波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注意的心电图小棘波,已被证明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上的一个标志。多见于①表现健康的年轻人;②有晕厥发作史;③有晕厥或猝死的家族史;④有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影像学改变。
由于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心室心肌病),或急性右心室梗死,使右心室除极电位延迟或离散,导致激动折返,成为产生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原因。
Brugada波
西班牙学者Brugada于1992年首先报道,心电图上有Brugada波的患者常伴发特发性心室纤颤或猝死者,称为Brugada综合征。多见于①40岁左右的青壮年健康男性;②有晕厥或心律失常史;③家族中有晕厥史或猝死病例;④患者猝死发生在夜间。
目前认为猝死的原因与自主神经失调有关,即迷走神经兴奋亢进或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引发心室早期复极或心室局部除极,心肌电学活动不稳定而产生心室纤颤所致。Brugada波仅出现在右胸导联,而Lambda波仅出现在下壁导联,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
delta波(δ波)
delta波是存在房室旁道(副传导束)的一个标志,即所谓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上出现delta波的患者60%~80%会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成为猝死的一个危险因素。多见于①健康的中青年人;②也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肌病等;③多在心情激动或运动时发作心动过速;④极少数人具有家族性或遗传性。
发生猝死的原因:①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常并发快速型心房纤颤,使心脏排出量急剧下降,导致心肌严重缺血而诱发心室纤颤;②存在多条房室旁道,因房室旁道的有效不应期不同,使房室折返激动处于无序化状态,成为心室纤颤的原因;③心动过速发作时,如误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可加速房室旁道传导,使心室率进一步加快,易出现R-on-T现象,更容易诱发心室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