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鬼老魏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z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魏属马,是本单位众口皆碑的“吝啬鬼”。
  据说,老魏出生时,啼哭声惊动了屋外的大黄狗,“阿黄”把家里的摆件“貔貅”叼到嘴里,一个高儿蹿上去,把“貔貅”放到了炕上。人们惊奇“阿黄”的举动,“貔貅”只吃不拉,这个孩子肯定会过日子。
  老魏天生聪明,能算计,内向,言语不多,1986年毕业于城里师专数学系。
  大学毕业后,为了解决上班代步,他买了一辆“永久”牌加重型自行车,别人很羡慕。他对自行车视如己出,疼爱有加:买来塑料条儿,把自行车的三个大梁都缠裹起来,又用红绒圈把前后两个车圈装饰上,骑起来自行车辐条闪闪发光,车链子沙沙作响,红绒圈随着车轮旋转煞是好看!夏季过河的时候,他脱掉鞋子,挽起裤管儿,肩扛着自行车过河,成为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于是,有人编了一句顺口溜:“洋车子铁丝拧,飞起来似条龙,走道龙驮鳖,过河鳖驮龙。”
  一次,老魏他二大爷找他借车子,想去给孩子买药,老魏怒怼二大爷:“你骑我得了!”二大爷气得跺了几跺脚,骂骂咧咧地扬长而去。
  不上班时,老魏把他的“洋车子”高高地挂在自家的山墙上,不让车着地儿……
  有时,休息场合,同事礼貌性地敬烟,将打开的烟盒冲向要敬的人,当轮到老魏时,老魏将四个手指收缩到一起到人家烟盒里一捏,四五支烟掐到手里了,然后往自己上衣口袋里一放,够抽好几次的了。
  还有双休日时,同事几个围桌打打扑克或玩玩麻将,老魏都会投机地带上些水果、瓜子、矿泉水到玩场去“卖”,再亲近也不能“差钱”,少一个子儿也不行,害得同事们有苦难言。
  妻子让他到集市上买菜带回家,老魏总是有规律地按自己的时段儿去买:快散集的时候!菜商们将芹菜、黄瓜、西红柿等卖剩下的蔬菜作减价处理,几块钱一斤的蔬菜被分成堆儿,几角钱就能买一堆。这些集市上的尾货既便宜又实惠,老魏很得意。
  一早儿一晚儿,校园内和公路边儿总能看见老魏拾荒的身影,左手拎着编织袋子,右手拿着叉子,塑料瓶子、纸壳子都是他的猎物。这些举动引来人们的指指点点:“挣那么多钱还捡破烂儿卖,攒那么多钱干啥用啊?!”别看家里有钱,就是自己的亲爹管他要钱,他也不会多给,每次30或50的就打发了。
  老魏家住农村老院,媳妇是农村妇女,儿子都二十八九了还没娶上媳妇。
  提亲的相家的也不少,竟然没有一个成的。两个原因:一是魏家空旷的屋里没有一样像样的东西,女方一提条件就被老魏拒绝了;二是有来相亲的还没进魏家家门,就被邻里乡亲的风言风语给杵散了。总的说魏家“抠门儿”是儿子娶媳妇的一个大障碍。
  儿媳妇娶不进门,可急坏了魏夫人,她问老魏咱家存多少钱了,老魏应付说存着呢。有一天,魏夫人去镇信用社找她娘家侄子,打听老魏存钱的事儿,侄子说姑父没有多少存款。魏夫人一听,急火攻心,血压上升,住院了。
  她躺在病床上思来想去,老魏烟酒不嗜好,赌博也不去,省吃俭用,还落个“抠门儿”的名声,家里没有一件像样儿的家具和电器,就连电视到现在还是黑白的。你老魏“抠门儿”自己舍不得吃穿我不管,你说老夫老妻都这么多年了,别人的媳妇都穿金戴银,我别说首饰了,连件体面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老魏每月工资好几千,总该有点积蓄了吧?结果眼前儿子都到了说媳妇的时候了,却拿不出钱来,这叫过得什么日子,钱都花哪儿去了?她越想越想不明白,越想越来气!
  病好出院后,魏夫人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一住几个月不回来。
  老魏依旧上班、拾荒,过着吝啬的日子,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暑假到了。
  这天,老魏睡完午觉,洗完头脸,独自一个人坐在自家院里的老杏树下,摆上方桌,品着茶,看着书,手里的蒲扇无精打采地晃来晃去,像没吃饱饭似的。
  这时,听得院外孩子们噼里啪啦的杂乱脚步声和叽叽喳喳的吵闹声:“这家就是魏老师家!”老魏循声向门口望去,一群孩子引领来一男一女两个时尚青年进了院门。
  “魏老师,我俩看您来了!”
  老魏放下扇子和书本,立起身来,两个青年已到眼前了。老魏目瞪口呆:“这不是柳叶、柳絮吗?”
  柳叶、柳絮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房根底下,两人双双上前抱住老魏激动地泣不成声,老魏抚摸着这对孪生兄妹:“你俩毕业了?”
  柳叶、柳絮把头埋在老魏的怀里,“嗯嗯” 地答应着。
  老魏上屋里搬出一条长条木凳,让柳叶、柳絮坐在方桌前,找来两只杯子,给孩子们倒上茶水。柳叶说:“魏叔,我想喝点凉水。”于是老魏转身上屋里拿出一只水瓢,柳絮和哥哥一起到当院的“洋井”跟前去压水。这当口儿,老魏去院子黄瓜架上和西红杮池子摘来黄瓜和西红杮,放到方桌上让两个孩子吃。
  老魏品品茶,又摇起那“济公”扇,脸上盛开着五月的鲜花,静静地听着柳叶、柳絮的叙说。
  柳叶、柳絮县一中毕业后都考入了北方大学,柳叶学的是土木工程,柳絮读的是外国语。正当全家高兴之际,大学入学之时,父母出事了。
  四年来,两个孩子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在老魏的资助下,顽强地坚持下来,今年大学毕业了。
  柳叶和柳絮是在人才市场和受聘单位签完就业协议后回来向老魏汇报的。
  柳叶被房山鹍鹏建筑有限公司高薪聘为工程师,柳絮被一家外企聘为日文翻译。两个孩子如今不负众望,终于功成名就了。
  老魏嘱咐柳叶、柳絮明天去监狱探视父亲, 兄妹俩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老魏站起身,跟兩个孩子说:“走,咱们一起去接你师母去,让她回来给咱们包饺子吃!”
  老魏和柳叶、柳絮的父亲柳成荫是师专同学,老魏家生活条件较柳成荫家差很多,在师专的那段时光里,柳成荫经常接济老魏,老魏非常感激,当时无以为报。两人成了好朋友。毕业后,都成了家,都分配到了教育口。
  就在柳叶、柳絮考入北方大学的那年,柳成荫酒后玩哑铃时和媳妇发生口角,不慎意外将妻子头部击伤不治身亡。   妻子走了,柳成荫锒铛入狱,眼看两个孩子就要入学了,家庭出现了变故。在律师的调停下,老魏和柳成荫在看守所的小屋里见了面,把柳叶、柳絮托付给了老魏。
  从此,老魏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甚至卖水果、拾荒挣零钱,担负起资助两个大学生的重任。这些年来,老魏瞒着自己的结发妻子,要供自己儿子魏子枫读大学,又要为柳叶、柳絮兄妹俩的学费、生活费而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魏的心血没有白费,三个孩子都有出息,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找到了让自己发展的合适岗位。老魏可以喘口气了,心里踏实了,觉得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同窗好友柳成荫了。
  老魏决定,明天带上柳叶、柳絮到上板城监狱去探监,给老柳一个惊喜。
  自柳叶、柳絮毕业后,兄妹俩就把老魏家当成自己家,工作之余、节假日,凡是有休息时间都要回到这个家里看看。
  柳叶、柳絮很懂事,他们第一个月开工资时就回来把钱交到老魏手上,老魏也不推辞,给兄妹俩建个账户,存上。省得年轻人乱花钱,将来成家立业还得用大钱呢。
  老魏媳妇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自柳叶兄妹毕业来家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觉得丈夫做得对,况且这两个孩子又那么优秀、懂事儿。
  中秋节到了。
  老魏夫妇一周前就接到柳絮和儿子魏子枫回来过中秋的电话,老两口紧锣密鼓地张罗着,柳叶电话说在外考察回不来,用微信给家里转账一千元增添喜庆。
  三个孩子都有了工作,老魏也开始大方起来,把自家房院彻底装修了一番,买来了大彩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屋里屋外焕然一新。
  然而,一个更大的喜事即将来临。
  原来,魏子枫的单位和柳絮单位同在一个城区,自柳叶、柳絮毕业回来和子枫见面认识后,柳絮和子枫就有了来往。
  子枫二十九岁,柳絮二十七岁,子枫虽不爱说,但柳絮看到了他身上的那股善良劲儿,憨厚、实在、友善使柳絮敬佩。在两个人的来往之中,柳絮唤子枫为“枫哥”,子枫甜蜜地应和着,对这个妹妹也早有恋慕之情。
  在那次柳絮约子枫看电影后,俩人商量好中秋回家给爸妈一個惊喜。
  月上中天,月光洒满魏家大院。月中吴刚、嫦娥也在为这对新人祝福。
  晚饭是在屋外杏树下吃的,收拾完杯盘碗筷,柳絮和子枫给父母倒上茶水,让他们喝着。
  子枫和柳絮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首饰盒,走到方桌前,柳絮说:“妈,这是我们给您买的项链、耳环,我给您戴上。”
  听着柳絮的话,魏夫人一个高儿站起来,用手挡住柳絮的首饰盒,惊奇地问:“等等,你刚叫我什么?”柳絮甜蜜地笑着,月光下的脸庞显得那么娇羞好看:“我叫您妈呀!您早就是我妈了!”
  魏夫人用手捂在胸口上,恐怕心从里面跳出来,惊愕地望着眼前这个姑娘。
  老魏打断尴尬场面:“愣什么神啊,快答应啊!”
  魏夫人这才从云里雾里回过神来:“唉!唉!”连连答应个不停。
  子枫帮着柳絮拿好首饰盒,柳絮用她那乖巧纤细的双手为准婆婆戴上项链,挂上耳环,月光映射下,那黄金一闪一闪的。
  让二老并排坐好,子枫、柳絮双双跪在父母面前,“咚咚咚”叩过三个响头,叫着“爸!妈!”
  站起身后,子枫问:“爸妈,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俩办仪式啊?”
  这一下,彻底把魏夫人惊蒙圈了:“啊呀,我的天哪,我哪辈子烧高香了,我哪辈子积大德了,这好事儿怎么一股脑儿都砸在我头上了!不行,老魏呀,我要喝酒,我要喝酒!”
  柳絮和子枫呵呵地笑着,笑声惊动了天上的玉兔;吴刚、嫦娥用天灯照着,月光洒满了人间。
  老魏说他再也不会“抠门儿”了,十月一日国庆节时,一定给子枫和柳絮办一个排场的婚礼!
  选自《热河》
其他文献
1914年的一天上午,英国皇家海军少校达芒和朋友正在伦敦街头酒馆喝啤酒,喝得酒兴正浓,达芒叫侍者去买一只烤鸡来下酒。不一会儿,酒馆里的侍者送来一只用报纸裹着的烤鸡。  达芒皱着眉打开报纸,发现烤鸡黄澄澄的胸脯上竟染上了黑色的铅字颜色,正要发火,注意力却突然被一行文字吸引过去──“邮船劳伦蒂克号昨晚触雷炸沉”。他叫侍者重新去买只烤鸡,自己聚精会神地看起那条消息来。  那张报纸还是几星期前的旧报。出事
期刊
一  狄仁杰正和参军洪亮开怀畅饮,就在这时,仆人匆匆来报,说御书房总管李成安求见。狄公赶紧放下筷子,准备出迎。哪知还未起身,李成安已匆匆走了进来,满脸焦虑之色,见了狄公,张口就道:“大人,您一定要救我!”狄公问其原委,李成安说,昨夜御书房被盗走了不少古玩字画,其中包括一幅《维摩诘像》,是皇上最欣赏的晋代画家顾恺之所作,朝廷命火速破案。狄公吃了一惊,不敢耽搁,带上洪亮,立即随李成安赶到御书房。  只
期刊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三军当時兵力2.4万人,他们要在弹药口粮无补充的情况下,挡住5万余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难度可想而知。在半岛中间线附近的铁原,他们利用山峰作阵地,将187师、189师放在一线,188师作为预备队,摆开了防御阵型。  虽然有险可据,但“联军”的炮火过于猛烈。以往在国内打仗,炮弹声音可以分辨,但美军的炮就像刮风,一刻也不停。此时,美军急于向前推进,由于受到189、187师的顽强
期刊
西安事变的演变在不知不觉中扯上了戴笠,且还是处在向和平转折的关键节点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戴笠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然危难之中的西安一行,毕竟烙上了历史的印痕,而戴笠本人也由此做足了文章。戴笠这一化险为夷的“妙招儿”,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亦是在无可奈何之中作出的自我保护之举。  “特务天王”空前惨败  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是戴笠的重点监视对象,戴笠与张、杨周围的亲信主动交往,以钱、色、
期刊
无论过去多久,康静始终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而每每回想起,总是让她又回到那个不愿提及却终生难忘的日子。  2018年4月2日,康静如往常一样醒来。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子,小屋温暖而宁静。她侧卧在床给睡意惺忪的小女儿喂奶。厨房里传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丈夫在做早饭。  忽然,电话响了,康静摸索着手机接听了电话。电话是母亲打来的,未等康静开口,母亲在电话里悲痛欲绝地喊:“静,你爸出事啦!”  “什么!我爸
期刊
宋高宗赵构吃饭,一頓得上几十道菜。他有一个特殊习惯,命太监每餐给他准备两双筷子和两个汤匙,他总是先用一双筷子和一个汤匙将食物盛入碗中,然后用另一双筷子和另一个汤匙食用。每餐如此。  时间一长,皇后看着纳闷,就问高宗原因。高宗道出原委:“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按照宫中惯例,皇帝吃剩下的菜肴都是赏赐给宫女、太监们吃。高宗不想让他们吃自己吃剩下的菜,才特意用“公筷”“公勺”。  历史上认定了赵构是昏
期刊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在他任江东路副总管时,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军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可刘锜就是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刘锜说:“你们暂時不要管,到时我自然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就在大家都觉得这件事会不了了之时,一年后的一天,刘锜忽然传令将犯法的军吏抓了起来,当着全体士兵的面,打了军吏五十大板,并且说:“这是对他一年前所犯罪行的惩罚。”士兵们对刘锜
期刊
复活节到了,这一天也是肯尼亚汽车大赛的第一天。  比赛从内罗毕市出发,途经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要穿过难以逾越的湍流险滩,越过魔鬼般的沼泽泥潭,还要经受赤道线上来回翻滚的大风热浪的严峻考验,迎接从森林来的毒蛇猛兽的突然袭击……  四天时间要跑完五千多公里的路程,道路险峻,困难重重,这对每一个参赛者来说,是一场科技与智慧的较量,是一场勇敢与死神的搏斗。  这一天,肯雅塔会议中心的花园里,各国的旗帜林立
期刊
倒霉的一摸  早年间,有一支叛军定下这样一条规矩:攻下城池后,作战勇猛、立下战功的士卒可以从掳来的姑娘中挑选一个作为老婆。因姑娘们有美有丑,有胖有瘦,为了防止士卒哄抢,军头往往将士卒的眼睛蒙上,摸到哪个姑娘算哪个姑娘,美其名曰“摸花娘”。  这年,有个叫王二嘎的士卒终于得到个机会。军头一声令下,鞭炮响起来,锣鼓敲起来,摸花娘活动便开始了。只见几百个姑娘围成一圈,个个表情木然,心惊胆战。她们都是战火
期刊
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是个承袭长辈余荫的纨绔子弟,既花钱慷慨,好出风头,又喜欢附庸风雅。一次,张大千走进程家位于爱文义路的豪宅,见厅堂上挂满的名家字画,大多为赝品。张大千不但不说破,反而大加赞赏,并说:“程二先生,你收的字画,珍品很多,可惜不专。如果专收一家,马上就能搞出个名堂来了。”程霖生怦然心动地问:“你看收哪家好?”“你喜欢石涛,就收石涛好了。他是明朝的宗室,明亡了才出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