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视角浅析小学语文教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思想意识的初步深入,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名族共同构建了一个多样性、差异性的璀璨文化。义务教育的任务任重道远,而教材的编辑承担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质量。存在差异的人群、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倡导多元化和差异性教育的当今社会,不同层次和社会背景的群体对教育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后现代主义也提倡形成不同民族间、不同文化间的宽容、理解氛围,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文化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多元文化;语文教材;文化分类;教育功能
  伟大的中华名族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当今学校教育承担着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的重任,教材则是为教育而服务的,是传播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教材传递文化精髓,播撒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让孩子全面发展,任重道远。
  随着社会大进步、文化大繁荣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越来越提倡差异性和多元化,一个有璀璨文化的中国,则更注重多元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然贫富差距也不可忽视,社会残酷的将人群分为了不同的等级,不同阶层的人认识不同,接受的文化也不同,当然他们的需求也不同;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枝花,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名族、地域上的差异也要求不同的文化内容。如今,强调尊重文化间的差异,接受不同文化和群体,注重促进个人与社会在文化诸方面的沟通与联系,尤其关注文化的传递和社会学习。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趋于一致,综合起来,大致可以这样表述:多元文化教育应使所有学生(不仅是少数名族学生),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包括学生自身所属的文化,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名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认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也要有助于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名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传播多元文化、允许文化差异性的共存,都要弄明白教育中的多元文化以及其类型,但首先我们得理解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或许我们更能理解文化:第一、由远及近的标准划分。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Allport,G.)认为可将文化大体分为:人类文化——种族文化——民族文化——国家文化——城镇文化——邻里文化——家庭文化;第二、以共享范围为标准可大体分为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宏观文化大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共享的文化,而微观文化则指种族或民族文化——社会经济水平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城市、郊区、农村文化——性别文化——特殊文化——年龄文化;第三、以文化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为标准分为普遍文化、选择文化、特殊文化。在此基础上来理解多元文化,便更加清晰明了。
  多元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了不同的类型。如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将多元文化划分为种族或民族来源、社会经济水平、地域、城镇农村、宗教、性别、特殊性这几大类。而我国学者郑金洲将多元文化分为:民族文化、阶层(阶级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年龄文化、性别文化、特殊文化、同伴群体文化。而教科书的选择隐含着对价值文化取向的选择,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它能蕴含的知识时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奠定基础的。
  新《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国更加注重义务教育的质量,而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文化和谐发展,文化多元论则强调尊重文化间的差异,接受不同文化和群体,注重促进个人与社会在文化诸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我从多元文化的八个维度对这本书所包含的多元文化具体情况统计如下:
  
  从上表可以分析得出:
  第一、本书普适性文化共有31篇,不分种族、性别、地域等都能为学生共享、理解。如第一单元中的《手指》一文,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我们都会常常用到、看到,但是很少有人会仔细的去思考。该文章既有趣又意味深长,会对学生带来更多的启示。又如第二单元的主题: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特的艺术样式,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多各具特色的民族之花。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不无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会带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民族风情,或许会让学生产生兴趣,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作为语文教材,可以通过故事、童话、谜语、散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比如生态文化、民族风情、简单的科学知识以及丰富的情感态度等等,尽量适宜普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第二、民族(ethnic group / ethno genesis / ethnos/nation/people/race),国外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一般认为,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里,我将民族文化简单的分为了外国文化和少数名族文化,本册书中共有6篇外国文化和3篇少数名族文化,当然本书还是以汉文化为主,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任务和优秀作家的作品。与此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族》,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单元的设置,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民风、民俗,了解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歌曲、舞蹈、文化等。就外国文化来说,有优美动人的童话作品;有情节跌宕起伏的短篇小说;更有鼓舞人心的人物传记。如: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种种困难,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居里夫人卓越的精神品质使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候,对学生更是激人奋进。
  第三、阶层是指指人类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因素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层次。不同阶层的人生活的环境以及生活的目标各不相同,学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也许同一个班级有高层领导干部的孩子;有中小企业经理人员的孩子;有个体工商户的孩子;也有为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失业者的孩子,虽然他们出生的背景不同、见识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但是他们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本册书2篇大众教育,有8篇精英教育文化课文。其中领袖人物、英雄人物选材较多,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年龄以及彰显的价值观都会离学生比较遥远,不易被学生真正的接受,充分的理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选文中小人物和普通民众生活的文章较少。
  第四、地域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其产生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记得以前学习语文课文时,较多选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也有描述较大地区的壮丽风景,描述大海的特别多。本册只有1篇有关农村的文化,但不是重在描写农村景象,而是通过一个平凡的农民给桃花心木浇水,引发学生对成长的感悟。
  第五、性别文化是指社会对男性、女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与之适应的性别规范和组织结构。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比如性格产生与发展的根源虽不排除遗传与身体的潜在影响 ,但主要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特别是性别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职业选择等。太多的“男榜样”,无疑会对女性思维、行为、情感、个性等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女性的特征。本书共有9篇“男性文章”,不管是男性伟人还是男性作家还是男主人公,比例都大于女性,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社会地位都会对学生有有隐形影响。
  第六、根据教育对象和教材内容将年龄文化分为了成人文化和同辈群体文化。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本书有成人文化有10篇,同辈文化只有5篇,选择了一些伟人传记,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延安窑洞前毛泽东深情的演讲,中南海里周恩来办公室彻夜的灯光...... 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当然不可获取,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学生往往更容易受到同龄人文化的暗示和感染,也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价值观,模仿他们的行为。
  第七、本书的古代文化有11篇,且都要求背诵。古诗词和文言文皆是古人留下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文中优美简洁的句子是文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多学习古汉语可以让孩子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第八、特殊群體主要指残障儿童和超常儿童。本书中有2篇特殊群体文化,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讲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让学生体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
  年年春草绿,岁岁草不同。学生亦是如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我们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一个得以全面发展。课程不仅是书面文件,也是师生共同建构内容与意义的历程。把多元文化内容作为正规课程中的一部分或者单独作为选修课程,建构多元文化核心课程,在课程中逐渐增加多元文化相关内容。通过人的培养传递并发展多元的文化,形成不同民族间、不同文化间的宽容、理解氛围,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
  
  (作者简介:邱 月(1991-) ,女,四川内江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如果说《诗经》以其坚实的理性精神和清晰的历史意识,鼓励了文学对现实的关注,是穿梭在华夏文明中的一首悠扬、典雅的乐曲,那么楚辞则以其深邃狂放的情感力量和意蕴丰厚的原始想象,喷薄出文学自身的不羁的美以及人类生命底部的无法化解的悲伤,成为绵延在千年文化脉络里的另一支歌。    楚辞是诞生在巫鬼祭祀之风盛行的楚地的另一支歌。只有在那片弥漫着氤氲水汽的流域里,在那依旧散居着原始初民的土地上,在那
期刊
在法国电影史上的1958年至1962年的5年时间内,大概有200多个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这如同气势宏大的一股激流一般,汹涌澎湃地推拥着法国电影又一次走上世界艺术浪潮的顶峰,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是在巴赞带领下一手培养起来的影评家,是“作家电影”论的忠实者。他在发表的大量影评及论文中不断反复地阐述“作家电影”的观点。他
期刊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并不缺乏,但却长期不能被有效执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政府的绩效评估体制不科学、环保部门的建设不完善、多元的政策参与主体和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缺乏。文章将从这些方面分析我国环境政策有效执行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环境政策;政策执行;绩效评估;环保部门;政策激励;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执行的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可持续
期刊
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影像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畸形恋爱,少女爱上青年作家,并为追逐这份爱恋而倾注一生。导演徐静蕾将女性视角注入到文学文本中,向观众展现了女性独立、坚韧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个人对自我和人生的重新反思。   徐静蕾的影片《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原著以书信体的形式,记述了女主人公与邻居小说家R一生的情感
期刊
本文通过对于丁玲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中贞贞这个人物的分析,探讨了慰安妇贞贞悲惨命运的原因,以及霞村这个地方所浓缩的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思想风气的问题,探讨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最后总结出作者的独特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觉悟。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延安时期的一篇力作,也是她真挚情感的结晶与升华。通过“我”去霞村休养这件事,引出霞村里一个叫贞贞的女孩,在遭受日寇的凌辱后,忍受着精神和
期刊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植物园》,是一首充满矛盾的诗作。诗作中展现了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矛盾,诗人把思想“知觉化”,借助“笼中豹”这个矛盾的载体,由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客观化,用笼中豹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人的矛盾的生存状态。   里尔克的《豹》之所以具有巨大的丰富性与精神张力,来自于它诗作中的矛盾因素的急剧碰撞。无论是词句的矛盾,还是意义的矛盾,都导向现代人的一种生存与精
期刊
本文选取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几部小说中,具有典型性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赏析,点明了她们各自所具有的特点:一往情深、刚烈自尊以及聪慧隐忍。   读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我于热闹喧嚣的清代社会中,倾听了无数市民的心声。在种种恩怨情仇和悲欢离合的故事中,公子王孙风流儒雅,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商人巨贾挥金如土,大家闺秀斯文娴静,青楼女子亦是聪慧坚毅,各色
期刊
伟大的电影都相似,但又各有各的不同。英国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的《英国病人》(以下简称《英》)因其杰出的电影业绩无疑可以位列其中。   对电影《英》的评述不胜枚举,这些评述都是就电影文本而展开的,较多关注的是电影文本的故事情节、叙事技巧等,较少从文本接受这一角度来论述。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接受者,不管是显或隐。电影因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即图像与声音结合,而区别于传统的单纯文字、图像、声音文本
期刊
海子诗歌中的女性意象可以归纳为“母亲”“四姐妹”“女神”三组,它们又分别构成文明、爱情、宗教的隐喻。本文立足于这三组意象,深入诗歌文本,发掘海子诗歌中的女性意象意蕴,立足海子诗歌文本的审美价值,探究海子的创作心理。   笔者通过海子诗中的女性意象进行分类,将其概括为“母亲”“四姐妹”“女神”三组,这三组意象分别指涉其诗歌的三个维度:乡土文明、世俗爱恋、宗教意旨。这三个维度包含了文明与信仰
期刊
目前学界对于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新课改成果的总结概述,二是探讨课程改革的利弊得失,三是对教学方法及应对策略研究。而关于教学课堂三大主体的角色认知,尚未有专门的梳理和挖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对三者联系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将新课改精神推向深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
期刊